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初中历史从人类起源开始 第153章

作者:丁珰 标签: 历史衍生 系统 爽文 直播 轻松 穿越重生

  真可气啊,可气又可悲。

  一千个人有一千种想法,但无论哪一种,跟李晓诗都是没有关系的,说完单元引入开场白,李晓诗把课本又翻一页,正式掀开这节课的帷幕。

  “我们这次要说的是第六课、北宋的政治。”

  虽然知道宋被分成了南北宋,但每每听到“北宋”,赵匡胤都还是舒坦不起来。

  好好的宋……唉,早点想起来这茬,他就也趁上次揍赵构一顿了。

  不过他也就是想想,毕竟他不知道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的赵构南迁,万一是像东汉西汉那样的呢?那如果贸然揍一顿,还是很不应该的……就是朱元璋那个态度吧……

  真烦啊,说话说一半的人能不能退出说话界?

  这不纯吊人胃口呢?还是这种家国大事!

  不过想没想多少,赵大同志的思维就被李晓诗的声音拽了回来。

  “黄袍加身、杯酒释兵权,这些典故都跟建立北宋的赵匡胤有关——”

  赵匡胤:……等等!!

  不是说了么……还有没继位的赵大呢!多替他考虑考虑啊!

  毫无慈悲·讲课工具人·李晓诗:“在赵匡胤建立北宋后,为了加强中央集权统治,他在政治、军事、和经济等方面都采取了一系列措施,那么北宋的政治有什么特点呢?宋初的皇帝又为什么要采取重文轻武的政策呢?等这节课结束我们就会知道答案啦!”

  一直等待着这次课的柴荣:哦。

  黄袍加身是吧?

  “把赵匡胤叫过来。”

  赵匡胤任职的地方离宫中本来就不远,叫过来很方便。

  上次在提到五代十国的内容直播结束后,他就跟“老赵”推心置腹地聊过了,虽然没出什么结果吧。

  但老赵确实好用啊。

  柴荣心里也很明白:让他一时立刻不用这个人,那也是不合适的。

  何况什么赵匡胤取而代之,那都是未曾发生的事情,他还不至于那样小肚鸡肠。

  因为未来的、甚至是莫须有的事就杀大将,那不是傻子才会做的事么?

  所以柴荣不说,对于赵匡胤的处置也就那么搁置下来了,老赵依然是原职位,待遇和什么的,没有任何变化。

  这次倒也不是什么怪罪,就是想让老赵来一起看,顺便问问他的想法,再看看赵匡胤是怎么上位、又是怎么对他的旧主的,看看是彻彻底底的忘恩负义、还是有点良心,这干系到对他的处置——喔,也能顺便当面臊一下这个黑脸。

  柴荣是这么想的,但赵匡胤却不知道。

  准确地来说,是哪个赵匡胤都不知道。

  没当上皇帝的赵匡胤担忧之后自己会不会做什么罪大恶极的事、当上皇帝了的赵匡胤在担心会不会因为自己耽误了另外的自己的性命——因为所有人都知道,柴荣应该是能够看得到这个直播的。

  于是在听到这个几乎是只大概一听就能明白是怎么回事的“黄袍加身”出来时,所有的赵匡胤都开始有点尴尬了。

  特别是正在被叫去见柴荣的幸运老赵。

  他微垂着头,规规矩矩到柴荣面前见礼。

  不会吧,不会真的让他跟老板一起看以后的他是怎么“篡位夺权”的吧?

  柴荣:脸到底红没红?这看不出来啊。!

第110章 第一百一十课

  “要说起宋,就还得从五代十国的末期来说——”

  李晓诗道像个说书人似的,用鼠标在屏幕上的疆域分布图上划了个范围出来,在正式切入本课内容前又多加了两句其他的内容。

  “这里被我们称为燕云十六州,是以幽州云州为中心的十六个州府——为什么要说起这个部分呢,其实在五代十国的时候,身为后唐河东节度使的石敬瑭要起兵反唐自立,求了契丹人帮忙。在契丹人出兵后,这位新成的皇帝就按照契约把这片地方献给了契丹。”

  晚唐以及五代十国宋之前的朝代的观众们虽然不明白这明明是说宋、李晓诗却为什么要说起这个,但这并不影响他们在听到这句话后蹙起的眉头。

  “燕云十六州”的位置、燕云十六州的重要性,根本不用李晓诗特别再点出来,这种地方,在战略意义上的地位不言而喻。让他们来看,那简直是一目了然。

  她刚刚说什么?

  把这些地直接割让给了契丹?

  契丹是北边那个写着“辽”的、占据着广大疆域的政权吧?

  把这么重要的位置拱手让给契丹??

