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为始皇崽耕出万里江山 第447章

作者:木兰竹 标签: 种田文 系统 爽文 穿越重生

  本来赵国许多人都在找郭开这个奸臣藏起来的家人,想把他一家斩尽杀绝,以报他谗言蛊惑赵王导致赵国灭亡之仇。

  但郭开成为唯一为赵王殉死的人,是赵王身边唯一有骨气的卿大夫,让赵国士人心里复杂无比。

  虽然郭开确实是个奸臣,但他对赵王也是真的忠心啊。只是赵王昏庸,他便也跟着当奸臣讨好赵王而已。其实错还是在赵王。

  所以看在郭开是个大忠臣的份上,赵国憎恨郭开的士人有些释然了。

  蔺贽没有亲手砍死赵偃,心里果然如李牧和朱襄所想的那样十分窝火。

  如果李牧在他跟前,即使他理智上知道自己没道理,也会狠狠踹李牧几脚,并让李牧凑出至少一百坛好酒给他赔罪。哪怕蔡泽和朱襄一左一右唾骂他“醉死你算了”也不会妥协。

  不能手刃仇敌,蔺贽就只能恶心赵国了。

  他派人到处宣扬郭开对赵王有多忠诚,拿奸臣郭开去踩赵国满朝卿大夫。

  郭开是名扬天下的奸邪小人,居然都比赵国那些道貌岸然的卿大夫有骨气,怪不得赵王只听信郭开的谗言。虽然赵王蠢,但是赵王识得谁对他忠心。

  赵国唯一有骨气的是大奸臣郭开,那还不如郭开有骨气的其他赵国卿大夫是什么东西?赵国士人人人骂郭开,却连郭开都不如,我看赵国自从平阳君死后就从上到下烂透了,活该亡国!

  秦王政十分配合蔺贽。

  他感慨郭开对赵王偃的忠诚,于是特意把让郭开陪葬赵王偃,就葬在赵王偃为自己修的陵墓里。

  至于赵王偃自己,秦王政丢了只烧成灰的肥豚豚进去。真正的赵王偃尸体丢哪了,只有蔺贽知道。

  于是郭开独自睡在了赵王偃的陵墓中,还能得到赵国宗室十年香火供奉。

  朱襄对蔺贽和政儿这暗戳戳地恶心赵王一脉的事十分无语。但……他们开心就好吧。

  其实他从个人角度出发,不喜欢吹捧郭开这样祸国殃民的大奸臣。

  或许郭开对秦国有利,但郭开给赵国庶人造成了严重的危害。特别是赵国进攻秦国的时候,他怂恿赵王送和他们有旧的赵将带着疫民送死,这突破了朱襄的底线。

  这样的人不挫骨扬灰,还成为赵国忠臣,能够在赵王陵墓中躺十年,朱襄难以接受。

  可朱襄难以接受的事有很多。

  秦王政和蔺贽把郭开高高捧起,更大的原因不是为了泄愤,而是压制赵国蠢蠢欲动的士大夫阶层,让他们灰头土脸,没有复国的正当性。

  所以,朱襄再次什么也没有说。

  政儿和蔺礼是正确的,天真的是自己。捧郭开,压赵国士大夫阶层,是稳定赵国的最好方法之一。

  但秦王政看出了朱襄的心情,对朱襄承诺:“舅父,就十年。十年后,我就把郭开也挫骨扬灰,而且找个赵人将他挫骨扬灰。他忠于赵王,但残害赵人。赵人把他偷偷挖出来一把火烧了很正常!”

  远在咸阳的蔺贽也猜到了朱襄的不满,特意写信解释,等利用完郭开就清算。如果能找到郭开的子嗣,也不会给他们混入咸阳学宫的机会。郭开的后代捡回一条命,也只能当个庶人,去体会庶人的苦。

  秦王政突然一拍手,兴奋道:“这样赵王祖陵失火的理由也有了!”

  朱襄:“……”政儿的脑袋瓜子是怎么长的?怎么思想这么灵活?不愧是他的始皇外甥!

