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族嫡女 第28章

作者:春未绿 标签: 穿越重生

  唯独只有傅氏,是真的仁心,她会教导自己认字,很是宽厚。自己反而是骗了她,这可太不应该了。

  但她也知晓唯独跟着傅氏,才能报仇,因为她已经在傅氏这里很快就能做大丫头了。

  暮色笼罩着大地,晨光熹微,丽姝等人就着亮光去曾家读书,丽贞和丽柔要陪老太太去庄子上住一段时候。原本丽姝也要去的,但是她还是想以读书为重,故而就婉拒了,但她也有些不好意思,无论如何,孝顺老人才是第一位,自己终究有些小自私。

  徐夫人正交代丽贞:“你可要一切听老太太的,要乖乖的,不许欺负丽柔,知不知道?”

  “我知道。”丽贞乐滋滋的,去庄子上好不好玩儿她不知道,但是终于可以不用读书了。尤其是听龚先生讲课简直是跟天书似的,还有她的功课每日写到深更半夜,一到四时八节,别人还都有针线活给长辈,她还得找人借。

  关系好的像丽柔,不用说就会给她匀几个,关系不好的丽姝就不好说话,什么都不借,她还是找大姐姐那儿拿了几个才补上。

  能够出去,简直是笼中鸟水中鱼,那是终于没有束缚了。

  她换好衣裙,觉得整个人都快活过来了,并忍不住道:“娘,您说三丫头是不是傻啊,她为了什么破书,居然陪祖母都不肯,祖母肯定就不喜欢她了。”

  徐夫人倒不这么觉得:“你祖母这个人,不,应该说全天下的人都慕强。但说来奇怪,大家既同情弱者又羡慕强者,当两者冲突时,她们会听强者的。”

  这句话丽贞就听不懂了,她只觉得得祖母喜欢才好,让祖母不喜欢丽姝最好。

  还有祖母出手大方的很,丽姝和丽柔在她身边得了不少东西,她丽贞当然什么都不

  缺,可是若祖母能送给她就更好了。

  丽姝的马车走了之后不久,老太爷骑马在前,老太太在后带着两个小孙女一起坐马车去庄子上。

  刘太夫人平日还不觉得孙女们如何,现下一起出去,她才觉得人和人的差距还是非常大的。

  尤其是走出京中之后,她问魏妈妈:“这下到哪里了?”

  “快到房山了,您就放心吧。”

  “咱们庄子不大,但是有个温泉,到时候你们姐妹二人可要好好泡泡澡,对身子也好。”

  丽柔乖巧道:“是。”

  丽贞平日是有些怕刘太夫人的,故而不语,刘太夫人倒是有心和她们聊天:“正好温泉处还没起名字?你们看那个温泉院子起个什么名儿好呢?”

  丽柔知道丽贞一贯喜出风头,所以不大做声,丽贞先随口说了一个。

  “这里有什么说头,五丫头?你说泡澡居也太直白了些。”刘太夫人不满意,又看向丽柔。

  丽柔稍微好一点,她笑道:“孙女儿听说长安有一座华清池,不如咱们叫清静泉。”

  刘太夫人皱眉:“不太好,昨儿丽姝和我说了一个名字,什么水云间,我看这个就很好听。”

  丽贞还不服气:“明明是个温泉别院,多大气啊,做什么叫一间屋子?”

  平日刘太夫人也不清楚她们姊妹的读书的情况,大抵是知晓丽姝稍微聪明些,没想到丽贞如此不堪。丽柔听了也是扶额,她能说是龚先生讲的太快了,她们不像那些学琴的先生还停下来教,他讲一遍就布置功课,别说是丽贞,就是她也有点跟不上。

  在外骑马的刘老太爷也忍不住插嘴:“你这丫头,这水云间出自朱敦儒的《鹧鸪天》。竹粉吹香杏子丹。试新纱帽紵衣宽。日长几案琴书静,地僻池塘鸥鹭闲。寻汗漫,听潺湲。淡然心寄水云间。无人共酌松黄酒,时有飞仙暗往还。水云间有虚无飘渺、清秀淡雅等超脱世俗的美好所在。”

  要知道刘老太爷也是武进士出身,他也是名臣子弟,非常有名的收藏家,文学素养非常高。

  见祖父这般说,丽贞乖乖闭嘴,显然也很不服气,趁着刘太夫人不注意,她还和丽柔咬耳朵。

  “丽姝那舞文弄墨,她起的名字啊,酸

  的很。”

