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妹薄情 第12章

作者:红埃中 标签: 破镜重圆 重生 穿越重生

  各自见过礼,杨毓看郭家侄女长相温婉,便随口问了些话,郭家侄女一一答来,口齿利落,并不见怯。

  又听杨楹说:“她跟着她父亲自小读书,喜好诗词文赋,写的诗很不错。”

  她不懂这些,却不妨碍夸自家侄女。

  本在旁喂女儿吃漉梨汤的孔采芙闻言,抬头看去,说道:“既会做诗,今个端午佳节,你便做首给大家看看。”

  这话一出,就把杨楹惊了下。

  她是没料到这个冷清冷心的媳妇会来这么一下。

  杨毓未对二媳妇说出的话阻止,还是笑着的模样。

  郭家侄女倒也不见慌急,让人备来纸笔,开始构想。

  这边在相看,那边卫虞带着表姐凭窗,望着下头将要开始的龙舟竞渡。

  卫朝嘴里塞着糖嚼,也趴着窗往下看。

  院角有几个孩子在玩丢石子。

  曦珠时不时和卫虞说着话,可心思不觉飘到那头,听那些不算明晰的交谈。

  她知道姨母无意郭家侄女,杨楹的算盘会落空。

  上辈子便是如此。

  可还是忍不住去看姨母的神情。

  曦珠将目光强扯回来,垂眼看楼下的云湖。

  暑气渐近,悬日照地湖面粼粼。

  随着震耳欲聋的激昂鼓声,龙舟橹板快速划过,不断翻滚的波澜又将浮光拍散,似四碎的金银。

  既然那夜做下决定,除去让卫家避开灾祸,其他事她不会管。

  *

  今日温家公子邀击鞠,因上回在群芳阁被卫陵打地鼻青脸肿,脑袋还破个洞,好不容易伤好了,这回专找人来,势要赢得卫陵一众人,好找回脸面,最后却一败涂地。

  得胜后,卫陵又和好友到酒楼中吃喝闹过,直至夜里才回府。

  自然是偷偷摸摸回来的,不敢惊动母亲。

  满身的腻汗和酒气,等回破空苑,从湢室收拾干净出来,他系着里衣带子,将要往床上去,一个错眼,才远远瞧见桌案上摆放着什么,颜色艳丽。

  走过去一看,是个香缨带。

  卫陵朝门外喊,将阿墨叫来,问道:“谁放这的?”

  阿墨挠挠头,想起方才院内洒扫的丫鬟过来说起这事,道:“是表姑娘差人送来的,说是给府上的都做了,只今日三爷去了马球赛,没在,只好送到这里,就是求个平安的意思。”

  等人走后,屋里只剩卫陵一个。

  案角一盏千丝灯,澄黄柔和的光落在玉髓绿的香缨带上。

  卫陵歪靠在扶椅上,单手撑着下巴,将它提在指间,耷拉着眼皮瞧,垂坠的流苏轻晃,幽幽地,有一丝若有若无的香气,有些涩苦。

  自然地,又想起那日昏雨中,见到的表妹。

  他粗略一算,距今日,似乎有半个月未见她了。

第9章 生辰日

  卫陵第二回 见到表妹,是端午过后的第七日。

  *

  同去岁一样,他邀了一众朋友到酒楼过十八生辰。

  姚崇宪还将群芳阁今岁评出的花魁初鸢请出局,带到这里。

  酒盏杯碗堆累,佳肴不断更叠。浓郁醇厚的酒香漫散雅间,初鸢坐在绣凳上抱琴拨弦,嘈切琵琶声应和着十几个少年郎们的行酒令。

  低眉婉转间,细听那边的说笑声,目光不着意地朝坐正中首位的人看。

  今日他穿了件赪霞圆领袍,懒散地靠坐在木栏处。

  正午的暖光从竹帘缝隙间穿过,往他蕴藉风流的眉眼流转,又虚浮在半挽起袖子的手臂上,修长指间转动着一只白釉酒杯,慢悠悠地,同他闲适的神情一般。

  不知话头怎么引到家事上。

  席面上,有人唏嘘道:“你们是不知道,我每晚回府,我家那位都要凑来闻我身上的味,是不是有脂粉气。要有一点,立即哭给你看,害得我回去前都得洗过一遍,换身衣裳。”

