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主求仙问道之旅 第18章

作者:青空之羽 标签: 女强 快穿 爽文 复仇虐渣 穿越重生

  “应该是我谢你才对,救命之恩,没齿难忘。”

  纪若兰说道,眼神真挚。

  彼时她正拿着一本史书在哪里翻看。见陈真到陈真后,请她二人做下。笑着看了看陶莹小姑娘“这就是你收的弟子吧,一看就是聪明孩子。”

  让人取了块美玉赏她。

  “谢娘娘。”

  陶莹乌溜溜的眼睛在师父与王后之间看了看,行礼谢过,随即安静坐在一旁不在说话。纪若兰又让人拿甜果糕点给她,陶莹也不扭捏,顺手拿起就吃了起来。

  “这孩子大气。和她祖父的性子真的不同。”

  纪若兰眼中闪过赞赏。陶渊生性谨慎,身上偏又怀着一分世家的骄傲,是而其实活的很累。

  “你马上就要走了吧,可惜我不能亲自为你送行了,真是羡慕你呢!”

  纪若兰说道。

  “娘娘说笑了,娘娘现在身处的这个位置,眼光自然看的不同,殊不知底下又有多少人羡慕嫉妒不来呢。”

  纪若兰愣了愣“是啊,人的心是永远不会满足的。”

  “娘娘在看史书?”陈真说道。

  纪若兰点点头“以前翻阅,只当是看别人的故事,始终隔了一层。现在身在其中,才发觉其中三味。怪不得历朝历代都把史书看作是帝王之学一部分。”

  可惜现在世家势大,谁还在意是不是帝王之学,纪若兰当初随兄弟一起学习时也曾看过。

  可惜那时只当是故事书看,感慨怎么会有那么多的蠢人蠢事。

  却不知道史家工笔,真正的刀光剑影可能就藏在寥寥数笔间。

  “娘娘何必羡慕我,想必如今娘娘也找到自己心中想要做的事情了吧。”

  “我还不是特别明白,只是隐隐有所明悟。”

  纪若兰望向陈真,想期待陈真会给她怎样的回答。

  “那就恕阿苧冒昧,娘娘当初为何要襄助翊王殿下击退匈奴呢?”

  要知道,翊王当初虽然顶着陈朝朝廷官方封的王爵,但其实只是一个兵少势力也薄弱的小诸侯而已。

  “我当时,只是不忍见匈奴破边,生灵涂炭,到最后受苦的还是我最普通的百姓。”

  “那就对了,不忘初心。娘娘今天还这样想吗?”

  陈真含笑看着她,目光中带着期许。

  假如纪若兰想要做女帝,那她必须要有更大的格局,她应该放眼天下,若仅仅是为着爱恨情仇家族恩怨就想着去造反当皇帝,是撑不起一个女帝的分量的。也注定走不长远。

  “娘娘以为,历史是由谁书写?是帝王将相?枭雄霸主?还是普通芸芸众生?有人说历史是英雄的历史,舍英雄几无历史。娘娘认同这个说法吗?”

  所谓史书其实记载的不过是帝王将将世家贵胄的家谱而已,又何曾有小民生活的痕迹?然而这只不过是割裂的看待问题。那些英雄豪杰操纵一时风雨的人物哪一个又不是从芸芸众生中来。

  “这不对。”

  纪若兰隐隐感觉有哪里不对,所以她下意识想要否决这个说法,因为若真是认同了这个观点,就相当于亲手抹杀了自己存在的意义,她想起了自己的上一世,若真是舍英雄几无历史,那又将自己和那些普通百姓万千黎民置于何处?难道他们就该是历史中的尘埃,英雄权势上的点缀陪衬吗?

  何其可悲呀!

  有信史记载的数千年时光,多少千千万万人曾经来到这世界上出生又死亡,他们在大地上耕种、劳作、繁衍生息,他们曾经来到过这世间,可是最终却无有痕迹也无人记得,最终能留在历史中被后人流传下来的也只有那寥寥数人而已。

  “这就是历史隐藏在深处的东西。也是娘娘您最应该依靠的力量——万千黎庶。”

  “娘娘如今已经站得够高了,把目光往下看一看吧。娘娘若想实现所想,那么无论是世家还是翊王,都不是娘娘所能依靠的。”

  “我明白了。”

