捡了五个哥哥后,京城无人敢惹 第154章

作者:陌于之 标签: 穿越重生

  在江承愿的心里,江承欢是顶顶好的妹妹,也是顶顶好的世家贵女,哪怕在丰京也没几个人超越她去。

  能有这样的妹妹,江承愿无比满足。

  直到他发现了圆脸小姜块,看到了姜笙与哥哥们相处的场景,尤其是她与她的二哥,嬉戏打闹,追逐争执,但难掩亲密。

  江承愿才发现,原来兄妹还有这样的相处模式。

  说不上是什么感觉,但鬼使神差,他停留在角落,静静地注视着小姜块和她的哥哥。

  像是……一点点艳羡?

  江承愿不想承认。

  但让他转身,他还会有点不舍。

  直到承欢挑好了东西,轻移莲步走过来,柔柔的唤了声,“哥哥,走吧。”

  江承愿才回过神,“买完了?是继续逛逛,还是回家去?”

  江承欢眨眨眼,“哥哥若是累了,我们便回府,若是还想逛,承欢陪哥哥。”

  江承愿的心底一阵熨帖,幸好他的妹妹很贴心,这份贴心谁都比不上。

  “不逛了。”他轻快道,“那边似是要新开个铺子,待得开业我带你来瞧瞧。”

  私心里,江承愿是想给小姜块捧捧场的,不枉他们自安水郡相识一场。

  却不料江承欢扭头看见姜笙,面色微变,“是他们?在这繁华的天街口开铺子,也不怕赔个血本无归,又没有身份背景,当心关门大吉。”

  这话委实有点毒舌,不像平日里温柔贴心的妹妹。

  但考虑到他们之前有冲突,江承愿还是善解人意地安慰妹妹,“只是过来瞧瞧,若是有什么新奇玩意也好买给你和阿娘。”

  听起来依然是以她们母女为先。

  江承欢终于露出笑意,轻跺脚撒娇,“哥哥说了算。”

  两人一前一后地坐上马车,打道回江府。

  新铺子门口。

  姜笙追累了也没追上郑如谦,愤怒叉腰,“臭二哥,不理你了。”

  她气呼呼地转身,要去后厨看张姑姑做糕点。

  郑如谦赶紧嬉皮笑脸地凑上来哄妹妹,“骗你的骗你的,我哪里舍得五十两买套衣裳,这是我自己扯的料子,姑姑给我缝的,只用了十两银子。”

  虽然十两也不便宜,但跟五十两比起来,还是能接受的。

  “真的,骗你是小猪。”郑如谦往上抬动鼻尖,模仿起猪鼻孔。

  姜笙破涕为笑,不再言语。

  倒是在医馆分拣干药材的汪小竹疑惑地探出头,“二公子叫我?”

  “没没没。”郑如谦赶紧摆手。

  姜笙在一旁捧腹笑,兄妹俩又恢复了亲密与和谐。

  路过有人好奇打听新铺子,郑如谦骚包地介绍,姜笙跟着插嘴补充,配合相当默契。

  角落里。

  长宴拉着温知允嘀咕,“十两银子的衣裳,二哥要是直接说出来,妹妹这个小财迷肯定会爆炸,所以就夸张到五十两,再降回十两。”

  一涨一跌的心理落差下,十两银子的衣裳也能心平气和接受了。

  二哥这脑壳子,该他开店做生意。

  温知允深表赞同,深以为然,只是想起来自己算不得精湛的医术,以及即将开业的医馆,又深深地皱起眉头。

  有时候真羡慕二哥,永远那么自信,那么……游刃有余。

  晚上。

  许默归来后,兄妹合力挑选好开业日期,就在三日后。

  糕点铺子的材料都已经备好。

  医馆的药材也都不缺。

  一切似乎趋于圆满,只等着开业赚钱。

  但其实不然。

  晚饭过后,长宴右手两根手指头在左手背上来回敲击,“二哥,你就打算这样在门口招揽客人,不做点其他准备?”

  丰京开店不同于其他地方,这里更注重背景,也更在意客源。

  就像皇亲国戚开的铺子,不用宣扬便有人上门捧场,那是因为皇亲国戚本人就自带名人效应,自带追捧者。

  但郑如谦没有。

  不光他,许默,温知允,长宴,姜笙,他们都没有。

  身为普通小老百姓,在丰京开个铺子,想要靠名气吸引人太难,只能用质量换口碑。

  但速度未免太慢,三两年都回不了本。

  长宴原本是为二哥忧心,却不想郑如谦狡黠一笑,目光落在大哥的身上。

  “放心吧,老二早就与我商量了。”许默轻笑,“今日我与朱思桓谈妥,他会带人过来捧场,届时赵元齐淮也会过来,这已经是我能调动的所有人脉了。”

  也许在皇亲国戚里毫不起眼,但对他们兄妹来说,算得上雪中送炭。

  郑如谦拱了拱手,难得端庄认真道,“多谢大哥,多谢五弟,多谢大家。”

