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八零种辣椒 第36章

作者:己亥之冬 标签: 女强 基建 穿越重生

  魏建军夺过老魏头手里的棍子,咔嚓掰两段。

  “村部,狗村部!”

  魏建军同样一肚子火,把断成两截的棍子狠狠往地上掼:“都她奶奶的造反了!”

  老魏头被魏建军的反应下了一跳,连忙问:“咋?她把你撤了?”

  魏建军悲愤又屈辱的点点头。

  老魏头一下子蹦起来,给了年过半百的大儿子一锤:“你当大爷的,怎么能斗不过小丫头片子。走。”

  老魏头捡起地上的棍子,和魏建军一人一截:“去老二家,看我揍不死他。”

  刚出大门,迎面遇上魏俊海。

  魏俊海看到他爷他爹一人半截棍子,眼神闪了闪。问:“爷,你们去哪里?”

  “找你二叔!”老魏头跟魏俊海说:“俊海你也一起去,问问你二叔到底还认不认我这爹。”

  “咋了这是?”魏俊海给他二叔说好话:“我二叔不挺好的?”

  “挺好?海儿啊,你知道不。”老魏头举了举手里的半截木棍,像战士举起手中的枪:“你二叔家的丫头片子,把你爹民兵队长免了。”

  “呵。”

  魏俊海胸腔发出一声奇怪而又短促的声音。

  他皱皱眉,表现出对老魏头和魏建军行为的不支持,不认同,“爷,你都快八十了,我爹也快六十了,你们咋还这么能折腾。”

  “你什么意思?!”老魏头不可置信的看向大孙子。

  魏建军则对着他好大儿冷笑:“翅膀硬了,嫌你爹老了?”

  “我是孝顺你们。”魏俊海伸手从他爷他爹手里抽回木棍。长江后浪推前浪,前浪死在沙滩上。三十多岁正当年男人的力气,哪里是两个老头子能比的。

  “民兵队长多少活,我干就行了。你们以后都好好享福。”

  “行了爷,大妹也姓魏,是咱自家人,她当支书,不比姓吕的当支书强。”魏俊海把断成两截的木棒没收,别在腰里:“爷,你是明白人。大妹当支书,肉烂锅里。咱可不能让外人看笑话。”

  魏俊海说完,转身要走。

  老魏头叫住他:“你等等。”

  老魏头走到魏俊海身边,背着手半抬头看魏俊海的脸色:“给爷说实话,海儿,你就不想当支书?”

  魏俊海沉默了片刻,看看老魏头,看看魏建军。

  “爷,我不会制辣椒种,没法挣钱。”

  “你个怂货。”

  魏俊海当做没听见,头也不回的走了。

  ——————————————————

  到了第三天,想种辣椒的全部到村部签字按手印。

  魏檗一大早从镇里带着谢明月回村,在村部看到萎靡不振,脸上浓浓黑眼圈的魏建岭和魏潭。

  “怎么了这是?”魏檗吃惊问道。

  魏建岭板着脸打哈欠,魏潭欲哭无泪跟魏檗说:“大妹,别提了。这三天家里几乎没断过人,喳喳喳嘎嘎嘎,现在我感觉耳边有上百只鸭子在叫。”

  “哈哈!”

  魏檗没忍住,笑出声。挨了魏建岭一个无情的眼刀。

  幸灾乐祸的魏檗马上笑不出来了。

  来签字盖手印的大家伙儿,逮着魏檗这个“正主”十万个为什么,把从魏建岭那里问不出答案的问题一股脑倒给魏檗。

  魏檗不但要感受耳边几百只鸭子乱叫,还要顶着几百只鸭子的叫声,用更大的声音,条理清楚、不厌其烦的把所有问题讲清楚。等到所有想种辣椒的把名字签完,印好手印。

  魏檗一张口,“嘎~”,嗓音嘶哑鸭子叫。

  “哈哈哈哈。”负责登记的魏潭忍不住嘲笑回去。

  魏檗不理他,直接抢过他手里的大红纸,看登记按手印的人名。

  虽然人多,却并不散乱。魏潭按照每家每户的方式,把同一个村组、同一户的人都登记在一起,最后统计出总人数和总户数。

  省心。魏檗对魏潭的文秘工作满意极了,她粗略扫了扫,村里八成以上的人都报名了。吕家丰、吕家满两兄弟家竟然也都报名了。

  “他兄弟俩倒想得开?!”魏檗吃惊道:“竟然不怕我打击报复?”

  “欺负你人品好呗。”魏潭呸了一声。

  “啊这。”魏檗尴尬的摸摸后脑勺:“我人品倒也没他兄弟俩想得那么好。我准备让他兄弟把贪的村里东西全吐出来呢。”

第45章 一更

  ◎一更◎

  新官上任第一把火, 把村两委班子成员换上自己人;新官上任第二把火,让想种辣椒的村民签字画押加入集体经营组织;新官上任第三把火,魏檗要求, 所有参与种辣椒的人家,趁开春之前这段时间,翻地养地!

  “工欲善其事, 必先利其器”, 种田最根本的“器”是什么, 是土地。

  等了好久终于等到今天, 魏檗终于可以对看不过眼的,油山西村板结、连作障碍严重的土地下手了。

  村里有闲人, 根本不会有闲地。所有的大田地上,都种植东西。

  魏檗强硬而不可更改的命令:“所有打算下茬种辣椒的地, 全部整地!”

  有的人家地里种的菜,翻就翻了, 冬天不值几个钱。

  大部分人家, 地里种的都是小麦。

  一望无际,绿油油的小麦。怎么舍得毁苗翻地啊?

