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官子的科举青云路 第39章

作者:三六九龄 标签: 美食 市井生活 穿越重生

  与此同时。

  甘州城。

  一位穿深橘黄半袖圆领长袍,内衬浅蓝色交领中衣的青年男子正托着两锭墨给对面一位鬓角鸦青,双目有神的少年男子看:“我说周兄,你这是走到哪儿都要打听名墨啊,说实话,整个甘州府制墨的商家不多,我也是辗转了转,才收集来这两锭墨,你瞧瞧怎样?”

  “清友,名友?”周姓少年从他手中接过去托在手掌心眯眼瞧了瞧:“这商家倒是会做买卖,名头选的不错。”

  他曲起手指叩了叩,问男子:“这墨多少钱买来的?”

  男子笑道:“说来不怕你笑话,我也是中间托了几次人,反正到我手里,花了这个数。”

  他比划了下。

  周姓少年嗤了声:“十二两银?”

  这墨是不错,放在京中一锭还是值二两银子的,但六两嘛就有点哄人了。

  男子苦笑着点点头:“一锭六两银。”

  “严兄啊你这钱花的冤,比陆机枉死那天天上飞的雪还大啊。”周姓少年哈哈一笑。

  青年男子讪笑:“嗐这不是转了几手嘛,那道那里人不得挣点钱。”

  他倒是豁达想得开。

  周姓男子将墨锭往口袋里一扔:“谢了。”

  青年男子问他:“周兄这就要动身去华亭?”

  周姓男子道:“嗯,我近来读书念到‘是日昏雾昼合,大风折木,平地尺雪,议者以为陆氏之冤①’,便想去听一听华亭的鹤唳,凭吊一吊陆氏。”

  二人寒暄了两句,便各自拱手告辞。

  ……

  白鹭书院。

  顾世安照常抽风,半晌见蒙童们下了课,又一个个抽去考背八股文名篇。

  卫景平排在潘逍后头,见他出来之后眼瞧着要哭爹喊娘了,就知道今天一准儿没好事。他忐忑着向顾世安行了礼,听见顾抽风打着瞌睡提问:“《不待三》背完了吗?”

  不待三?

  卫景平倒吸了一口凉气:“夫人前两日不是叫我背《周公兼夷狄驱猛兽而百姓宁》吗?”

  丘濬的这篇《周公兼夷狄》他花了好大的功夫才刚刚背熟,至于《不待三》,他还未曾听说及拜读呢。

  难道是顾世安记错了?把布置给旁人的作业算到了他头上。

  顾世安叹了口气:“你三日之内才背了一篇《周公兼夷狄》?”

  没错,于谦的《不待三》是他布置给傅宁的作业,难道他们私下里就没有探讨交流过,而后把旁人的作业给背了。

  这孩子到底还要不要在县试中一举夺得案首了。

  他就不该给他破格让他进白鹭书院来读书,平白给自己添了这个堵。

  问就是后悔啊。

  ……

  卫景平算了一下,等蒙童们前前后后总计背了十来篇八股文名篇的时候,温之雨的四书五经课之间,开始插入讲做文章了。

  文章,八股文。

  八股文他知道,就是遵循“代圣人立言”这一旨意,假托代拟孔子和孟子的思想和文风,用文言写的议论文。

  士子参加科举考试,要想考取个功名,重中之重就是要学会写八股文,将这种文章的极致写法学到家。

  八股文的全文结构是固定的,全文分几个段落,各段大致是多少句,段落之间是什么关系,各段字数以及全文总字数,一般在550-650之间,都有大致的规定,机构甚为严密,不容偏离。

  卫景平私下里问程青:“学生尚未读完四书,现在就学做文章,会不会有点早?”

  顾世安是认真地把他当神童啊天才啊总之是超凡蒙童看的,但他,却每一步都只有扎扎实实一点点按照笨方法才能学会的。

  嘶,你这是揠苗助长啊顾夫子。

  程青瞪着的眼睛里瞬时有了一些难以置信:你卫四是我白鹭书院破格录进来的学生,还需要按部就班,一步一步读完四书再学做文章吗?

  “不早。”他道。

  卫景平:“……”

  程青叹了口气:“你尽早开始做文章吧。”

  他觉得是顾世安过于急躁了,想起《伤仲永》的事,又不好对顾世安说这么教书怕是把卫景平逼得过于急迫了。

  “是,夫子。”卫景平道。

  两个人就没话说了,程青摆手让他出去,等卫景平转身退出去的时候又叫住他:“你们这拨孩子里头,已经有人收罗了各科录取者的试卷来揣摩,你有空也借来抄抄看吧。”

  士子读完四书五经之后,便开始将各科录取者的试卷收罗来揣摩,就算他们没有收罗,各地的书坊也要打量刻印各科录取文章的选本。《儒林外史》中就提到过,卖给未取得功名的士子的选本,有“程墨”和“闱墨”的区分,墨,就指的是墨卷,选文就叫XX文稿,卖得十分走俏,价钱也很贵。

  私下里看选本的事他是知道的,比如宋玉临,傅宁说不定也有在看。

  总之,以白鹭书院的教学方法,在做文章之前就是要海量阅读和背诵,将蒙童们的能力压至极限地囫囵吞枣先输入了再说。

  因此,自打背八股文名篇开始,蒙童们的日子都不如先前好过了。

  每每放了学,傅宁就跟在卫景平后面:“卫四,去老姚的墨铺里坐会儿?”

