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网黑回乡下种田爆红 第136章

作者:月照溪 标签: 现代架空 穿越重生

  楚云香和她分享着交流会的事情:“……交流会开始之前,那个姓宋的还跑到我面前来耀武扬威,看我笑话,以为他们偷了我们的新品资料,率先发出来,我就无计可施了吗?”

  “哈哈哈,你是没看到交流会结束后他那个表情,真的是气急败坏,啧啧啧!”

  “而且就交流会那一天,我们公司就接了不少精油的订单,不少人对我们的产品都很感兴趣,”楚云香又喝了口花茶,道:“我打算就近,在溪源村附近找个地方建个厂,专门生产月见草的精油!”

  “现在,就差你的花了。”

  夏烈倒是不担心:“月见草长得很快的,生命力也很强,等天气凉快点就可以撒种种下去了,大概一个月,就能长出花苞来。”

  月见草本身就是一种路边的野花变异而来的,因此拥有着野草特有的顽强生命力,在夹缝中也能生长开花。

  而且它开花也很快,一个月左右就可以长成开花。

  “我打算把山上那片地方用来种花。”那里原本是她打算用来种葡萄的,不过今年没时间培育,就等着明年了,原本还想着那些地该种些什么,还好还没种下去。

  现在用来种花刚好合适。

  楚云香:“也可以叫你们村里人一起种,你给他们种子,按你的说法,这花边边角角也能长……要不,你再种点玫瑰?”

  夏烈:“……什么都种,只会害了我。”

  她现在种的东西真的是越来越多,想当初刚回村那会儿,她的打算,就是种点果子来给自己赚点零用钱,不知不觉摊子越做越大了。

  楚云香恋恋不忘:“可是你种的玫瑰,用来泡花茶真的好喝啊,我做梦都想喝。”

  夏烈:“……先种月见草吧,实在是没那么多地给种了。”

  要再种,就只能再包点地了。

  “我院子里就种的有玫瑰,你要是真想喝,可以摘了来晒干做花茶,”她说,“做来自己喝还是可以的。”

  楚云香双眼一亮,“那我就不客气了!”

  ……

  楚云香这次回来,可是为了正经事。

  她打算在溪源村附近建个专门做精油的工厂,毕竟现在月见草只有夏烈会种,厂要是开在其他地方,那就太不方便了,至于销售的问题,那是一点不用担心。

  虽说现在他们厂还没搭起来,订单就已经如雪花一样的飘过来了。

  现在厂晚修一天,就少赚一天的钱啊,所以楚云香回来,那就一头扎进了这件事里去。

  没有人能拦住她搞钱,没有人!当然,夏烈家的西瓜另说。

  夏烈家的果子和蔬菜都进入了一个大丰收的阶段,所以她这段时间也很忙。

  采摘的玉米棒子堆在一起,也得处理一下,总不能堆在这里不管,夏烈问了云姝那边,他们那里倒是收,不过收的是玉米面,要是夏烈家的玉米卖的话,他可以出一个高价购买。

  夏烈觉得有些麻烦,直接找了个大卡车来,拖了一卡车去卖,直接卖玉米棒子。

  ——县里通往他们村的路已经修好了,钱给得到位,修路的速度也很快,本身就不是很长的一条路,半年的时间,修得也差不多了。

  所以,现在大车也可以当他们村里来了,因而小黄也把他的小三轮换了,换成了货车。

  货车是贷款买的,本来他们一家人还有些舍不得,不过一想到溪源村那么大的订单,便狠了狠心,贷款买了个,价格也不贵,就二十来万。

  有个货车的确方便多了,东西装满一车就拉走了,快得很。

  夏烈请人直接把玉米拉到了县里菜市场外,将货车后边敞开,露出里边一个个金黄的玉米棒子,然后把称拿出来,熟门熟路的就把摊子给摆起来了。

  她这张脸对于爱来菜市场的人来说,已经很熟了,有人看见她,直接就分奔过来了。

  “夏老板!”来人还是老熟人,正是那位儿媳妇怀孕的孔大妈,看到夏烈,她可高兴了,问:“夏老板,你在这做什么了?这是要卖什么东西吗?”

