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门天骄 第119章

作者:銮音 标签: 科举 穿越重生

  官场争斗,互下黑手时,污蔑对方藏有兵器甲胄等物,都是老手段了。这一招一出,要是成功了,就能顺利将政敌全族都送上天,十分管用,用过了都说好。

  也就是说,要是有人和萧景曜比武力值,在途中弄个什么匪徒袭击萧景曜的“意外”。对方要么是武器比不过禁卫军,被反杀,要么就是带了违背律法的武器,萧景曜正好可以顺势拿这事大做文章,调来当地官兵一起剿灭逆贼。

  定性为匪徒可能还只掉自己的脑袋,定性为谋逆乱党……呵呵,九族消消乐不谢。

  有点脑子的,都知道该怎么选。

  萧景曜估摸着对方可能会在某些险要之处制造意外,这都是能提前预料到的东西,对萧景曜来说,这就像解数学题,已知条件都分析完毕,求解思路也就清晰了起来。至于能用多少种解题方法……那不正好是萧景曜的强项吗?

  萧景曜稳如老狗,完全不慌。

  这一回讲究的是一个速度,萧景曜也并非不能吃苦的人,当即命人加快速度赶路,先去离京城最近的兖州。

  兖州离京城最近,消息自然也最灵通。更妙的是,兖州去京城,并无天险或是其他险要之地,兖州官员想在路上给萧景曜制造点意外,都找不到可以下手的地方。

  萧景曜出行的阵仗很是唬人,根本不打算刻意瞒着人。越是光明正大,不掩藏自己的行踪,对方才会越束手束脚。袭击寻常队伍和袭击钦差大臣,那性质能一样吗?

  兖州官员简直哭都没地方哭,还得装出一副欢天喜地的样子来迎接萧景曜,毕恭毕敬地把这位活阎王给请进衙门,还得把衙门中的账本奉上,等待萧景曜发落。

  萧景曜看完他们的账本,心下叹气,怎么还是只会改字这一招呢?把“一”改成“十”确实方便,但你们的总账对不上数啊。

  萧景曜都不用再回户部翻账本,就已经对着兖州知州说道:“正宁十一年,你们账目上说是修缮衙门,本该是下拨两万两银子,你们笔下一改,就成了七万两。这账本,一片瓦要一两银子,你们是打算把皇宫的琉璃瓦装在自己衙门吗?”

  正宁帝又不是那种不清楚物价的帝王,会闹出一个鸡蛋二两银子的笑话。萧景曜都不知道,一片瓦一两银子,和一个鸡蛋二两银子比起来,到底谁更离谱。

  兖州知州讷讷不能语,脸色苍白地跪在地上,冷汗流了一脸都不敢伸手擦一擦。

  萧景曜继续叹气,“坦白从宽,抗拒从严。你老老实实交代,这些年你都同哪些人勾结,各自贪墨了多少银子,都交代清楚吧。本官第一次来的就是兖州,念在你有首次配合之功,总能帮你转圜几分。其他人可就没有这么好的运气了。”

  “对了,你自己的账本呢?你都能把这些账本给本官看了,想来也是存了几分坦白的心思吧?”

  兖州知州唯有苦笑,“真是什么都瞒不过大人。下官并不能像大人这般过目不忘,自然是留了一份账本的。”

  兖州知州说着,跪伏在地,额头紧紧贴着冰冷的地面,颤抖着向萧景曜求情,“下官的所作所为,亲属一概不知情。下官已经写了放妻书,还请大人放过下官的妻子。她这一生,陪着我吃尽了苦头,我风光时,却迷上了旁的莺莺燕燕,将她逼近了家中的小佛堂。如今我东窗事发,妾室能发卖,她却要跟着我丢了性命,属实命苦。还请大人网开一面,不再追究!”

  萧景曜认真地看着兖州知州,发现他这一番话,竟然都是肺腑之言,没有一丝虚情假意。萧景曜都不由疑惑,他明明知道妻子这么多年的苦楚,为何当初风光时却对此视而不见呢?

