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基建实现民富国强 第20章

作者:斯遇雨 标签: 宫廷侯爵 基建 轻松 穿越重生

  云煦泽刚解开,小福子就出声夸赞,仿佛早就准备好就等着这一刻。

  其他工匠听到小福子的话,纷纷出声恭维云煦泽。

  云煦泽一开始还有些自得,过了这么多年他还没忘了九连环的解法,但听到众人的恭维,顿时有些不好意思。

  他不过是借了前人研究出来的办法解开九连环,在后世人面前显摆还能有些成就感,在这些人面前显摆总觉得不自在。

  “本王不过是乘前人遗泽罢了,厉害的是前人,并非本王。”

  云煦泽挥挥手让工匠继续忙,然后让小福子召军器司的主官来见他。

  军器司的军器监赵松是蒋晟阳推荐的人,是那个和陵越人做生意的赵家人,赵松年过四旬,为人谨慎本分,上官怎么说他就怎么做,从不会擅作主张。

  这样的人做不成大事,但也不会出差错。

  在云煦泽看来,军器司最重要的是工匠,军器监的作用只是安排好工匠们的衣食住行,让他们安心当差。

  得云煦泽召见,赵松小跑着来见云煦泽:“下官拜见王爷。”

  云煦泽让他免礼:“军器司的工匠已经招募完成,等过几日生铁到了,就让他们开始研究本王说过的灌钢法,不要怕浪费,谁先能研究成功,本王重重有赏。”

  “你记得安排好工匠的生活,莫要让他们为琐事分心。”

  赵松连忙应声:“诺。”

  接任军器监的位置后,他就发现谨王对工匠的重视,自己这个军器司主官更像是给工匠打杂的。

  但赵松没有丝毫不满,他本来只是秩俸不到一百石的小官,如今能成为秩俸两百石的军器司主官,已经很满足了。

  王爷怎么说他就怎么做!

第23章

  叶南村

  这里隶属于高平郡莫阳县,只是个小村落,村里只有几十户人家,依靠家里的几亩田地而活。

  村子西头,张李氏讨好地看着张王氏,哀求道:“大嫂,郎君的病不能再拖了,你能不能借我点钱,等甘蔗收成卖了钱,我一定还你?”

  张王氏生了张长脸,眼睛细长,给人一种尖酸刻薄之相,实际上她的话比她的长相还要刻薄:“借钱?没有,我家还穷得叮当响,有两个讨债的儿子要养,哪有闲钱借给你。”

  张王氏上下打量张李氏,撇嘴道:“谁知道你借了钱是不是真给二郎治病,村里可都传你和吴家大郎.....”

  张李氏听得羞愤难当:“村里人乱嚼舌根,我们两家住得这么近,大嫂难道不知道我是清白的?”

  张王氏嘟囔:“我又不可能时刻在家里,谁知道你们私下有没有......”

  张李氏被人这么污蔑,很想一走了之,可郎君卧床不起,急需要银钱治病,她只能忍着屈辱继续求道:“大嫂,求你借些钱给我,以后.....可以加倍偿还,如果你不信,我们可以立下字据。”

  张王氏是个爱占便宜的性子,听到张李氏加倍偿还,她心思略微动了动,她不怕张李氏不还,张李氏要是敢不还钱,她就能闹着对方在村里活不下去。

  干咳一声,张王氏端着架子,施舍般道:“二郎毕竟是郎君的亲弟弟,看在你苦苦哀求的份上,我就借点钱给你,不过说好的字据不能少,而且甘蔗收成后要三倍偿还。”

  “三倍?大嫂这?”

