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局给秦始皇盘点四大发明 第26章

作者:木南斐 标签: 爽文 直播 基建 穿越重生

  【他早年嗜酒赌博,品行就不端,其后任相期间,两次派兵攻打南诏,两次遮掩败绩,并且伪造捷报上书朝廷,损兵折将无数,最终南诏不仅背叛了唐朝,还投靠吐蕃……】

  【除此之外,杨国忠还专权误国,败坏朝纲,致使官吏贪渎,政治**,民怨沸腾。】

  【而这期间,杨国忠与安禄山互相倾轧,一直排斥和想要牵制对方,并且因为自觉牵制不了安禄山,便经常向李隆基说安禄山有谋反的野心和迹象,但安禄山是谁,他可是被杨玉环收作了养子的人……】

  【而且李隆基对他很有好感和喜爱非常,甚至安史之乱发生时,太原以及东受降城的人奏报安禄山造反,李隆基都仍然认为是有人厌恶安禄山,所以才编造出来这种假话谎言,以至于根本就不相信这种话……】

  【所以,就算李隆基曾召安禄山入朝,想要试探安禄山有无谋反的心思,可在此之前,安禄山早事先就得到了杨玉环的通风报信,于是将计就计,装模作样说自己一片赤诚之心,由此倒是让李隆基更加信任他了。】

  “收胡人为养子?还有那杨玉环之兄……”

  李世民猛地喘了口气,听得简直血压升高——

  宠妃,宠臣,放权至此,兵权旁落,如此无德无才之人竟还能出任宰相……

  这杨国忠莫不是因为……

  【李隆基是真的宠杨玉环,为了讨杨玉环的欢心,专门为她服务做衣服的都有七百多人。】

  【而那句著名的“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也是因为杨玉环——就因为杨玉环喜欢吃荔枝,所以为了让杨玉环能够吃到新鲜的荔枝,李隆基便下令让人用快马快速运到长安,走的是从岭南到京城长安的几千里专属贡道。】

  【自从有了杨贵妃,李隆基的奢侈之风越来越盛。】

  【朝中大臣投其所好,不断巴结逢迎,杨玉环的姐姐们也由此各自被封为韩国夫人,虢国夫人,秦国夫人,她的族兄杨国忠就更是平步青云,一路坐上了宰相的位置,其他兄长自然也有封赏,都做了朝中的高官。】

  【而杨国忠,因为杨玉环的受宠,一时权势堪称无人能及,兄妹二人在当时可当真是辉煌无比。】

  【显然,在杨国忠的专权下,整个已经戳满了窟窿漏洞的唐朝,终于开始混乱起来——】

  【最终加之杨国忠与安禄山的矛盾逐渐更加尖锐激化,所以使得安禄山在天宝十四载十一月发动了以讨伐杨国忠为名,实则为行夺取皇位之实的叛乱,也因此,这两人之间的矛盾斗争,是直接导致安史之乱发生的导火索!】

  李世民脸色难看的闭了闭眼睛,只觉得有些晕眩。

  他就知道……他就知道!

  这一步步的,简直是毫无意识的,甚至闭目塞听的,任由各种人拿着利剑在大唐之上肆意妄为!

  而这戳的岂止是大唐的天下,也是他的心啊……

  李世民不禁双目泛红,是气得,也是急得,更是恨的!

  【问题不是一日就积累起来的,混乱也不是一天之内就全部发生的,可唐玄宗李隆基始终沉溺在温柔乡中,毫无改弦更张之意,对于唐朝之下所发生的危机更是丝毫没有察觉!】

  【甚至他还反而对外发动了一系列的战争,加之受当时朝政黑暗**风气影响,边镇将领多贪功求官,想借军功谋求高位,于是对外多次肆意挑衅,最终致使边境战乱不断,而李隆基的好战,无疑是对此火上浇油,以至于边境冲突日益升级,先后战死,病死的唐朝士兵多达二十万人。】

