古早文女配改拿爽文剧本 第163章

作者:临天 标签: 天作之合 女配 爽文 穿越重生

自从萧朔光明正大的认了她为义妹时,她就知道,他们是想把两人的关系推到明面上。

不过,并不是真实的关系,他们想让朝臣们看到的是,他们俩是利益上的一种结盟。

当皇帝病得“越来越厉害”的时候,再如何顽固坚持保皇的朝臣,也会心生动摇。

到这个时候,他们在选择时,更多的会考虑利益。

盛兮颜微微垂眸,没有正面回答,而是若无其事地说道:“萧督主总不能去扶持昭王吧。”

盛兴安打了个激灵。

这话也说得太对了!

昭王这货色,平日里什么用都没有,也不见他领过什么重要的差事,脸倒是大得很,见皇帝竟然让萧朔监国,就气急败坏的指着萧朔要让禁军拿下他,千刀万剐。

吓得他们这些看热闹……不对,是担忧皇帝病情的臣子们一个个都缩得跟个鹌鹑似的。

昭王这暴脾气还远不止这一次,这段时间来,他就履履挑衅萧朔,萧朔是疯了才会扶持他上位。

要是皇帝有年幼的皇子倒也罢了,偏偏没有,先帝的儿子们一个个又都成年了,对萧朔来说并不是好的选择。

盛兴安本来万万没想到,他竟会选择楚元辰。

盛兴安忍不住道:“我还以为萧督主会从宗室里挑个孩子……”

扶持个幼儿,萧朔依然可以手揽大权。

盛兮颜察言观色,适时地说了一句:“镇北王府有兵权。”

盛兴安的心里“咯噔”了一下,对啊!

楚元辰的手上有兵权,对于如今风雨飘摇的大荣来说,兵权就是最大的利器了。

若是萧朔扶持了幼子登基,楚元辰大可以清君侧为名,率兵谋反,还师出有名。

萧朔的确手握重权,可京营总督郑重明素来与萧朔不和,萧朔想要收拢禁军的兵权,也不是一时半刻能够办得到的。

盛兴安越想越是这样,默默地点了点头。

也对,萧朔和楚元辰的结盟至少在目前,对于双方都是一种保障。

楚元辰亲历了两位藩王之死,又是亲受了皇帝几十年来对镇北王府的虎视眈眈,自己差点也因此而死了,对于卸磨杀驴之事,理该心有排斥,退一步来说,他要是真敢这么做,也避不开天下人悠悠之口。

对萧朔来说,楚元辰应该是目前最好的选择了。

至于以后……

以后的事,谁管得着啊!

盛兴安想了想,觉得还是别为难自己的脑子了。

反正对于自家来说,楚元辰和萧朔的结盟,简直再好不过了,这就意味着,楚元辰的赢面又更大了许多。

他捋着胡须,脸上带着一种占到便宜的亢奋。

盛兮颜微微敛目,适时地说道:“如今朝上多变,父亲还是别当出头鸟,盛家折腾不起。”

她的言外之意,就是让他别惹事,装鹌鹑就行了,别没事找事的一头热。

盛兴安深以为然,现在朝上就是大佛们在打架,他这种小人物,但凡出头就等于是送死,还是老老实实地缩在后头,等他姑爷的好消息吧!

他保证道:“你放心,颜姐儿,家里铁定不会给你添乱。”

盛兮颜的嘴角翘起,可以,不添乱就行!

说了这一通后,盛兴安眼看着时辰差不多了,就匆匆忙忙地赶回了衙门。

今日已经是正月十六了,按大荣朝的惯例,皇帝会在今日开笔开印,正式上朝理政,现在皇帝是不能上朝了,但是衙门还是要办公的。

反正由萧朔监国也不是第一回 了,几乎没有任何阻滞的就进入了正轨。

送上的折子很快就会有回应,太过紧急和重要的,萧朔也会召集内阁前去商议,不会独断独行,才没两天,包括盛兴安在内的官员们就觉得这样的日子也没什么不好的。

唯独秦惟非常不满,整天阴着一张脸,忍得很辛苦。

要不是担心萧朔会在他大婚的日子对他出手,他早就闹了。

不过,就算明面上没有闹,秦惟也在暗中找了几次诚亲王,又由诚亲王带着去见了礼亲王。

对于他的来意,礼亲王再明白不过了,只劝道:“让萧督主监国是皇上的意思。”

“阿惟啊,你也不是小孩子了,别总是这么任性。”

“你是先帝的嫡子,皇上……若有万一,这个位置确实你最适合。”

“但是,你不是唯一的选择。”

礼亲王语重心长道:“阿惟,你要真有心,就去走走萧督主的门路吧,别总和他对着干,对你……没有好处。”

礼亲王对他算是掏心掏肺了,把所有的利害关系,全都剖给他看了。

生怕隔墙有耳,礼亲王不敢把话说得太明,不过,礼亲王这几日来,也确实考虑过。

太医说过,皇帝能恢复的可能性几乎没有。

这么一来,朝上十有八九会立一个摄政王,主理朝政。

毫无疑问,论亲缘,论尊贵,秦惟是摄政王最适合的人选。

只是这人选也不是他说了算的,至少得萧朔同意,秦惟当务之急,就应该和萧朔搞好关系,而不是整天想着要把萧朔弄下去,他也不想想他自己即没兵权也没差事,能成什么事?说到底,他也就是个亲王,别的不说,京城里头的亲王还少吗。

