亡国系统,力挽狂澜 第27章

作者:阿兰菜 标签: 系统 爽文 朝堂之上 穿越重生

  “在我看来,冬闱的考察要求与礼部迥然不同,不能由礼部负责。”徐璎拒绝了刘绪的提议。

  刘绪没料到徐璎能有这么多道理,忍了忍,又说:“夏承烈手持重兵,北征结束却不上交兵符,请陛下收其兵权,以安人心。”

  徐璎想了想,如今回到幽州,夏承烈待在她身边,其他人不敢轻举妄动,是该想个办法将他调走,于是认同地点点头,说:“相公所言极是。”

  刘绪心神一动。

  “正好北狄缺少管理,便设置镇北都护府,封夏承烈为都护,命其前往教化北狄百姓。”徐璎不管刘绪是何想法,径直下令:“让中书速速起草诏书,不得延误。”

  刘绪从沧浪斋出来,他的主张貌似被采纳了,又貌似没有,还得到筹款这份招人嫌的差事,恍恍惚惚。

  通过接触,他发现徐璎很有主见,凡是她退让的地方,绝不可高兴太早,定是有利可图,总能在别的地方让他补偿回去。

  若是她不想,谁也不能动摇她的想法。

  刘绪喟叹一声,道阻且长啊。

  孙婉芸被通知调入中书,没有正式名分,但担任中书舍人职责。

  这个消息砸到头上,孙婉芸震惊不已,眼眶通红,在一众羡慕的目光里喃喃:“我何德何能……”

  “看来陛下是很喜欢你了。”

  多少士子头悬梁,锥刺股,苦读十几载都不一定能进中书省,孙婉芸不过在陛下身边几个月,就去到那样重要的地方,众人看得眼热。

  孙婉芸惊喜过后便是担忧,她知晓,以她的身份去到中书省不会得到好脸色,然思及陛下对她的厚爱,她深吸一口气,握拳道:“我不会辜负陛下期望的。”

  奉旨办事,前途不可限量。

  众人达成共识。

  冬闱最终名单放出,高筠位列第一,惊煞众人,原本有人酸溜溜地嘀咕:“莫不是陛下偏私……”

  然而面试题目一流传,那声音立即就消失了,并非是良心发现,而是想向高筠讨教其秘诀,因为除了高筠得优,其余二十四人连个良都没摸到,能中全凭运气好,竞争不激烈。

  高家一时间,熙来攘往,车马盈门。

  同时,倡行勤俭节约、反对奢靡之气的圣旨按了印章,正式发布,考中冬闱的人家预备大摆宴席,好好庆祝,得知旨意,默默取消了安排。

  不过还是顶不住高兴,连皇帝身边的小宫女都能一步登天,他们更加不担心没有出头之日了。

  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不许铺张浪费,那做慈善总可以了吧。

  为了贺喜,各家想出主意——施粥,建善堂,各类行善之举层出不穷。

  刘绪把筹集银两修建宫室的事情告诉百官,共同商议过后,还是不情不愿地捐款,个个郁闷不已。

  真是破了天荒,上朝还要自己掏钱修建场地。

  而冬闱中选的人家看准机会,主动投诚,拿出大半积蓄,其他人一看,别人都几百两几百两地往外捐,自己只出几十两也太寒碜了,勒紧裤腰带,咬牙跟着捐献百两有余。

  日子实在过不下去了,就关注一下周边人家,看谁在这个时候违令大鱼大肉,奢侈无度,反手就是一个举报,既分了罚银,心里也平衡许多。

  禁令发布以来,连孙卓都没有抓到一家违规的,全被别人抢先一步,尽数检举完了。

  徐璎看到日见充盈的国库,默默无语。

  有了钱,工部开始干活。

  由于资金是众筹的,来源都记了名字,用处也要登记,便是块小石头铺路都记得清清楚楚,透明公开,工部和户部压力倍增。

  百官都盯着,这根木头价格贵了,便质疑是否为贪墨,那里买少了,又指责偷工减料,万一没修好,日后修缮,岂不是又要他们出钱!

