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晋女匠师 第3章

作者:悟空嚼糖 标签: 穿越重生

  “今天就去。”

  村外有野山,山下绕有一条蜿蜒溪河,不知道是渠江的哪条小支流,瓿知乡的良田大多都分布在溪河周围。随溪水冲刷,岸边形成各色各异的河石,王葛喜欢的不得了,每隔几天必去拣些回来。

  张菜高兴道:“我跟你一起去,你晌午照常送饭,我带虎头去河岸老地方等你。”

  “不行。”

  “我跟你一起去送饭,带虎头在坡下等你,再一块去河岸。”

  “行。”

  “你可真不给我留情面,我还能把虎头带丢了么?呶,这个给你俩!”张菜递过来一个小布包,透着饼香。“刚烙的,偷偷吃,别让你从弟、从妹知道。”

  “我们刚吃过了。回去吧,送饭时我去叫你。”王葛没接,温柔浅笑。

  “哦。”张菜脸一红,心想:阿葛笑起来可真好看啊。

  他一步三回头的离开。

  王葛牵着阿弟进院,解释道:“我不让张菜带你去河岸,是因为河岸不比寻常地方,他玩性重,万一看不住你,呛了水怎么办?”

  “嗯!我是小孩子,危险的地方,要主动避开,除非是跟在阿姊身边,嘻嘻。”

  王葛喜爱的揪一下他的羊角髻,继续劈柴。

  劈完后,给鸡喂食,然后去井边洗衣,洗衣回来后,就到了做“昼食”的时间了。昼食,就是正午时刻的“中食”。

  这个时代,普通百姓家基本已经一日三餐,当然了,如果太贫寒,日食一餐者也有。

  中食是蒸野菜麦饼,凉拌瓠瓜。瓠瓜是跟张菜家以物易物得来。张户人丁旺,劳力多,正月开始就种瓠、韭、葱、蒜,种类颇繁杂。

  王葛家正月只种的青麦,二月大豆,三月种的黍与胡麻。

  她先把阿父、从弟从妹的饭盛好,罩上布笼。剩下的再一分为二,多的放到大食盒里,是大父他们的;少的放到小食盒里,是她和阿荇的。这些其实还好,但再加几个水壶,背起来就不轻快了。

  ——————题外话——————

  葛屦子:贫穷人家穿的葛制的鞋子。

  桔槔:桔,音jie,二声。槔,音gao,一声。桔槔是一种利用杠杆原理取水的工具,春秋时期就已普通使用。

  短褐:短,音shu,四声。褐,音he,四声。短褐也称竖褐、裋褐。短、竖、裋,三字同读shu。为古代底层百姓穿的衣裤,制式为粗麻布竖裁,袖口较窄,便于日常劳作。

  (女主从妹)王菽:菽,音shu,一声。豆类的总称。

第4章 4 王葛怼叔母

  王荇叫醒从兄、从妹,王葛嘱咐好阿父,掩上院门,姊弟俩去找张菜出发。

  张菜等候好久,不等喊就蹦出来了。“快,把水壶放我这里。”

  “不用,很轻的。”

  张户在耕地搭有屋棚、灶台,不需送饭,所以张菜筐子里很空,只有他自己的午食。他说:“那我背虎头。”