  而五代十国之后的朝代,尤以北宋的将士们为主,听到这里,更是深深地叹气。

  李晓诗道:“石敬瑭的这个操作,让之后北宋的政权在边防上被威胁困扰了一百多年,但我们现在要说的不是这个,而五代十国时期——当时的后周皇帝柴荣、那位曾立志‘十年开拓天下,十年养百姓,十年致太平’的周世宗,亲率军队大征,北伐辽国,打算一鼓作气收回燕云十六州,并且一路连下城池,一个多月的时间,就连续拿下了二关二州十七个县,马上就到了幽州城下。但他的十年大计却注定不能顺利达成了,因为他突然生起了急病……”

  后续大家都知道了,之前曾说过,这位周世宗三十九岁就急病去世了。

  不由地又是一串哀叹惋惜。

  听前后几l次课对这位周世宗的描述,他可谓是一个名副其实的有为之君了。

  在那样的乱世中,能够成功站住脚,把礼崩乐坏的乱象整治、肃清,使得河山政治都焕然一新——如果他能活着,慢慢来的话,能不能真的一统全华夏暂且不谈,但被五代十国那样一个环境荼毒的江山一定会越变越好的。

  就是可惜了。

  柴荣却很平静,人生老病死都是命数,遗憾是肯定会遗憾的,但现在又不是第一次听到这件事,所以也没之前那样震惊和痛苦了。

  何况无论如何,有天幕的出现,带来的影响也是方方面面的,这次一定不会和那时候一样了,不是么?

  “在周世宗去世之前,为了确保自己的七岁儿子能坐稳皇位,他把自己一向很器重的赵匡胤调到了统领后周精英军队的殿前都点检一职——这个职位有的人是和禁军统领很像的一个职位,但不管怎么说,它的重要性都是不言而喻的。在之前赵匡胤就一直很受重用、也很受士兵们的敬重爱戴,在升职外加新皇帝继位后,他的受重用程度更深了。”

  察觉到自家老板在听到“更受重用”后看过来的意味难辨的眼神,赵匡胤真的觉得压力深深。

  救……

  “公元960年,朝廷收到了北方辽国南下入侵的消息,后周朝廷一片混乱,太后等人召集众臣商议,最后决定让赵匡胤带兵前去抗击。赵匡胤起初并不愿,后来提出了要带走全部禁军的要求——当时朝野上下都有传言,说点检做天子,传赵匡胤要反,但赵匡胤依然选择这样做了,并且加紧时间布置一切。”

  柴荣又望了一眼赵匡胤,似笑非笑。

  赵匡胤微垂着头扮演木头人。

  木头是感受不到视线的,嗯。

  “太后和皇帝最后还是选择答应了赵匡胤的条件,允许他那样做了——后来,在这位后周大将军带领军队走到陈桥驿的时候,据说赵匡胤喝得酩酊大醉,然后醒来发现自己身上被部下披了一件黄袍、黄袍,自唐往后,就是皇帝衣袍的象征了——而他的部下更是直接跪下口称万岁和天子。赵匡胤大惊失色,但在部下的簇拥下,不得不‘勉为其难’地接受了这场变故,这场兵变也就是历史上陈桥兵变、以及黄袍加身的典故。”

  天幕外,有小孩儿奇怪发问:“为什么会答应啊?不是都流传他要造反了吗?”

  旁边有村中的老先生摇头,捋着胡子给周围围了一圈的小孩儿们充当二次解说:“这位大将军可能会反……是一定发生的事么?”小孩沉思一会儿,摇头:“……好像不是。”

  “那北方的辽人要打下来的呢?”

  “应该是一定的吧?军情报告——”

  “这就是原因。”老先生笑道,“就算知道有可能会反,但那是不确定的,有可能反,也有可能不反,但要是北方打下来了,那后周是一定会完了的。你们说皇帝老爷会怎么选?”

  柴荣把“勉为其难”四个字在嘴里过了一遍,笑出了声。

  陈桥驿距国都有五十里?只到了这里就停下了,还有这个“行军途中喝得酩酊大醉”——

  真是勉为其难啊。

  太勉为其难了。

  赵匡胤:我不是我没有听我解释,那真的不是我!

  不过他也知道,柴荣还活着,他是绝对不能做那些事的——但柴荣死了就不一定了,主子七岁小儿,是谁会不动心?