  最后,徐璎征调全国成婚三年且有孩子的女子到幽州修建宫室,包食宿,有工薪。

  所有事情忙完,徐璎终于抽出时间考虑进入荟萃阁里的二十五个人,她的本意是群英荟萃,萝卜开会,结果一不留神,还是进来了几个如张可前这般的人才。

  徐璎苦思冥想,决定找借口调走他们。

  事不宜迟,年还没过完,她就给荟萃阁第一批成员下命令:“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你们应当去百姓中间多看看,多观察,百姓有百姓的智慧,要多多学习,同时体察民情,了解民生之苦,相信你们回来以后,会有不少感悟。”

  荟萃阁二十五人收到命令,一头雾水,干坐着琢磨半日,摸不透女帝意图,于是邀了其他人到魁首高筠家共同讨论。

  高筠抒发自己的感想:“我以为,这是陛下给我们的考验,只有通过考验彰显其能,陛下才好给我们安排具体职务。不过并非是表面所言的了解民生之苦,应当与陛下的政令相联系,这样便清楚了。”

  政令?

  近期政令只有倡行节俭和发动徭役……

  “徭役!”异口同声。

  众人恍然大悟,原来陛下是暗示他们前去劝服百姓,心甘情愿地到幽州服徭役,平定民怨。

  肩上重担忽增,张可前感慨道:“陛下竟然这么快就将要务交给我们,我们可不能辜负陛下的期望啊!”

  一旁的高筠心思百转,她没把话说完,她觉得不止是分配职务,应当还有其他,譬如可堪重任的心腹……

  她对上其他人的目光,各自露出了然的神情,竞争从未结束!

  张可前兀自感慨着,没有感受到其间的暗流涌动,等回过神想再问时,其余人已拱手告辞,他也只得放下疑惑,自己回去慢慢琢磨,择日出发。

  虽然徭役调令一出,不少读书人跳出来骂徐璎,但听说徐璎在考虑重新配置人员,预备改调不事稼穑的五蠹之首——儒生,那些人便慌了阵脚,生怕半夜兵士破门而入,被抓去修宫殿。

  想着役期才五载,又损害不到他们什么,忍一忍就过去了,骂声渐止。

  百姓之中倒是沸腾起来,“从来都是男子服徭役,让女子去算怎么回事?”

  张可前混在人群里解释:“陛下不想耽搁春耕。”

  “为何非要在此时服徭役,缓上一些时日不行吗?”有人抱怨。

  “你还不知晓,国都迁到幽州去了,这回修的是金銮殿,陛下本来不想修的,可也没有办法……”

  “为何迁都,还去北地?”

  “陛下出征平定北狄,迁都幽州或许就是为了监管北狄,防止骚乱,守卫国门吧!”

  抱怨的人哑然,没有耽误春耕,修建宫室也是迫不得已,前往幽州的又是已经成婚育子的女子,还有工薪,这么看陛下足够体恤百姓了。

  百姓们纷纷感叹:“陛下真是不容易……”

  男子听了也放下锄头,响应道:“女子哪够,就是错过春耕,我也要去幽州帮陛下把皇城修完!”

  作者有话说:

  不好意思迟到了,上章补发红包

  感谢在2023-04-21 23:50:52~2023-04-22 21:40:17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投出手榴弹的小天使:习惯就好 1个;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狸仔 20瓶;秋某 5瓶;秦柒 3瓶;小淨、骷髅颅头、夏花花 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33章 赎买

  “不如以赎买方式补偿各家。”

  可惜男丁就是扔了锄头想去幽州服劳役, 官府也不准,都道上头下了死命令,只要成婚三年以上并且生育过的妇人,青年男子们只能叹声可惜。

  另一头, 富商之子方荣写信传回家中, 求助亲爹, 生怕落于人后, 还给了两吊钱让人急送。

  方家收到信,一看, 这还不简单, 几箱铜钱送到官府,资助幽州,美滋滋心想:“这还不给陛下一个好印象?”