  “你不愿意?那我不借了,”张王氏骂骂咧咧:“借钱给你还这么多事,我可不会傻到花钱找罪受。”

  见张王氏就要转身回屋,张李氏连忙拉住她:“大嫂别生气,三倍就三倍。”

  当务之急是给郎君治病。

  张王氏得意一笑,正要去找村里识字的人立字据,就听到远处一阵嘈杂声,她抬头一看,就看到两个全副武装的甲士正朝这边走过来,旁边是小心赔笑的村长,身后则跟着一群想看热闹的村民。

  村长眼尖,看到两人立刻扬声道:“张二郎家的,两位兵爷有事找你。”

  张王氏一听这话,下意识以为张李氏犯事了,立刻后退一步撇清关系:“她和我们可没关系,我们什么都不知道。”

  一直躲在屋里的张大郎终于露头,一副生怕被沾上的样子:“我们两家很少来往,关系并不亲近。”

  这个时候,两名甲士已经走到他们面前,看向张李氏:“嫁给莲叶村王铁匠的王李氏,可是你妹妹?”

  张李氏心里正惴惴不安,听到这话心里一颤,连忙问道:“可是妹妹出了什么事?”

  甲士见找对人,面色缓和道:“你妹婿如今在军器司当差,这次王爷庄子招收佃户优先找工匠的亲属,每个工匠可举荐一户,王铁匠便举荐了你们,你们一家可愿意当王爷庄子的佃户?”

  听到这话,村民都惊了,本以为张李氏犯了什么错,没想到是摊上一桩大好事。

  虽说佃户受主家管束,但最起码不愁吃喝,而且当谨王庄子的佃户,待遇肯定要好很多,谁都知道谨王是个仁慈的。

  张李氏也被馅饼砸晕了,愣了一会儿才连忙点头:“愿意,愿意......兵爷,我家郎君生病了,能不能借些银钱治病?”

  虽然有些害怕这两个甲士,可心系家中郎君,她还是硬着头皮开口。

  甲士道:“当了王府佃户,自然会受到王府照拂,尽管去找大夫看病。”

  张李氏大喜:“谢谢兵爷。”

  张大郎夫妇看完全程,心里眼红张二郎一家能当王府的佃户,仿佛忘了之前撇清关系的事,厚着脸皮道:“兵爷,我们和二郎是同胞兄弟,平日里关系极好,总是相互照拂,我们能不能也去王府当佃户?”

  听到这话,村民们暗啐张大郎夫妇不要脸,前年嚣张跋扈占了张二郎家一分地的事这么快就忘了?

  甲士可没忘他们方才的嘴脸,冷声道:“王府只要张二郎一家,你们敢胡搅蛮缠别怪我不客气!”

  说着话,甲士的手放在刀柄上,吓得本来还想纠缠的张大郎夫妇打个冷颤,连忙后退两步。

  让张大郎夫妇更胆战心惊的是甲士接下来的话:“若是有人曾欺辱你们,尽管说来,王府会为你们做主。”

  张大郎夫妇吓得差点腿软,张王氏连忙从袖中取出全部银钱,讨好道:“弟妹,二郎和郎君是亲兄弟,你家有难我们怎么可能不帮你,这些钱你拿去给二郎治病。”

  张李氏没有拒绝,道:“我去找人立字据。”

  张王氏心里肉疼得要命,面上却是大度道:“弟妹太见外了,我们两家亲如一家,这些钱就不用还了,”只要她别把之前占地的事抖搂出来就行。

  张李氏也明白张王氏的心思,到底不想把关系闹得太僵,反正今后来往的可能也不大。

  “多谢两位兵爷,邻里乡亲都很好,并无人欺辱我们。”

  甲士也只是吓唬吓唬张大郎夫妇,不可能真的对他们做什么,见此没有再追究,叮嘱张李氏等张二郎治好病就去庄子,便离开了村子。

  等他们离开,村民们纷纷上前恭喜张李氏,别管心里怎么羡慕嫉妒恨,面上都是热情得不行。

  前倨后恭,脸色变化极快的张大郎夫妇则成了村里的笑料,时不时就被拉出来被人嘲笑一番。

  类似的事在高平郡各个村子都有发生,王府招收佃户的消息开始传播。

  随着工匠的亲戚被王府收为佃户,云煦泽厚待工匠的消息以极快的速度在高平郡传来,不过几日功夫,不论是高平郡各县城,还是县城外的各个村落,全都知道了这件事。

  一时间,高平郡百姓分成了两类人,一类是羡慕那一百工匠及其亲戚家眷,赞扬谨王的宅心仁厚,另一类则是当初王府招募工匠时,因为不信任王府,没去报名的工匠及其亲戚家眷,他们毁得肠子都青了,都想打死当初不屑一顾的自己。