  “不翻下茬接着种粮食。”魏檗站在地头上,面目肃然。魏俊海带着民兵队员跟在她身边。

  “麦苗怎么办?”

  魏檗语气冷硬:“直接深翻,埋地里!”

  她也心疼小麦,但,如果不养地,什么都种不好。冬日的小麦苗埋到地里, 来年会变成最好的肥料。

  因为辣椒这种植物,非常非常拔地力。对肥料、氮磷钾、各种微量元素需求量很高。一直种一直种一直种, 不让土地“歇一歇”, 土地便会“累死”, 变得非常贫瘠。

  老百姓不懂这个道理,看到土地闲着就心疼,非得种点什么。

  懂了这个道理也没有用。魏檗做工作的时候,从理论和实际例子,苦口婆心翻来覆去讲了很多遍。但没用。懂了也没用。中国人对土地、庄稼的眷恋,深深刻在骨子里。

  特别是困难时期刚过,魏建岭韩云英这一辈人,都对粮食和饥饿,有着刻骨铭心的记忆。

  魏檗每日带着民兵队“督战”,她恍若有后世拆迁队长的感觉。只不过别人是拆房子,她是拆庄稼。

  一样挨骂,一样有“钉子户”。

  好在她有“踢人”机制,“钉子户”并不难缠,因为真不想翻地,村里并不强迫,重新签字画押退出就好。

  真正让她头疼的,是“摇摆户”,或者说“拖延症户”。嘴上说着好好好,我们家不退出,一定听村里决定,明天就翻地,实际上拖拖拖,一拖六二五。村里天天催,他天天不动弹。

  魏檗只好给“拖延症户”下了死命令,必须在立春之前把地翻完。翻不完的,不论有什么理由,一律从种辣椒合作组织里踢出去。

  离立春还有不到一周。

  命令下了之后,魏檗再到田里去,就看到“拖延症户”家家都在翻地。

  “老头子,我……透好的庄稼,我下不去手。”

  魏檗听到身后有人说话,话音里带着哽咽。她回身看去,是头发花白的王婶子。魏檗记得,她家之前人口多,听村里八卦的时候,有人提过一嘴,她家饿死了小女儿。

  魏檗站在背阴里,说话的人没有看到她。

  “庄稼不值钱。粮所年年打白条。”苍老的男声带着无奈,劝自家婆娘:“咱家一堆白条,不当吃不当喝。种辣椒还能挣点。”

  “不能等收了粮种辣椒么。”哽咽变成了抽噎:“咱往年种辣椒,也没刨过庄稼。”

  “谁知道呢!谁知道村里怎么想的。”老头弯腰翻地,一锄头一锄头狠狠砸在地上,“挣钱!挣钱!挣钱!”

  魏檗抬头望天,不停眨眼,把眼里的湿意眨回去。

  一定要让老百姓尽快挣到钱。魏檗揉揉眼睛,沿着田埂悄悄回去。

  明明做的是正确的事情,怎么感觉像个大反派呢?

  “大反派”要一往无前,不被任何事情阻拦!

  土地全部深翻整地之后,魏檗开始指导大家养地。

  养地不让土壤板结,最好的办法是施有机肥。有机肥两大类,植物残体和动物残体。

  翻下去的青小麦,属于植物残体里的“绿肥”。除此之外,还包括小麦玉米秸秆、豆饼菜籽饼之类的东西。

  豆饼和菜籽饼当肥料上在地里,在这个年代太过奢侈,并且会让成本翻倍往上涨。

  至于秸秆还田,魏檗知道即便是现在八十年代,已经有地方开始做还田试点。但是吧……秸秆还田这件事,虽然禁烧秸秆之后全国推开,但争议贯穿始终,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一直没吵明白。

  好巧不巧,魏檗是坚定的“不还田”、“离田”理论支持者。

  因为她从始至终研究的是作物栽培。秸秆还田可以让土壤有机质含量上升,是毋庸置疑的。但是在还田过程中,秸秆中存在的病虫害。病菌菌丝,害虫虫卵等等,跟着秸秆一并回到了田里。

  还一次两次,一年两年,可能看不出什么来。可是日久年深,随着病虫害一年年的积累,会造成突然的病害大流行或虫害大爆发。魏檗清楚的记得,有一年黄淮地区小麦赤霉病突然大爆发,那一年,粮食减产接近百分之三十。

  因为“病根”在土里,单靠给露出地面上的植株部分打药,根本不能把爆发的病虫害打下去。

  除了病虫害之外,秸秆还田时打得不够碎、深翻不够深,会造成秸秆在土壤表层大量堆积,小麦的根没法扎到土里,遇到寒冷干旱,小麦苗大片大片干枯死亡。

  种种问题,不胜枚举。

  “植物残体”选项划掉,只剩下“动物残体”。

  农村常见的“动物残体”,是,嗯,各种动物,猪牛羊、鸡鸭鹅,包括人类的,大粪。

  但大粪不能直接用,需要经过“堆肥”、“腐熟”,也就是要把粪堆在一起,让里面的微生物分解发酵一下。把对植物有毒有害的物质分解成对植物的营养。

  夏天气温高,随便往哪里一摊,几天就可以堆好。

  可惜现在刚刚初春,黄淮平原气温尚低,且有时不时的“倒春寒”。如果把各类粪便随意一堆,既没有效果,还影响村容村貌。

  一进村子处处臭气熏天,开什么玩笑,魏檗坚决不能忍。

  所以她打算把所有的大粪都堆到一处发酵,建个简易沼气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