  纪若兰的眼睛从未如此明亮过,有一种力量从她心底涌起,支撑起她披荆斩棘,一路前行。她握住陈真的手,目光热切“阿苧,你留下来帮我好不好?不要走了。”

  “若有一日…我愿拜你为相,使你只在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陈真抽回去手“我也有自己的事情要完成。”

  陈真早就为这次远游做了准备,因此医署中最终愿意同陈真一起游历天下的医者,大约有一百多人,虽然相比起医署现在的人数来看起来不多,但这些这生命危险远游天下的人,其实都是真正热爱行医的,技术自然也都不错。因此陈真这回可算是把医署的精英骨干都给抽空。

  整个医术也就只剩下一些年老的无法远游或者只想混日子的年轻人,留下一个空壳子。

  除此之外为远游做准备,还要准备干粮马车马匹各种行礼衣物远游所用,即使陈真早就先做了准备,真正准备好出发也到了半个月后。

  陈真又花钱雇用了一批赶车照顾马匹生火做饭的杂役人员,加上翊王赐下来的二百护卫,整个队伍最后出发的时候浩浩荡荡有四五百人,好几辆马车驴车前后跟随。

  此时已是秋季,北地的风景苍凉而疏阔,放眼望去,万物萧瑟,草木枯黄。

  陶莹坐在一处装着货物的车马架子上,回望着走过去的路。

  前后都是一片茫茫,所行所景不是山野就是荒原。

  “师父,什么是万千黎庶啊?”

  “想知道?用你自己的眼睛去看吧。”

  “哦”陶莹乖乖答道,然而后面看到的场景却让她越来越沉默。

  南下的路穿过一段山脉之后人迹开始渐渐多了起来,然而一路上陶莹所见到的村庄,许多都罕有人迹,有些能看出被战火焚烧的痕迹,有些甚至能找出白骨来。

  即使是路经大一点的城镇,街上的百姓也都是神色麻木,衣衫褴褛。

  除了翊王的领地,更是遇见许多山匪强盗,让队伍折损不少人。也有些听说他们都是医者的队伍而不抢他们的。

  陈真他们一路上,也在不断的行医救人,许多贫穷苦百姓并没有钱财,陈真也是照样救治。

  其中有些病症五花八门,千奇百怪,是陶莹根本想象不到的。但还有一些来看病的人,让陶莹看了十分难受。因为那根本不是病,是营养不良硬生生拖成的。有人面黄肌瘦,有人脖子肥大,还有一个人身体都消瘦厉害的肚子就肿胀老大,那是饿的实在受不了吃了观音土消化不了造成的。

  直到陶莹看见一个全村被屠杀干净的村庄。

  村庄内狼藉一片,看来是经过彻底的搜刮,许多人的身体就这样倒在门边路上或是床边各个角落,尸身已经中度腐烂,滋生腐蛆,即使现在已经是秋季的,腐臭味依然隔好远就能闻到。

  陈真花了一下午时间让人把尸体都聚集在一起,一把火烧了,省得滋生瘟疫。

  火光冲天,唯余留下附近屋檐路边迸溅的变黑的血迹。证明着那些人曾经存在。

  但是也不过几场雨的事情。

  很快,所有的踪迹都会被消弥。

  “官府就不管吗?”

  护卫中不知有谁说了这样一句话。

  很快就有人嗤笑一声“管?怎么管,现在天下大了,管也要管得过来呀。说不定相比起那些杀人恶匪,有些官府才是更让百姓害怕的吧。岂不闻苛政猛于虎!”

  陶莹拉着陈真的袖子,即使已经眼眶泛红,却依然能保持着镇静“师傅,这就是你说的万千黎庶吗?你不是说,他们最有力量吗?那为什么徒儿一路所行来,看到的却都是他们被欺压的画面?”