  丽柔一向不参与她们这种斗争,同时,她也是在避开曾家马上要发生的祸事。她和盈丹关系一向很好,知晓曾家二房的那位三公子和钟云冉似乎有了私情,这甚至引发了曾二太太和曾三太太的龃龉。而要命的是曾家和刘家下一代绝对是要联姻的,曾二太太倒是很喜欢她,对丽姝丽婉都不太感兴趣,大姐姐则是不敢高攀,所以,她赶紧逃出来了,以免引火上身。

  当然,也听说大姐姐二姐姐也要去傅家,如果她们真的都准备去傅家,到时候就三姐姐一人在曾家,丽柔想无论如何曾二夫人是看不上酸文假醋,喜好舞文弄墨的三姐姐的,这样就好。

  她是没想到丽姝正想达成对自己名望的加持,因为走了丽柔和丽贞,丽嘉顺势去了外祖家消暑,丽婉也麻溜儿的跟着丽嘉去了,丽姝成日都是一个人过来,先生几乎就是教她和曾盈秀两人,简直是比之前进步飞速。

  “申先生,我听说好的琴声是能吸引到百鸟盘旋的,就如俞伯牙的《高山流水》,晋稽康的《广陵散》一样。”

  申先生点头:“的确如此,鬼丫头,你是想学《高山流水》了吧,你若想学,我教就是,只是你从现在开始每日回去练半个时辰。”

  丽姝高兴道:“弟子遵命。”

  若她能引得百鸟盘旋,日后即便不在曾家了,她也可以顺理成章的请家里人替她请一位古琴圣手来,如此,就很好了。

  当然,就是不被她的琴声吸引,她也要制造成被她琴声吸引。

  现下自己得把《高山流水》弹的熟稔才行,至于曾家那些狗屁倒灶的事情,她才不管呢。

  因此丽姝苦练数日,终于打算先在曾家小试牛刀,曾家的牡丹园因为怕鸟儿啄牡丹,都把鸟儿赶出去了,她只好在湖心亭,一边和曾盈秀对诗,一边开始给丝雨打了个眼神。

  丝雨会有的散了不少鸟食在周围,至少也能引两只鸟儿过来,丽姝提前问过曾盈秀,知晓此处有绿树,所以鸟儿很多。

  这古琴最重要的还是心术,丽姝沉浸其中时,倒是不再多想而是人琴合一,《乐书》有云乐者天地之和也。

  丽姝的原意是吸引十只小鸟足矣,她也没抱太大希望,只是没想到在她弹第一段时,只有一只鸟儿好奇

  的在亭子顶上跳来跳去,丝雨跟着着急。

  却没想到此时,各种百灵鸟儿,小鸟儿随着她的音律盘旋起舞。

  正好被曾二太太和曾三太太经过看见,只见丽姝端坐于亭中,焚香弹琴,鸟鸣之声竟似和她伴奏似的,她身着广绣长裙,青裙曳地,淡雅脱俗,小姑娘竟有一种神圣之感。

  曾二太太突然觉得自己感受到琴声之美了,竟是如此美妙,引得曾府下人都忍不住道:“刘家三姑娘就是仙女天神吧。”

  “是啊,若非是仙女儿,怎么能引得百鸟齐鸣呢,真是如听仙乐。”

  莫说是曾二太太,就是曾三太太也觉得这一幕如水墨山水画似的。

  丽姝哪里管这些,她爹娘现在不在身边,她再要求小傅氏帮她,一来二去的可能都大半年了,既然如此,不如自己想办法。

  所以,她根本没发现谁赞美她,因为她今日作弊了,鸟食不算,主要是在鸟出没的地方,可自家有没有这种地方呢?她今儿得回去看看。

  众人见她如此超凡脱俗,走下亭子时衣衫飘动,身形婀娜,回眸浅笑让丝雨看鸟食有没有留下证据,却被她们看呆了。

  于是在刘太夫人回家那一日,她这次就没准备鸟食,只是找到一个地方鸟雀稍微多的地方,练习她日夜学的《高山流水》《石上流泉》等等。

  “姑娘,昨儿于伯赶鸟,您说鸟儿是万物自有之灵气,让他别赶,他就没动。”

  “嗯嗯,若非这里位置绝佳,咱们园子那个幽静之地鸟儿更多了。”

