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穿之薄命册 第10章

作者:童梦同 标签: 快穿 穿越重生

  可是顾青早有准备,把带着的黄狗放出去,黄狗立刻窜出去老远,追着白影,顾青也带着赵捕头和跑得快的几个士兵追上去。

  但是顾青到底是个女子,虽然平日里也常常在院子里练习跑步,但是到底比不得几个士兵,很快被他们甩下。但是,她不放弃,回头叫了几个迟疑的士兵,跟她一同去追。

  很快,前面传来了,狗叫声,人叫声,好一通乱,赵捕头在前面高喊,“捉到了,是刘三癞子!”

  后面的人一听,捉到了,还是有名有姓的,看来是人,不是鬼。于是,所有人都变成了勇士,都往前跑去。

  后面的事情就简单了。几个同伙也被一网打尽,带回衙门。

  岳县令连夜升堂,一审问,才知道,原来是前任县官要卖宅

  子充作县衙费用。刘三癞子等几个无赖,就想着,这宅子是个凶宅,但是还按着原先三分之一的价钱卖。若是成了闹鬼的宅子,不是更便宜?他们几个跟一个郭财主说好,他们在宅子里装鬼,让宅子的价钱一降再降,到时候郭财主就可以便宜买进这大宅子。而郭财主也给了他们些好处。

  那以后,刘三癞子几个就轮流晚上潜进宅子装鬼,或学女子哭声,或穿白衣,披头散发趴在墙上。

  岳县令一气之下,让人连夜把郭财主从被窝里拎出来,过堂。郭财主一看这架势,吓怕了,就如实招供。

  真相大白,相关人等入狱的入狱,挨板子的挨板子,罚钱的罚钱。郭财主交出来一半的身家才被释放,罚金拿出来一些奖励有功之人,另外一些把宋宅修成学堂,以及助学之用。

  而县令小姐训狗咬“鬼”的事情,也传开来,人人赞颂。

  原来顾青为了训练狗帮忙破案,用了几天的时间。因为听说宅子里有白衣女鬼出没,她还特意让人扮成白衣女鬼,让狗去追,当然扮鬼的人内里穿着防咬伤的棉衣棉裤。狗狗每次为了一个肉包子,奋勇追“鬼”,咬住不放,十分执着。

  这件事情影响了大西县很多年,人们后来传成“鬼是怕狗的。”于是,这里后来有了个习俗,哪里听说闹鬼,就放狗去咬。

第20章 从此萧郎是路人8

  三年,是一个官员的任期。

  三年的时间里,发生了好多事,大西县在不知不觉中,改变很多。

  首先是县学,县令大力推行县学,要所有的孩子都来县学上学,当然一开始是不顺利。穷人家还指望孩子干点活儿,富人家有私塾,不屑于让孩子跟穷人家的孩子一处上学。

  但是一年后,县学的高年级学子们考取童生的数量占到整个县里考生的9成,而且全县童生考试,考上的学子比前一年多了一倍。

  数字最说明问题,这下大家不得不服,县学还真是给大家长脸。

  而且,好些因为县令派人来说服,才把孩子送到县学的家长们发现,孩子读书认字了,比过去更懂事了,更能帮上家里的忙了。

  大西县县令为了鼓励求学,让县学第一年的学费全免,甚至纸笔费,都是当地一些富户赞助的,让那些寒门子弟起码能够读书认字。

  有些虽然因为家中贫寒,不能让孩子继续读下去,但是哪怕只是读了一年书,孩子能写会算,也可以到商铺里、酒楼里去做个活计,谋个生计了。

  而且,一些富户人家也发现,孩子去上县学,有同学比着,更能用功读书。对于孩子来讲,看见县学里读书的,有好多朋友可以一起学习、玩耍,就吵着也要去县学。

  后来,去县学上学很快成了当地的风气,除了少数溺爱孩子的富户人家,大多数读书的孩子都会去县学。

  县里还积极地发展手工业和商业,发动民众修建道路,让商人能够顺利往来。这里民风淳朴,人们看到生活一点点变好,也是十分乐意去支持县令的政令,有钱出钱,没钱出力。

  但是,在所有的产业中,最让人惊讶地还是县令养女顾青的葡萄园。在这个家家都种葡萄的县里,人们过去没有发现能用葡萄赚到什么大钱,就算后来路修好了,葡萄能卖出去了,但是赚到的钱也是有限的。