  【除此之外,唐朝内部矛盾也是逐渐**激化。】

  【地方割据势力壮大,安禄山等节度使把持兵权,内部如李林甫,杨国忠之流更是霍乱朝政,专权独断,排除异己,加之杨玉环得宠后,整个杨家都可谓是一人得道,鸡犬升天,所握权势滔天,声色犬马,过着极其荒淫糜烂的生活。】

  【而这无疑加重了当时百姓的负累重担,使得暗地里的矛盾也不断加剧。】

  【当然,这一切的始作俑者,无疑是唐玄宗李隆基。】

  【无论是边疆节度使的拥兵自重,还是杨家诸人的权欲熏心,亦或者是李林甫和杨国忠之流的专权独断,败坏朝纲等,都绝对少不了李隆基的放之任之,甚至直到战乱发生时,还不能蓦然惊醒!】

  【在他执掌下的大唐盛世之景,已经完全遮盖住了李隆基的耳目,让他志得意满,自鸣得意,依旧被大唐盛世的假象光环所笼罩着,甚至尤觉得自己的一切决定,一切政策都毫无问题可言!】

  【所以到天宝十五载,公元756年,叛军最终占领了洛阳,而同年六月,叛军又长驱直入,开始攻陷唐朝的都城长安,也是由此,安史之乱进入最高峰——在长安沦陷之前,身为皇帝的李隆基只能率众败走,仓惶又狼狈的逃亡……】

  “嘶……”

  “逃亡!!”

  最终竟到了逃亡的地步?!

  刘彻简直复杂难言,从盛世到乱世,从明君到昏君,这唐玄宗李隆基当真是让人瞠目结舌,难以置信啊。

  卫青眉头也是紧皱:“难道这大唐就没有其他得用的将领吗?”

  一代帝王竟然要沦落到放弃都城逃亡,简直是奇耻大辱啊!

  秦王宫。

  嬴政等人也是紧锁眉头,尤其是蒙恬王翦等将领,最看不得此种境况景象!

  叛军逼近,就要仓惶败走?

  怎么就落得个逃亡的下场?!

  “这唐玄宗李隆基怎么回事?”

  王翦沉着脸:“弃都城而逃,也亏是做得出来!”

  蒙恬更是直言:“胆小如鼠之辈。”

  弃都城何异于弃国而逃,怎么都得殊死一战才是!

  就连扶苏也是听得眉头紧蹙——

  这盛世大唐,即使骤然衰落混乱,也不见得就毫无抵抗之力吧?

  缘何到这种地步啊?

  唐朝李隆基时期。

  听到这里,李隆基脸上已然毫无血色可言了。

  他摇晃着身体,甚至几乎喘不过气。

  “陛下!!”

  “陛下——”

  高力士急喊了两声,连忙给李隆基顺气:“陛下,一切还可避免啊,一切还可避免!”

  李隆基急喘了两口气,却几乎无言以对。

  堂下众臣见此情状,也不由得出言安抚。

  至少对他们来说,现下的唐皇李隆基,还未曾到之后那等昏庸昏聩,并且只知享乐奢靡的地步,哪怕在众臣心底,却依然对天幕所说的一切而感到悲愤悲痛,可他们到底都身为臣子,只能暂且先按下心中所想与各种思量考量等。

  不过败逃都城长安之后呢?

  还有大唐究竟为何没能抵挡住那叛军之势啊!

  【大概因为长时间荒废政事,所以导致李隆基在安史之乱发生后,不仅多次骚操作失误,决策昏头昏脑,还加之杨国忠的错误操作等,于是致使原本完全可以在两年左右平定的安史之乱,竟前后足足历时了八年之久。】

  【也是由此,大唐的盛世光辉,从此便一去不复返。】

  众臣:“……”

  张九龄实在忍不住开口道:“陛下,天幕所说这些人,必要提前扼杀!”

