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异界封神那些年 第199章

作者:层云之上 标签: 仙侠修真 爽文 穿越重生

  于是施慈踏上了寻找“高人”之路,将迷路的游子接回家中。

  这是属于方拓的因果。

  他一心求仙问道,如今求仁得仁,又降妖伏魔积累了不少功德,本来榜上有名,只是因为还有因果未断,不能归位。

  施慈就是来助他归位的。

  无形之中像是有一只大手,领着施慈来到方家,让他解决方拓之事。

  这就是,天机莫测。

  哪怕已经到了施慈这个位置,也无法逃脱天命。

  什么时候才有真正的大自在?那恐怕要在他封神之后才知道了。

  方大娘将施慈和方拓带到屋子里,方拓收了伞,望着家徒四壁的小小房屋,眉头不知不觉皱了起来。

  方大娘待施慈的态度十分亲近,对方拓却有些拘谨,在她看来,方拓既然是个有大本事的人,那定然是村里说书先生说的那种陆地神仙之流,她一个普通人,自然是怕怠慢了神仙的。

  而施慈是帮了她许多的晚辈,她心中感激施慈,却因为施慈普通人的身份,将他看做好心肠的晚辈,对待他的态度十分自然而亲近。

  方拓察觉到了这种不同,他心中涌起一种莫名其妙的酸涩,却因不认识方大娘而十分茫然。

  待方大娘去厨房为他二人倒水喝,施慈才看向方拓:“方兄觉得此处如何?”

  可曾觉得此处熟悉,可曾想起了什么?

  方拓没有听出来他的言下之意,紧皱的眉头舒展了些:“此处山清水秀,倒是一处风景秀丽之地。只是方大娘一家瞧着十分艰苦,叫我心中不忍。”

  他如今还只当自己心头忽然生出的情绪,是对方大娘一家的怜悯。

  施慈摇头失笑,没有说话。

  一位五十左右的女人拄着拐杖从室内走出来,她的头发虽然不如方大娘一样花白,但也已经爬上了银丝。

  岁月在她脸上刻下了深深的痕迹,说是方拓的祖母那一辈也无人怀疑。

  这就是方氏,方大娘的儿媳。

  她刚才在室内的时候就听到了施慈的声音,只是当时她在招呼方知遇,这才没有立马出来。

  方知遇虽然陷入昏迷,可是还是要给他喂水喂食,这么多年下来,方氏早就习惯了。

  “是阿慈回来了?”

  方氏闭着眼睛,“看”向施慈的方向。

  施慈连忙起身,将方氏扶到凳子上坐下:“嫂子近来可好?几个月不见,知遇兄怎么样了?”

  方氏顺着他的力道坐下,叹了口气:“还不是老样子。这么多年了,他到底去哪儿了,怎么就不肯回来。哪怕不惦记我,也要惦记他娘吧?”

  察觉到屋子里还有其他人,方氏没有再多说什么,转而问道:“这就是那位能让知遇回魂的仙人?”

  在她看来涉及神啊鬼啊的,都是仙人。

  施慈点点头,想起她看不见,又道:“对,这位是方仙长。有方仙长在,知遇兄定然能醒过来。”

  方氏感激得连连道谢:“多谢仙长!多谢仙长!这么多年,可算是看到希望了!”

  方氏对方知遇没有多少夫妻之情,方知遇能不能醒过来她其实并不在意,但是方大娘年纪大了,这么多年就盼着她儿子什么时候能醒过来,盼了这么多年,终于得偿所愿,方大娘内心的喜悦可想而知。

  方氏幼年失怙,是方大娘看她可怜时常接济,一来二去,方氏便将方大娘当做了自己的亲人。

  她嫁到方家,也是为了陪伴方大娘,在她膝下尽孝。

  但无论怎么说,方知遇能醒,对她们来说都是一件好事。

  虽然有村子里人偶尔帮忙,但家里没个能主事的人,她们日子实在难捱。

  若是只有她们便罢了,还有方知遇这么个不省人事的,偶尔还要抓药调理着不让身体亏损下去,这对她们本就不富裕的家庭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

  好在一切都会好起来。

  几人寒暄了会儿,方拓又问了问方知遇的情况,大致有了了解,这才准备明日招魂。

  今日天色已晚,还有些东西要准备,也不必急于一时。

  方家房间少,但是为了招呼方知遇,方大娘在他房间里多搭了一张床,平时就和方氏一起睡,方便时不时替方知遇喂喂水。

  这么一来,就空下了一间房。

  施慈之前搭了一间竹屋在旁边暂住,方拓住进方家仅剩的那间空房,几人商议好第二日便想办法招魂,这才各自散去。

  月凉如水,方拓睁着眼睛,越来越觉得方家熟悉,可偏偏抓不住源头,心神不定之下只好出门转转。

  方家之人都已经睡下,他一出门,就看到了院子里同样睡不着,坐在木桌前赏月的施慈。

第195章 第一百九十五章 执念

  施慈看到他并不意外,反而主动邀请:“方兄可要陪我共饮一杯?”

  方拓这才看到他面前放着的酒壶。

  他以为施慈这般人是爱喝茶多过喝酒的,谁知此时竟然在月下独酌。

  方拓在他面前坐下:“看不出你竟也是好酒之人。”

  施慈笑了笑,主动将酒杯推到他面前:“我曾经有位好友,到达一个地方第一件事就是尝尝当地的美酒,同他一起去游历了一段时间,我也觉得偶尔饮饮酒不错。”

  桌上只有一壶酒和两个酒杯,他像是早就料到方拓睡不着,在院子里等他。

  见方拓不动,施慈抬了抬下巴,示意他尝尝:“这是几年前我自己酿的,方兄不试试?”