  可是顾夫人的葡萄园就不一样了,她居然能用葡萄酿酒,而且葡萄酿的酒味道真的很好,葡萄园经营一年后,葡萄酒就远近闻名了,虽然卖得贵,但是还是供不应求,外地的商人们把葡萄酒卖到了各地。很多外地人以买到大西县的葡萄酒为荣,这种新酒一时间还成为身份的象征。顾青的葡萄园出的葡萄酒都有大西县顾氏葡萄酒的商标,价位低的用小坛子装着,价位高的用瓷瓶装着。

  只是,不久后,就有无良商人仿造顾氏葡萄酒,虽然也是用葡萄琢磨着酿的酒,味道也还

  不差,但是方子不一样,口味还是明显不同。

  后来,很多人就觉得,一定要到大西县才能买到正宗葡萄酒,于是,更多的商人从全国各地而来,当地的酒楼、客栈生意都好起来,就连车马行、钱铺的生意都带火了。

  但是,人们惊讶的是,这位县令小姐并没有吃独食,在葡萄酒火了之后,她就把所有的葡萄园的产业和葡萄酒配方都捐给了大西县官府。然后再由官府发布消息,让人承包几个葡萄园,承包的银钱作为官府的收入,其中一部分资助县学,另外一部分救助鳏寡孤独之人。

  顾青自己捐出产业后,也跟其他商人、财主一样,交钱承包一个葡萄园。这下全县震动,原先看着县令千金发大财,虽然人家是用了没人要的荒地,靠的是自己的配酒方子,可还是有人眼红,有人议论。

  现在这位顾夫人居然捐出所有的园子,真是出乎意料。不过很快大家没有时间去议论别人了,顾青让懂得葡萄种植和葡萄干制作的师傅们去各个葡萄园教授方法,还让师傅们编了农书,告诉大家怎么在贫瘠的土地上种植葡萄能够提高产量。

  这下大家可算是意识到读书认字的好处了,农书很快卖光,家里有学生的,就被父母抓了壮丁,“快看看,这农书上说了啥?”

  紧接着顾夫人还让父亲把葡萄酒酿造的方子献给朝廷,换了大西县当年减税一成。而且,据说朝廷本来的意思是给顾夫人一个七品夫人封号,可是她自己拒绝了,硬是给县里换了当年减税一成。

  这下大家都服了,顾夫人真的是想帮她做县令的父亲,也是帮大家。

  有那因为县令女儿培养的师傅们帮助下开荒建起葡萄园的人家,甚至还供奉起县令父女的长生牌位。

  虽然说葡萄酒酿制的方子在大西县还是官府的,但是葡萄园能卖葡萄给官府做葡萄酒,收入也比较可观了。

  三年的时间里,大西县的荒地几乎都被开发了种葡萄了,大家惊喜地发现在这些原先没人稀罕的地方种出的葡萄,比在好土地上种的葡萄还大、还好,原来师傅们说葡萄喜欢贫瘠的土地是真的。

  当然利益所致,也有人巧取豪夺他人的葡萄园,都被清正廉洁的县令流放了,家产充公,用以助学。

  如今,大西县家家种葡萄,人人都会做葡萄干。葡萄成熟的时候,或者卖给官府去做葡萄酒,或者做成葡萄干卖给商铺,就算直接卖给外地商贩收入也不错,如今道路修好了,外地客商来往不绝,卖葡萄是不愁的。

  说来奇怪,

  其他地方种的葡萄就是比不上大西县的果实大、味道好。

  岳夫人在大西县三年,也爱上了这里的葡萄,她吃着葡萄,还不忘数落女儿,“你也是,你捐出了葡萄酒的方子,那可是你带着师傅们做了多少次才试出来最好的房子,便是领个七品夫人又怎么了?难道不该吗?偏你不要。”

