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丁珰
然后嬴政把书一合,还给了全程没能看上一眼的李世民,淡声开口:“华夏古代的发明不止印刷术,还有其他。像是之前在宋朝副本中出现过的‘指南针’,在战国时便有人已经发明出来了,只不过那时被称为司南。司南像是一柄勺子的形状,放置在方形地盘中,周围刻有二十四个方位,当司南转动起来、停下来时,它的勺柄指着的就是南方。”
不知道是不是因为这部分会涉及到战国的这个司南、还是单纯因为嬴政对火药什么的感兴趣,总之这部分的内容就归到了他身上,他不急不缓继续道:“但司南携带不便,在宋代,人们制成了罗盘,后来海船上使用起了司南,就又改造成了指南针的样式,乘坐华夏海船的阿拉伯人把指南针传到了他们国家,后来又转到了欧洲,从而促进了世界航海技术的发展。”
“火药亦然。唐朝时便有火药,晚唐时火药被用到了战争中,宋元火药更是广泛应用于战争。蒙古人灭金灭宋缴获了大量火器,后来加以改进,发明了火铳——是曾在电影中见到过的大炮的雏形。”想到徐福那帮子方士们的研究成果,即便接下来的内容让他感到过很不愉快,嬴政心情也好转不少,“华夏的火药后来传入阿拉伯地区,又经阿拉伯传入欧洲,对欧洲的火器制造和作战方式都产生了影响,促进了欧洲技术变革。”
旁边的刘彻和李世民一个劲冲李晓诗眨眼睛。
李晓诗:……
这个不能给,真的不能给!
这都不止科技税了,本身都贵的离谱好不好!!
蒙恬在底下听迷了都要:“怪不得老是在军营外头听到轰轰轰的声音呢,陛下也在研究火药。不过司南还有这效用啊……不是,我怎么感觉每个发明最后都要到那个什么欧洲去啊?阿拉伯然后欧洲,然后让欧洲人变厉害,是我的错觉吗?”
蒙毅老神在在:“不是错觉。”
确实,无论是活字印刷还是这指南针、再或者是火药,几经流转最后都到了欧洲。
之前在看那些“电影”的时候就被“飞机”“大炮”感到震撼,还想过是不是仙人们的武器,现在再看,原来都是华夏人民自己创造出来的。
那那些电影中,来攻打侵略华夏的,看长相不也都是些番邦人吗?
这也就是说,番邦人拿着原产自华夏的发明,改良推进更新后,返回来攻打华夏、而且华夏还被打得无力反抗。
……那时候的朝廷在做什么?
华夏又是怎么沦落到那一步的?
明明一直都是世界上的强国霸主,怎么会变成那样的?
看看强悍的唐王朝,再看看之后落魄的宋,就算元朝这样厉害、甚至都打到了欧洲,但它是少数民族政权,统治者不通管理,导致国家才坚持了不到一百年——
而这些足以改变世界的发明却都流向了外国,并被他们视若珍宝一般改良改善、投入实用……
而千年后的华夏“现代”,使用的是西方人的纪年法,大街上来来往往说“英语”的人那么多,更有连李晓诗都能随口说出的“屈辱”过去——处处种种,包括李晓诗放给他们看的电影中,都无不是在说明着,这个新华夏的成立是在血与火中涅槃而来的,那为何要涅槃?为何华夏会经历那样的浩劫?
说不定,自此之后,华夏民族就再没有做过世界霸主。
又说不定,华夏的没落,早在不知不觉间就开始了呢?
蒙毅心中沉沉,但却没跟还在一脸迷茫的蒙恬说这些话。
还是等陛下回来吧,陛下估计早就有所猜测了。
而他们的陛下本尊,这时也已经收了声,把话语权交给摸鱼了老大一会儿的刘彻。
刘彻恋恋不舍放下把玩的字块,清清嗓子端庄道:“那些发明说过了,那这次的课中还剩下最后一个知识点,就是‘中外交通’。与之前的那些朝代相比,宋元的对外交通都有了很大的发展。宋代海上贸易频繁,海上丝绸之路发达,连带造船业和航海技术都有了很大发展,华夏的航海家不仅会使用指南针,也初步掌握了潮汛信风气象等规律,宋代的海外贸易路线四通八达,当时与华夏有贸易往来的国家达到了五六十个。”
“但除了海上丝绸之路,起源与我们大汉的路上丝绸之路也同样在被使用。而且宋代驿站发达,元朝时更是如此,因为疆域问题,所以为了加强和各地的联系,他们在全国各地都修建了驿站,还有‘急递铺’用来加快传送消息、那个时期,东西双方的使臣商人来往都很方便。”
身为大一统的帝王,刘彻才不要说什么众所周知的元朝‘疆域大’,大什么大,大了没管好,不是一样吗,于是很不露痕迹地换成了疆域‘问题’,若无其事地继续说着,“在元朝时,与华夏有贸易往来的国家达到了一百四十多个——这些道路的畅通让中外经济文化等交流频繁了起来,也有一个叫做马可波罗的外国人写下了《马可·波罗行纪》,在西方引起轩然大波,让他们对华夏感兴趣了起来。”
“好了,这次直播的内容就到这里结——”
眼看他就这样就要给直播画下句号,李晓诗顿时急了。
你倒是介绍介绍“急递铺”呀,那个不是很像我们现代的极速快递吗?还有马可波罗的事,也多说一说呀!