  上次是曾家人都看到了,这次当丽姝手指翩翩起舞时,忽然神奇的一幕出现了,鸟雀盘旋,简直是奇观。

  丽姝满意的看着自己身边的丫鬟们,都是以魏晋广袖长裙为主,看起来飘飘欲仙。

  这一幕没有先让祖父祖母看见,却被送傅氏和丽嘉回来的傅明伦看到了,他本就是个率性的性子,忍不住欣赏道:“姑母,我听说春秋时期,琴师鼓琴能引来百鸟争鸣,百兽齐贺。没想到此等奇观居然出自三表妹之手,真是……如临仙境啊。”

  傅氏倒是还好,她只知道三丫头的确最近这段时日天天练琴,没想到这孩子居然到了这种程度。而旁边的丽嘉脸顿时微黑,紧紧捏住帕子,丽婉见此情此景也是一笑。

  当然,这一幕也被刘太夫人看到,丽姝赶紧停下古琴,上前盈盈一拜:“祖父,祖母,孙女特地为你们二人弹一首《高山流水》,《论衡》中记载:‘天将雨,琴弦缓。’我的琴弦已缓,祖父母正好归家,真是再好不过了。”

  刘太夫人笑道:“你小人家还做这些做什么。”

  “还不是没能陪祖父母,孙女儿心里愧疚极了。”丽姝道。

  刘老太爷默不作声,但他乃锦衣卫指挥使出身,四处查看,没有发现鸟食,看来是真本事,暗自点头。

  这些夸赞也就罢了,丽柔是怎么也没想到一向最讨厌那些才女的曾二太太居然对丽姝这般和颜悦色,这就真的颠覆了她的看法了。

  丽柔看向丽姝,她到底是要干嘛?!

第 36 章

  丽柔和丽贞回来的时候已经进了八月,秋老虎怖人,先上了几日学,女学就让她们且歇息一个月再来读书。也就是丽柔和丽贞在庄子上玩了快两个月,现下没读二两日书,又要回去休息了。

  唯独有丽贞真的是觉得自己好运气,立马抚掌而笑:“这可太好了,哎呀,我的汗都流了一缸了,偏偏我娘非要我过来。”

  “且忍耐几日就好了。”丽嘉笑道。

  丽贞抱住丽嘉,很是亲近,丽嘉也揉揉她的头发,二人看着比亲姐妹还要亲。

  恰逢曾二太太让人送了热茶点心过来,姊妹们道离别之情,丽姝吃着茶点,又觉得精致极了,却不甜腻,正适合姑娘家的口味。

  刚刚吃完,曾二太太又亲自过来了。

  丽柔还是和往常一样,自觉和曾二太太最为亲近,众人寒暄时,她还是和往常一样,和曾盈丹挤眉弄眼。

  此时,陆静宜和钟云冉和曾家姑娘们一起,刘家姑娘们又是坐在一处,丽姝看向这位曾二太太,觉得她仿佛又稍微圆润了一点。

  这样的场合,有丽嘉在,她很会和这些太太们打交道,故而也不冷场。熟料,曾二太太却看向丽姝:“我听说刘二姑娘字儿写的好,琴又弹的好,我家盈丹和你年纪一般大,不如你多矣。”

  “二太太怎么这样说,我反而羡慕曾家四妹妹,身上自有一股洒脱之气,顾盼生飞,此等霁月风光的女子,若非在您家,我还无法结识呢!反而是我,祖母母亲常常说我不足,还要多学曾四妹妹这样旷达的心境。”丽姝连忙自谦,又捧了曾盈丹一把。

  无论如何,她们在曾家附学,曾家请的这几位女先生,来头大的很,她受益良多,这是要感谢的。

  丽嘉垂眸,觉得好笑,什么洒脱之气,霁月风光,那个曾四娘就是个十足十的莽夫,脾气暴躁,性格粗鲁,视财如命。亏得二妹妹睁着眼睛说瞎话,这倒也很能理解,你总不能当着人家娘亲的面说人家女儿的坏话吧。

  但听着总觉得二妹妹很促狭。

  果然曾二太太听着很高兴,还拉着丽姝道:“你这孩子真会说话,怪道别人都说你好。”