  不过有一种现象却是在高平慢慢出现,那就是工匠的地位在逐渐提高,并非官府开始重视工匠,是高平郡的百姓变得尊重工匠。

  在现在的高平郡,工匠就是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的代名词,百姓们不懂云煦泽为什么重视工匠,但他们知道自己身边的工匠有可能被王府选中,只要有这种可能性,百姓就不敢像以前那样轻视工匠。

  甚至在普通百姓中,原本百般嫌弃的工匠已经成为各家选女婿的首选,毕竟王府给工匠的福利可是会惠及家人。

第24章

  招收佃户的消息在村里引起巨大反响,如今本来就是农闲时,一些无事可干的百姓讨论得热火朝天。

  章府的马车自从进入高平郡后,每经过一个村庄总能听到热闹的讨论声,次数多了,章丰钊忍不住心生好奇,终于在又路过一个村庄时,章丰钊开口道:“去打听一下怎么回事?”

  护卫领命离开,没一会儿便回来禀报:“回阿郎,谨王殿下日前招募了一百工匠,组建了军器司和清匠司。”

  章丰钊不解:“这不是很正常吗?”

  每个藩王都会组建独属于王府的官署,军器司是必不可少的。

  护卫道:“但谨王对工匠太好了,不仅安排工匠及其家眷住进城里,还特意设立公厨,两司的工匠每日都可以在公厨用饭。除此之外,谨王还收了工匠的亲戚为佃户。”

  “这全是谨王所为?”

  “正是,百姓们都这么说。”

  章丰钊对云煦泽又多了一些好奇,道:“继续赶路,今日要赶到高平城。”

  因为章丰钊年迈,马车的速度很慢,王府亲卫不到一天就能走完的路程,他们走了五天还没走完。

  ......

  在天色将暗时,章丰钊一行人终于赶到了高平城。

  护卫问道:“阿郎,可要找个客栈住下?”

  章丰钊摆手:“不用如此,直接去谨王府。”

  他是被谨王请来的,自然由谨王负责他的住处,章丰钊不想浪费钱财。

  谨王府

  云煦泽正在用晚膳时,亲卫进来禀报:“王爷,章翁到了。”

  “什么?到哪里了?”

  云煦泽都懵了,怎么来得这么快。

  “正在王府门口。”

  云煦泽立刻站起身,一边往外走,一边吩咐道:“把这些都撤了,重新在清阳殿的偏殿摆膳,让厨房把菜做得清淡些。”

  小福子不敢耽误,跑着去通知厨房。

  云煦泽虽然没有跑起来,但步伐极快,他抬头看了看暗淡的天空,对章丰钊的性格有了初步了解,这位章翁应该不是个一板一眼守规矩的人。

  重视规矩的人不会在晚上拜访别人。

  这样挺好,虽然只是教围棋,云煦泽也不想要一个老学究当老师。

  没一会儿,云煦泽到了王府门口。

  章丰钊正站在王府门口,目光看着两个石狮子,似乎在研究石狮子的纹路。

  “本王有失远迎,请章翁见谅。”

  眼前的老者虽然已经致仕,但对方为大康操劳了几十年,值得云煦泽以礼相待,更别说,这位还可能成为他的老师。

  云煦泽抬眼打量这位传奇人物,他留着山羊胡,眼角满是皱纹,但目光明亮,没有浑浊感,虽然已经年迈,他的脊背并未像寻常老人一般弯曲,反而挺得笔直,背着手站在那儿,气度斐然。

  甚至不需要介绍,云煦泽便知道这是位博学多才的学者。

  章丰钊同样在观察云煦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