礼亲王自觉已经把利害关系跟他说明白,可是,秦惟却拿一种失望的眼神看着他,然后毫不迟疑地转身走了。

礼亲王:“……”

礼亲王憋着一肚子的火,也懒得再理他,郑亲王只能在一旁赔笑着说了不少好话,又道:“阿惟年纪还小,等他成了亲,长大了,就好了。”

成亲?礼亲王发出一声冷笑,娶那个私奔女吗?

脑子这么不清楚,也难怪会把一个私奔的女人当作宝一样捧在手心里!

赵元柔与人私奔的事,早就朝堂里传开了,碍于皇室,他们不敢多加议论,可一个个的全都是心知肚明。

赵元柔本来名扬京城,手帕交无数,临到要出阁,就连来添妆的也没几个。

盛兮芸去过后,回来也是一脸郁闷,嘟囔着太冷清。

不过,这些和盛兮颜也没什么关系,她早就忘了这回事,这会儿,她心里只惦记着,她娘亲许氏的死祭快到了。

弟弟是在元宵节看花灯的时候走失的,娘亲是在半个月后,内疚过渡跳湖而亡的……

当年,外祖父带着她拼命赶回来,最后还是来不及。

盛兮颜把抄好的《心经》供奉在了牌位前,然后,便跪在了蒲团上。

盛家的太夫人信佛,就在府里开了小佛堂,许氏的牌位也供奉在这里。

小佛堂里的盘香萦绕着徐徐的白烟,一片静谧。

盛兮颜跪了一会儿后,就起身了,她随口对着昔归说道:“咱们府里用的盘香是不是换了家铺子?怎么闻起来不太一样。”

“奴婢不知。”昔归闻着倒是没太大差别,不过,自家姑娘五感敏锐,她说不一样肯定不一样!

昔归道:“奴婢一会儿去问问采买的嬷嬷。”

盛兮颜本就随口一说,也不在意,揉了揉隐隐作痛的眉心。

怎么头突然痛起来了?

在跨出小佛堂的时候,她的脚下打了个跙趔,差点被门槛绊倒。

第104章

“姑娘,您没事吧?”

昔归赶紧扶住她的手臂,盛兮颜摇摇头,站稳后说道:“没事,就是头有些晕。”

小佛堂外的阳光照在她的身上,整个人都有些晕沉沉的。

“可能是最近抄佛经抄得有些多了。”

外祖父说过,要是一直低头,时间太久的话,是会头晕目眩的。

最近睡得又少,昨晚上更是熬到二更。

盛兮颜轻按着太阳穴说道:“我去歇歇吧。”她顿了顿,说道,“你一会儿出趟门,上个月我在皇觉寺里给娘亲订了一场法事,你去确认一下时间。”

昔归一一应了。

她有些担忧地看着盛兮颜,心道:姑娘的身子一向不错,早上也是精神头足足的,怎么跪了一会儿就有些萎靡了呢。

莫不是刚刚思及了先夫人?

盛兮颜回了东次间后,直接就在美人榻上躺下了,昔归给她盖了一条薄被,让峨蕊守着,就去了皇觉寺,等她回来的时候,盛兮颜才刚刚睡醒,这一觉她睡到未时三刻,连午膳都没有起来用。

昔归伺候她起身,并禀道:“姑娘,法事都已经备好了,二月初二会准时办的。”

盛兮颜点点头,她睡得不太舒坦,而且明明睡了这么久,她还是整个人沉沉,提不起精神。

不会是风寒了吧?

盛兮颜让昔归去倒杯水,静心给自己诊了脉,但正像古话说得那样“医不自医”,盛兮颜每回给自己诊脉,也不知道是不是思虑过多,总有些把不准。

这次也一样,她脉搏只比平日略快,脉象上把不出异样,康健得很。

“姑娘,喝水。”

盛兮颜一口饮尽了杯中的温水,吩咐道:“昔归,你去给我请个大夫过来。”

自己把不准,就问问别人好了。

昔归连忙应是,赶紧就去办了。

千金堂的大夫很快就来了,一诊脉,说是风寒,让她好生休养。

盛兮颜本来也是觉得自己可能是得了风寒,大夫也这么说了,就点了点头,请他开药。

这位大夫的方子四平八稳,没什么问题,她就让昔归抓药去了。

等到喝过药,又睡了一觉,这次醒来,整个人就精神了不少。

昔归有些后怕,拍了拍胸口说道:“姑娘,您可不能再熬夜了,要是再熬夜受寒,奴婢就、就……奴婢就去告诉郡主!”

盛兮颜点了点她的额头,莞尔一笑,说道:“好,不熬夜。”

昔归上了早膳,让她慢慢用,说是已经去正院说过了,姑娘身子不爽,不去请安了。

上一篇:社恐只想退圈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