  何况小孩儿的未来太不可控,谁知道会成长成什么样的国君,还不如由他来,能带给天下更好更稳定的未来。

  柴荣没再说话,等着李晓诗继续说下去。

  “赵匡胤随即带领军队回京,把皇宫团团包围起来,对太后和皇帝阐明了这件事的始末,说自己的部下来让自己当皇帝,意图谋反,实在是太可恶了,他是来保护二位的,问太后和皇帝打算怎么处置他们——太后和皇帝当然知道赵匡胤这样的话是为了什么,于是,在赵匡胤‘不侵扰大臣、不劫掠国库’以的命令以及对柴家宗亲的优待承诺之下,小皇帝禅位,赵匡胤成功即位,改国号为宋,定都开封、也就是东京、汴梁、汴京——这就是历史上的北宋,赵匡胤就是宋太.祖。”

  “耶耶、不是说辽人打下来了吗?为什么赵匡胤在黄袍加身后就回到了朝廷,没有再说北方辽人的事了……”李承乾想不通,“这不是贻误军机么,朝廷只有赵匡胤能够应对辽人大军的话,他折返回来,辽人怎么办?”

  李世民噎了噎。

  这……

  这种事能直说么,不都是一些心照不宣的算计么。

  似乎知道他的顾虑,长孙皇后在一旁笑,语气松松,似在开玩笑:“或许是谎报呢?”

  李承乾“啊……”了一声,彻底明白了。

  具体因为什么不得而知,但在陈桥兵变之后就没有再说辽人入侵、也没说赵匡胤继承皇位后率兵抗辽,虽然不排除“辽人临时退兵”这种荒诞到几l乎不可能的理由,很大可能这个“入侵”的本身就是围绕这场“兵变”而展开的谋划……

  天呢。

  “在赵匡胤即位后,他秉承着当初的承诺,给予柴家应有的优待。柴荣的父亲在宋朝做官、柴荣的除小皇帝以外的儿子均被大臣们收养,小皇帝被降为王,和太后一起被赵匡胤好好养着,小皇帝去世时,有五个儿子,还有爵位可以传承,由此可见,他确实是履行了自己的诺言。”

  无论怎么样,他都做下了夺权篡位之事,所以不能说是“不忘旧主”,但不管怎么样,赵匡胤在夺权后对柴荣后代的作为总算是仁义尽全的。

  特别是有五代十国那些完全罔顾人伦礼法、夺权就意味着灭门和无数鲜血的人来作对比,赵匡胤这番作为就更有仁义之相了。

  柴荣也微微松了一口气。

  赵匡胤,虽然微有瑕疵,但总算没有彻底辜负他。

  嗯,还能继续用。

  和柴荣共处一室的赵匡胤心中大石终于落了地。

  好了,还好之后的自己没有为了权利做出什么太“忘恩负义”的事——虽然也有点忘恩负义……但好歹没那么忘恩负义吧!

  看来这次是不至于被连坐诛三族了……

  只自己一个的话,也不至于连累老母亲和弟弟们。

  完全没懂对方的一对君臣“默契”地达成了共识,彼此间气氛一时松泛了许多。

  “宋朝建立的时候,五代十国的分裂乱世就已经有统一的趋势了,周世宗带兵攻打、而接位的赵匡胤更是将军出身,所以也是‘武德充沛’的皇帝,他们依照先南后北的方针,陆续消灭了南方的割据政权,结束了自晚唐以来华夏南方的割据局面,统一了中原——哦对,那个写‘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问君能有几l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的皇帝,就是这个时期南唐政权的后主李煜哦~我们班很多同学一开始还都以为‘南唐后主李煜’是唐朝的一个别称呢,学了五代十国和这一课之后才知道‘南唐后主’是五代十国的南唐。而且南唐被灭,李煜投降后,赵匡胤待他也不错,没有杀死,还给封了侯。”

  “这是北宋的形势图——”李晓诗把课本拿起来,将课本上的插图给镜头展示一番,“大家可以看出来,北宋是的的确确一统了中原和南方的,但是北方的辽、西北的西夏、还有西边的吐蕃诸部西南的大理等,都是同时期的政权,北宋的疆域是远远比不上唐朝时期的,所以远远不能说是个大一统的国家,只能说是‘相对统一’。而且在之后的宋朝政权中,无论是北宋还是之后的南宋,都没有达成大一统,还越来越差、一直到了元才成功恢复汉唐时候的一统——南宋甚至比这个还要小一半。”

  “我们说了黄袍加身和陈桥兵变的典故,那接下来就来了解一下杯酒释兵权吧!”

  没给赵匡胤反应这个所谓“相对一统”“越来越差”“还要小一半”究竟是什么意思的空间,李晓诗接下来的话就让他又一次开始滴汗。

  ……怎么只说这些呢,先说点让人轻松的话题不好么!

  只看了这一点就让他开始有点头晕了,说点好的啊!别总说这些让人听着怪不舒服的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