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为始皇崽耕出万里江山 第241章

作者:木兰竹 标签: 种田文 系统 爽文 穿越重生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互相影响,就像是脚和鞋一样。如今这一幕,正好给政儿授课。

  他也让许明和相和好好看着这一幕,从中获得启发。

  朱襄没有机械性地向他们传输思想,只是引导他们往这方面想。

  墨家和农家美好的愿景难以实现,因为拥有利益的人不会损害自己的利益。所以他们需要如儒家道家法家一样,寻找一个“中间点”。

  如何既提高农民和手工业者的待遇,又能帮助国君获得更多的兵力和钱财,这就是他们应该寻找的“中间点”。

  朱襄虽然告诉他们两千年后如何如何,但人不能靠着未来画饼充饥,还是得立足当下。

  若在这个时代找不到饼,人仍旧会被饿死。

  嬴小政来到东瓯后,遇上了虽然不敢再“招惹”朱襄,但仍旧偶尔隔三差五就厚着脸皮向朱襄请教学问的欧阳摇。

  嬴小政不知道为何,看见欧阳摇就心里不喜。

  于是他背着朱襄偷偷带人威胁了欧阳摇一顿。欧阳摇从此不再出现在朱襄面前。

  朱襄得知此事时,只知道嬴小政威胁了人,至于怎么威胁的,不知道。

  “政儿,你威胁他什么了?”朱襄实在是好奇。

  嬴小政道:“没威胁什么,只是与他切磋了一下学问。”

  只是告诉那个小南蛮,这点学问就别在舅父这里丢人现眼。

  至于以未来秦王的身份威胁攻打东瓯什么的,东瓯他肯定会打,怎么叫威胁?

第132章 蛇蛙南瓜子

  朱襄在东瓯的大动作,逐渐引起了东瓯贵族的紧张。

  他们本以为,朱襄就是站在田边指手画脚。哪曾想,朱襄居然带着秦军在田间耕种。

  一开始,东瓯贵族以为自己占了大便宜,好像秦军成了他们的奴隶似的。

  但很快,他们就意识到了不对。

  当漫山遍野的秦军下地耕种时,东瓯这大片的田地看着还是他们的田地吗?

  秦军究竟想干什么?

  当他们看到自己的农奴人心浮动时,立刻感到了情况的紧迫。

  即使他们不能预料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事,也敏锐地察觉必须立刻禁止秦军继续耕地。

  秦军强大,屈尊降贵为东瓯人耕地,直接强硬地驱赶出去,肯定不妥。他们连忙向东瓯王送信,希望东瓯王回来解决此事。

  李牧派出的探子探得此事。

  嬴小政不悦道:“舅父你看这群人不识抬举,你就不该来帮他们。”

  朱襄替刚洗完头的嬴小政擦脑袋:“他们这么快就反应过来,还不算太蠢。”

  嬴小政疑惑:“嗯?反应过来什么?”

  朱襄问道:“政儿,你看,吴郡现在缺人开发荒地,楚王说他愿意派出一万楚军南渡吴郡帮我们耕地,你同意吗?”

  嬴小政想也没想就道:“滚!”

  看着朱襄脸上的笑意,嬴小政不好意思地伸长脖子撞了一下舅父替他擦头发的手,板着脸道:“他们现在才反应过来,真蠢!”

  朱襄失笑。

  不管秦军上岸做什么,当秦军长时间在东瓯常住人口最多的沿海平原停留的时候,东瓯国就已经做错了。

  李牧都在愁能当探子的兵卒太少,不够使了。

  “不仅如此,我让秦军下地耕种,还让这里的农奴们看到了另一种生活方式。”朱襄道,“东瓯的贵族只占东瓯人口的不到两成。只要他们向往秦国,向往中原,秦国要拿下这块地就容易许多。”

  朱襄没有和嬴小政说什么底层人民的辛苦,说什么奴隶解放。

  这么多年,朱襄深刻地认识到了前世课本上枯燥的文字所表达的含义。

  用道德感化的方式让贵族这群既得利益者良心发现,去主动帮助底层人民过得好,那是违背现实规律的事。

  或许阶层中有背叛阶层的人,但不会有背叛阶层的阶层。

  朱襄想要让统治阶层做一些惠民的实事,就要让统治阶层知道如此做之后,能获得怎样的利益。

  这种利益不仅要大于他们付出的代价,还要多很多倍,让他们“利欲熏心”,愿意更改现在习以为常的习惯和思想。

  因为改变习惯和思想需要很大的工程,造成很大的动荡,远远比表面上付出的代价多。

  荀子推行“仁德之君”“大义之兵”,没有国君心动。

  其实国君知道这样做有好处,但他们从未这样做过。因为要这样做,国君就必须改革从军功到治理等一系列政策法令。

  朱襄想让嬴小政将来稍稍善待平民也是如此。

  对秦始皇而言,疲民和虐民政策是从商鞅以来,秦国已经证明正确的道路。

  即便朱襄知道当外部环境改变时,这条道路已经不再正确。但就像是当年商鞅变法很困难一样,要让秦国从“暴秦”中拐过弯来也很困难。

  朱襄必须让嬴小政从现在起就看到足够多的利益,嬴小政才会改变自己的思想。

  秦始皇虽然是千古一帝,但千古一帝也是皇帝,还是奴隶制度朝封建制度转变时的皇帝。他就是统治阶级金字塔最顶端的那个人,秦国所有人法理上都是他的仆从,供养他一个人的野心。

  秦国是他一个人私产,他想让这个国家走向何方,这个国家就会走向何方。

  “若他们心中向往秦国,那么秦国攻打东瓯的时候,遇到的抵抗就会少许多。”嬴小政思索,“待秦国占领这里,他们也更容易服从秦国的管理。”

  朱襄道:“不仅是未来的利益,现在我们也能得到很大利益。”

  嬴小政沉思了一会儿,嘴角露出嘲讽的浅笑:“秦军已经上岸帮东瓯耕种,他们想让我们回船上,不付出点代价怎么行?”