那沈括创造的“十二气历”的历法、郭守敬的《授时历》,这不都印出来成资料放上去了嘛!!就在最后一张纸上,倒是翻下去看看呀!别错过啊!!
但是她想提示的声音出了一半,就又突然想起来:就算说“快递”,估计古人还真不知道这是什么东西吧……
呃。
好吧。
但是“十二气历”和《授时历》还是要提一提的!
李晓诗咳咳两声,把几位主播的视线都吸引了过来,她才指了指他们耳朵上的耳机比了个拿下来的姿势,示意他们可以取下来了,道:“这次直播的内容确实就到这里了,但还是额外再给大家补充两点吧!”
她人不在画面里,但声音却在:“首先呢,刚刚提到的那个,写下《梦溪笔谈》的沈括,他创制了一套先进的历法,是十二气历。这是一套按照节气指定月份的历法,使用这套历法的话是有助于安排农事的——除此之外,还有元朝时期著名的天文学家水利学家郭守敬,他编写了《授时历》,其中记录了他测定一年为365.2425天,这是和我们现在使用的公历基本相同的,但,他这个授时历的发行,可比公历的确立还要早上将近三百年!这《授时历》不仅对指导农业生产有帮助,还标志着我国的先进是远超西方的。除了这些,他还研制了快二十种天文仪器,连北京东部的通惠河也是他主持开凿的——这是我们课本后边知识拓展的内容,我就随便说给大家听听啦。”
“好啦,我插嘴的内容说完了,接下来就交给我们的三位主播啦,由他们来主持我们本次的抽奖环节吧!此次抽奖的奖品有《梦溪笔谈》《马可·波罗行纪》《农书》《资治通鉴》《宋词三百首》,还有简易版指南针一枚,祝大家好运~”
三位主播取下耳机,刘彻整理着自己被压塌的鬓发,冲李世民挑眉。
李世民欲盖弥彰地咳嗽一声。
黑箱?
这不好吧。!
第146章 第一百四十六课
结果当然是没有黑箱的,毕竟几位临时主播虽然很想把那些书都搞到自己的时代,但都还算是有“职业操守”的——虽然在真实的利益面前,脸皮也可以不要。
不过说句不大好听的,现实来讲,都是跟着天幕互动过这么久的了,怎么做利益更大,谁都知道。
名额的抽取奖励的发放一路顺利,几人也结束了这一次稀奇的“主播”之旅,回到了各自的来处。
李晓诗关闭直播,把直播的录屏上传,又额外把李清照苏轼他们的短视频也单独放了上去。
补充了一波投稿结尾有奖答题的奖品库,又在对全体观众们开放的积分商城里多勾选了几样新商品放进去,李晓诗这才慢悠悠关了电脑。
七年级下册的第二大单元终于也讲完,马上就到第三大单元明清了,明清结束,不止华夏的古代史就此结束,她的七年级生涯也要结束了。
李晓诗长长吁出口气,脑袋放空,抱着老秦大马的脖子四仰八叉瘫上了床。
只不过没瘫太久,她就一个咕噜又爬了起来,踩着拖鞋趿趿拉拉去了李珉的屋里,在书架上寻寻觅觅翻了本明代背景的小说出来,回房间又爬上了床。
作业写完了,直播也播过了,今天她暂时没别的事,就看会儿L小说吧,也算是多少熟悉一下同人创作中下次要直播的内容。
不知道是什么原因,明朝背景的小说实在是多,还有清朝,而且男频小说尤甚,她从她哥书柜里随随便便拉出来一本十之七八都是这两个朝代的,剩下的就是唐宋。
怎么啦,怎么没人想穿越去秦汉?去秦汉改变世界不是更爽文嘛。
李晓诗翻开书,先看序言简介。
“……本故事开始于明英宗土木堡之变后的某一天——”
李晓诗“腾”地坐了起来。
什么土木堡之变?
