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门天骄 第168章

作者:銮音 标签: 科举 穿越重生

  萧景曜翻了个白眼,“你的文章写得再烂,不也能把事情写明白吗?别人看游记,看的就是一个新鲜。你只要把你的所见所闻记录下来,写明白当地的特色,谁会骂你文章写得不好?”

  “就这么愉快地决定了,你去环游世界,回来就写本游记,我给你的游记写序。”

  刘圭万万没想到,时隔多年,他竟然还会被萧景曜给催着学习。

  “你都要给我的游记写序了,我能不再去练练自己的文章吗?到时候序和游记正文相差太远,我不要面子的吗?”

  萧景曜挑眉,“正好,把这句话也写在序里。也让后世同你一样不爱念书的人得到激励。”

  哪怕在念书上没有天赋,也能青史留名,为世界文明做出贡献。

  还有比这更燃的事情吗?

  萧景曜觉得指不定刘圭就成了后世普通学子们的偶像呢。

  打趣了刘圭一番后,萧景曜又挑了个风和日丽的日子,带着刘圭一起去了段氏造船厂。

  郦县令知道萧景曜来福安县的消息,赶紧过来作陪,又被萧景曜摆手拒绝,忙活自己的公务去了。

  段氏造船厂守卫森严,里头都是船厂的核心技术,当然不能轻易放人进去。

  萧景曜都差点被拦在了门外,还是表明了身份后,门房层层上报,终于有人去告诉了段研究员这个消息,让段研究员确定来人是否是萧总督,才能放行。

  萧景曜一见匆匆跑出来,胡子拉碴的段研究员就笑了,“本来想给你一个惊喜,没想到还得你出门来领我进去。你倒是给了我一个惊喜,回来后怎么把自己弄成这副模样?”

  段研究员眼下一大片青黑,嗓子都是哑的,“蒸汽机只有我一个人懂,我自然要受累些,先对匠人们讲清楚其中的原理,再让他们干活,恨不得把自己劈成几瓣,每一瓣都能自己干活。”

  萧景曜跟在段研究员身边进了造船厂,耳边满是叮叮当当之声,忍不住笑道:“你倒是比我这个总督还忙。”

  段研究员抓了抓自己长出来的手指长的胡子,瓮声瓮气,“您又挖苦我。我就算在造船厂,两耳不闻窗外事,都知道您将闵州的大半官员都治罪的事!”

  段氏造船厂和官府的往来也十分紧密。要不是知道段研究员和萧景曜有些交情,萧景曜的动静如此之大,段家人都想带着重礼去拜码头了。

  还好没去,不然的话,怕是要起到反效果。

  段研究员也知道萧景曜最想看到的是什么,一路不停,带着萧景曜就来到了东侧最大的一座院子里。

  萧景曜一进去,就看到了一艘巨大的帆船。船几乎有三层楼那么高,还没装上帆,一眼看过去,给人极大的震撼。

  段研究员看到这艘船就兴奋不已,拉着萧景曜开始介绍起来,“蒸汽机被我放在船身,锅炉离蒸汽机不远,用轮桨推动蒸汽机,尾部还有明轮,想试试看这两种哪种更好用一些。我还想用螺旋桨,一样一样比下来,才知道哪个最合适。”

  萧景曜都没想到段研究员的进度会这么快。

  蒸汽船的大致雏形已经成型,就差往里头填充细节,再下水试航了。

  萧景曜毫不吝惜自己的赞美,“干得漂亮,不愧是段氏最优秀的子弟,这艘蒸汽船要是试航成功,你就是开辟航船新时代的人!”

  以前的船借助的是人力风力,蒸汽船出现后,机器时代来临。不管朝堂上的老古板们有多抗拒新事物,新时代都会将他们裹挟在其中,狠狠推着他们往前走。

  段研究员也忍不住感慨道:“我记得家里同我说过,以前有位炀帝,出游下江南,走的水路,征发民夫为他拉船,整天整天泡在水里,肉都泡烂生蛆了。若是蒸汽船真的做成了,这种人力拉船的纤夫,也不必再受这等大罪。”

  萧景曜却是心头一动,段研究员这也是提醒他了。机器的出现,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生产力飙升。以前十个人才能完成的活,现在一台机器就能搞定。要是机器大量流入市场,那必然会造成用了机器的行业大量解雇伙计的行为。