  这个铺子花光了他们在丰京赚的所有银钱,也倾注了他所有心血,是他在被悠然居羞辱后的孤注一掷,也是他将来的希望所在。

  幸好从大哥到小妹没有人说个不字,他们始终支持着他,哪怕用上所有人脉,哪怕为之操碎了心,哪怕花十两银子买套衣裳。

  “你们放心,这个铺子,我不会让你们失望。”少年握紧拳头,昂扬望天,“我一定会打造出丰京最受欢迎的糕点铺子。”

  不仅仅是世家的捧场,还是糕点的独树一帜,更是原材料的无可取代。

  转眼到了开业的日子。

第205章 温小四的崛起

  热闹沸腾的天街口。

  四间连在一起的铺子,拢共分成两家店面,上头是迎风飘展的红布,下面是喜笑颜开的东家五口。

  从郑如谦到姜笙,全都穿着簇新的衣裳,崭新的千层底布鞋,在门口迎来送往。

  许默最为清淡,依然是窄袖棉布长袍,外头罩着浅色的氅衣,头上系了同色发带,仅仅是站着便已清隽如柳,玉树临风。

  郑如谦身着素绢宽袖圆袍,中间系了圈腰带,腰带左边挂玉坠子,右边则是跟衣裳同色的大荷包,长发用玉质的冠挽住,露出宽阔光洁的额。

  长宴跟温知允穿的简单,都是最常见的交领棉袍,只不过温知允身体单薄,比长宴多穿了个无袖比甲,衬的人更多几分文弱气息。

  轮到小姜笙了。

  张姑姑到底是偏心这唯一的小姑娘,特意抽功夫给她缝了身上好的细布棉裙。

  上身是浅蓝色的半臂,搭着月色的短袄,配上浅粉色的百褶裙,穿在十一岁的小姑娘身上正正好,就连她头上两个小啾啾的带子都换成了浅粉色,与百褶裙呼应的同时,更显活泼与可爱。

  在他们身后,两家敞开的铺门,大大方方展示着里头的物品。

  一家数不清的糕点。

  一家琳琅满目的药材。

  有人路过,忍不住好奇询问,“你们这到底是卖糕点,还是卖药材?”

  郑如谦大着嗓门回答,“这是我跟我兄弟的两家铺子。”

  路人恍然大悟。

  他不肯放弃这个机会,追着介绍,“我兄弟妙手神医可治百病,我这铺子里糕点数不清,想吃什么应有尽有。”

  可路人还是大步走远,没有进店观览的欲望。

  郑如谦眉头紧皱,心底满是嘀咕。

  旁边的温知允面色羞红,拉着长宴小声道,“二哥吹的有点大,我并不能包治百病,最多也就能治个五六十种小病。”

  “四哥,百病只是一种形容,二哥的铺子里也只有十几种糕点,他不还是吹成数不清。”长宴细声安慰,“你可知道,能治五六十种病,也算得上极厉害?”

  哪怕是宫中的御医也未必能治上百种病。

  人这一生的精力有限,能够将一种病上钻研至出神入化已是艰难,更何况温知允才不过十二三岁的年纪,他有无数的时间去做得更好。

  医之一字,吃天赋,但也靠吃努力。

  温知允练习针灸时不惜针扎自己,挑灯夜读,试药试到流鼻血,他的努力不次于许默,他的付出远超许默。

  “四哥,现在的你未必是丰京最好的大夫,但在将来,你的医术一定是最精湛,最厉害的。”长宴握住温知允满是针孔的手,“小五相信你,永远都相信你。”

  四哥虽然单薄柔弱,但他从来没有就此甘心退后,他一直在努力坚强,努力厉害,努力保护弟弟妹妹,学着做一位合格的哥哥。

  他是长宴亲密的同龄兄弟,也是最好的四哥。

  恰在此时,阳光高照。

  许默比划着影子的方位,扬起声音,“吉时到!”

  姜三和姜四跟个猴子似的窜起来,一人站在一个牌匾下。

  随着郑如谦和温知允的微微颔首,两人拄着长棍蹦起来,拽下两块红布,露出下面金光闪闪的牌匾。

  一个糕香扑鼻的,“九珍坊”。

  一个药味浓郁的,“温氏医馆”。

  牌匾是郑如谦找人特质的,选用红底金字,边框也涂成了金黄的颜色,相较于其他店家的红底黑字更多几分夺目,也多了几分骚气。

  温知允有些羞怯,但感受着小五弟的鼓励,他还是落落大方地走进温氏医馆,在门口悬挂好宣纸,宣纸上题着:医馆开业,前三日诊脉分文不取。

  随后,小温大夫收敛衣袍,坐在了看诊的位置,静静等待。

  也就眨眼功夫,便有两人冲过来,伸出手腕。

  紧接着是五个,七个,十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