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为始皇崽耕出万里江山 第179章

作者:木兰竹 标签: 种田文 系统 爽文 穿越重生

  朱襄挤眉弄眼:“你别嫌弃,你知道古时有个小国的国君专门垄断了都城的粪便运输,成了都城里的粪霸吗?”

  子楚更嫌弃了:“就算与民争利,也该是官吏以官府的名义做,赚的钱入库房,怎么国君还亲自派人做这些?国君还缺这点钱?”

  朱襄道:“可能真的缺?哈哈哈哈。”

  子楚摊手:“真的缺就没办法了,真丢脸。”

  朱襄再次大笑,向先代国君吐槽后世皇帝真的太好玩了。

  他又吐槽了后世其他皇帝在城建上的骚操作,比如秦始皇。

  秦始皇不知道何为城市容量,迁天下豪富入咸阳,把咸阳打造成一个超大的都城。咸阳附近不能满足咸阳人口的需求,只好大量向外地调集物资,造成徭役过重和浪费。

  子楚再次骂那个不知道哪国的小国君当国君当得真糙,连这个都没考虑到。

  正讨好老秦王的嬴小政打了好几个大喷嚏,揉揉鼻子,总感觉有人说他坏话。

  朱襄和子楚说城建和城中疫病防治时,秦王登上了李牧舟师的“旗舰”——楼船。

  他轻轻抚摸楼船的旗杆,心中生出万丈豪情,命李牧找画师将楼船画下来。

  嬴小政打着喷嚏还拍马屁,说应该画“秦王视察舟师图”。现在不透露身份画不了,等回宫后让宫廷画师根据从这里带回去的画作润色。

  “这就是朱襄用火药做的霹雳车?”秦王围着霹雳车转了好几圈。

  李牧立刻道:“是我做的,朱襄只用火药开山,并未做过兵器。”

  秦王沉默地看着李牧,眼中晦暗不定,嘴角下撇。

  李牧抱拳:“稷翁可询问工匠,确实是牧的功劳。牧怎敢与长平君争功?”

  秦王沉默了许久,在李牧躬着的背上已经被冷汗打湿时,才道:“王不会让朱襄上战场,李将军多虑了。继续和我说说这霹雳车。”

  李牧恭敬道:“是。”

第101章 老秦王诱饵

  秦王精力充沛,在吴城待了几日,就要去其他地方巡视。

  虽然子楚不断保证自己的身体已无大碍,可以和秦王一起去巡视,但仍旧被秦王丢了下来交给朱襄调理身体。

  年幼的嬴小政也被留了下来,蒙武和李牧随侍秦王。

  秦王认为蒙武和李牧不在朱襄和子楚身边,不放心统领护卫,便在自己的护卫队伍中选了一个人,丢给子楚和朱襄使唤。

  “你不是和我推举王翦吗?他就是王翦。”秦王把王翦叫到身边当了一段时间的近侍后,发现王翦虽然年轻,但确实很有才华,此次专门把王翦带在身边,“王翦,今日之后,你就给子楚当家臣。”

  王翦跪地:“遵命。”