  丽姝还没见过曾二太太和自己这般亲近过,她都没见过几

  个人,又何来别人都说自己好,故而又是谦虚一番,倒是曾盈丹和丽柔一样不解,等刘家姊妹尽数出去后,她才问起此事。

  “娘,您怎么今儿对那个那么好?您不是说她才华好自显,举止轻浮,满口诗书,目下无尘,不是一个女孩应该有的本分。让我多和刘家大姑娘和四姑娘学,怎么现在又转向了。”

  在曾盈丹小时候受到的教养中,女孩儿家认得账本就行,读几本书只是为了和将来的丈夫能有些共同语言。因为她娘虽然是官家千金,但除了账本上的字儿,她是都不认得,所以为了弥补遗憾,希望自己能够知书达理。

  但是这不代表娘喜欢她成为那种自命清高的所谓才女,因为娘曾经说做婆婆的都不喜欢这种满口诗书的女子,觉得太风花雪月,不是持家之道。

  曾二太太又换了一种说法,她道:“以前是我有些偏见,这些日子我观察她,闻一知十,读书心无旁骛。才学了一年半载,就能弹一手好琴,虽然她时常说的那些词儿我有时候听不懂,但是都是好词儿。为人也并非我所见到的孤高自许,反而是谦逊有礼。”

  她丈夫做着大生意,她也常常和官商乡绅等家的夫人接触,见过的人数不胜数,别人心底想什么,她只消一眼就能知道。那位丽嘉大姑娘看着稳重端雅,沉默寡言,不计较。可是越是这样的人,功利心越盛。二姑娘丽婉是个不声不响的人物,却是个审时度势的高手,她明明知晓丽嘉和丽姝因为各自的母亲不对付,却游走其中,算的上是个人物。

  原本曾二太太很喜欢刘家那位四姑娘丽柔的,她含而不露,光而不耀,隐忍中蛰伏,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蓄势待发。

  所以她是很乐见女儿和丽柔在一起多学学,让女儿别跟爆竹似的。

  曾二太太对丽姝就很复杂了,她有一位表姐,当年也是官宦千金,出落的,才华横溢,琴诗书画,诗词歌赋无一不精通,当年和表姐比她就是个丑小鸭。

  可正是这位表姐,只知道清高读书,却根本不擅长庶务,也不知道如何处理庞大的夫家族里的关系,只喜素来悲风伤月,以至于生不出孩子还使小性子,别说丈夫了,连身边跟着陪嫁的下人都无法笼络,生活过的一团糟,还四处得罪人。闹的表姐娘家都不认她,宁可和自己往来也不

  想和她往来。

  因此,曾二太太是很不喜欢这些才女的,她们顶多算是个漂亮点的摆设,这个摆设随着年纪大一点,百无一用,偏偏还占着位置,谁娶了这种女人,谁倒八辈子的霉。

  所以,她承认自己对丽姝这个小姑娘的确是有偏见的,可逐渐发现不是这样,尤其是她们搬到牡丹园之后,这姑娘真的是让她刮目相看。

  读书从来都是寒暑不辍,非常有毅力,她那个女儿字儿写的跟狗爬似的,到现在还在学点横撇捺,人家都已经是行书小楷都在写了,听说下半年龚先生要教《诗义折中》、《书经图说》,也就是说要开始学关礼的篇章和日常应对的辞令,并开始学对对子与缀句,进而诗赋。女儿连背个论语都囫囵吞枣,人家刘丽姝已经能写短篇文章了。

  这些倒也罢了,她平日待人并非像丽柔那样和气,却是自有法度。且与人说话,很是富有神采,显得尤其聪明灵慧。若说丽柔是一颗藏在椟中的明珠,需要人挖掘发现,那么丽姝绝对就是一颗无论在哪里都光亮可以照人的明珠。

  曾盈丹没想到娘突然对丽姝如此,她连忙道:“她可是半点情面也不讲,还让我被龚先生打手板子呢,当然了,我没丽贞妹妹那样糊涂,可这是不是说她太没眼色了呢?爹娘常常教我说咱们家里二哥读书比不得四哥,但读书只是为了交朋友,让路多一条,从这点说她是不是太——”

  “那就要怎么看了,她包庇你,然后各种通融你,等到你们先生检查的时候,她就受罚。在其位谋其政,她没当课长的时候会打小报告吗?”曾二太太问。

  曾盈丹想了想就摇头:“她没当课长的时候,不会这样,就是当了课长,如果我们找她背书,还有功课没交她才如此。不过,您是不知道啊,就因为这样,我听说刘家姐妹没有不恨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