  朱襄道:“此事我建议叫吕不韦来做。做生意,他很擅长。”

  嬴小政冷笑的脸一垮。不想给吕不韦送功劳!

  “让李斯、蒙恬或者韩非不行吗?”嬴小政嘟囔,“为什么非得便宜吕不韦?”

  朱襄道:“术业有专攻,在这件事上,李斯、蒙恬、韩非不如吕不韦。”

  朱襄深深叹了口气,轻轻敲了一下终于擦干的嬴小政的脑袋:“你让韩非那个小结巴去和东瓯王讨价还价?你是想让东瓯王现在就举兵与秦国反目吗?”

  “噗……”嬴小政坏笑,“那样也不错。”

  朱襄收起帮嬴小政擦头的棉布:“如果你不想让吕不韦去,自己要不要去试试?”

  嬴小政抬起下巴:“东瓯王不配和朕商谈!”

  “那吕不韦?”朱襄问道。

  嬴小政冷哼了一声:“便宜他了。”

  虽然讨厌吕不韦,但需要用上吕不韦的时候,嬴小政还是很听劝。

  朱襄道:“虽然你不愿意和东瓯王直接商谈,但也应该想一想秦国在这次商谈中获得什么利益,好让吕不韦去实现。”

  嬴小政问道:“舅父认为我们应该获得什么利益?”

  朱襄笑道:“一起想,然后我们交换纸条。要不要让李牧也写一张纸条?”

  嬴小政点头:“好!”

  舅甥二人找到李牧一同玩这个“游戏”。

  李牧在纸条上写了要在港口附近划一片地方安营扎寨,进行固定补给。

  嬴小政摊开纸条,除了李牧写的,还有要一笔秦军耕种的劳务费。

  朱襄摊开纸条,上面写着“李牧将军和公子政说得对!俺也这么认为!”。

  李牧和嬴小政:“……”

  李牧对嬴小政道:“政儿,我帮你制住朱襄,你揍他。”

  嬴小政握紧拳头:“好!”

  朱襄立刻逃跑:“喂喂,你们至于吗?哎哟!你们还来真的啊!”

  李牧把朱襄按住,嬴小政给了朱襄的背几下拳击,朱襄“嗷嗷嗷”叫着嬴小政不孝。

  三人闹了一阵子,嬴小政刚洗好的身上又冒出了汗珠,李牧和嬴小政才放过朱襄。

  朱襄被揍之后才拿出另一张纸条,上面除了前一张纸条上写的话之外,还有一个建议,让东瓯王将协同秦军耕种时,与秦军有过交流的奴隶送给秦军。

  嬴小政和李牧都很疑惑,不明白朱襄此举的用意。

  朱襄道:“当东瓯王将秦军从田地中送走之后,这些与秦军交流过,出现心思浮动的奴隶大约是会被杀死的。我们向东瓯王索要这些奴隶,他很大概率将人送给我们,做个人情。”

  嬴小政叹气:“舅父,你又滥发善心。”

  朱襄笑道:“不是滥发善心。要攻打东瓯,还得用东瓯的人。”

  嬴小政皱眉思索,李牧这个身经百战的人已经反应过来。

  “我在雁门郡的时候,就曾收编青壮胡人为骑兵。胡人善骑射,熟悉地形,通晓草原语言,若能完全收服,用处极大。”李牧道,“那些奴隶本来会被处死,朱襄……秦军将其救下,他们一定会效忠秦国。”

  嬴小政眉头舒展:“听说越人好勇斗狠,说不定能练成一支强军。”

  朱襄道:“这群奴隶心思灵活,如果能好好培养,说不定能取代东瓯旧贵族成为这一片地区新的贵族。”

  想短时间内将东瓯收服是可能的事。就像是现有土司制度之后才有改土归流一样。现在百越绝大部分底层民众都十分愚昧,他们已经习惯自己被剥削的生活,在宗教和习俗双重压迫下视“族长”为神灵的代言人,不敢也不愿意归服秦国。

  这一点,朱襄前世刚建国的时候铲除少数民族地区农奴制时已经有足够多的先例。

  要改变这一切,首先要从物理上将旧贵族打服,然后一边让底层民众接受新的思想,一边给底层民众分田。

  现在朱襄还不敢涉及分田一事。分田恐怕要等秦国统一天下,拥有“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巨大功绩的秦始皇才能推行。

  改变思想,也无法用后世那一套。因为这时候的人比那时候愚昧,而士人们没将底层民众当人,不会耐心地教导他们。

  封建时代对“愚昧平民”的思想统一,就靠着移民、经济往来等潜移默化和强行推行政令并行。

  先培养一群东瓯原奴隶,让东瓯的奴隶们看到他们到了秦国可能会因为军功成为贵族,秦国就打开了让东瓯秦国化的口子。

  嬴小政和李牧就这件事热烈地讨论起来,然后他们找到其他官吏,与他们一同为这件事查缺补漏。

  朱襄起了个头,没有跟进。

  他趁着这件事还没有谈妥,继续与秦军一同下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