  现在再来装深情,不说他妻心中作何感想。萧景曜这个外人看来,只觉得他这份自我感动属实可笑。

  萧景曜自然不会听信兖州知州的一面之词,让人仔细查了之后才发现,他这话确实是真的。他的妻子,现在已经搬去了一间道观清修。嫡长子都折在了妾室的手中,那位夫人早就对兖州知州失望,直言来日兖州知州行刑之时,她定然会亲眼去刑场看他的人头落地,以解她心头之恨。

  萧景曜心情复杂,将兖州知州交代的东西加急送去京城,呈给正宁帝。据兖州知州交代,同他勾结的是户部左侍郎,现在已经在大牢里蹲着的白辉瓒,至于户部还有没有其他官员参与,他也不知情,兖州官场这边,有谁跟着他一起在账本上动过手脚的,他倒是能交代清楚。

  兖州知州的账本一交上来,兖州官场就空了一半人。

  京城那边也在疯狂拿人,这阵仗,年轻的官员根本不敢开口,认认真真地当鹌鹑。年纪大点的官员,更是从中嗅到了一丝先帝年间的窒息氛围,瞬间就激发了一些不愿再回想的记忆。

  每天都有锦衣卫拿人,一出手就是抄家。朝堂之上,就连最爱蹦跶的御史,这会儿都不敢再拿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劝诫正宁帝不能做这不能做那了。

  京城里的压抑气息,在外面当钦差的萧景曜自然感受不到。

  现在萧景曜怀抱天子剑,到哪儿都是让人跪一地的存在。这种大权在握的感觉,真的十分容易让人飘飘然。所幸萧景曜登临过高峰,也不太喜欢别人对自己下跪,不过飘了一会儿,就立马意识到了自己的问题,瞬间警醒,开始三省吾身:我今天飘了吗?案子办好了吗?初心变了吗?

  每到被众人吹捧得飘飘然的时候,萧景曜就会让自己回想起那六条……不,现在是七条人命了。轻描淡写就拿人命做局的人,正是这帮吹捧自己的官员们的靠山,萧景曜只要想到这点,什么飘飘然的心思都没了。

  萧景曜的第二站是青州。青州的知州就不若兖州的知州那般配合,萧景曜这一路上,遇到了不少诸如山间滚石,驿站投毒,马被毒死等事情。萧景曜都觉得,自己要是成功查完各州的账目,回京复命后,路上经历的磨难,估计也能凑个九九八十一难,堪比唐僧西天取经。

  一路惊险万分到达青州后,迎接萧景曜的,是失火的衙门。往年账册全都被烧了个一干二净。

  嗯,解决不了制造问题的人,那就解决承载问题的重要证据,这个思路,没毛病。

  萧景曜都被气笑了,“青州这五年的赋税,每年减少五十万石粮食和一万两白银。你们确实该烧账本,这假账做得可真好,一看就让人知道这是假的!”

  青州知州被萧景曜讽刺得面色发白。萧景曜却懒得理他,直接抬手,示意禁卫军摘了他的官帽,将他押去京城。

  “你可知,单凭户部的账本,就足够定你的罪了。更何况,兖州知州已经将你供了出来,也算是将功补过。你要是嘴硬到底,可妨碍不了本官一星半点。”

  青州知州当即就绷不住了,立即开口道:“你凭什么抓我?你知道我是谁吗?等到我回了京城,要你好看!”

  奈何萧景曜不吃这套,禁卫军更是毫不留情地给他上了枷具。这位一看就是养尊处优多年,一点苦头都没吃过的青州知州登时心态崩了,大喊道:“我也要将功补过!我也知道有哪些人做假账贪墨了国库的银钱!”

  萧景曜本来没把青州知州放在心上,这位就不是一个聪明人,知道的东西肯定不如兖州知州多。

  没想到这还是条大鱼。脑子不够聪明,还能做到这个位置的,那就只能说明一件事,这位的背景足够硬。

  确实很硬,大儒颜退之的幼子。而颜退之,身上还有一个职位:太子太傅。

  不仅如此,太子妃也姓颜,是青州知州嫡亲的侄女。

  啊这……

  事情越来越大条了。

  萧景曜木着脸,写了封加急密报,将此事的来龙去脉告知了正宁帝。

  而后,萧景曜在禁卫军们佩服的目光中,坚持让这位身份尊贵的青州知州戴着枷具进京,天牢有他一席之地。

  接下来,萧景曜又去了闵州。

  闵州靠海,萧景曜忍不住关注了一下海上问题。然后,萧景曜就发现了一件极为有意思的事情,虽然大齐有海禁,但在闵州,海上走私之事,可是一点都不稀奇。甚至附近的几个岛屿,都住着海盗,时不时还来抢掠闵州百姓一波。

