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早文女配改拿爽文剧本 第17章

作者:临天 标签: 天作之合 女配 爽文 穿越重生

还好自己回来了!

他听小伙伴说过,姑娘家出嫁后,要是在娘家没有人撑腰的话,会被婆家欺负的。他姐还没嫁呢,周景寻就敢朝她挥鞭子,他非得把周景寻给打服了,不然以后肯定会欺负大姐姐的。

昔归笑着凑趣道:“大少爷,您还没说您怎么突然就回来了呢?”

“我一听说镇北王世子拿下了北燕,憋不住了。”盛琰两眼放光,面带崇拜,“能把北燕打得举国投降,镇北王世子这该有多英武啊!姐,他们都说,镇北王世子身高八尺,体壮如熊,声若洪钟,目如铜铃,独举千斤大鼎都不在话下……还有呢,他们还说,镇北王世子浑身煞气,那些北燕人一看到他直接就吓死了,就跟见着勾魂使者一样……”

“噗哧。”盛兮颜实在没忍住。

她实在很难把盛琰口中的“镇北王世子”和那个有着一双潋滟桃花眼,整个人都透着吊儿郎当和散漫的青年联系在一起。

但她终于明白,盛琰为什么会突然回来。

在上一世,并没有镇北王世子拿下北燕的消息,他就好像真得死在了那场和北燕的大战中,直到后来,皇帝给他立了衣冠冢,再后来,静乐郡主忧伤过度胸痹而亡,她的次子改回父姓,镇北王府从此断了传承,爵位和藩地也被皇帝收回。

盛兮颜的眸色有些暗淡。

昔归掩嘴笑道:“大少爷,镇北王世子已经是咱们府未来的大姑爷了。”

“啊!”刚回京的盛琰还不知道自己姐夫已经换了个人,下意识地看向了盛兮颜。

盛兮颜含笑点头。

盛琰瞪大眼睛,呆了一瞬,突然握拳用力一击掌心,满脸懊恼地说道:“早知道我就多打那姓周的几下了。”

盛琰本是怕周景寻记恨迁怒姐姐,才手下留了情。

“不知道现在去打还来不来得及。”盛琰捏了捏拳头,有些不太甘心地说道,“来不及也没事,姐,你放心,周景寻的武功就是个花架子,下次我肯定能找到机会再揍他。”

盛兮颜的目光温和如水,然后,又郑重地说道:“琰哥儿。你想考武试,就去吧。”

琰哥儿一向好武,也有天份,他长这么大了,也能自己决定自己该走什么路了。

阳光底下,盛琰的乌瞳更亮了,他的腰杆挺得笔直,意气风发地说道:“姐,你放心,小爷我以后肯定能建功立业,给你撑腰。”

他姐要嫁的人变成镇北王世子了,他觉得自己的压力更大了!

盛兮颜顺手拍拍他的发顶,笑道:“你是谁小爷?没大没小。”

曾经那个小小的孩子已经快与她一般高了,用不了多久,她就算惦起脚也要拍不到了。不行,得趁着现在多拍拍,这么想着,盛兮颜又笑眯眯地多拍了一下。

“姐!”盛琰不满地嘟囔着,“我都十二了!总被你拍脑袋,会长不高的。”

盛兮颜笑得欢快,喜悦从她的眉眼自然而然的流露了出来。

“大姑娘,大公子。”

说话间,两人已经到了正院,在堂屋前的廊下候着,就有有丫鬟进去禀报。

盛琰是今天才到京的,他对盛兴安有点憷,不太敢回家,在府门前徘徊了好几圈,就想先去一个约好一起考武试的朋友家避避风头,等他报完了名再回去,没想到,路过华上街的时候正好就遇到了盛兮颜。

他生怕永宁侯府来告状,不能把盛兮颜一个人丢下,就随她一起回府了,但这么一来,就肯定躲不开盛兴安和刘氏。

就算盛琰深信自己的决定没有错,但他不过是个十二岁的少年,多少是有些心虚的。上一次,他说想习武,死都不肯去东林书院,就被盛兴安打得在床上躺了一个月,一等到能下床,就直接被绑着去了翼州。

盛琰相信,这次他回来,盛兴安肯定会说话算话打断他的腿。

但就算知道会被打,他还是想习武。

只有拳头更硬才能保护他姐不会被人欺负。

盛琰定了定神,在心里告诉自己别憷,大步进了堂屋。

小丫鬟挑开一道湘妃竹帘,就有一股凉意扑面而来。

刘氏坐在罗汉床上,脸色不善地看着姐弟俩。

“母亲。”两人一同行了礼。

刘氏一拍茶几,喝斥道:“琰哥儿,你父亲好不容易才托了关系把你送去东林书院,你竟然私自逃学回京!”