  陈真摸了摸小徒弟的头,认真对她说“会的,你会看到他们的力量。之所以叫万千黎庶,那是因为他们必须要许多人汇聚在一起才行。当这股力量真正汇聚在一起,谁也阻挡不了。”

  队伍在往南走,气候开始变得温暖湿润起来,城池也相较于北方繁华许多,陈朝此时虽然只剩下一个名义上的空架子,但毕竟还存在。

  翊王是陈朝亲封的王爵,而陈真又持有翊王的手令,所以路经各城,往往得以通行。

  凡是路遇过的有医生存在的地方,陈真都会去拜访,与其交流,往往能收获良多,山野之中藏有奇人,有些人有些医术也是陈真见所未见,闻所未闻。陈真都把这些记录下来,按内外科,伤寒杂病儿医产…等等编绘成书册,沿途分发传播下来。

  有许多医者被她感动,也加入她的队伍,随她一起进行游历天下之旅。他们尽量把所有知道见过的药草、习性、种地等都编录在一起,编成本草纲目。还有所有收集起来的药方,也编成方剂一书。除此之外就是关于中医理论,辩证论证,也绘成医书。再有一本就是人体内外科的书。

  这四本合在一起就是医家四经。自编成以后就在不断修订,删改,书目越来越庞大。

  随着这四本书在各地流传,陈真的名声也越来越大,又有许多当世闻名的神医加入到这场编书中来,毕竟能在这些书册上留下名字,那可是流芳百世的事情。

  在队伍周游往南走的过程中,陈真他们遇到一场瘟疫。起先并没有人在意,然而直到后来传染的人越来越多,大家全都开始慌了神。先是城里面的豪门贵族纷纷躲到城外庄子上避难。接着就是官府也开始外逃。

  官府的不作为,终于导致了瘟疫的迅速爆发,最终留在城里面的人死伤惨重,然而最可恶的却是官府封闭住城门的大门不让人出去。从而导致更多活着的人逃生无门。

  “开城门,我们要进去。”

  “这,苧先生……”跟在一旁陪同的县令脸色不由僵住。

  “我们都是行医的,你且放心。若是此地真的化为鬼蜮,城内的人死光,难道你就能逃过责任吗?”

  最终,陈真的一番话打动了他。

  城门一开,里面的人蜂拥就想往外面挤,然而却被掩住抠鼻的官兵用武器指着退了回去。

  “大家安心,我们都是行医的医者,有我们在你们的病肯定会能看好的。”

  陈真让一个嗓门大的对着那些人喊话,先安抚众人的情绪,接着让众人都包裹严实,做好防护,带着药材与工具走了进去。

  首先就是建立隔离区,将轻症与重症和尚且未感染的人分割开了。

  接着就是进行全面的消毒杀菌处理,寻找疫情的源头,同时开始治疗病症。

  这个过程中,不断有人加入进来,在经历绝望后又突然看到了希望,原本的混乱状态终结,很多人都开始自发的维持秩序,保护医生,甚至有城外原本逃出去的人回来帮忙。

  有时候希望就如一盏灯,只要点亮,就会召集无数的飞蛾凝聚过来。

  谁人没有父母妻儿亲朋故旧,原本许多人任由县令那是实在没有办法,现在看到了救治的希望,纷纷赶回来帮忙。

  更有许多人跪在城门口,嚎啕大哭,他们虽然及时逃出来了,但他们的亲人却都死在了里面。

  有人捐出钱财,有人捐出粮食,有人捐出布匹…大家纷纷尽自己所能,然而封城的那些天城内的粮食本来就不多,个人捐赠的那点粮食,在那么多人的情况下根本不够吃。

  “我知道封城前县令把征收的粮食存在哪了。”

  有一个官府的小吏说道。

  “你…你站住,那是要回头运送给朝廷的粮食,你是要造反不成?”

  县令气急变色。

  然而没有人理他。

  在这些经历了生死的众人中间仿佛凝聚了一种无形的气势,哪怕是往常那些从来没有把他们放在眼里的豪门大户也纷纷不敢作声。

  因为他们怕了,怕他们一不小心的启动激起民变。

  自古以来有天生贵胄,有血脉世家,但也有王侯将相宁有种乎,有杀官造反,民变起义。

  陶莹跟着陈真,把这一切都看在眼里。

  “师父,我知道了。”

  疫情结束后,有人在城门外立了一块碑,纪念那些死在疫情中的人。有人将这个故事写成一篇文章,传扬出去。

  更有许多的人,他们压着县令,邀陈真一同去投奔南方的天军去。天军的首领就是黄天大将军毛恒。

  他们没挟持县令,私自开仓放量,原也是犯了重罪,所幸不如反了出去。反正现在天下大乱,朝廷自顾不暇,也不怕派大军来围剿。

  毛恒原就是流民出身,不堪官吏剥盘过甚,一怒之下杀官造反,如今已经在南方占了很大一块地盘,建立天军,自称黄天大将军,还有两个兄弟分别称赤天大将军,青天大将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