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农家子靠植物系统飞升首辅 第126章

作者:渝跃鸢飞 标签: 种田文 科举 穿越重生

  打算等回去之后,整理出来,作为明年或者后年大范围推广的经验。

  顾璋从田里收回视线,就见一群人眼巴巴地看着自己。

  顾璋:“……”

  顾璋轻咳两声:“不错。”

  有些紧张的南坪村人顿时松了口气,别看他们麦子现在看起来好,但是看了隔壁几个村的这一遭,心里不知多忐忑。

  毕竟没经验,是第一次有这么高的产量,往日的经验大半都没了用处,生怕一个不小心,就给搞砸了。

  “那就好!”

  “我瞧着这个麦子就精神,别说两石了,再多几斗我都觉得不是没有可能。”

  顾璋在南坪村转了一圈,最后一片田地在一个小山的山脚下,遇到了一只肥美的大鹅。

  “嘎嘎嘎~”

  那大鹅十分嚣张,大摇大摆地在人目力所及范围内走过,可偏偏不像是家鹅,更像是自由在山间生活的鹅。

  顾璋多看了两眼。

  张流也注意到了,他问:“顾相公想吃?”

  顾璋噎住,他什么时候给张捕头留下这么个吃货的印象了?

  张流道:“若相公想吃,我去给你打来就是,我带了弓箭。”

  张流来时,还觉得赶路都要吃好喝好,是没受过苦的娇少爷做派。现在还没回程,想法就完全变了,自己都没意识到。

  最近,每天早上起来,他的认知就突破一分。

  女娲造人捏他的时候,是不是忘记给他捏脑子了?

  顾璋拉住这几天越来越离谱,就差把他当成陶瓷娃娃揣兜里的张流:“我没想吃,就是看见大鹅身上的藤皮,觉得有点眼熟。”

  张流开口就是:“想吃可别忍着,别把脑子给饿坏了。”

  顾璋哭笑不得,都说别饿坏了,“哪有说别饿坏了脑子的?”

  张流心道,可不是吗?

  一看就没下过地的白净模样,动动嘴皮子,就能让三个村眼瞧着快不行了的麦子都缓过劲儿来!

  稍微动动脑子,就能想出增产的办法。

  他原来对两石没太多的概念,但是当下到村里,看到南坪村和其它村截然不同的麦子,简直惊得不知该说什么好,现场看到鲜明对比的冲击力,实在是太大了。

  他当捕头破案抓逃犯这么多年,还从没见过这么聪明的脑子。

  要是在他手里饿坏了,磕了碰了,他甚至会觉得,自己比那些穷凶极恶的逃犯都可恶。

  “等会儿咱们进山看看。”顾璋瞧着大鹅消失的方向道。

  张流:明白了。

  南坪村的人都在这儿,小秀才不好意思!

  “我懂!”张流认真道。

  顾璋:懂什么了?

  等告别了南坪村的人,顾璋就带着张流上山了。

  张流见他走的方向不对,指着另一个方向提醒道:“找大鹅应该去那边。”

  “不吃大鹅,咱是去找一种藤蔓。”顾璋强调!

  张流随即认真起来。

  这些日子,但凡是顾相公找的东西,无一不派上了大用场!

  两人越走越深,张流都警惕起来:“顾相公想找什么样的藤蔓?要不跟我说说模样,我帮你找。”

  顾璋看周围环境越来越熟悉,“快到了。”

  话音才刚落,穿过一片低矮的野丛,一只小猴子从空中荡过去。

  它踩着一条悬挂在高大树木下的粗大藤条,宛如荡秋千一样在树间穿梭。

  顾璋看着眼前的巨藤,亲切又熟悉的感觉扑面而来。

  他上辈子最亲密无间的战斗伙伴,也是一种藤蔓,学名白藤,因用带刺的纤鞭沿着树干牢牢地盘旋绞缠,形成盘结怪圈,全身遍布锋利硬刺,又被人们称为“鬼索”

  张流问道:“您找这种藤蔓做什么?我去帮您取一截来?”