  子楚十分激动。这还是他第一次从秦王那里得到人脉的赏赐。

  大贵族的府邸中除了门客,若有实权,还会有享受官吏编制的“家臣”。

  历史中的天才甘罗,就曾给吕不韦当家臣。

  王翦虽如今的家世不算太显赫,但也是秦国的老牌勋贵了,他想出仕,当然不需要先投奔谁当家臣。

  但老秦王将他赐给公子子楚,这含义就不同了。王翦以及王翦身后的家族以后就是公子子楚的班底,王翦和其家族如果另投他人,不仅是背叛公子子楚,也是背叛秦王。

  王翦身为贵族子弟,原本打算有了一点名声后,直接凭借才华和家世去秦王身边当近侍。现在秦王把他赐给王孙,他心里其实有点别扭。

  不过这点别扭,在听到秦王说“朱襄举荐”的时候就烟消云散了。

  王翦脸上浮现腼腆的笑容,向朱襄道谢,心里十分激动。

  现在天下人都传遍了,朱襄公有识人之能,他举荐的一定是真正的人才;若谁能和朱襄公成为友人,那么那个人将来更是一定能成为举世闻名的能人。

  王翦很羡慕李牧。他与李牧的年龄差不多,李牧已经颇有成就,他还只在战场上当过一次小将,等候家中找机会让他接触宫里贵人。若有朱襄公举荐,他或许能早一些一展宏图。

  朱襄看到王翦对他的微笑,忍不住看向李牧。

  李牧给了朱襄一个“?”表情。

  朱襄心想,王翦这个腼腆表情,真像刚认识时的李牧。

  可惜现在李牧已经不再露出他曾经的招牌腼腆笑容,变得对自己的才华越来越坦诚。这一定是没脸没皮的蔺贽带坏了他。

  “不用向我道谢,没有我举荐,你也能展现出你的才华。”朱襄道。

  王翦没有继续当着秦王的面感谢朱襄,但心中对朱襄的谦虚话语不以为然。

  他已经而立之年,虽然饱读兵书,但在战场上毫无建树,逐渐怀疑自己是不是并没有多少真本事。

  特别是在赵括的事发生后,王翦心里就更加慌乱不自信。

  赵括也是论战没输过。他担忧自己是不是另一个赵括,甚至一度想放弃从军队爬升,寻求文吏的职位。

  朱襄的举荐来的十分及时,让他没有放下手中的兵书。

  廉颇、白起闲暇时去咸阳学宫讲课时,他一次不落地前去学习,笔记记了一大本,就等着实操的机会。

  现在,或许他来到了楚地,或许能遇上这个机会。

  王翦很紧张,他很担心自己遇到了机会后表现不好。

  朱襄不知道王翦心中的忐忑不安。

  战国四大名将,有三个都在他家蹭饭。这三大名将,都是从少年时就自信心爆棚。即便白起谨慎,李牧谦逊,但也对自己的才华很自傲。

  朱襄想当然地以为,王翦应该也是同样自傲的人。

  其实梳理一下王翦的生平,就知道王翦是个大器晚成的人,在将领的黄金年级,他并未有多少建树。

  王翦在历史中生卒年不详,只有后世小说编写过他的生卒年。秦王政登基之前,王翦的生平几乎没有记载,只有在范雎的列传中有寥寥几笔,提到过王翦参与了一次突击的小型军事行动。

  根据这次记载,可知王翦当时已经是军中底层士官。那么王翦至少已经十七岁。再者,王翦灭楚时已经是老将,年龄至少五十岁。

  后世史学家推断王翦大概出生在公元前287年左右。按照这个记载,他取得第一场可以列入史书记载的战功时,已经四十多岁接近快五十岁了。

  而且他还有“随侍秦王政”的记载,也就是嬴政刚当秦王的时候,他都还是近侍,没有资格领兵。

  由此可见,他熬了多久才熬出头。

  这个时代哪怕是贵族,五十岁左右估计也到了可以闭着眼等死的时候了。王翦这时候才崭露头角,在漫长的等待中,可以想象得出他的心情。

  虽然王翦少熬了十年,但三十岁仍旧看不到出人头地的希望,王翦也没有少怀疑自身。朱襄从人群中一眼把他挑出来,他心中不只有激动和感激,还有一种自己都快要放弃却被一个非常厉害的人认可的救赎感。

  朱襄一个晃神,王翦的好感度就飙到了两心半。

  他看着好感度列表起了一身鸡皮疙瘩。

  虽然很感谢王翦的好感度,但这么突然,让他有一种遇到了友谊版本一见钟情的怪异感。

  王将军,一个举荐而已,不至于不至于。

  他朱襄没想到,历史中老谋深算的王翦,居然是个如此知恩图报的义士!