  谁更哭丧:“你那算好的,我要是惹这我家夫人生点气,她即刻收拾东西回娘家去。”

  娶妻的哀嚎,没娶的听个热闹。

  这时,有人说起:“我前些日子听母亲说起端午那日,在聚福楼遇到国公夫人在给卫三看媳妇了,保不准以后要想叫他出来,可就难了。”

  哄堂大笑。

  他们都是一群纨绔子弟,家中都有在朝廷中的为官者。再者能与镇国公府三子称得上好友,那官自然不会小。

  家境殷实,从出生起就在锦衣玉食中长大,除去几个有出息能读书习武的,剩下都浸淫玩乐里。

  总归出了事,也有人担着。

  若论起他们这些人中,谁最好玩无度,卫三绝对是第一个。

  曾经还想远走西域,被镇国公抽断了两条棍子,才没去成。

  他们也着实佩服卫三挨打的功力,镇国公是守疆几十年的老将,那身悍然戾气,一棍下去,常人怕是当场动不了了。

  只是镇国公常年不在京城,不能时常管他。

  若卫三娶了媳妇,以后出门有人管着,简直不敢想那场面。

  卫陵也是后来才听阿墨说起,母亲端午日给他相看郭家侄女的事。

  好在母亲没来问他,他也当作不知道。

  即便以后真的娶妻,那也不能管他。

  今日高兴,卫陵懒得同好友计较玩笑话,随手抄起桌上的酒筹令,朝人身上扔去,笑道:“会不会说话,今日我的生辰,你提这种事做什么。”

  众人说笑一阵,酒盏又空。

  待重新满上,已近昏时。

  风从窗外徐徐流入,卫陵摁了下有些昏醉的额穴,顺着风的来向看去,就见楼下街道有一个窈窕的身影正背对着,与人说话。

  霜白色衣裙被拂起微澜,鬓发似乎垂落一缕,她伸手挽到耳侧。

  卫陵认出了她。

  那日细雨,他看表妹走远的背影好一会。本以为早忘了,不想这刻见着她,倒又想起来。

  她来这里做什么?

  疑惑顿生间,一辆马车驶到她身边停下,她正欲登车离去,却像是察觉到什么,转身朝他这边看过来。

  她的动作太迅速,卫陵甚至没来得及想要作何反应,就见她仰起的脸上,还有片刻前与人说话残留的笑意。

  “在看什么?”

  喝得熏醉的姚崇宪凑过来,跟着朝底下望。

  卫陵一把拦住他,将他挡回桌边。

  “没什么。”

  新一轮的酒令开始。

  卫陵趁着闲隙再往下看,悬在檐角的灯笼晕出光,落在被夜色笼盖的长街上,人行匆匆。

  她早不在那里,已经走了。

  *

  曦珠今日同柳伯一道去了兴安坊的香粉铺。

  藏香居只有少数香料是零卖,大多还是直售于铺子,或是妇人的妆粉,或是药材和寺庙用香,这些都需要大量的香料。

  若是男子做东家,柳伯倒不太敢带她去做生意,可香粉铺的东家是个女子,在她说请下,柳伯便同意了。

  也是这次,曦珠才明白其中过程。

  她笑着要告辞离去时,却忽然感到一道视线落在她身上。

  说不上刻意,也许只是轻轻一瞥。

  但那瞬的熟悉,让她根本没多想什么,就抬头看去。在往来的热闹中,只能看到层楼上,从各处窗内漏出的各色身影。

  并没有人在看她。

  曦珠只看了眼,就收回目光,上了马车。

  回到公府,天才将黑。

  在经过那棵杏树时,她提灯朝上看了看,叶片葱郁,隐约有青涩的果子从落花处冒出。

  春月庭中,青坠见人回来,忙叫人抬水来。

  曦珠沐浴过后,便坐在榻边翻看起《香典》,是从柳伯那里拿来的。

  夜风很轻,带着丝丝暑气。

  纱罩里的光逐渐黯下,直到蓉娘来催,她才合上书,躺到了床上。

  却怎么也睡不着。

  曦珠脸侧枕着,睁眼望着纱帐出神。

  今日是卫陵的生辰。

  十八岁。

  他现在大抵不在府上,而是在外头哪处。

  从回到所有后事的起始,她不再像上辈子,时刻想得知他的去处。

  也许是这个年纪的他不受束缚,喜好玩乐。连姨母他们都不知他去了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