  说完,又实在忍不住继续开口道:“还有陛下之责……”

  未尽之言心知肚明,张九龄深深躬身俯首下去,其意不言而喻。

  李隆基深吸口气,像是找到了台阶下,终于能哑着声音开口道:“卿快快平身,朕自当自省己身,而天幕所提之人……”

  【安禄山,史思明等叛乱者都该死,李林甫,杨国忠等危害社稷者也该死,但杨玉环等,我不知道该怎么确切的说。】

  【杨玉环无辜吗,她其实算不得无辜。】

  【杨氏兄弟姐妹五家,可以说杨玉环是“五杨”集团的重要成员之一,而当时唐朝内部派系林立,互相倾轧,争权夺利,杨玉环作为其中的重要人物,其起到的作用显然不小。】

  【她确实算是参与了唐朝内部的权利争斗。】

  【李隆基率众逃离长安之时,也带上了杨玉环及其家人,这一路到了马嵬坡前,将士们饥饿疲惫不已,六军具愤怒不休,陈玄礼认为是杨国忠作乱才导致安禄山谋反,于是请李辅国去转告太子想杀掉杨国忠的意图。】

  【而这个时候,恰逢吐蕃使者正率领二十多人围堵杨国忠,向杨国忠抱怨没有食物可吃,于是有官兵趁机喊道——“杨国忠与胡虏谋反!”杨国忠听后惧怕,连忙骑着马欲逃到西门,结果最终被众人杀死肢解。】

  【杨国忠死后肢解,脑袋还被枪挑着竖在了驿站的门口,而杨家其余人也尽皆被杀死,当然还有杨贵妃——】

  【高力士劝说李隆基要保军心安定,所以必须将杨贵妃杀死,于是李隆基只能忍痛命令高力士在佛堂缢死了杨贵妃。】

  “好!杀得好!”

  李隆基拍着高力士的手,眼眶泛红:“杀得好啊——”

  【可最该死的难道不是李隆基吗?】

  【杨家死有余辜,杨玉环不管是作为内部争斗的工具人也好,还是主动参与其中也好,最后她的死,自当也是必然的结果,这无可厚非,但其中最该死的,难道不是唐玄宗李隆基吗?】

  【这一切的一切,始作俑者难道不是唐玄宗李隆基?】

  【可最终结果呢,马嵬兵变,杨玉环被缢死,倒成了为乱世顶罪的罪魁祸首了。】

  【唐玄宗李隆基,可真是好笑可笑,还有脸为杨玉环之死心痛,你合该这时候就跟着杨玉环一起去了才对。】

  【好像杨玉环死了,一切由你而起的混乱战乱,盛世倾颓,都能一笔勾销了是吧?】

  【我也不知道是大臣们不敢杀皇帝,还是依旧对李隆基忠心耿耿,这种单把过错推到其他人身上的行为,尤其是全部推到女人身上的行为,而不管始作俑者如何,一堆人假假做戏,可真是叫人恶心至极。】

  【女人,无论先前缘由如何,最后果然都只能沦为政治的牺牲品,成为男权社会肆意倾轧的对象!】

  【可李隆基,你才最该死啊。】

  沉默,震惊,复杂……

  连张九龄都浑身僵住不说话了。

  李隆基更是面皮涨到通红——

  刚才他们那种算不算也是在“假假做戏”?

  在天幕这样的说辞下,简直犹如狠狠的嘲讽贴在了众人脸上!

  一时间,李隆基又是完全说不出话来了。

  汉朝,刘邦时期。

  吕雉紧紧握着双手,为天幕最后那几句话而心跳如鼓。

  她有许多话想说,却不知该从何说起。

  女人……

  女人只能如此吗!

  唐朝武则天时期。

  武则天的心情也是尤为复杂,可这其中,还有一丝心跳加速的意味!

  因为她听出了天幕之言的另一种意味——

  天幕并非完全将过错推到女人身上,甚至批判了这种行为!而如此斩钉截铁说出最该死之人绝非杨玉环,而是李隆基,这是哪怕在她治下也绝不可能的现象啊,所以这后世……

  这后世究竟如何?而女人之于其中又是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