  段研究员感慨拉船的纤夫不必再受苦,萧景曜看到的是他们丢了这份谋生的工作,不知道还能找到什么出路。

  别的不说,闵州就有不少纤夫,给商户们拉船帮工,每天都能得些工钱。虽然不多,也能勉强糊口。要是商户们都换上蒸汽船,那纤夫们即便有一把子力气,也没地儿卖了。

  萧景曜又开始思索着解决之道。

  刘圭和萧景曜交情深,见萧景曜又陷入了沉思,都冷落了段研究员,让他尴尬地站在一旁,当即就用手肘将萧景曜戳回神,笑着打趣了萧景曜一番。

  萧景曜则小声解释了一下自己的顾虑。

  刘圭和段研究员齐刷刷陷入沉默之中。这俩都不是政务人才,哪里知道一件新事物的出现竟然会带来那么多的连锁反应,只能敬佩地看着萧景曜。

  刘圭后怕地拍拍胸,“还好我没继续念书。不然,就算我走了狗屎运考上了进士当了官,也处理不来这样的难题。”

  想不来一点对策,告辞!

  萧景曜:“……”

  倒也没那么夸张。

  闵州现在风平浪静,尤其是大户人家,都把自家纨绔关在家里,坚决不放他们出去惹是生非,免得被萧景曜扔进大牢连累全家。

  有心狠的,是真的打断了家里纨绔的腿,任凭老人再怎么哭都不管用。据说这么干的还不止一个两个,闵州城内擅长骨科的大夫天天去了这家去那家,一天下来累得不轻,奇怪之余又觉得高兴,纨绔们少出来祸害人,喜事啊!

  萧景曜的公务十分轻松,手下执行力超高,配合度一流。那些个本地小吏现在屁都不敢放一个,别说像以前那样联合起来和一把手夺权,现在办事晚一步都算是他们对萧景曜的不尊重。

  萧景曜对自己的鬼见愁新形象适应良好,瞧瞧,现在官员们的工作效率多高!

  不过下属们总这么战战兢兢的也不是个事儿,萧景曜也纳闷,自己多温和一个人,竟然让他们吓成这个样子,怕是在他们眼里,嗜血狂魔都不如自己可怕。

  萧景曜也有萧景曜的解决办法。

  朝中吵了两个月后,终于在正宁帝的拉偏架之下,还是让胡阁老占了上风,同意了萧景曜开海禁的提议。

  为此,福王特地给萧景曜来了一封长长的信,细数他在这次开海禁之事中帮了萧景曜多少,让萧景曜好好记住他的大恩大德,日后回京必须好好帮他干活。

  萧景曜都奇了怪了,福王这一身见缝插针剥削人的本事到底是从谁身上学来的?

  只不过福王又在信中提到正宁帝的身体情况一天不如一天,没有哪一天不吃药,萧景曜的注意力又被吸引了过去。

  想到正宁帝的身体,萧景曜也只能叹气。

  实在是没办法。

  萧景曜唇边溢出一声几不可闻的叹息,又思忖起接下来要做的事情来。

  开海禁也该有个章程,怎么开,税收如何定,都是需要仔细商议的。

  正宁帝倒好,将这些事儿全都扔给了萧景曜。萧景曜都想给福王写信问一问他,朝中那么多大臣,他怎么就不去逮几个薅薅羊毛呢?

  不过萧景曜确实也有了章程。

  给京城去了一封厚厚的信后,萧景曜就向外放出消息:朝廷有意在福安县建港口。

  这个消息一传出去,原本躲着萧景曜走的闵州大商贾们纷纷捧着银子前来找萧景曜,用尽了自己的人脉就想见萧景曜一面。

  总督大人您看看我们这些热心的好商户啊!建港口的花销可不小,我们愿意给朝廷捐款,齐心协力把福安港口给建成了!

  都建港口了,肯定是开了口子允许人出海。他们要是不抓住这个大好机会,得后悔八辈子!

  不就是一点建港口的银钱吗?真要能出海,几趟就给赚回来了,必须争取!

第103章

  萧景曜料到放出要建港口的消息后, 可能会有商贾上赶着捐银子。但萧景曜没想到,前来捐银子的商贾会这么多。

  看着顾希夷统计出来的几百位商贾,萧景曜整个人都恍惚了, “闵州的大商贾这么多的吗?”

  不是,他现在噶四大家的时候,明明也跟着噶了一大堆大商贾啊。怎么还有这么多?

  建港口的银子, 可不是随随便便捐个几千上万两就行的。没个大几十万上百万,都不好意思开这个口。

  闵州能百万家底的商贾这么多?

  惊, 贫困之地不贫困,商贾身价赶国库!