刘氏今天的心情很不好,原本她是约了永宁侯夫人过府的,帖子上约在了巳时,但现在午时都已经过了,永宁侯夫人还没有来,更没有遣人来告诉她一声,这让刘氏又恼又恨,自觉被下了颜面。

正好盛琰自己撞了过来,刘氏也就直接拿来出气。

对刘氏来说,盛兮颜是个姑娘,早晚都要嫁出去的,没有直接的利益冲突,平日里冷着她就是。

但是,盛琰却是庶长子!

有的时候,刘氏真得忍不住想问问,许氏当初到底是怎么想的,居然能容得下庶长子,由他活下来,给自己添了这么大的麻烦。

“母亲……”盛琰想要说,自己想退学,盛兮颜向他悄悄使了个眼色。

姐弟俩很有默契,盛兮颜一个眼色,盛琰就很乖觉地闭上了嘴。

盛兮颜笑吟吟地说道:“母亲,是我让琰哥儿回来的。”

刘氏现在听到她说话就头痛,实在有点怀念过去那个温婉乖巧的盛兮颜。

她忍着一口气,说道:“颜姐儿,你弟弟好生在东林书院读书,你把他叫回来做什么?让你父亲知道,会生气的。”

刘氏现在迫不及待地想等盛兴安回来。要是能让盛兴安对这个儿子彻底失望,早早分出去就更好了。

“母亲,东林书院虽然有大儒教学,也出过不少举人进士,但到底比不上国子监。”盛兮颜笑得更好看了,“今年国子监招生,听说父亲也得了一个举荐的名额,我就把琰哥儿叫回来了。”

盛琰听得一头雾水,大姐姐不是同意他习武了吗?不过,他还是乖乖闭嘴,不说话。

刘氏的心里“咯噔”了一下。

她也知道盛兴安今年有一个国子监的举荐名额,她儿子太小还用不上,但她娘家的侄儿今年已经满十三岁,聪明好学又勤奋,她早就想好了,这个名额是要留给侄儿的。

刘氏摩挲着手腕上的翡翠玉镯,干笑着说道:“琰哥儿这成绩,进国子监怕是难……”

“母亲,国子监的规矩,只需年满十二岁,过了童生试就行了。琰哥儿今年刚好到年龄,童生试也过了,这不是正好的吗。”盛兮颜抚拳,开心地说道,“所以,我一听说,就赶紧写信把琰哥儿回来了。”

刘氏弯起的嘴角几乎快要僵在脸上,努力想让她打消主意:“可是,琰哥儿已经在东林书院入学了。”

盛兮颜摇摇头,理所当然地说道:“琰哥儿将来是要科举入仕的,当然得给他最好的。东林书院,退也就退了,我会去与父亲说的,母亲不用担心。”

刘氏:“……”

刘氏深深地吸了一口气,端起茶盅。

她的指尖微微发白,茶盅在她的手里不住颤动,发出了细微碰撞声。

刘氏相信,要是现在,盛兮颜跑去跟盛兴安说,她想让盛琰进国子监,盛兴安肯定会答应的。那自家侄子怎么办?

这几年,国子监的招生明显少了,盛兴安明年不一定还有举荐名额。更何况,家里都想让侄子明年就下场去试试,若是连国子监都进不了,明年考中秀才的机会就更小了,这一耽搁岂不是又是三年?!

刘氏心烦意乱地噙了口热茶,眉头紧紧皱拢,偏偏盛兮颜还在她耳边语调轻快地说着:

“琰哥儿,你到了国子监后要好好上课。”

“你才十二岁,也不用太着急,就算明年考不中,三年后再下场也来得及。”

“父亲一直都说你读书有天份,你早些入仕,还能继承父亲的人脉关系。”

刘氏的手又抖了一下,几滴滚烫的茶水溅在她白嫩的手背上,痛得她差点叫出来。

一旁的孙嬷嬷赶紧接过茶盅,又匆匆忙忙地唤人去拿烫伤膏。

刘氏心里乱成了一团,她最怕的就是这个了。

盛琰已经十二了,她嫡亲的儿子盛瑛才刚满五岁,整整七岁的年龄差距是怎么都弥补不上来的。若是让盛琰先入了仕,盛兴安的人脉和资源势必会倾斜到他的身上。等她儿子长大了,还能剩下些什么?怕是连汤都喝不着!

