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为始皇崽耕出万里江山 第156章

作者:木兰竹 标签: 种田文 系统 爽文 穿越重生

  朱襄笑道:“你说的游侠,是指邯郸附近的农人为了救我,一群上了年纪的人扛着农具,冲击邯郸城的事吗?”

  李二郎傻眼:“什么?”

  朱襄道:“冲击邯郸城是重罪,所以村民将青壮年留在村中,年老者自愿来救我。他们确实是侠,不过不算你知道的游侠。”

  见李二郎呆愣的模样,嬴小政不悦道:“难道李冰伯父没有告诉你,所谓游侠,就是以武力向贵族求名求利的人吗?你已经是官吏之子,以正常举荐便可做官。你要向谁求什么?”

  李二郎想着自己听过的游侠故事,顿时不知道该怎么回答。

  朱襄道:“书中的游侠精神有可取之处。你若坚持这样的精神,无论身在何职,也是侠。侠气不一定非得是游侠才有。游侠自己也不希望一直是游侠。”

  朱襄拍着李二郎的肩膀,道:“好好干,你若能为一方黎民谋福利,也是遵循了侠义精神。”

  李二郎不知道为何,眼睛有点发涩:“知道了,长平君。”

  朱襄道:“我和你阿父是朋友,你唤我一声叔父即可。”

  李二郎垂着头红着耳根:“叔……叔……朱襄公!”

  叫不出来啊!这可是举世闻名的朱襄公!

  嬴小政鼻子喷气,给了李二郎一个鄙视的嗤笑。

  真胆小。

  朱襄没有逼迫李二郎继续叫他叔父。现在他和李二郎还不熟悉,将来慢慢适应。

  李二郎能被李冰时时刻刻挂在嘴边,怎么顽皮也没被李冰放弃教导,本身就有过人的聪慧,身手也不错。

  虽然比不过嬴小政这个开挂的,但看着嬴小政对李二郎逐渐满意的神色,就知道李二郎确实是个人才。

  李二郎输给嬴小政后,对嬴小政毕恭毕敬。说是嬴小政的书童,朱襄怎么都觉得李二郎变成了嬴小政的“小弟”和“学生”。

  嬴小政教李二郎打算盘,教李二郎用图表处理文书,之后将文书数据整理都交给了李二郎,自己再次核对,把李二郎使唤得脚不沾地,日益憔悴。

  朱襄哭笑不得,让嬴小政多分些工作给其他人,别老压着李二郎一个人使唤。

  嬴小政嘀咕:“但他最顺手。其他人总会有意无意将我当孩童,哪怕他们知道我很厉害。”

  朱襄揉了揉嬴小政的小脑袋,道:“唉,君上本来说把蒙家兄弟送给你当玩伴,一直没兑现承诺。不然你身边的朋友也不会这么少。”

  “不是朋友,是下属。”嬴小政纠正,“秦王没有朋友,没有谁能与王平起平坐。他们又不是舅父。”

  朱襄十分疑惑。自己应该是用正常的方式教导嬴小政,怎么嬴小政会有这么孤僻的想法?

  或许不是孤僻,是唯我独尊?

  自己认可的才是真朋友。朱襄没有纠正嬴小政,强迫嬴小政交友:“你说不是就不是。将来有了可以托付后背的朋友,你也不要因为身份地位而犹豫。多一个信任的人,是一件很开心的事。找不到合适的,没有同龄朋友也没关系,舅父就是你的朋友。”

  嬴小政敷衍道:“好。”

  朱襄再次叹气,为什么蒙家兄弟没有来给自家政儿当玩伴。看政儿多孤单。

  并不孤单的嬴小政知道秦王的心理,但不想告诉舅父,免得舅父又神伤。

  很简单,蒙武已经和舅父交好,如果蒙武的儿子成为自己的玩伴,那么蒙家与自己联系就过于深了。秦王就算不担心舅父和自己,也担心蒙家将来权力会过大。

  曾大父如今仍旧认可自己的才华,将自己视作未来继承秦王的有力人选。如果蒙家子弟过早与自己交好,就是保证蒙家在之后几代秦王统治时都处于核心位置。

  蒙家是从齐国投奔而来,并非宗室外戚,秦王信不过他们,不愿意他们与自己有童年情谊。

  他认为,待自己再长大一些,送来的人就不是玩伴,而是下属,自己才对他们不会有太多私人感情。

  嬴小政认为老秦王想太多,小瞧了他。即使蒙家兄弟现在跟随他,他也不会对其有过多私人感情,视他们为玩伴朋友。

  但谁让他还是个孩子?长辈们过分轻视和操心,他也只能忍着。

  朱襄写信给李冰,向李冰夸赞李二郎有多懂事,并对李冰以前对李二郎的评价表示质疑。

  李冰不敢置信地看着信纸,难得离开工地,回了几日家,去观察据说性情大变的二儿子。

  “我输给了那么小的孩童,还有什么脸面不顺从?”