  孔大妈现在可是夏烈家的忠实粉丝,她儿媳妇婷婷刚怀孕那会儿,吃啥啥吐,医生都说再这么下去,孩子怕是保不住。

  这时候啊,多亏了夏烈家的蔬菜啊,她儿媳妇吃了她家的菜,不仅没有再吐,而且还吃啥啥香,孩子里的肚子养得可好了。

  孔大妈一家人啊,对夏烈不免心存着几分感激。

  “家里玉米熟了,我来卖点玉米棒子。”夏烈示意了一下货车上的一堆玉米棒子,“你要买一点吗?”

  玉米棒子吗?

  孔大妈琢磨着玉米棒子能做的东西,人却已经下意识点头:“买,当然买,这多少钱一斤啊?”

  夏烈:“两块钱。”

  “两块钱?”

  孔大妈双眼一亮,当即就道:“那先给我来一百斤!”

  夏烈:“……一百斤?阿姨,你买这么多,吃得完吗?”

  孔大妈大手一挥,喜滋滋的道:“那肯定吃得完啊,我们一家四口,马上又要添一口,这玉米做成玉米面,可以做饭煮粥,还可以做饼,我看不到一个月就能吃完了!”

  说着,她觉得一百斤似乎少了些,又说:“不然还是给我来两百、不!三百斤吧!”

  夏烈:“……”您老这是隔这来进货了吗?

  不过人家愿意买,她自然是要卖的,不过她没想到会有人一口气买这么多,倒是没准备口袋,便让孔大妈先等等,请她帮自己看一会儿车子,自己去附近的店里买了一沓编织袋来。

  等她回来的时候,孔大妈附近竟然围了不少人,夏烈走过去,就听见对方正神采飞扬的跟大家介绍着:“这可是夏老板家的玉米,品质肯定很好的!”

  “玉米能做的东西可多了,现在不都流行吃粗粮吗,拿回去做成玉米面,煮粥蒸馒头正合适啊……”

  她这话说得一旁的人都有些意动了,不过他们还是有一点怀疑。

  “这真是夏老板家的玉米吗?你不会是骗我们的吧?”

  孔大妈:“我是那种人吗?诶,夏老板!”

  她已经看见夏烈了,忙叫了一声,顿时四周围观的人都看过来了,一看夏烈那张脸,众人:“啊,还真是夏老板啊?!”

  “夏老板,这玉米是你卖的?”

  “夏老板,这玉米两块钱一斤是真的吗?”

  “夏老板……”

  叫“夏老板”的声音此起彼伏的,夏烈穿过人群走到里边去,笑着跟大家解释:“这玉米的确是我卖的,我有事,便让阿姨帮我看了会儿车……”

  “玉米的确是两块钱一斤,还是玉米棒子,大家买回去还要你们自己脱粒处理。”

  所以价格上,她卖得并不算贵。

  而等她说完,刚刚因为她说完而安静下去的人顿时激动起来了,你一言我一语的,争先恐后的道:

  “我,我要五斤!”

  “我也要三斤!”

  “十,给我来十斤吧!”

  “我就,我就随便给我来一百斤吧!”

  一道轻飘飘的声音传过来,众人惊讶扭头看去,就看见一个女孩表情腼腆,细声细气的说:“我们家人多,所以多买一点,玉米棒子磨成粉了,也没多少了。”

  其他人闻言,顿时觉得很有道理,刚才还嚷着要两斤的,立刻改口:“我家人多,也给我来一百斤吧?”

  其他人再听,立刻就觉得有危机感了,再开口,各个都是来几十斤,一百斤的。

  夏烈:“……大家不要着急。”

  她直接把手里的袋子放在地上,“大家自己挑吧,挑了到我这里来称斤付钱。”

  一堆人一窝蜂挤过来,孔大妈眼疾手快的拿了三个大袋子,顺着凳子爬到火车车厢里,低头就开始挑拣起玉米棒子来了。

  她本身是想着要好好挑选一下的,可是现在仔细一看,却发现哪个玉米棒子都好,都是又黄又大的,上边的玉米粒也是又大又饱满。

  “这哪里还需要挑啊?”孔大妈嘟囔着,也不再看了,直接抓着玉米棒子就往袋子里塞。

  不一会儿,她就挑好了三袋子,夏烈过来帮着她把袋子拎了下来。

  !