  “虽说你是子楚护卫,但我们年龄相似,将来一同做官,也算朋友了。以后做饭做你一份,我手艺可好了!”朱襄虽然起了一身鸡皮疙瘩,但立刻顺着竹竿往上爬,巩固和王翦的友谊。

  子楚等秦王的船已经离岸很久后,才揉着自己的黑眼圈打哈欠。昨天他陪秦王搓麻将搓到半夜,秦王精神仍旧很好,他整个人都不好了:“朱襄,你很看好王卿?刚一见面就要结交?”

  “卿”是对做过官的人尊称,子楚用称呼表示了对王翦的尊重。

  朱襄道:“你不相信我看人的水平吗?王翦是和李牧竞争武安君的有力人选。”

  子楚吐槽:“你这已经不能叫看人的水平,叫看相的水平了。那些巫觋和方士看相算命都没有你准。王卿和李牧天赋差不多?你怎么不和李牧说这句话?我想看李牧表情扭曲的模样。他一直视武安君为囊中之物。”

  嬴小政打圆场:“老师封号武安,王将军封号武成不就行了,武成也很好。”

  梦中的自己就打算封王翦为武成侯(此时封君就是封侯),只是在他准备调整政策的时候王翦已经死了。

  梦中的自己那一朝的封君有四个,即他的仲父、他母后的情人、两位叛秦的楚国外戚。四人都被他杀了。

  自己当时很郁闷,决定再也不封侯。

  不过等统一天下后,他心里那点别扭就消失了,便授意朝堂更改封侯的标准,未曾想王老将军没活到那一天。

  梦中的自己有点愧疚,一拍脑袋,既然王翦父子俩的功劳都够封侯,就给王翦儿子单独封侯,让王翦的孙儿继承原本属于王翦的爵位。于是王氏一门父子两封君,显赫无比。

  嬴小政相信自己不会有梦中那样的心理负担。他一定给王翦早早封侯。

  虽然老师很厉害,但秦国统一天下的战场又并非一处,厉害的将领多多益善,不就是封君嘛,封,他又不是给不起。

  子楚俯视矮小的儿子,嫌弃道:“你还是秦王曾孙,就想着给人封君了?”

  嬴小政抱起小短手,抬着下巴看着自家病弱父亲:“为什么不能想?”

  王翦脑门上全是汗。

  怎么回事?为什么会突然说到这个?他虽然心里羡慕已经拜大将军的李牧,但从未想过和大将军李牧比试啊,不要突然说什么他要和大将军李牧抢“武安君”的封号,他不想得罪人!

  而且公子子楚和公子政居然说要亲自为他封君,还把封号选好了,秦王还在呢!你们要干什么!祸从口出明白吗!

  王翦感觉脑袋一阵一阵的眩晕,马上要倒下去了。

  朱襄拍了拍王翦的肩膀:“以后你跟着子楚,会遇到很多次如今的场面,习惯就好。”

  王翦:“……”习惯什么?习惯你们把我这个还没立过军功的秦公子家臣和大将军比较?还是习惯你们背着秦王说以后当秦王后给谁封君的事?我不想习惯!

  “好了,王将军才刚加入我们,不要给他太多刺激。”朱襄道,“你们俩矜持点,把你们的态度调整到面对外人的模样。”

  子楚:“好。”

  嬴小政:“哦。”

  王翦脑门继续狂冒冷汗:“我不是将军……”别称呼我为将军啊!

  朱襄道:“那我继续称呼你名字了,你也叫我名字。走,回家吃饭!”

  子楚:“嗯。”

  嬴小政:“我要吃糖醋鱼!”

  子楚:“不吃鱼。”

  嬴小政:“就要吃。”

  子楚:“不吃。”

  子楚牵着嬴小政,智商突然降低,和儿子争论起晚上吃不吃鱼。

  王翦脚步虚浮,有点走不动路。

  他对当公子子楚的家臣一事,好像有点没信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