  “好啊,去了帮老姚捶墨。”卫景平道。

  正好,卫景英和卫景川每日除了去校场习武,也都是闷头钻在铺子里捶墨,多一个免费劳动力不多出一点儿活嘛。

  傅宁欣然道:“不会白喝老姚的茶。”

  后来渐渐地来的人多了,在白鹭书院说起天下第一墨的次数也多了,其他蒙童就问:“姚先生,是哪个姚先生?”

  上林县并不曾听说有个姚先生。

  “是姚疯子。”潘逍道。

  一说姚疯子,蒙童们都知道了,就是五六年前流落到上林县的那个疯疯癫癫的老人啊。

  他竟会制墨,还开起了铺子?

  怪不得近来家里头有人说上林县开了个墨铺却不卖墨,先做起了什么半日师的荒唐事情。

  “到时候咱们也去瞧瞧?”有人说道。

  唐庆之不屑地嘀咕:“一个疯癫之人,谁找他买墨?”

  众蒙童打着哈哈各干各的。

  唐庆之:“……”

  没有人附和他挺打脸的。

  他满怀期待地朝宋玉临看去,那人却满脸堆笑地和潘逍他们打得火热:“事成了,传出去就是咱们上林县的美谈,大善事啊。”

  一个疯癫之人跑到了上林县,竟被当地的官府治好了疯病,还能开起铺子自食其力,这对于他爹县主簿宋京只有好处没有坏处,他为什么要不开心呢。

  唐庆之后来也转过这个弯来了,一团火气轰然烧到头顶,敢情只有他自己是个傻子啊。

  那天放学,他和宋玉临不欢而散,头一次没有一块儿回家。

  傅宁他们组团跟卫景平一块儿去墨铺捶墨,说说笑笑走到转角处,大老远瞧见一个十五六岁的邋遢男子追着前头跑得几乎要飞起来的姑娘喊:“巧姐儿,俺姑早把你许配给俺了……”

  作者有话说:

  ①出自《晋书》。更更更!

第42章 家事(没兴趣的可跳订)

  ◎对付这种玩意儿,打一顿真的比什么都管用。◎

  跟卫景平一块儿走来的几乎都是仓廪实而知礼节的子弟, 平日里在书香间学着温良恭俭,甚少听粗言陋语, 尤其是男女大事, 半点不敢宣之于口的,齐刷刷一怔:“……”

  听见“巧姐儿”这仨字,卫景平脸色微变,他加快脚步走到墨铺, 进门就道:“二哥三哥, 你们出去瞧瞧, 好像有人冒犯大姐。”

  不用他多说, 卫景英腾地一下冲了出去, 卫景川操起他俩的戟和刀就跟上了:“往……往哪个方向去了?”

  卫景平指了指卫家的方向,想说什么回过神来的时候卫三早跑没影了。

  ……

  早前一些, 卫巧巧来给墨铺送松烟,顺便将墨铺打扫了一遍, 直到里里外外一尘不染了她才洗手回去。

  一出门, 就被人挡住了去路:“巧姐儿?”

  是她娘舅家的大表哥苏大柱。

  “大表哥, ”卫巧巧不待见他, 尤其是闻着他身上不怎么干净的气味,掩了鼻子说道:“有事去家里找我阿娘说吧, 这儿卖着墨呢。”

  她今日穿了青底撒红梅的袄子,愈发显得俏丽了。

  苏大柱恨不得眼睛都看直了,他手里攥着一棵狗尾巴草:“巧姐儿,我是来给你说一声,我姑答应咱们的亲事了。”

  “你胡说。”卫巧巧都要烦死他了。

  苏大柱见四下无人, 不管不顾地凑上前来, 就要拉卫巧巧的手:“巧姐儿, 给我摸一摸吧。”

  卫巧巧气得七窍生烟,压着怒气道:“大表哥别在这儿胡来,一会儿叫人瞧见成个什么体统。”

  他四弟卫景平如今可是白鹭书院念书的读书人了,她也该有个样子的,不能叫人戳着他的脊梁骨说三道四的。

  “人瞧见怎么了?”苏大柱瓮声瓮气地道:“你要给我做媳妇儿的。”

  卫巧巧又羞又恼:“苏大柱,我凭什么嫁给你,不嫁,你现在给我滚出去。”

  她爹上过一二十年战场的,她还能没点血性。

  “你阿娘要了我家的东西,把你许配给我了,”苏大柱也觉得没意思:“由得你说不嫁就不嫁?”

  卫巧巧气得直哭。

  她娘恁糊涂,娘家嫂子是个什么人不知道吗,怎么连声招呼都不打就要把她往火坑里推呀。

  她才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跟着他爹练了几天拳脚,动起手来肯定讨不到好处,于是想先离开苏大柱,先跑了再说。

  “巧姐儿,你别跑呀。”苏大柱在她身后紧追不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