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手遮天女性野心家 第144章

作者:道_非 标签: 爽文 直播 基建 穿越重生

  那是什么?

  无数人心生疑惑,但很快,他们的疑惑被开天辟地从未有过的事情所震惊——

  女主武皇,登基为帝。

  这个天幕一口一个的女皇,在天幕结束的第三日夺了李唐天下。

  而在她登基的第二日,李唐宗室与朝臣齐齐上书,请奏女皇改立太平公主为皇太女。

  原因非常简单,既然女皇可为帝,那么身为女皇之女的太平公主又为何不能成为下一任的皇帝呢?

  武曌挑眉笑着,看着苦口婆心的朝臣,缓缓吐出一句话,“众卿可莫要后悔。”

  是日,女皇立太平公主为皇太女,大赦天下。

  但李唐宗室与武家人的斗争,并不会因为皇太女的存在而改变。

  武承嗣病死家中,武三思险些丧命于山贼,而李旦,死在了圈禁之中,李显死于流放之地。

  心腹来报时,太平正与上官婉儿一同处理着政务。

  听到消息的她不悲不喜,只有眼皮轻轻抬了下,但须臾间,她又垂下眼,继续翻阅官员们送上来的奏折。

  两位兄长的确待她不薄,但她对兄长也仁至义尽。

  前尘恩怨尽消,这一次便不必手下留情——一如她对李隆基。

  多年后,武皇渐老。

  而此时李唐宗室大多凋零,武家人残的残,伤的伤,皆不可托付江山,武皇拍拍太平的手,安静祥和走完自己的一生,“你做得很好。”

  “为人主者,当摒弃私欲,爱恨皆无。”

  是夜,武皇崩,皇太女继承大统,是为——武世宗。

  【哈喽,宝宝们,视频收藏过百,我来原地更新啦!】

  【上一次咱们说了太平公主,这一次咱们来唠一唠女皇。】

  【做为千古第一奇女子,女皇的牌面必须有,宝宝们把尖叫声打在公屏上,让我看到你们的热情!】

  永淳二年十二月,李治驾崩,皇太子李显于灵柩前即位。

  天下一片素缟中,巨大的画卷缓缓在苍穹之上铺开——

  【论如何从男权社会夺皇位,身为女子的我究竟如何逆天改命,终成一代女皇?】

  作者有话说:

  李显:????

  李旦:????

  尸体还没凉透的李治:哦。

  虽然资治通鉴把太平黑得很彻底,但有一说一,疯批公主真的很带感~~

  本来想把太平跟阿武同步写,但是写着写着发现很难兼顾,所以还是分开写吧,两个都是小短篇,不喜欢看太平的直接跳过就行,不影响后面的阅读~

  最后是老规矩,新章掉落红包,宝宝们不要养肥我鸭QAQ

  ①:《资治通鉴》:太平公主使术者言于上曰:“彗所以除旧布新,又帝座及心前星皆有变,皇太子当为天子。”

  ②:《资治通鉴》:上曰:“社稷所以再安,吾之所以得天下,皆汝力也。今帝座有灾,故以授汝,转祸为福,汝何疑邪!”太子固辞。上曰:“汝为孝子,何必待柩前然后即位邪!”

  ③:《资治通鉴》:壬辰,制传位于太子,太子上表固辞。八月,庚子,玄宗即位,尊睿宗为太上皇。上皇自称曰朕,命曰诰,五日一受朝于太极殿。皇帝自称曰予,命曰制、敕,日受朝于武德殿。三品以上除授及大刑政决于上皇,馀皆决于皇帝。

  ④:《资治通鉴·唐纪二十六》:初,太平公主与其党谋废立,窦怀贞、萧至忠、岑羲、崔湜皆以为然,陆象先独以为不可。

  ⑤:《资治通鉴·唐纪二十六》:太平公主依上皇之势,擅权用事,与上有隙,宰相七人,五出其门。文武之臣,太半附之。

  ⑥:《资治通鉴》:与窦怀贞、岑羲、萧至忠、崔及太子少保薛稷、雍州长史新兴王晋、左羽林大将军常元楷、知右羽林将军事李慈、左金吾将军李钦、中书舍人李猷、右散骑常侍贾膺福、鸿胪卿唐、及僧慧范等谋废立,又与宫人元氏谋于赤箭粉中置毒进于上。

  ⑦:《资治通鉴》:太平公主逃入山寺,三日乃出,赐死于家。感谢在2023-04-23 21:31:08~2023-04-23 23:28:26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第72章 武则天

  唐三代后,女主武王代有天下。

  李显哭声戛然而止。

  ——什么什么, 他阿娘,登基了?!