  他失笑:“好,赵王祖陵失火的理由也有了,很好。”

第251章 分别待团聚

  廉颇到了赵国之后,赵国的抵抗几乎都平息了。

  廉颇年纪这么大还能征战沙场,把自己活成了一个祥瑞,在赵国是如传说般的人物,是朱襄也不能比的。

  至于李牧,他离开赵国时只打了北胡,在赵国的名声就是个添头。

  哪怕廉颇已经离开了赵国十几年,在廉颇离开赵国后才出生的赵人,也听祖辈说过那个带着他们去燕国讨粮,然后被赵王赶走的廉大将军。

  他们遇到饥荒就想起廉大将军,吃到土豆就想起朱襄公。现在廉大将军和朱襄公都回到了赵国。赵人的心安定了下来。

  天下士人都对秦王所谓的“兑现承诺”嗤之以鼻,但赵国愚蠢的庶人也信了。

  他们相信在廉大将军和朱襄公膝头长大的那位公子政,一定是一个好孩子。

  秦王政拉着舅父在城中漫步,寻找童年回忆时,听到赵人私下聊天时称呼他为“好孩子”,嘴角一抽,沉着脸转身就走。

  朱襄差点把肚子笑疼。

  廉颇回到邯郸时,赵国秩序勉强稳定。秦王政继续亲自安抚投降的赵国士人。

  魏国和韩国士人心里都有些酸。

  这差别待遇啊,啧!赵国士人何德何能?!

  韩国士人忍不住去联系韩非。我们韩国在秦国朝堂又不是无人!

  魏国士人则继续怀念信陵君。若是有信陵君在,我们何止如此?

  秦国朝堂的卿大夫情绪倒是稳定。赵国的表现如此荒唐,想来秦王也不会让那些庸碌进入秦国朝堂,只是做个样子安抚赵人而已。

  秦王政精力十分充沛,他亲自将收集到的赵国士人资料一一甄选,给他们定下不同的待遇。

  接受过秦国贿赂的赵国卿大夫的待遇是最低的;在赵国仗义执言,特别是那最先在赵国朝堂赴死的卿大夫的待遇是最好的;若是在赵国做出过残害重臣迫害黎民之事的奸臣,那就没有待遇了。

  就算他们接受了秦国的贿赂,秦王也要借他们的头颅一用。

  秦王政已经很明确统治六国的基本盘。

  他统一六国之后,六国旧贵的地位与以前相比,肯定是下降的。所以无论他再怎么示好,只要不能给六国旧贵更好的待遇,他们都会仇恨自己。

  所以他要稳固统治,就需要拉拢自己能给他们更多利益的“阶层”。

  那就是贫寒士子和能耕战的庶人。

  秦国在历代秦王离间计的时候都会许诺很多事,但从未兑现过承诺。

  不仅如今的秦王政是这样,朱襄前世的历史中的秦国也是这样。

  比如赵国的郭开拿了秦国的钱去迫害李牧,最后一家人都被杀了;齐国的后胜拿了秦国的钱让齐王不修军备,最后下场也凄惨。

  玩政治的心都脏,谁信谁傻,秦王和秦臣更是出了名的不要脸。

  过河拆桥是常态,就问你六里地要不要?

  纵观华夏历史,带路党的结局都不美好。

  比如坑了关羽的糜芳,到了吴国后连普通吴国士人都能凑上去骂几句,最后郁郁而终;投了大清的明臣被乾隆写进《贰臣传》,遗臭万年。这还算结局好的。

  再横观世界,带路党要么是炮灰,要么是耗材,要么是博人取乐的小丑,比在华夏的下场更滑稽。

  古往今来,投诚和带路是不同的。

  用现代社会作比较,如果一个外国人心向另一个国家,出国后脚踏实地发光发热,那是自己人;

  如果一个外国人接受了另一个国家的好处,在本国为他国开不违背道德的便宜,那是国际友人;

  如果一个外国人收了另一个国家的贿赂,在自己国家为非作歹,导致民不聊生,他国虽会拍手称好,但他要润到自己国家的时候,一定异口同声说一句“滚,好死”。

  谁会在自己家留垃圾?就是自家人从政,还要三代政审呢。

  所以朱襄良心挣扎后的缄默不言,以为秦国会兑现对郭开荣华富贵的承诺,不因自己的道德观误了秦国的信誉,其实是他天真了。

  他根本不需要任何挣扎。秦王政不看他的心情,郭开也是会被用完就丢——郭开若不是自杀成为赵王重臣,秦国本来是必杀他安抚赵人的。

  这是朱襄这个象牙塔教授的局限性。

  他不知道秦王政其实非常遗憾,居然被郭开小小地“坑”了,没有将郭开的价值压榨干净,浪费了那么多送去的钱财,啧。

  现在赵国卿大夫就深刻地感到了秦王的反复无常,虽然愤怒,却又无可奈何。

  他们总不能大声嚷嚷,我收过秦国人的钱,我是秦国的大功臣,你秦国不能这样对我?

