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火星少女
李治知道父母应该是想到了自己早夭的妹妹,晋阳公主。
李世民眼中浮起泪光: 兕子自小心气弱,若是现在的医术也能做到这样,就好了.…长孙后垂泪。
朱元璋砸了手里的杯盏,想发脾气却不知道从何发起,只能又颓唐坐下,整个人仿佛苍老了十岁。
【也基于这样的原因,《扁鹊见蔡桓公》这篇文章这几年被移出了咱们的语文课本。就是因为他的一些历史故事听上去实在是太不靠谱了。】
【吐槽了这么多,好像up主今天不是来介绍古代十大名医的,而是来打假的。其实不然,我们去除掉那些被后人赋在他身上的神仙光环,扁鹊这个人,或者说扁鹊这个群体,依然是值得说道说道的。】
【12年成都市在修建地铁3号线的时候,发现了一座汉墓,汉墓里面有九部医书,这些医书涵盖了不同的方面,但是都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做《扁鹊医书》。于是,史学家们就犯嘀咕了,这不像是一个人,更像是一个学派。他们经过考据,得出了扁鹊不是一个人,而是一个医学团体的结论。】
一排排或完整或破旧的竹简出现在天幕上。
这上面有的字迹非常清晰,甚至还能看到诸如《六十病方》、《病源》、《诸病症侯》等字。而有的,已经模糊成了一团。
透过这些竹简,仿佛能看到有老者正在替床上躺着的病人诊脉;也有年轻的医者正弯下腰来哄着生病的小朋友张开嘴;还有其貌不扬的医者正在给病患扎针。
而他们的共同之处是都背着药箱。这就是扁鹊。他们都是扁鹊。
【比如,有关扁鹊的出场记载,从最早到最晚,这中间差不多就有两百多年,而一个人不可能活到两百多岁。另外,经常有扁鹊同时在两个地方出现的记录,一个人也不可能有分身术。且根据案例来看,扁鹊会的东西囊括了儿科、妇
科、内科、外壳、针灸等等,这也太全面了。】
【所以,史学家提出,扁鹊应该只是一种对于当时行医之人的称号。第一代扁鹊呢应该叫秦越人,他住在蓬鹊山,山上有一种鸟叫扁鹊,于是百姓们就开始以扁鹊这个称号来称呼他,后来他又收了很多弟子,这些弟子在外行医的时候打着师傅的招牌,经过民间的口耳相传,就这样一代一代的流传下来,造成了这个美丽的误会。】
床榻之上,贵人悠悠的睁开了眼睛。
旁边的侍从们惊喜的喊了出来: 醒了,主人醒了!也有贵人的子女对床边的医师行礼。
翌日,贵人听闻是一位叫扁鹊的医士救了自己,便召见了他,并道: “救命之恩无以为报,就将蓬鹊山四万亩山地送予先生罢。
【历史上的扁鹊们虽然不可能给别人换心,也没那么多神乎其神的本事,但作为可能是华夏史上
第一个医学团体,他们就像是当时医生们的代名词。他们不仅为达官贵人治病,还为妇女治病,为小孩子治病,所以才有这么多的记载,才有那么多人将他们视之为神,甚至立祠供奉。】
【所以,将扁鹊列为华夏古代十大名医之一,实至名归!】
扁鹊原来是一群人的称号吗?
扶苏转向李斯,他与民间的接触还是不多,宫中也自然有医侍。而李丞相却是从民间走出来的。李斯对自己未来的上司和颜悦色: 扁鹊的确是一群人,臣就曾见过两位扁鹊。
原来如此。
而民间正在行医的一位扁鹊,却莫名的眼睛微红。这是来自后世的承认。
小童好奇的问: “这上面说的是您吗?”
扁鹊笑眯眯的道:“说的是我,也是大家。啊~~张开嘴让我看看。”他心下立誓,一定要继续好好钻研医术,不给扁鹊这个名头丢脸。唐朝。
孙思邈隐居在山中,摇着蒲扇: 虽然如此,扁鹊之名列榜首,的确是实至名归。他们是开拓了道路的先辈,当得“十大名医”的这个称谓。
【韩非子在《扁鹊见蔡桓公》写蔡桓公死后,扁鹊逃到了秦国。可能是因为当时的秦国好武势大,其他国家不敢惹,并且位置靠近中原的边缘地带,所以被当时
的六国视为蛮夷,是个逃难的好地方。】
【但这样的秦国,却第一个建立了医疗制度,在这方面非常的先进。秦王在宫廷之中设立了太医令、太医丞等官职,专门管理国内的医师。秦医在当时是很有名的,甚至连其他六国的君主生了病,都要找秦医去治。不知道这算不算是世界上最早的医疗外交?】
寺人形色匆匆的赶到殿内。
大王,晋侯病重,已派使者前来秦国求医。在殿上的大王颔首: “那就派医和前往晋国,为晋侯医治。”
嬴政哼了一声。
什么叫做逃难的好地方?不就是说秦国是边陲地带吗?