  虽然天上的声音没有指名道姓是谁终成一代女皇,可这个描述除了他阿娘还有谁?

  必然是他阿娘夺位登基, 位尊九五。

  几乎是下意识的反应,李显抬头看自己的母亲。

  不同有偶, 殿内所有人的目光全部落在天后身上。

  ——如果华夏史上真有那么一个人在男权社会称帝, 那么这个人必是当今天后, 武媚。

  武媚懒懒挑眉。

  【在聊武皇登基这件事之前, 咱们先来看一下武皇的生平简介。】

  【根据《新唐书》记载,武皇姓武名珝,并州文水人士。】

  【她的父亲是武士彟, 早年是商人,后来资助李渊起兵, 李唐建立之后, 完美实现从商到士的转变。】

  【母亲弘农杨氏,高门贵女, 其长寿基因让武皇受益无穷,最后实现从小小的才人到九五之尊的皇帝的转变。】

  天幕之上,新帝登基大典。

  身着天子衮服的武曌昭告天下祭五岳四海,接受群臣朝拜。

  武周的旌旗烈烈扬在风中, 旌旗之下,是文臣武将分列两旁, 对天子行三拜九叩之礼。

  九州天下顷刻间炸开锅——

  “天后登基?!”

  “这不叫登基,这叫改朝换代,叫夺位!”

  “对, 这叫谋逆夺位!”

  李显彻底傻眼。

  ——阿娘登基为帝了, 那他是什么?

  韦氏心头一惊, 顿觉大事不妙。

  ——天后登基,她与三郎定然遭殃,或流放,或圈禁,总之断然落不到任何好。

  李旦愣在当场。

  ——不是,阿娘怎能做出这种事情来?

  阿耶待阿娘如此情深义重,阿娘怎能夺了阿耶的江山?

  太平蹙了蹙眉。

  ——阿娘这事儿做得不地道。

  上官婉儿微微一惊。

  但很快,她反应过来,迅速敛去面上异色,仍是一脸悲痛跪在一旁,仿佛沉浸在身为臣子为李治的崩逝而伤感。

  殿内朝臣与宗室义愤填膺。

  ——太宗皇帝戎马一生打下李唐万里江山,大行皇帝更是江山社稷殚心竭力,他们身为李唐之臣子宗亲,怎能将李唐江山拱手相让!

  “妖言惑众!”

  耿直的朝臣指天便骂,“我李唐江山正值鼎盛之际,怎会被外人所夺!”

  “此景象必是妖道霍乱人心之语!”

  “金吾卫何在?”

  “还不快速速查明真相,昭告天下!”

  金吾卫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谁都没敢应声。

  ——这种异象怎会是和尚道士能弄出来的?

  分明是天降神迹,预警后人。

  若他们去查看,那便是对天象的不敬,更是对天后的不敬。

  ——天幕说得清清楚楚,未来天后会登基为帝,在这个时候扫天后的兴致,不是自找死路是什么?

  作为常年戍卫皇城的卫队,他们太清楚与天后作对的下场,更清楚朝臣与宗亲们的话听听就行了,朝堂之上是天后当家,天后没有发话,他们这么心急做什么?

  不动如山才是他们该干的事情。

  金吾卫一动不动,朝臣勃然大怒,“先帝尸骨未寒,你们便是这样为人臣子的吗!”

  卫士们只当没听到。

  ——朝臣们动动嘴皮子或许不会死,但他们若是动了身体,那他们肯定会死。

  看人脸色这种事情,宫中除了小宫人便属他们有眼色。

  指挥不动金吾卫,不仅朝臣上火,宗亲们更是气得够呛。

  ——先帝还在灵柩里躺着呢,金吾卫这种行为简直是犯上作乱,公然反叛。

  “逆臣贼子,你们如何对得起先帝对你们栽培看重!”

  宗亲火冒三丈。

  这话说得着实重,为首的卫士抬了下眼,偷偷瞄一眼武天后,那人似乎丝毫不曾受朝臣宗亲影响,面上不悲不喜,抬头瞧瞧天幕,再瞧瞧殿内神色各异的众人,态度再坦然不过。

  ——神迹?异象?

上一篇:鸡飞狗跳大杂院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