  顾青喂安儿吃葡萄,还教他自己剥葡萄皮,对岳夫人的抱怨,她笑笑而已。

  岳夫人继续抱怨,“朝廷难得给女人一个封号的,你是傻了,才不要。”

  看见岳夫人抱怨没完,顾青让人抱孩子出去玩,掩了门,只剩母女两个,“我如今是假死,隐姓埋名活着。如果领了朝廷的封号,面上看着荣光,其实就是大祸患,这等于是欺君之罪了。万一让人查出来,我这顾夫人的封号是假的,我根本不姓顾,那可是全家获罪。”

  岳夫人叹气,“都怪那没良心的李家!”

  顾青笑了,“若不是他家没良心,咱们还没有这好日子过呢。”

  “也是,这大西县刚来的时候是穷困,但是好在百姓淳朴,你爹这官还不难做。如今居然繁荣起来了,这吃的、用的,都好起来了。为娘还舍不得走了呢!”

  “舍不得走也得走啊!”县令大人岳老爷从外面推门进来,“你娘俩又说悄悄话,安儿在外面不高兴,说被你们撵出去了,还让他远远的,不许淘气听你们说话。孩子可委屈呢。”

  “父亲回来了。”顾青解释,“孩子才四岁,还小呢。万一什么话被他听了去,可就麻烦了。”

  岳夫人问丈夫,“非走不可吗?这地方挺好。”

  “我这次三年考评,考了上中,非调任不可了。我倒是想留啊,奈何朝廷不许。”

第21章 从此萧郎是路人9

  县令要调任的事情,被大家知道了,百姓十分不舍。

  虽然这些年来过的县令也不坏,可是真正让这个县摆脱贫困的,还是岳县令,当然还有县令千金。

  当地的士绅富户都过来拜见,希望县令留任,但是朝廷的调令没法改变了。

  岳家走的时候,很多士绅商户人家都来相送,还有好多学子也在人群中,有些人难过得哭了。

  岳老爷也舍不得这里的百姓,一路上跟家人回忆在大西县的事情。

  后来还是顾青把安儿塞给他,让岳老爷教读书,才算把岳老爷从离愁别绪里。

  安儿四岁了,长得白嫩可爱,又聪明,三岁起,家人就教他认字、背诗。他很喜欢学东西,什么都好奇,每天都不停地问各种问题,要是换了别的父母,早被烦死了。但是,顾青很有耐心,哪怕是孩子问的问题再傻,她也耐心回答。见过的人都说,顾青是个好母亲。

  岳老爷和夫人太疼安儿,有时候难免溺爱,顾青就只好承担起严母的指责,在安儿做错的时候,训斥他,甚至罚他。不过安儿也不怎么怕,因为惩罚其实也就是做家务和背诗、写字。都是他喜欢的事情。

  安儿长得像生父,尤其一双大桃花眼,水汪汪的,人见人爱,不光祖父母,家中下人也喜欢他,凡是见过他的都会笑着跟他说话,还称赞他长得好,又聪明。

  越是这样,顾青才越是要严厉地教导他,顾青有时候想,也许正是因为长得好,从小被人称赞,所以安儿的生父李茂生才会后来成了个“花心大萝卜”,对青睐他的女人来者不拒。

  顾青在很认真地想,什么时候把安儿生父的事情告诉他,让他引以为戒。这话顾青在路上跟岳老爷夫妇说了。岳家夫妻听了,也沉默了,他们太讨厌李茂生,绝对不想安儿长大成了李茂生那样的人,看似多情,其实无情。

  李茂生的父母却一点不责怪儿子,好像别人对他们的好儿子不满,就是别人不好,他们的儿子应该人见人爱才对,有几个痴迷于他的妾室又怎么了。

  在去常州赴任的路上,岳老爷开始给安儿讲故事,安儿当然高兴,祖父的故事里有很多负心、背义男子的故事,通过这些故事教导安儿,男人要有担当,要孝顺父母、尊重妻子,勇于承担责任,还有不要贪心。本来岳老爷还想说说男人不能好色的事情,但是又怕安儿问什么是好色。算了,孩子还小,以后慢慢告诉他吧。