  萧景曜嘴角不由露出了一个微妙的笑容,这可真是一点都不让人意外啊。

  海禁意味着什么?朝廷不允许,那私底下有门路做这个买卖的,妥妥的垄断生意。

  资本家可太喜欢垄断这个词了。垄断就意味着,规则我来定,价格同样我来定,你们只有接受的份,爱买买,不买滚。

  就是这么傲慢。

  萧景曜当初在殿试提到增强大齐和其他小国的往来时,都没敢将话引到开海禁上。海禁一开,动的就是闵州地方豪强的蛋糕,他们有钱,又慷慨资助当地的读书人,在当地修桥铺路,是百姓口中的大善人。萧景曜要是一开始就提开海禁,朝中闵州系官员就能在一开始把萧景曜坑到死。

  而现在嘛……萧景曜仔细琢磨了一下自己的能量,惋惜地叹了口气,自己的资历还是弱了一点。等到自己成为封疆大吏后,就能有底气同他们来掰掰手腕了。

  闵州知州更干脆,给萧景曜来了个死无对证,将他知道的所有东西都带进了棺材里。

  萧景曜再次抬手按了按太阳穴,第一次用天子剑调来了闵州的官兵,将闵州衙门中的官员都围了起来,挨个审问。

  萧景曜虽然没有学过查案审人,但后世信息大爆炸的时代,谁还不知道几个查案的方法呢?

  更别提萧景曜一脑袋的账本,张嘴就是详细的账目就足够唬人了,一通抽丝剥茧,萧景曜甚至还让官兵围了当地两家望族。

  官商勾结,官官相护,最后一捋,捋到了柳将军头上。

  柳将军,柳贵妃的亲爹,宁王血缘上的外祖父。

  萧景曜:“……”

  行叭,虱子多了不痒,债多了不愁。太子的外家都被自己牵扯进来了,再加一个宁王的外祖父,又算得了什么?

  更令萧景曜生气的是,闵州附近竟然还有倭人犯边!时不时就来骚扰沿海百姓,犯下累累罪行。

  萧景曜听到这个消息时,脸色难看得要命。

  护卫试探着问萧景曜,“大人为何如此生气?”

  萧景曜平静道:“大概是厌恶的dna动了吧。”

  护卫:“?”

  为什么大人说的话,他都听不懂了?

第073章

  萧景曜对倭人犯边的事十分敏感, 特地问了闵州总兵倭人犯边的情况。

  这一问,萧景曜才知道,倭人时不时骚扰闵州边境这事儿, 竟然从前朝就开始了。这帮狗东西惯会恶心人,明面上对前朝称臣,实则各种小动作不断。大齐立国后, 倭人立即以附属国的身份派出使臣前来道贺与朝贡。现在鸿胪寺隔几年还要接待一波倭人的使臣团呢。结果闵州还有倭人犯边?

  萧景曜觉得这事儿真是槽多无口。附属国的百姓杀戮宗主国的百姓,倭国胆挺肥啊?

  小人畏威而不怀德, 对他好,太给他脸, 他就蹬鼻子上脸。用暴力制服他, 狠狠将他踩在脚底, 他反倒腆着脸来主动当狗。

  据说倭国那边对有倭人侵犯闵州海境的解释是那些都是他们国内的匪徒, 已经远离国内, 他们地小贫弱, 管不了。

  萧景曜:“……”

  就很难评。

  再一想,周围小国前来给大齐朝贡, 大齐作为宗主国, 通常会给他们更丰厚的赏赐。指不定倭国拿着他们那些不入流的东西,从大齐换了多少好处回去。

  这么一对比,衬得大齐好像更像冤大头了。

  其他乖乖听爸爸话的附属国得点赏赐,那是应该的。这等逆子,还想要赏赐?赏他个巴掌要不要?

  萧景曜又问闵州总兵,“那帮倭人真的这么嚣张,时不时就来犯边?”