那又怎样?
他照样横扫六合,一统天下!
看以后谁在说关陇地区是边陲偏僻之所!咸阳就是天下之都!而且,有本事你们别来求医呀。
…
【大家也知道,现在要研究秦,离不开1975年的时候从湖北云梦县睡虎地秦墓中出土的大量竹简,也简称为云梦秦简。这些竹简里记录了600多条秦律和一些当时的诏令等等。】
比刚刚还多的竹简出现了。
上千枚,被考古人员戴着手套小心的从墓穴中捧出,再拿小刷子刷去上面的尘土。秦律也得以出现在几千年后的世人眼里。
刘彻皱眉,恨得牙痒痒: 这后世之人怎么专做盗墓一事?
真是岂有此理!
他们就不怕天理轮回吗?甚至还如此的,如此的,堂而皇之!
主父偃倒是有点不一样的想法: “臣以为,他们似乎对这些竹简和文字书籍之物颇为看重。后世能够对咱们知晓得如此清楚,或许也和他们官方如此行事有关。而且,他们似乎已不在意身后事,所以才这般的淡然。
刘彻想了想: 那朕的陵寝中到时候也多放点竹简书籍……话刚说完,他就觉得不对,晦气!这不是说他的皇陵日后也可能保不住吗?
呸呸呸!
【云梦秦简里记载了两条关于医疗的律令。】
【第一条律令规定,如果诸侯国有车来访,那要用火来熏他们车上的衡轭。这就是古代最早版本的消杀!秦人认为车辕上附有很多小
虫子,容易引起疾病,那就用火都来熏一遍。】
【那会儿的古人肯定不懂寄生虫什么的,但高温消杀,误打误撞,在当时的条件下还真的是很管用的一招。】
数十辆驴车组成的车队从迢迢远方行驶而来。
商队里的人脸色疲惫,当他们看到远处的城池之后,终于喜上眉梢。
“到秦国了。”
可没想到,当他们办好手续想要驱车进城却被守城的卫兵给拦了下来: “秦律有令,凡从秦国之
外来的车辆,都要用火熏一下衡轭方能进城。你们在这儿先等着吧。
【第二条律令是针对传染病的小故事。说是有一个人怀疑自己的邻居得了传染病,当时叫“毒言”,应该是现在的麻风病,于是就将他送到了官府。官府召来医工检查,认为其没有得传染病,就给放了。】
【如果得了的话怎么办呢?那就会被扭送到“迁疠所”,传染疫情的人视同罪犯, 定杀之或“生埋”,或“杀水中”。】
有秦人在士兵的拖拽下走向了迁疠所。
他大声的叫,涕泪泗流: 我没有病,我不要去迁疠所!放了我吧。
士兵充耳不闻。
旁边跟着的医工叹道: 你头部和手脚都起了疮疡,鼻子完全坏掉了,这就是疠呀!
旁边的人闻言,一下子弹开了半丈远。
【后面这种处置方式肯定是不当的,且不提人道主义的问题,这几种方式还可能让病毒通过水源造成更大范围的传播。但从这些律令里可以知道,在那时候秦朝就已经有了传染病隔离制度和场所,而医工,应该就是基层的医生。】
夏无且带着药箱,随侍在嬴政身边。
他深受赢政信任。当时荆轲刺秦,是夏无且先将自己手中的药箱扔了过去,阻挡了荆轲的来势汹汹,这才让嬴政有时间反应。
这之后,嬴政捧着他的手说:“无且爱我!”,赐下黄金两百两。从此,夏无且就成了嬴政最看重也最信任的太医。
他惊呼道:“陛下,若仙画所说为真,针对染疠之人的处置必须得改!”不能再土埋也不能再灭于水中了!
他痛心疾首,本来这些处置都是为了
让疠气不再传播,没想到却起到了反效果。不知后世是如何处理这些染疠之人的?