丫鬟琥珀脚步匆匆地拿来了烫伤膏,孙嬷嬷伸手去接,但琥珀却越过了她,直接跪在刘氏的脚凳上,轻柔地给刘氏涂抹着。

孙嬷嬷的手伸在了半空中,脸色有些难看。

刘氏并没有注意到这些,她的心里越发烦乱,盛琰顺利入了朝堂,步步高升,最后压制她的儿子,继承盛家家业的画面不停地在脑海里闪过。

时机到了!盛兮颜向盛琰使了一个眼色,下一瞬,盛琰很不满地说道:“大姐姐,我不要去国子监!”

第20章

刘氏怔了怔,心中就是一喜。

只要盛琰不进国子监就什么问题都解决!

然而,她的高兴还不过一息,盛兮颜就否决了,不赞同地说道:“你不进国子监难道还想回东林书院吗?琰哥儿,你听姐的话,国子监的监生们大多是朝廷命官家中的子弟,这对你来说,就是人脉。哪是东林书院能比的,你也长大了,该知道好歹,别任性好不好。”

对啊!刘氏更加心痛,都是人脉啊。这要是让盛琰抢了先,她的瑛哥儿要怎么办?

盛琰倔强地说道:“我不要去国子监,也不要回东林书院,我要学武!”

“不行。”盛兮颜想也不想就拒绝了,说道,“父亲不会允许的。您说是不是,母亲?”

刘氏从来没有像现在这一刻,那么希望盛琰去学武的。

她的心里七上八下,生怕盛琰被盛兮颜说服了,赶紧道:“颜姐儿,你弟弟从小就在骑射上有天份,既然他一心想学武,就让他去吧。”

盛琰的眼中先是一喜,但接着,又叹了一口气,和盛兮颜一唱一搭地说道:“可是父亲知道会打死我的。算了,我还是听大姐姐的话吧。”

他耷拉着头,显得有些无精打采。

刘氏心惊肉跳,连忙道:“琰哥儿,你放心,我去跟你父亲说。你既然喜欢习武,就好好学,千万不要放弃了。你大姐姐已经跟镇北王世子定了亲,你日后若是想从军,去未来大姑爷的麾下,岂不是正好?”

盛琰眼睛亮了,仿佛是被刘氏给说动了,缠着盛兮颜说道:“大姐姐,你就让我去吧。”

“是啊。”刘氏也帮着劝道,“颜姐儿,你就让你弟弟试试吧。”

盛兮颜考虑了很久,久到刘氏几乎要担心她会拒绝,心仿佛快要跳出喉咙口了,终于,她勉强点了头:“那好吧,不过,琰哥儿,若是父亲不肯的话,你就要乖乖去国子监念书,不准再偷奸耍滑了。”

不等盛琰回答,刘氏忙不迭说道:“我来跟你们父亲说。”

刘氏见她答应得勉强,猜想她肯定是觉得盛兴安不会同意,想让盛兴安来打消盛琰的念头。

于是,她又补充了一句:“琰哥儿,若是你父亲问起来,就说是我把你从书院里叫回来的,其他的事,都交给我来就行了。”

“一定会让你如愿的。”

……

从刘氏那里出来后,姐弟俩相视一笑。

盛琰一脸崇拜的看着盛兮颜:“姐,你可真厉害!”他都已经做好会被打断腿的准备了,这下赚到了!

盛兮颜含笑道:“等着看吧。”

盛兴安自诩文人清高,又觉武夫粗俗,容不下自己有个学武的孩子,而刘氏向来只会添油加醋,煽风点火。既然如此,就让刘氏去出头吧,刘氏为了她自己的利益,必是会全力以赴。他们只管等好消息就是。

盛琰住在外院,两人不同路,盛兮颜提着兔子灯,带着昔归回自己的采岺院去了。

她让昔归把兔子灯挂在了堂屋前,就去了小书房。

小书房里,仿佛一切都恢复如常,只有那股子浓重的药味,还没有散去。

上一篇:社恐只想退圈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