  他们敢说出来,明天赵国游侠儿就要上门了。

  朱襄后来才迟钝地察觉了这件事,不由无语。

  他忍不住对李牧叨叨:“既然无论从历史书中,还是从现在的实例,都可以看出接受他国贿赂残害本国的奸臣下场不好,为何他们还会轻信他国的话,去做那等注定走向末路的事?”

  李牧说他不明白。这种事他怎么可能明白?只有蔺贽和蔡泽能解答朱襄的疑惑了。

  朱襄先嫌弃李牧没用,被李牧翻白眼送客之后,又去寻廉颇。

  廉颇把朱襄踹了出来。

  赵国虽然对不起廉颇,但廉颇仍旧为赵国在荒唐中走向灭亡心情不好。朱襄问到了他的伤心事上,这不是找打吗?

  秦王政得知此事,背着双手来找朱襄:“舅父为何不问寡人?”

  朱襄看着那个眼神中蕴含着炫耀的大外甥,欲言又止。

  他不去打扰政儿,当然是因为政儿太忙碌。政儿居然在处理完政务后还有心情来琢磨他的事,真是一点都不觉得累吗?

  朱襄虚心求教:“政儿,你知道为什么?”

  “当然。”秦王政见无所不知的舅父也有愚蠢的时候,心情非常好,“因为他们没想到自己国家真的会灭亡。”

  朱襄傻眼:“啊?”

  秦王政道:“他们只是被钱财迷了眼。既拿了秦国的钱,又能借由外部势力打压异己,岂不是两全其美?至于自己国家会不会灭亡……”

  秦王政面露嘲讽:“城墙那么坚固,我就挖一锄头便能得到一块金子,怎么会就被我挖塌了呢?”

  朱襄总觉得这话有些眼熟,好像在网络上看到过。

  秦王政道:“他们虽然说着秦国是他们的退路,但他们都知道,如果自己国家灭亡,他们对秦国也没有了意义,但他们就是想赌一赌,赌自己死之前,看不到自己的末路。”

  朱襄叹气:“还是不明白,风险如此大,他们怎么敢?”

  秦王政道:“舅父不明白就不明白,为何要明白蠢货心里在想什么?我们只需要知道他们会如何想,再利用便是。不过我说的那种人还算有点小聪明,知道自己想要什么。还有一部分人是真的蠢。”

  朱襄叹了一口气:“蠢到明明看到了那么多实例,仍旧认为他一定能在秦国飞黄腾达?那他们为何不直接来秦国,从学宫或者军队晋升?”

  秦王政用看傻子的眼神看着自家舅父:“舅父,如果他们有能让秦王高看一等的本事,又怎么会做不忠不义的事被人唾弃?”

  朱襄失笑:“也是。”

  春秋战国虽礼乐崩坏,或许连“忠”也不太看重,但对“义”看得极重。若无“义”之人,即使身居高位仍旧会被唾弃。

  说通俗些,如果有本事加入对方当个人,谁又想去当狗?那不是当不了人,只能当狗。

  朱襄想通之后,不由摇头。看来他真的对政治一窍不通,狠不下心黑不了心,优柔寡断心慈手软,勉强做自己不擅长的事,只会给政儿拖后腿。

  “我该辞了丞相的位置,继续给政儿种田了。”朱襄道,“蔡泽虽不想当相国,但现在他仍旧做着丞相的事,政儿再让他当丞相,他应该不会推辞。荀子……”

  朱襄顿了顿,叹了口气:“荀子肯定会护着你,你要好好孝顺荀子。”

  朱襄已经不再像以前那样劝身边人休息。

  经历了许多事,朱襄明白每个人心中都有自己的追求,他们知道自己要付出什么样的代价,要过什么样的人生。

上一篇:为了和魔尊离婚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