  孔大妈目瞪口呆的看着夏烈一手一袋子玉米,“夏老板,你这力气可真大啊……”

  夏烈笑,“乡下人嘛,力气都不小。”

  孔大妈:“……您瞅着可不像是乡下人。”哪里有这么时髦美丽的乡下人啊。

  夏烈先给孔大妈称了斤,三大袋子的玉米,有三百多斤了,孔大妈直接全要了,十分的豪气,然后就拿着手机给家里老伴打电话:“……过来做什么?当然是给我拿东西啊!”

  “我买了三袋子的玉米棒子,自己一个人哪里拎得动?”

  电话里的人可能是抱怨了两句,孔大妈直接一句来了绝杀:“这可是夏老板家的玉米!”

  闻言,电话那头的老伴再也不吭了,丢下一句“我现在就来”,就把电话给挂了。

  孔大妈又给自家儿子打电话,话还是那一套,等说完,这才站在路边等老板和儿子过来,看夏烈这边忙,她还过来搭了把手。

  夏烈跟她道了声谢,并没有拒绝她的帮忙,因为她现在的确有些忙不过来了。

  她在这买玉米的消息,一传十十传百的,刚刚还只围了两圈人,这会儿里里外外都围了好几圈了,有些人生怕买不到,还不断的往里边挤,现场顿时就有些混乱。

  夏烈不得不在旁边卖水果的那家拿了个大喇叭过来,喊着让人先排了个队,孔大妈帮忙维持秩序,终于一切变得有条不紊起来了。

  这会儿,孔大妈的老伴和儿子也过来了,被孔大妈哟呵着一起过来帮忙。

  有他们一家人帮忙,没一会儿,夏烈的一车玉米都给卖完了,她自己感觉自己拉了好几千斤的玉米,可是架不住来买的人你几十斤我几十斤,甚至还有几百斤购买的,不过一早上,一车玉米就给卖了个精光。

  甚至还有人排着队买不到的。

  夏烈:“……这不是蔬菜水果,就是玉米棒子啊。”都是老玉米,只能做成玉米面吃。

  孔大妈倒是说:“谁不知道夏老板你家的东西好啊?反正不管怎么样,肯定好吃的!大家肯定要多多的买啊。”回头还不知道能不能买到了。

  人玉米棒子这东西,晒干了还能储存得很,储存好了,放个一年都没什么问题的。

  一年吃个几十上百斤,那完全不成问题啊。

  夏烈笑了下,将特意留下来的一袋子玉米放到孔大妈一家三口:“阿姨,这袋子玉米送你,今天多谢你和叔叔帮我了,不然我真的是手忙脚乱的了。”

  孔大妈:“诶呦,你这就太客气了,我看就算没有我们帮忙,你也不会乱到哪里去,你不嫌弃我们帮倒忙就是了。”

  夏烈力气大,板着脸的时候又很有威慑力,等她队伍先排好了,之后的卖玉米就是有条不紊的了,孔大妈还是有自知之明的。

  夏烈:“不管怎么说,你们是帮了我大忙了!这袋子玉米就当给你们的工钱了,你们不要嫌弃才是。”

  孔大妈眉眼飞扬:“不嫌弃,当然不嫌弃!”

  一家人顿时就又多了一袋子玉米,三人用车把玉米拉回去,先拉到了打米的那家,让人帮忙把一袋子玉米给打成了玉米面。

  细腻的玉米面装在口袋里,散发着一股粮食的厚重香气,香极了。

  粮店的老板伸手抓了一把玉米面,忍不住夸道:“你家这玉米面好啊,黄橙橙的,这是搁哪里买的啊?”

上一篇:咸鱼病弱过家家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