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手遮天女性野心家 第73章

作者:道_非 标签: 爽文 直播 基建 穿越重生

  “我没儿子,只有俩女儿,我巴不得女人能科举为官呢。”

  “看女婿脸色吃饭哪有看女儿脸色好?”

  “非我族类其心必异,这话用在女婿身上也适用。”

  “指望一个没有血缘关系的外人,把自己乃至家族的兴旺置于外人的良心之上,这本身就是一种愚蠢!”

  “愚不可及!”

  “随你们怎么骂,我就是跟我女儿亲!”

  有人趋利避害,有人宁折不弯,有人看清事情本质,也有人身在局中随波逐流,但不可否认的是,吕雉的诛心之策大获成功。

  ——大部分朝臣赞同她的新政,为名为利也好,为自己后代打算也罢,他们的的确确眼馋吕雉抛出来的橄榄枝。

  唯一犯愁的人是萧何。

  作为百官之首的丞相,他抓国政,掌赋税,太清楚建朝不过十余年的大汉王朝有多少银钱了。

  ——尤其是在陛下远征匈奴的档口,金银如水花出去,哪还有多余的银钱去给那么多的侯爵发俸禄?

  “娘娘,科举制度虽好,可眼下九州初平,黔首贫苦,俸禄一事,怕是捉襟见肘。”

  萧何捋着胡须叹了口气,“轻徭薄税乃国政,若朝令夕改,必会引起黔首们的惶恐,更会激起他们的逆反之心。”

  女人当官的好处他们暂时没有看到,但坏处却是实打实的——赋税增加,劳役过重。

  俸禄要有,官邸也要有,这些要钱,要人,不是凭空便能变出来的。

  钱从哪出?人从哪出?还不是从黔首身上出?

  ——秦亡于苛政,汉不能也亡于此。

  “萧相不必忧心俸禄之事。”

  吕雉挑眉一笑,“女官既是我所推新政,其前三年的俸禄便由我的私库所出。”

  “而三年之后,女官们便不是只进不出。”

  “以她们之能,不仅能负责自己的开销,还能给国家带来相当丰厚的回报。”

  “到那时,再将她们的俸禄归于国库,由国库统一发放。”

  男女平等并不仅仅是为了提高女人的地位,更是为了让女人参与到各种行业之中,给这个百废待兴的大汉王朝带来万物竞发的生机。

  女户可有田地,女商户可经商,女士人可入朝为官,每个行业都有女人的参与,才能千帆竞发百舸争流,才能让这个积弱贫困的九州大地以最快的速度迈向盛世太平。

  而那些原来不满意她新政,甚至阻挠她新政的男人,在看到女人的力量乃至享受过女人给他们带来的便利之后,他们便会自发维护这个制度。

  ——如果能一门两侯,谁还愿意回到一门一侯?

  至于她所支付的前三年俸禄,则未必是一笔大的开销。

  ——女人入朝为官是前所未有的事情,谁都想做第一批流传青史的女官,所以她们看中的更多的是荣誉,而非丰厚的俸禄。

  “娘娘能这般想,实在是万民之福。”

  萧何稍稍松了一口气。

  “汉有众卿,也是万民之福。”

  吕雉眼皮微抬,不动声色开启自己的第二步棋,“而汉有皇太女,则更是江山之福,万民之福。”

  好不容易平复下来的朝臣列侯再次陷入骚动。

  ——来了来了,皇后娘娘带着她的皇太女政策来了。

  他们就知道,皇后娘娘根本不会有那么好心,平白无故给他们的女儿姐妹加官进爵。

  ——之所以选他们的女儿姐妹,是为了给鲁元公主的皇太女做铺垫!

  可拿人手短,吃人最短,他们刚刚推举过自己的姐妹女儿,眼下再反对鲁元公主为皇太女,便显得有些忒不地道了,不仅会得罪皇后,还会把自家女人们的官爵名头给丢了。

  ——着实划不来。

  于是他们拢袖正坐,眼观鼻,鼻观心,只当自己是一根挺立在宣政殿的棒槌。

  不反对,不赞成,不发言,装死装看不到。

  而那些不曾推举女人为官的朝臣们,则顷刻间炸开锅,竖子无谋,见利忘义,女子为官都有了,皇太女临朝还远吗!

  ——与这群虫豸同朝为官,他们如何能维护得了男人的地位!