  “而且朱襄公认可了我的侠义精神,还总夸我。和阿父你完全不一样!你总是否定我!”

  李二郎在李冰面前还是个熊孩子,叉着腰仰着下巴对李冰顶嘴。

  李冰立刻就想下手给李二郎两下。

  这是你对你阿父的态度?!

  李冰和儿子再次大吵一架,然后放心地回到了工地上。

  早知道朱襄这么容易就能驯服二郎,他就不该因为面子一直不找朱襄帮忙。

  这之后,朱襄继续指导水稻种植,在官田中扩大水稻种植规模;李冰继续开山;嬴小政继续处理其他杂务;李牧则准备练兵了。

  李牧虽与朱襄、李冰一同入蜀,但并非只管蜀郡一郡之地的军官,而是类似于“西南军区”的总司令官,巴郡、黔中郡的驻兵他也能调动,不受地方官管辖,只是本营驻地和军屯大头在蜀郡。

  毕竟蜀郡有平原,巴郡少有大块田地。黔中郡如今仍旧十分混乱,虽已经立郡县,仍旧处于时刻交战的状态。军区主要驻地就在蜀郡。

  秦王在用人的时候,给予臣子的权力和信任十分大。

  即便李牧还是个青年将领,但以李牧迎击匈奴的战绩,和白起、朱襄、廉颇的认可,也让秦王果断地任用他为镇守南方的将军,并给予他可以寻找战机自行练兵的权力。

  李牧离开咸阳前,老秦王召见他,告诉他将来若要攻打楚国,定会任用李牧为将军,鼓励李牧早日熟悉南方的气候和地理。

  秦国要攻打楚国,运粮运兵都走水路最优。

  秦国攻打楚国的两条水路,一边是从秦岭附近的汉水走,这也是秦国攻打楚国的主要路线;一边是顺着长江而下,这是秦王重视蜀郡的原因。

  虽然蜀郡与楚国隔着巴郡和黔中郡,但若顺着长江而下,这点距离不算什么。

  蜀郡有平原,有铁矿,粮食产出和铁器打造都十分优秀,正好适合为攻打楚国屯兵。

  由长江顺流而下攻打楚国也有弊端,比如长江险峻,而且成都平原的航运条件就目前而言,并不算好。

  但秦王是一个很有冒险精神的人。他认为开辟长江航线,对攻打楚越之地十分重要。

  李冰的上书能得到朝臣同意,也是因为这个原因。

  他改造成都平原水网灌溉后,长江的支流岷江就能直接与成都城连在一起,从成都城就能直接去长江,顺流直下楚越。

  之后确实如此。

  都江堰修成后,成都成为西南地区最大的航运中转站。有唐诗曰“门泊东吴万里船”,就形容了成都常有长江中下游的商船来往的盛景。

  成都平原的粮食也由长江航道,向秦国统一中原时的南方战场上不断输送,成为秦国统一战争后勤最重要的支撑之一。

  李牧在朱襄的建议下,不仅练骑兵,还派人研究更强大的战船,在战船上安装床弩,训练水性好的兵卒驾驶战船直接从岸上对敌。

  这些战船的装载能力也更强,运送粮草和兵卒都很有效率。

  李牧现在摩拳擦掌,就等着练兵的机会。

  恰巧,南蛮不知道发什么疯,侵扰蜀郡边境。李牧就带着新组建的骑兵去会了一会南蛮,火攻破了对方藤蔓甲,砍了不少人头回来当军功,顺便征服了几个部落给秦王纳贡。

  李牧将部落首领和地图送给秦王后,秦王大喜,给了李牧更多支持。

  李牧尝到了甜头,就有点想去楚地晃晃了。

  于是,他率领船队去了黔中郡,以指导军屯的名义,在黔中郡派人前往楚国,勘察楚国的情况。

  楚国如今有春申君,不算太衰弱。但李牧是被离间计害过的人,一眼就看到了楚国有离间计施展的空间。

  春申君并非宗室,甚至不是楚国传统大贵族中的一员。战国名扬天下的“四公子”,仅有春申君一人并非宗室。

  楚国是一个极其“传统”的国度,上层被大贵族把持,楚王的权力并不大。所以当初吴起才会死得那么惨,连扑在前任楚王的遗体上,都和楚王的遗体一起被射成了刺猬。