嬴政颔首,他听仙画好不容易夸大秦一次,听得嘴角都默默的向上弯了一弯,此时情绪正好,因此并没有怎么生气,只是道: 疠之一事,事关重大。你稍后与太医丞商议,拿个章程出来。
他心中忽然有了不好的预感,之前几次仙画看下来,平添了无数事,想必这次也会一样?
【可见大秦已经有了大规模的基层医疗体制,而且颇有一些后世现代医学的雏形,甚至比之后的几个朝代都还要先进一些。当时的医和巫是分开管理的,实际上已经可称得上是巫医分离。】
【到了西汉,司马迁写的“扁鹊六不治”,当然也有可能是他自己借扁鹊之口说的,里面就有一条,信巫者不治。你要是相信巫术,那你就别来找我看病。当时巫医分离的概念俨然已经完全成型。】
第51章 盘点十大名医,长寿的秘诀(二)
【有了秦朝的基础打底,到了汉朝的时候,医学的发展可以说是一日千里。】
【仅东汉末年,就有两位名医登上我们的古代十大名医榜单,一位就是写下了《伤寒杂病论》,被后世称为“医圣”的张机张仲景。】
天幕上出现了一张历史课本上见到过的古代老者画像。汉武帝刘彻哼了一声,又坐了下去。原本在讲到汉朝医学发展一日千里的时候,他默默地站了起来。
对,快夸夸我大汉!
连秦朝的制度都被夸得像朵花一样,那大汉肯定也得上上榜啊,刘彻如此想道。结果,的确是上榜了,却是东汉,还是末年。
刘彻觉得这后世女子估计是对西汉有偏见,他西汉这么多的名医,淳于意难道不值得上个榜吗?
没眼光!
【张仲景出生在南阳,就是现在的河南邓州市。他原本是官宦子弟,从小学医,更大的追求和热爱是治病救人。但大家也都知道,古代的医家可没什么太高的地位,只有当官出仕才是好男儿。于是,后来他通过举孝廉的制度当上了长沙太守。】
【当了太守之后那可就不能再大街小巷的背着药箱去给老百姓看病了,老百姓也不敢靠近你啊。在那时候,一个普通平民和官府有了牵扯可不是什么好事儿。张仲景愁得慌,心想怎么办呢?他索性让衙役贴出了告示,告诉长沙的老百姓们,每个月初一和十五两天,他就在这衙门大堂上坐着,有病的人可以进来看病,大门敞开,你们也不用害怕。】
府衙的正门大开,青年张仲景坐在高堂之上,等待着自己的病人。这正堂平素用得并不多,他觉得不如让它发挥出更多的作用。两个衙役拿着杀威棒一左一右的守在门口。门口很快就围绕了一圈以为这里要开始审案子的吃瓜群众,这可是这个时代难得的热闹。
但看着看着,好像还没什么动静,有人不由得就犯了嘀咕,大着胆子问身边站着的衙役:“大人什么时候开始审案子?
衙役翻了个白眼: “敢情这贴着的告示你们不看是吧?今天不是审案子,是大人免费给你们出诊
看病。”他朝人群中吆喝一声:“要看病的排队啊,不准喧哗。”
百姓们都觉得惊奇极了: “大人还会看病?”不会是哪个权贵吃饱着没事干想要拿他们寻开心吧。
衙役冷笑一声:
“我们太守大人从小就是师从名医,在南阳可是赫赫有名的大夫。现在免费给你们出诊,你们可就烧高香吧!
有人怀疑,有人不屑,但有人也想要赌一把。
“我去!一个看着就病恹恹的中年男人站了出来,面色惨淡道: 反正也看不起病,不如让太守大人给我看看,说不定也能死马当成活马医呢。
镜头一转。
原本病恹恹的男人如今脸色已经恢复得好看多了,最起码看着不再死气沉沉。他和自己的一家人朝着张仲景结结实实的磕了两个头,然后将早准备的一篮子鸡子送了上去。
多谢太守大人的救命之恩!太守真神医也!
而太守府每月两次的坐堂开诊,排队的人也越来越多,甚至天还蒙蒙亮,就已经有从外地赶来的人守在了门口。
这张仲景倒是个妙人。刘彻哈哈笑起来。
他对张仲景这样不顾本职工作只想着给百姓看病的行为倒不觉得惊奇——文帝时期的名医淳于意,就是生了个女儿叫缇萦的那位,本职工作是太仓令,管粮库的,但他在看病救人方面的名气却要大得多。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