  一个月后,一行人到了宜州地界,离

  常州不远了。一家人在客栈住下,客栈的伙计说附近有个花市,远近闻名,可以看看。

  岳氏夫妇旅途劳累,就在客栈歇着,说不去了。顾青抱着安儿,带着下人去花市看看,安儿很高兴,大呼小叫的。

  逛了一会儿,有些累了,恰好,花市附近有个凉亭,供人歇脚。顾青就抱起安儿到凉亭歇息。

  安儿玩心大,待不住,拉着顾青想再去看花,“娘亲,看花花。”

  顾青跟儿子说,“娘亲累了,歇会儿好吗?”

  一边的奶娘和护院也劝小主子,安儿还是个孝顺孩子,就在凉亭里的石凳上坐着,两条小短腿晃啊晃的。

  这时,顾青看远处又有人过来,就跟下人把帷帽要过来。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顾青这一世是个美貌的小娘子,即便板着脸,有时候也会被路上的登徒子调戏,他们虽然看着岳家是官家,下人、护院也不少,不敢造次,但是嘴上胡说八道,占些便宜也是有的。

  顾青在路上,只要出了车马就带上帷帽,免得给家人添麻烦。在凉亭里,刚掀起帷帽透口气,就又有人来,顾青只好重新带上帷帽,遮住面容。

  等来人进了凉亭,顾青发现,是熟人。就是前婆婆,前夫李茂生的母亲,李夫人。

  这可真是巧了。

  如今的奶娘和护院都不认识李夫人,也没搭话。

  顾青自然也不想理会这人。

  只是她不想理会人家,人家可偏要跟她说话,“您家这孩子,可真是个好孩子。”李夫人见了安儿就两眼发光,视线在安儿脸上就移不开。

  “瞧这一双水灵灵的大眼睛,像公子的眼睛。”李夫人身边的婆子也过来凑趣。

  “你这么一说,还真像,唉?吴婆子,你还记得公子小时候的样子吗?”李夫人眼睛直勾勾地盯着安儿看。

  安儿有点紧张,坐在那里一动不动,奶娘见这家人家看孩子的样子有些奇怪,就把小少爷抱到怀里了。

  “不好意思,我家少爷有点怕生。”

  “没什么,小孩子都是这样的。”李夫人这样说着,还是看着孩子,把五官都仔细看了一遍,还伸手握了握安儿的小手。身后的婆子也看了一遍后说,“别说,这孩子还真跟公子小时候像得很,真是巧了。”

  婆子的口气十分夸张,引得李夫人又细看孩子,“像,真像,我那孙子若是还活着,只怕也就是这个模样。”李夫人说着,落下泪来。

  婆子赶紧劝慰,“您

  莫哭了,是那岳家女没福气,没能生下李家的孙子,日后公子再娶了妻就好了。”

  “可他不肯啊……他也是糊涂,不娶妻,倒又纳了一堆妾室,个个都有些像岳家女的地方。他这样,哪个有身份的小姐还愿意嫁给他。愁死我了。”

  顾青没耐心听她家务事,从奶娘手里接过安儿,压低声音说,“走吧。”说完,快步出了凉亭,奶娘和护院也快步跟上。

  “等等,等等。”李夫人赶紧追出去,她也不知道为什么要追,但就是觉得要是把这孩子就这么放走了,不问个清楚,一定会后悔。

  顾青几人本就年纪轻些,又歇息好了,走得快,三拐两拐,很快就走没影了。而李夫人和婆子都上了年纪,又劳累了,没走几步就跟不上了,李夫人一着急,还摔了一跤,扭伤了脚,半天爬不起来。

  “那个小娘子那般狠心,我家夫人在后面喊,让他们等等。他们好像没听见似的!真是狠心呢!”婆子一边给李夫人喂药,一边抱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