  其余商贾瞧见, 暗骂方家精明, 竟然背着他们讨好皇帝,他家儿郎中选,再加上这桩功绩,可谓和前途坦荡, 方家出头就在明日。

  或是出于嫉妒, 或是跟着喝汤,其余商贾也拿出钱财,并且一个比一个砸得狠, 恍若憋着气较劲, 就看最后谁捐献得最多。

  若是陛下要奖赏方家, 肯定也不能避开比方家出钱更多的商贾。

  眼看着其余人各显神通, 平民怨的平民怨, 帮陛下解忧的解忧, 高筠在家中坐得四平八稳,半点不着急,高幸却是来回踱步,急得嘴上起泡。

  高幸着急,又看高筠不动如山,气不打一处来,忍不住责怪道:“都是你拦着我,竟让那些贱商抢了先,错失良机!”

  高筠气定神闲,反问道:“那爹可能拿出那么多银两?”

  高幸噤声,吹了吹胡子,“那现在该怎么办?”

  高筠道:“不必着急,爹你写封信回承昌,让族里筹钱,另外清点庄子上符合徭役要求的妇人,整理成单子,在傍晚时分一并送去官衙,注意不可张扬,别人问起也必须支支吾吾,不可全然透露,如此大计可成。”

  高幸反应过来,“我知晓了。”

  越是藏着掖着却被人争相追逐的事情,就越是好事,你不催他们,他们反倒自己争抢着要来了。

  想明白关节,高幸立即着手去办。

  没过几日,日头西斜,承昌官衙后门出现一个鬼鬼祟祟的人,身后还跟着几驾车,上面搭了布,蒙得紧实,看不出是何物,路上行人瞧那背影很是眼熟,等回到家,突然认出来,那不是高家的老族长吗!

  高家这是在做什么?

  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高家暗中去官府送东西的消息迅速传遍整个承昌,据官府内部知情人透露,高家送了几大车的财物,都是用以支援幽州修建皇城所用,还呈上了族中所有庄田需要服役的妇人名单。

  众人大惊,这高家,忒不厚道,都是踩同一片土地、喝同一条河的,自己吃独食,有好处竟不跟他们讲!

  难怪去幽州的那些大族没一个吝啬,捐去大半身家的都有,果然是事出反常必有妖。

  于是纷纷回到族中商讨此事,让里正到乡间好好跟百姓讲讲,争取多报几个人去幽州,好占更多便宜。

  由于禁令,便是庆春,幽州也不能大肆铺张,又因为捐款的事情,没钱的挥霍不起来,有钱的不敢挥霍,这个时候谁挥霍谁就是公敌——

  大家连饭都快吃不起了,凭什么你还有钱挥霍?

  既然你这么有钱,不如再捐一点吧!

  一时间豪门大家也如平民百姓般,在政令允许范围内挂两串爆竹,贴贴窗花,宰条鱼也不能把尾巴浪费了,粘门上,祈求年年有余,吉祥如意。

  走亲访友可以,但可别带什么奇珍异宝,小心被大义灭亲。

  豪门显贵嫌没什么乐趣,只好出门去逛逛庙会,一个朴素的、与民同乐的新年出现。

  期间,徐璎还收到一本奏折,是桩官司,说定安侯府大摆宴席,被举报罚款,定安侯府不服,一纸诉状告到衙门,自称宴席上的饭菜分发给了府上所有人,连汤都喝完了,没有浪费,符合政令宗旨,不该受罚,官府不敢判定,转给周近,周近又急忙把烫手山芋丢给徐璎。

  徐璎让周近查明定安侯府所述是否属实,如果真的没有浪费就取消罚款,不必矫枉过正。

  谁知定安侯府还真的保留了人证物证,连泔水桶都没有放过,周近也不敢得罪定安侯府,取消了对定安侯府的处罚。

  众人怀疑是政策放宽的信号,原本惶惶不安的心稳定下来,劝慰道:“再忍忍,过段时日就好了……”

  过完年,官员休假结束,除高官要员及部分必须到场的小官能到沧浪斋后方的厅堂里议事,其余人暂时去官衙及空置考棚里挤一挤。

  不大的厅堂挂上牌匾,乃右相程观之亲手所书,它正式有了自己的名字——议政厅。

  而日常办公则收拾了考棚,趁着现在无人使用,勉强应付一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