  “阿兄,我先自己走,等我累了再麻烦阿兄背我。”王荇稚声稚气的认真样儿很是讨喜。

  张菜比王葛大一岁,也扎了俩羊角髻。利利索索的小郎,也不知道跟谁学的,走起路来一踮一踮儿。

  “好好走路!”王葛训他。

  “瞧你凶的!”张菜嘴上不服输,脚下却听话的收敛了。

  穿过村西后,一直朝西走了半个时辰,青翠色的野山逐渐在视线中清晰,那条宛如浅绿绸带的溪流也看到了。

  三人在岔路口改向南走,这时候张菜背起了阿荇。两刻钟后,到达一个坡下。张菜累坏了,话都懒得说,朝王葛晃啷下脑袋,她留下饭食和水,嘱咐阿弟别乱跑,然后上坡。

  这片坡开垦出的地,大部分都是薄田,个别地方还荒着,长满荆棘、野草。

  大父母他们一直在劳作,看到她来送饭才歇息。

  分配了餐食后,二叔、三叔陪大父母坐一起,边聊些家常边吃。叔母们则跟孩子们一起。

  吃都挡不住三叔母的嘴,姚氏阴阳怪气道:“同样是女娘,阿菽就没那么好命,比阿葛还小三岁呢,就得跟咱们来种地。你们瞧瞧阿葛的背,啧啧……多直!再瞧瞧阿菽!唉!”

  王菽见别人都开始盯自己的背,烦死三叔母了。劳作一上午刚歇,谁的背不驼?

  王葛说道:“三叔母心善。昨日心疼阿禾,今日心疼阿菽,就是从不心疼自家阿竹。”

  躺枪的王竹一愣,明知道从姊挑拨,仍抑制不住委屈。

  姚氏气愤:“你瞎说什么?”她揽过长子哄道:“别听她瞎说,阿母最疼你,阿母怎么能不疼你呢?”

  小贾氏反感娣妇,更厌王葛!有这侄女比着,阿菽确实缩肩塌背,跟蔫秧子似的!于是她接着娣妇的话尾讽刺道:“白吃白喝的人,当然养的俊俏。阿葛啊,不是叔母们说你,你要真有闲心闲力的挤兑弟妹,不如把力气攒着种两亩田,让你弟弟妹妹们也轻快轻快。”

  “二叔母说的对,我跟二叔母想一起去了。”王葛看着小贾氏道:“不如明日起,换阿禾留家里干活,我来种地。”

  王禾一边吃东西一边说:“王葛,我可没招你!还有,阿母、叔母,你俩和她斗法别连累我。”说完,他走到大父母那边。

  不争气的东西!小贾氏暗骂。

  王葛:“那阿菽和我换?”

  刚挺直背的王菽使劲摇头。

  小贾氏恨其不争:“换就换……”

  王菽吓哭:“我不换、我才不换!从姊要干好多活的,光挑水都要挑到半夜,我不换,呜……”

  那边姚氏就要开口,王竹猛的起身,扔下句“我也不换”,走到大父母那边,和从兄王禾排排坐。

  王菽……心如死灰,嚎啕大哭。

  王二郎早注意到这边,喊道:“阿葛,不早了,快回去吧。”

  “是。”她把食盒、空水壶全装进筐里,跟大父母、二叔、三叔一一告辞。

  老实巴交的王菽认了真,待从姊一走,就扑到王二郎怀里央求:“阿父,我不跟从姊换,我要跟你一起种地,呜……我不要半夜去井边打水,我害怕!我不会烹食,我也劈不动柴,呜……”

  王二郎“哈哈”一笑:“不换,绝对不换,我家阿菽种地种的好好的,只要你不嫌累,就一直跟着阿父种地!”

  “嗯嗯嗯!”王菽大松口气。

  王二郎狠狠瞪一眼惹事的新妇,把小贾氏吓得缩肩塌背。

  王禾正瞅着这一幕,乐呵呵说:“阿菽的背哪是种地种驼的,分明是阿母传的!”

  话分两头。王葛听到后方几声非人的惨叫,脚步更轻快了。和阿弟、张菜汇合后,三人有说有笑的吃午食,然后朝河流走去。

  水声潺潺,依偎着松柏迭秀的野山。

  好些妇人和小女娘,趁着日头暖,在河滩边捶洗衣裳。她们大多是贾地主家的佃户。

  需要一提的是,这个大晋朝,像贾地主这样没有官品的小寒门,是不在“荫客制”之内的。通俗点解释,给寒门庶族打工的佃户,都登记在官府户籍里,只卖劳力不卖自由身,是因家中劳力少,才依附于地主。