  闵州总兵沉吟片刻才回道:“倒也不是经常来。他们散落在附近各个小岛上, 内部也有争斗。我们也抓过不少倭人,他们那一嘴鸟语听得我们耳朵疼。我们的水师也不弱, 大人别忘了,本朝太/祖定乾坤的那一仗,打的可是水仗。只是他们分散得太厉害,又惯会逃跑,朝廷若是想出动水师彻底剿灭他们,花费甚大,还不一定能将他们一网打尽。”

  闵州总兵说着,内心的火气也上来了,开始骂骂咧咧,“那帮狗娘养的杂碎,就是些披着人皮的牲畜。闵州靠海,海边疆域宽广。哪怕将所有水师都用上,也不够去海边望哨的。现如今都是临海百姓自发聚在一起,各个村的青壮都编了村兵,凑了点能伤人的兵器,倭人若是选择从他们村子登岸,这帮青壮就先同他们拼命!”

  “孩童和女子也没闲着,有的放哨,有的缝药包,还有的年岁稍长一点的女子,为人缝补伤口,更多的时候,是替死去的亲朋好友缝补零落的残肢,让他们完完整整地下葬,练出了一手过人的缝补本事。吴将军在边疆组了一支娘子军,我们闵州,也有许多巾帼英雄!”

  萧景曜听得肃然起敬,肃容站正,对着闵州总兵深深一揖,“你们都是英雄,巾帼英雄,更加难能可贵!”

  闵州总兵爽朗大笑,他分明是兖州人,在闵州待久了,说话也带了闵州口音,拍着胸脯表示:“我们闵州人,不管男女老少,就没有一个孬种!倭人敢来,我们就敢和他们拼命!”

  “这片海域,除了倭人外,还有大齐一些流犯。他们犯了事,想办法躲去海上,一来二去,也建立了不小的势力。如今闵州走私之风屡禁不止,他们功不可没。不过他们倒也算条汉子,在处置倭人上,同我们是一样的。我们有海禁,轻易不能出海,他们本就是流犯,还占了几个岛做起了买卖。有人有钱有粮又有船和兵器,在海上,倒是他们经常与倭人干仗。”

  对于闵州官府来说,不管这两边哪边打赢了,闵州官府最终都不会赔,是以他们对海上的争斗,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或者说他们想明面上插手,有海禁条例在,也没办法插手。

  至于暗地里有没有插手,那就是他们自己的事了。闵州总兵再缺心眼,也不可能把这种犯忌讳的事儿告诉萧景曜。

  萧景曜身上还有个巡查钦差的头衔呢,还有天子剑在手。现在闵州知州都给他摘了官帽押解进京,衙门里的官员也空了大半。哪怕萧景曜表现得再温和无害,闵州总兵都不敢真的拿萧景曜当人畜无害的温柔贵公子看待。

  萧景曜抬抬手就让闵州官府来了个大动荡,再笑得这么温和,情绪稳定,闵州总兵只会觉得萧景曜更可怕了。

  不过闵州总兵也不是胆小之辈,有些东西,他有意无意地透露给了萧景曜。比如闵州靠海那些村子,青壮村兵们手里还有不少兵器。

  按照大齐的律法,平民百姓家中不可私藏兵器。而闵州总兵却十分坦然地将这事儿透露给了萧景曜。

  青壮村兵们手中的武器,有的是他们打死倭匪后,从倭匪手里缴获的。还有的,就是闵州总兵给的。

  数目不多,好歹每个村子都有。

  萧景曜全当自己的《大齐律》白学了,选择性失忆,将这条规定抛在脑后。

  特事特办,这种生死存亡之际,萧景曜觉得让青壮村兵破例拿上武器保护家人和村庄,那简直不要太正常。

  至于私藏兵器……抗击倭匪的事儿,怎么能叫私藏兵器呢?那叫百姓们自发守卫家园,守护大齐每一寸疆土。犯我大齐者,诛!

  闵州总兵见萧景曜果然没有提起此事,心下也松了口气,对萧景曜添了几分好感,言谈间又亲近了两分。

  萧景曜对占岛为王,做走私买卖的那帮大齐流犯很感兴趣,让闵州多聊聊他们。

  闵州总兵一听,脸上就不自觉露出苦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