  这么一算, 萧景曜都不知道该说是大齐的国库太少, 还是商贾们的家底太厚。

  当然, 这得是不算国库里从倭岛运来的黄金白银的情况下。

  那些银子不能随便全都流入市场, 黄金的话, 得做储备, 用来锚定货币。

  开了海禁,萧景曜就能想办法盘活大齐货币, 让大齐银票在周围亚洲国家通通都能使用, 再梦大一点,抢占世界市场,让世界认可大齐货币。

  就像后世某国一样,遭遇经济危机就印钞放水,让全世界买单。

  当然,这需要大齐一直强大下去,没有强大的现代科技辅助系统也成不了。但辐射到周围这一圈国家足够用了, 整个亚洲都是一体,其他旮沓的别来沾边!

  自从朝廷同意开海禁后, 萧景曜就是这么膨胀。

  走路嚣张,丝毫不慌.jpg

  萧景曜觉得前来给福安港口送银子的闵州商贾太多,还是庄明告诉了萧景曜内情,“总督府可不好进,商贾身份低微,也没别的渠道去见您。您有所不知,这群来给福安港口捐银子的商贾,并非都是闵州人。还有附近的浙商徽商,能赶上的全赶过来的。晋商也想过来掺一手,奈何路途遥远,现在可能还在路上。”

  萧景曜微微瞪大了眼,半晌才摇头失笑,“是我低估了商贾们赚钱的本事。”

  能把生意做大做强的,在商业上,谁没有一双比狗更灵的鼻子?只要能挣钱,商贾们嗅着味道就来了,不然这么厚的家底是怎么攒下来的?

  反正萧景曜也没说建福安港口只收闵商的捐款。其他商贾现在不赶紧跑来占个位置,在萧景曜面前露个脸卖个好,以后他们怕是连喝汤的份都没有。

  毕竟闵商有主场优势,人家就在闵州,离得近。他们这些外地商贾要是还不积极一点,那就只能眼睁睁地看着闵州商贾挣大钱,这多难受!

  对商贾们来说,还有什么事比明明发现了商机却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别人赚钱,自己连口汤都喝不上更难受吗?

  是以浙商徽商都积极得很。

  这俩本就是整个大齐都有名的大商人,还有着自己的商会,在外都是互帮互助,进了商会就会互相扶持,帮助同乡在本地站稳脚跟。

  闵州当然有浙商和徽商,其他地方的大商人也有。商人嘛,天南海北到处找生意,哪里赚钱往哪里跑。先前闵州海上走私,消息不可能瞒得死,精明的商贾们算算账就能发现其中的猫腻。

  只不过这事儿全都被四大家把持,闵州本地官员和商户基本瓜分掉了海上走私的巨额利润。其他商人想分一口羹都分不了,早就百爪挠心,遗憾地直拍大腿。

  现在萧景曜说要在福安建港口,又有传言说朝廷要开海禁,原来掉脑袋的大事儿,现在只要走朝廷正规手续,老老实实登记,交税,那就是合法的买卖。

  这么大的利润,谁不赶过来占个位置谁就是惊天大傻子,以后别干商人了,那就不是个经商的料!

  什么?福安港口还没开始建,为什么要给朝廷送钱?

  当然是因为早点把港口建成,大家的商船能早点出海啊!

  兵贵神速,商人做买卖也是讲究速度和时间的。出海一次,所得的利润几乎就能超过一些小商贾的全部家底。要是迟了一阵时日,那可都是钱!

  身为商人,还能没有这点子精明?

  萧景曜听完庄明的解释后,忍不住摇头失笑,对商贾们建港口的热情有了充分的了解。

  萧景曜十分感动,然后决定又透个口风出去:港口最好的位置,朝廷有意租给这次捐银子最多的那几家商户。前三年免一半租金,三年后再收租。

  商贾们听到这个消息后当即就是一声卧槽,朝廷有能人啊!这个精明程度,简直让他们怀疑朝廷里有同行了!

  想让精明的商贾们心甘情愿地掏银子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其他的不说,大齐疆域辽阔,年年闹灾,各地一闹灾,朝廷倡议商贾捐银子,人家理都不理。那还是他们的家乡呢,说不掏银子就是不掏银子。要是不给他们足够的好处,或者在他们面前吊上足够甜美的胡萝卜,想从他们手里拿银子,做梦!

  萧景曜现在就吊的一手好胡萝卜。

  前资本家和现商贾打交道,属实是专业对口了。

  萧景曜拿捏商贾们,当真是一拿一个准。

  商贾们哪怕知道这是萧景曜放出来的诱饵,都只能痛并快乐着的往外掏银子。

  原本打算捐个几十万两的,现在果断加码,掏出算盘噼里啪啦一顿打,仔细算算自己这次最多能拿出多少银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