  说着他就作势要抽出腰间长刀。

  本只是觉得眼熟,想怀念一下老朋友,被张流这么一问,顾璋心中突然升起一个奇特的想法。

  他这辈子,有没有可能还和老朋友并肩作战呢?

  虽然没了异能,但是他对这种藤蔓的特性可谓了若指掌,甚至比自己都了解的更清楚。

  这个念头一旦起了,就再也抑制不住了,顾璋道:“我找找,选一段好的。”

  白藤生活在热带雨林中,眼前巨藤显然不是,但他可以选外形上最为相似的,替换下来,想必无人能发现。

  巨藤在林间蜿蜒曲折,野趣横生,姿态万千。

  顾璋找了好一会儿,终于找到一节酷似白藤的:“就这一段,咱们一共带三百尺走。”

  三百尺,也就是一百米。

  “从这里,到这里。”顾璋比划道。

  张流靠近,也觉得这一段突刺横生,感叹道:“这一段长得好生威风!”

  顾璋眼里也满是欣赏,他摸了摸藤蔓上凸起的尖刺,赞道:“形如巨蟒,势若飞龙。”

  曾经,千米巨藤每每从高空轰然砸向地面,宛如千枚火雷乍爆,撼地摇天。

  可惜了,他一人没法再现那般神采。

  收集好足足一百米巨藤,蜿蜒对折收好,用末端圈起,拎着就能下山了。

  下山时,那只大鹅还在,依旧嚣张的从顾璋面前路过,“嘎嘎嘎~”

  顾璋对这只大鹅印象深刻。

  他没想捉它,但在离开时,这只大摇大摆地嚣张大鹅,就被捆了翅膀,被送了过来。

  “这是咱村里猎户在山里散养的大鹅,绝对好吃,您带着,在回去的路上吃。”

  周围几个村的百姓听说他今日离开,都纷纷前来送它。

  “这是家里鸡下的蛋,都用咱村的土法子焖好了,保证香!知道您喜欢,咱村有鸡的人家都凑了凑,给您煮了一锅。”

  “这是村里手艺人给您新编的蒲团,路上在外面歇的时候,垫着坐舒服。”

  “咱肯定好好干,不给顾相公你丢脸。”

  顾璋还没走出村,原本空荡荡的马车,就被东一家,西一家塞了不少东西。

  就连随从和侍卫,怀里都抱满了东西。

  ***

  宁都府城。

  城门口。

  早早接到消息的知府、萧学政都和燕老一并赶来。

  就想亲口得知顾璋回来后的第一手消息!

  这些日子,虽然有零零散散的消息传来,但实在是不能解忧!

  马车后跟着两列人马,徐徐从远处靠近北边城门。

  但凡消息灵通点的人一看,就知道这是谁回来了。

  城门附近的百姓都好奇起来。

  “就是那个说可以让宁都麦子增产到两石的小秀才公?”

  “当然是他,咱宁都谁还有这个阵仗?出门还带这么多人?”

  “你们说,真解决了吗?我听说那个村的麦子都长满黑斑了。”

  “我听说都倒伏在地了!”

  “这要是真能成,可还真的应了那小农□□号。”

  谁也不知小农神这个名号是从哪里传出来的,只知道大约在今年冬日左右,似乎整个宁都,都传起了这个名头。

  不过原本只在乡野中流传,经此插曲,倒是闹得府城人人皆知。

  原本已经随着时间沉淀,被许多人遗忘的记忆再次被勾起来。

  有人算了算日子,“我记得咱宁都的麦子,是五月收对吧?”

  “五月底,由南向北陆续进入收获期。”

  “那岂不是没几个月了?”

  本还觉得遥远的事情,好像瞬间就被放在了眼前。

  这下,宁都府的百姓们都好奇起来。

  他们没消息来源,就盯上了跟着顾璋回来的那两队人。

  谁是某家父亲的兄弟的朋友的小姨的儿子……各种路数,沾亲带故的全都被扒拉出来。

  故而。

  车队进城不久。

  顾璋就被三位大人急赤忙慌的打包带走。

  随队的捕快、衙役、小厮等人,也没能幸存,直接被亲朋友好带走。

  ***

  张流就是其一。

  他才刚刚回衙门复命,就被府衙中的好友兄弟上级团团围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