课本上没这个啊。
她都学了两节明朝的课了,课本也整体翻过好多次了,没见过这个土木堡之变啊。
课本上有提到的跟什么什么之变什么什么之难搭边的就只有一个“靖难之变”,还是朱棣上位的那个。
李晓诗盘腿坐好,小脸严肃,认真翻开了小说的第一页。
……
正在诸天万朝的各位热火朝天又按部就班地忙碌建设朝廷新气象的时候,一周时间悄然而过,又到了一周一度的直播时间。
隔了几天不见的天幕重新出现,穿着短T的李晓诗在画面上面带微笑地打招呼,马尾随着她的动作甩出轻微弧度。
所有人都习以为常地继续忙自己的事,口头上单方面地回应起了她的招呼,旋即,不知道是谁突然喊了一声。
“——那是什么?!”
这声一出,引得更多人一惊,下意识停下手中的工作,抬头看向天幕,然后愕然。
“为什么天上有字?那是李晓诗放上去的吗?”
有人否定:“我觉得不是,你们不觉得这种样子很眼熟吗,李晓诗给之前给我们看过后世的‘视频’的时候,那些画面上就也会有这种字飘过去!”
“这个会不会也是……”
“这是‘弹幕’吧。”
话还没说完,他们就发现,自己刚刚说过的话出现在了天幕上——不是所有的话都在,而是只有一小部分,这么多人唠唠叨叨说了这么多,只有两句出现在了上边。
一句是“那是什么”,一句是“这是‘弹幕’吧”。
天幕上,李晓诗笑眯眯:“是呀,大家发现不一样了对不对?——因为我的等级提升,上次的期中考试考得很不错,就突破啦!这是新功能,不仅我可以看到大家的弹幕,直播间的观众们也都看到自己还有其他观众发的弹幕啦。不过这个跟其他功能一样哦,都有很多限制的!”
平台一向秉承的就是只能由李晓诗这边和那些古代时空沟通,不仅不干涉古代社会的自然发展和争斗及平衡,而且这些沟通还仅限于语言和意识的层面,有些时候平台方宁可花大功夫虚构一个空间出来连接各个时空的意识都不肯让李晓诗直接“穿越”时空,为的也就是一个“边界”。
大家是不能过多干涉彼此的,连李晓诗都不能,就别说纯古代的土著居民了——所以,限制是必不可少的,还是方方面面的限制。
就比如这个新开放的观众可以看到弹幕的功能,首先,当然是和李晓诗直播内容相关的才能发,而能被别的观众看到的,就更要是息息相关的才可以。
而且还不用李晓诗手动去开启过滤、系统自动就给了最高等级的过滤,你发十句都不一定能被别人看到一句,全看随机的运气。
这个“随机”则是跟用户的等级以及信誉有着很强的关联的,像是被禁言过的估计就只能怨自己嘴巴太不讨喜了。
至于弹幕,当然还有高级弹幕,凡是舍得用积分的,可以兑换特殊弹幕边框,让自己的弹幕变得更显眼——也就只有显眼这么一个功能,没别的什么用处了,简而言之一个花里胡哨但没什么实际意义的功能。
凡此种种,其他还有许多,就不一一细说了,反正既多且杂。
李晓诗也没详细解释,她只是说大家的观看直播系统中有新功能的介绍,让大家下去自己看,然后就不再说这些闲话,跳话题进入了正题。
“好啦,关于新功能的内容大家可以下去自行查看站内短信的功能介绍,现在我们要正式开始这次的直播啦!”她拍了拍课本,以作示意,“七年级下册一共三个单元,第一单元隋唐时期总共有五节课,第二单元辽宋夏金元总共有八节课,现在要到第三单元了,就是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这也是这本学期的最后一个单元,总共也是有八节课,不过讲起来的话可能会比宋元那些要快一点,毕竟没那么多个政权,单线程就很好捋啦。”
朱元璋有点不大服气。
什么叫比宋元快,那不就是说他们大明没宋元那么多可讲的吗?
怎么可能!
这臭丫头,一点都不客观。
朱标:……
爹,有没有一种可能,是她的课本上都是有详有略的呢?
咱们大明要是没连着出那么多什么“唯一的一”“高粱河车神”“澶渊之盟”“二宗北狩”“靖康之难”“完颜构”这种奇怪到改变历史走向的人的话,是不会像那样被一一介绍的?
再说了,真像那种、连缩略都没得缩略,不得不一一介绍才正好能把历史串起来的话,才是真正的被钉到耻辱柱上了吧。
不信您去问问赵匡胤,看他想不想被这么介绍?
永乐年间的朱棣看到了朱元璋的弹幕,呵呵一笑:这有什么好比的,也就你老朱才想跟宋比了。
赵匡胤看着弹幕上父子的跨时空对话,沉默掩面。
真的别说了。
你们这才是更“公开处刑”大宋啊!
赵光义父子已经被他打发去北边军营里了,不能打仗体格不强那就从小兵卒书记官做起,反正就是都打包进军队进修沉淀去,不给一点实权,有天幕在前,也没人敢为这原先说一不二呼风唤雨的皇弟求情,就算是赵光义一党的人也不敢了,再加上迁都洛阳的事也被重新提上了议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