  一户佃农,通常只耕几亩、十几亩地,给地主缴纳地租即可。倘若佃户里有壮劳力,每年仍要服力役,唯一的益处,就是不需要开垦官府规定的最低荒亩。

  女子们的欢声笑语充斥在青山绿水间,恰有一叶小舟破开鳞光,顺流而行。

  舟上摇楫者,年近不惑;执网的渔家郎,未及弱冠。

  渔家郎对着岸上唱歌:“彼泽之陂,有蒲与荷。有美一人,伤如之何。寤寐无为,涕泗滂沱。”

  妇人们笑骂,都冲渔家扔石头,水花溅的鱼飞,摇楫郎君跟自家儿郎一同大笑。

  有个妇人泼辣,站起来喊:“有胆摇船过来!”

  “对啊,摇船过来~”几个妇人一起喊。

  这时,有个小娘子站起身,脸颊羞红,嗓音却嘹亮的唱道:“山有扶苏,隰有荷华,不见子都,乃见狂且。山有桥松,隰有游龙,不见子充,乃见狡童。”

  这回轮到渔家郎羞了,他阿父笑的更畅快,将船驱近岸边,朝这小娘子扔来一条大鱼。

  顿时,所有女娘们尖叫、起哄。

  王葛三人也跟着笑。据说许多许多年前,有个游历的贵人来到贾舍村,教给村人好多《诗经》里的歌谣,可惜村人们只学会了最简单的。

  张菜脱掉鞋,脚一沾水,立马凉的蹦了蹦,又被石子硌的龇牙咧嘴,果真玩性重,自己去抓小鱼了。

  王葛右手始终牵着阿荇,冲一块惹眼的红色石子过去,但用水洗净后,发现没什么意思。她朝张菜处一扔,提醒道:“别往里头走!”

  “知道。”

  “阿姊快瞧,那是昨天咱们在寿石坡遇到的大人。”王荇提醒远处骑马过来的一行旅人。

  王葛不得不感叹,小家伙的视力超常啊!等这行马队再靠近些,她才能看清确实是昨天欣赏寿石的雅士。

  ——————题外话——————

  娣妇:兄妻称弟妻为娣妇;弟妻称兄妻为姒妇。

第5章 5 匠师之路

  张季鹰一行人本来是径直离开贾舍村的,听到刚才的歌谣相和,于是转了方向。

  自破除心中桎梏后,张季鹰才看山还是山,看水仍是水,整个人神采非常,年轻了不少。他见此处异石各样各色,如星子繁多,来了兴致,开始扒拉石头。

  桓真跟部曲们则给马饮水,洗刷马身。

  “大人,那边已经没有好看的了。”阿荇扬起稚声喊,并冲张季鹰挥挥小手。

  对方轻“咦”一声,认出了姊弟俩,笑呵呵过来。

  “大人。”王葛大大方方的行了个常礼,然后摊开手掌,给对方展示她“刚拣”的石头:“这种带纹路的最好看,其余的颜色再好,河滩上也有的是。”

  张季鹰赞许的看她一眼,拿起这块石头一瞅,只见上面天生氤氲,轮廓颇似奔跑中的鹿。“不错!”

  “大人喜欢,就送予大人。”

  “不不不,无功不受禄。”

  “石头鹿而已,要真逮着活鹿,我可舍不得送人。”

  “哈哈哈!你这小女娘,倒是实在。”张季鹰手指虚点几下,解释道:“无功不受禄的禄,指的是俸禄、好处!不是指山中奔跑的活鹿。它们读起来一样,但非是相同的字。所以这句话的意思,就是我不能白白接受旁人给的好处。”

  “那大人教我姊弟这句话咋写吧?这样不就有功可受禄了?”王葛笑眯眯的又揖了一礼。

  王荇嘴巴一“喔”,阿姊太能了!这样也行?他赶忙胡乱拱手作揖:“求大人有功受禄吧。”

  张季鹰……这什么套路?他捏索着石子,怎么感觉从小童朝他招手时,就上当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