  春申君是一个有魄力的人,他虽没有改革,也为了楚国做了一些实事。

  众所周知,在一个被大贵族瓜分了权力的国家,想要做实事一定会损害大贵族的利益。所以春申君树立了许多敌人。

  虽然楚王信任他,但楚王迟迟没有子嗣,春申君的未来堪忧。

  别说春申君急,爱重春申君的楚王自己也很急,不断去后宫耕耘。春申君也献上去许多女子。

  终于,春申君献上去的一位女子怀孕,看似春申君的处境有所好转。但由楚国大贵族支持的宗室显然不会这么容易放弃,现在楚国已经有了那女子所怀的孩子并非楚王之子,而是春申君之子的风声。

  李牧听到这个传闻,脸色就很古怪。

  他想起了之前在咸阳的时候,有人传政儿的谣言,说政儿并非夏同的儿子,而是吕不韦的儿子。吕不韦把怀孕的妻妾送给了夏同。

  只是见夏同与嬴小政十分亲近,而吕不韦在夏同身边的影响力被朱襄逐渐取代,怎么看也不像是嬴小政亲父该有的待遇,这个谣言才逐渐平息。

  不过李牧怀疑,这谣言平息的背后,秦王恐怕出手了。

  因为之后又有嬴小政并非夏同之子,而是朱襄用自己的儿子取代了公子政的传闻时,秦王杀了不少人,并在杀人的时候说已经给过那些人机会。

  对秦王而言,他自己可以去试探朱襄和嬴小政,但关乎未来秦王血脉这种事,绝对不允许别人胡编乱造,降低未来秦王的公信力。

  现在楚国这一幕传言,和当初咸阳差不多。无论哪个国家,好似谣言就那么几样,但每次都有人上当。

  李牧感慨了一会儿,派人潜入楚国,加剧了楚王宫中怀孕女子腹中胎儿是春申君的谣言,并加入了相反的谣言——胎儿确实是楚王的,但楚国宗室想要夺走楚王的位置,故意传播不实谣言,就等着楚王死后夺走楚王儿子的位置。

  李牧派人传的可是大实话。

  只是这大实话传到楚王耳中后,楚王明知道有这件事,心情仍旧很不好。

  他召见春申君道:“为何他们如此嚣张?难道他们是在向寡人示威?!”

  春申君也疑惑。

  这些言论不是他传出的。他还抱着自己能够安享晚年的希望,不愿意与支撑楚国的大贵族撕破脸面。

  春申君认为,只要楚王的儿子能够正常继位,有自己的辅佐,一定能坐稳楚王之位,那么自己未来也就无忧了。所以他只需要等待,不需要与楚国反对他的贵族兵戈相见。

  他也以为楚国的大贵族在看到他的“诚意”之后也会收敛,将关于自己的谣言压下去。

  没想到,谣言先平息了一会儿,突然越演越烈,且还出现了夺位谣言。

  能将谣言传进楚王耳中的,除了楚国自身的大贵族,就只有秦国了。

  但现在秦国已经把兵锋转向了中原,将原本驻守在南方的大将召回,派了一个刚从赵国前往秦国的年轻小将镇守,很明显是没把楚国当做目标了。

  秦国国内楚国外戚占据了高位。他们也没对楚王递送任何消息,说明秦王现在确实没有攻打楚国的意图。

  不是秦王干的,那就是自己人干的。

  楚国大贵族把要夺位的消息直接递送到楚王耳中,这是为什么?总不可能是自己找死?楚王也没本事把他们杀了。除了他们向楚王示威,还能是什么!

  楚王越想心里越生气,生气之余又惊恐不安:“他们、他们是不是真的想谋反?”

  春申君冷静道:“虽然我们无法铲除他们,但相应的,他们也没有能力造反。大王和我同心协力,不用畏惧他们。”

  楚王被春申君的冷静感染,心头松了口气。

  确实,他们如果真的有本事造反,也不会盯着自己的子嗣,而是自己逼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