  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方拓叹了口气,端起酒杯一饮而尽。

  清冽的酒液入喉并不觉得刺激,反而有些清甜,带着浅浅的酒香。

  他有些不解:“为何我到了此地,竟会觉得熟悉?”

  这就是他睡不着的原因。

  施慈斟酒的动作一顿,看向他:“哦?方兄何出此言?莫不是方兄曾经游历到此过?”

  方拓摇摇头:“并未。但不知为何,到了此处,总觉得眼熟。”

  施慈见他如此,有些无奈:“那大抵是方兄忘了吧。”

  此言一出,方拓也觉得可能是自己失去的那段记忆里,曾来过此处。

  他豁然开朗,也不纠结了,二人把酒言欢,说着说着,就说起了方拓总是撑着一把伞的事。

  方拓知道自己的行为十分怪异,毕竟哪有大男人整日里撑着伞,但是施慈没问,他也就没解释,如今忽然说到,施慈才知道他撑伞的原因。

  方拓说起了自己早些年的经历。

  他原本只是一只孤魂野鬼,在世间浑浑噩噩不知飘荡了多久,有一日竟然飘到了蓬莱仙山。

  或许是冥冥中的的指引,蓬莱的掌门,见他这只孤魂野鬼没有地府来捉,身上又没有戾气,当即将他点化,收为了自己的记名弟子。

  方拓在蓬莱待了三年,恢复清明后他只记得自己的名字,其他一概不知。

  但对他来说,过往并不重要,重要的是眼下他接触到了修仙之法。

  从此他日日泡在藏书楼,无事从不外出。

  他是一缕幽魂,感受不到饥饿和疲惫,一旦修炼起来就不眠不休,加上自身有些天赋,没多久就成了鬼修。

  因为他是蓬莱掌门的记名弟子,便学了一身好道术。

  但是因为自身特殊原因,他无法在太阳下待太久,触及阳光便会被灼伤,蓬莱掌门特意为他制了一把伞,方便他外出。

  三年时间一到,蓬莱掌门便说他们师徒缘分已尽,叫方拓下山,并叮嘱他无论是做人还是做鬼都要走正道。

  方拓本就不是什么坏人,在蓬莱掌门的耳濡目染之下更是成为了一位十分正直的人,他降妖伏魔,但也不轻视妖族,天下生灵一视同仁,走过了许多山山水水。

  知晓蓬莱掌门对他有再造之恩,方拓没有说什么要留在蓬莱的事,外出一言一行都以门规约束自己,不让自己为蓬莱抹黑。

  他也没说自己是掌门的徒弟,只说自己曾在蓬莱受到过指点,但这些年来他帮助的人不少,都记住了他的恩情。

  功德加身,也反哺蓬莱。

  方拓本以为自己这辈子就这么过去了,四处降妖伏魔,累了就去看看天下的风景,谁知追杀槐树妖时遇到了施慈,受邀来到这座小山村,开始好奇自己以往的经历。

  听到此处,施慈问道:“那你可想寻回自己的记忆?”

  方拓摇摇头:“罢了,顺其自然,该想起的时候自然会想起,又何必强求?”

  他倒是想得开。

  施慈挑了挑眉,没有说话。

  方拓却问道:“施兄一举一动可不像是什么普通人,潇洒肆意,又见多识广,若非察觉不到你身上法术的痕迹,我当真以为你同我一样是修行中人了。”

  施慈笑道:“我不过是个红尘客,在人世间走一遭,自然怎么自在怎么来。至于见多识广……不过是多读了几本书。”

  听他自谦,方拓玩笑道:“施兄又何必妄自菲薄?若是过度谦虚,那便成了自傲。施兄这一身见识,要是入了官场,封侯拜相不在话下。”

  “寻常人都想学成文武艺货与帝王家,你看先前咱们遇到的两位小兄弟不也是如此吗,施兄对权势半点不心动?”

  施慈摇摇头,叹了口气:“这世上最难的就是长伴君侧,况且大周如今这个局面,我并不想去趟这趟浑水。至于妄自菲薄——”

  施慈脸色严肃,认真道:“我从不认为自己有多厉害,比我见识广的人不少,比我自在的人也很多。吾日三省吾身,才能察觉自己诸多不足。我并未成为自己想成为的人,自然觉得自己还不够好。”

  这倒是他的真心话。一路走来,大多数人都在夸他,不是夸他见识广就是夸他法术高强,但是施慈从来不将这些夸奖当真。

  可以适时激励自己,却不能让自己被这些夸奖迷住了眼睛。

  人的进步源于“不知足”,他觉得自己德行不够,才会更加约束自己,觉得自己法力不足,才会努力修炼,觉得自己还不能“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才会朝着这个方向奋斗。

  他永远不会忘记自己想将天庭、地府、人间分隔开的想法。

  他要让各方势力都在自己该在的地方,不再干涉人间。

  他要敲定天条,叫妖孽不敢在人间肆虐,恶鬼乖乖入幽冥地府,神仙高居天庭各司其职,无法插手人间大事。

  他一直在朝着这个目标前行。

  妖族大部分已经迁入专门开辟的妖界,地府也迈上正轨,如今只差离天庭,然后整理出天条,还人间朗朗乾坤。

  而眼下最重要的,就是除去盲山下的一大祸害。

  施慈这些日子以凡人的身份行走,克制自己使用法术的念头,才发看到自己这么多年逐渐忽略的东西。

上一篇:宋穿之东坡妻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