  “储君之位关乎国本,既是国本,便不能让娘娘一人独裁。”

  反对的朝臣立刻站出来,“娘娘,立皇太女一事,还是等陛下班师回朝之后再做定夺吧?”

  ——只要能拖到陛下回朝,这事就成不了。

  朝臣们信心满满。

  但吕雉同样信心满满,“陛下岂是你这种毫无远见之人?”

  “在陛下出发前便曾与我商议,言自己年岁已大,若不做好万全之策,岂能远征匈奴?”

  “只有定了国本,他才能放心出征。”

  “是以,他早早降下诏令,言公主人品贵重,敦厚谦和,可承大统,可托江山。”

  “!!!”

  “陛下怎会立公主为皇太女?”

  “这绝不可能!”

  事关国本,朝臣根本不信吕雉的一面之言,“陛下绝不可能降下这种诏令。”

  “若有,臣怎会一无所知?”

  吕雉等的就是这一句。

  ——她那日用刘邦为数不多的良心算计得来的圣旨,今日终于能派上用场。

  作者有话说:

  刘邦:良心这种东西我真不该有!

  鲁元:可是我能开创盛世远扬国威呀。

  能屈能伸有舍有得汉高祖:…那这个良心可以有!

第39章 大汉王朝终于迎来一位女储君。

  “你们不信陛下将万里江山交给我, 交给公主?”

  吕雉懒挑眉,身居高位俯视着阻挡她的朝臣,“可惜, 你们失望了。”

  “陛下偏偏把九州大地托付于我,将大汉王朝托付给公主。”

  “断无这种可能!”

  吕雉刚开口, 一朝臣再也坐不住, 他靠妻族起家, 若女子掌权, 似他这种岂不是再无出头之日?

  所以他的反应比其他人更强烈,女子临朝这四个字他单是听着便觉得刺耳得很,“陛下有子八人, 纵然废了吕太子①,还有齐王, 赵王, 燕王,以及其他皇子。”

  “陛下放着这么多的诸侯皇子不立, 却立一个公主为储君?”

  “娘娘,您别是故意骗我们吧?”

  “陛下此时远在河东,你纵是说破天,陛下也回不来与您对质。”

  朝臣微拱手, 看似是进言,实则是故意拖时间。

  ——只要拖到陛下还朝, 皇后娘娘便会美梦泡汤。

  到那时,别说储君皇太女了,就连女子与男子一同入朝为官怕是也要打个问号。

  朝臣道, “以臣来看, 不如等个三五十日。”

  “即将入冬, 陛下必会班师回朝,待陛下还朝,再议储君之事仍是不迟。”

  “是啊,娘娘,等陛下回来再说吧。”

  其他朝臣一同附和,“储君一位关乎国本,立储君便是立国本,哪有立国本之际一朝天子却不在场的道理?”

  “不错,当等陛下回来再立储君。”

  “对啊,陛下不在,立什么储君?”

  “必须等陛下回来,否则便是名不正言不顺。”

  “没有陛下点头,臣可不认这个储君。”

  “臣也是。”

  “大汉的储君,必须是陛下亲自立的。”

  反对的朝臣群情激奋。

  还有那等想浑水摸鱼的,此时也趁着混乱说出自己心里的想法,“陛下爱重赵王,之前便有废太子而立赵王的想法,而今太子已废,陛下想立的当是赵王才对,而不是所谓的公主。”

  此话一提,众人豁然开朗——

  戚夫人温柔小意不懂朝政,赵王更是年龄小,好拿捏,若赵王为太子,而戚夫人为太后,那么朝政之上还不是他们的天下?再也不用受吕雉的窝囊气?

  朝臣们静了一瞬,半息后,推举赵王的声音此起彼伏——

  “对!陛下纵是立,那也是立赵王!”

  “陛下喜欢的一直是赵王,若不是当初娘娘苦劝,如今的储君当是赵王殿下。”

  吕雉眸色微深。

  ——找死。

  萧何眼皮狠狠一跳,顿觉大事不妙,上前一步,正欲开口阻止朝臣们不知死活的话,可尚未来得及出声,衣袖便被人拉了一下,未说完的话尽数咽回肚子里,他回头去看拉自己得人。

  “不可。”

  夫人何同低低与他耳语,“总有这么一日的,你阻止不了。”

  萧何心中一痛,顿时哑然。

  陛下虽有子八人,但能与皇后娘娘一争的只有戚夫人。

上一篇:鸡飞狗跳大杂院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