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晋干饭人 第149章

作者:郁雨竹 标签: 穿越重生

  经济嘛,只要流通起来,那就活了。

  傅庭涵见她扯了一张纸开始写计划书,嘴上还碎碎念,显然对今天白天的事还是耿耿于怀。

  不由的失笑。

  诸传的饕餮宴是在宋家的别院里开的,他的目的很简单,把手里积存的锅卖出几口去,凑一凑回家的路费。

  咳咳,当然,他不可能把这个目的告诉别人,多掉价呀。

  除此外就是因为他的确好客,很喜欢热闹了。

  所以他是很认真的在准备这场饕餮宴,请了不少人,西平县本县的士绅,读书人,还留在西平县的士人,甚至一些比较大的商户他也都请了。

  诸传家族不小,虽然在蜀地,但大家都听说过,加上他本人也风趣幽默,所以大家都很卖他面子,接了帖子后都表示会参加。

  连赵程都给面子来了。

  要知道这一位可比赵铭还难请。

  连赵氏族人都难请到他。

  所以饕餮宴很热闹。

  赵含章一早换好衣服,带着傅庭涵和陈州就要去,临出门时想到这次主要是去吃东西,便让人把赵二郎也给找来。

  对于诸传,赵含章还是很有好感的,虽然他不似陈州那么傻,跟她做生意时是真的你来我往的谈条件,但他一旦说定就很大方,而且好面子(不然锅是怎么买走的?)。

  所以为了表达对他的支持,赵含章特意和王氏借了家里的厨娘给他送去,助他办好这个饕餮宴。

  因为她打入了内部人员,所以此次饕餮宴的菜式,很多都有豆制品参与。

  就不说每道炒菜都会用到的豆油了,豆腐,豆芽,用豆油炸过的豆腐泡,豆皮,还有用豆粉做的面条、包子、馒头等,可以说凡是赵含章可以想到的关于豆的菜品,这里都有了。

  哦,还有炒豆子,羊筋炖黄豆,大骨红豆汤……

  虽然诸传核对过菜单,但真见到摆出来这么多有关于豆的菜,他还是愣住了。

  客人们一开始没留意,直到一道道菜被送到跟前品鉴,有下人在一旁解说菜的做法时,客人们才慢慢发觉不对。

  赵含章是县令,甭管大家心里怎么想,在西平县里,她就是老大!

  所以她和诸传这个东道主坐在上首,傅庭涵则带着赵二郎坐在下首,对面是赵铭和赵程。

  底下一溜坐着不少人,花园亭子里还有一些,既然是饕餮宴,那主要就是吃菜,所以菜是一道一道上的,品尝完了一道上下一道。

  吃着,吃着,就有人提出疑问了,“怎么尽是豆,连这牛肉都是豆油炒的。”

  诸传最喜欢这道菜,闻言问道:“不好吃吗?我觉得这道菜最好,厨娘还加了些姜片,去腥微辣,嚼劲十足。”

  见一旁的赵含章看他,他便特意给大家解释道:“这牛之前摔伤了腿,我可是特意留到昨夜才杀的,肉还新鲜着呢。”

  “味道倒还行,只是为何用豆油,而不用牛油或者羊油烹饪呢?”

  诸传道:“牛肉是红肉,用素油最好,缘何又用荤油呢?”

  “但豆油低贱,”对方道:“诸公子,今日你这宴上的豆品也太多了。”

  诸传微微皱眉。

  赵含章便问道:“是这豆腐不好吃,还是这豆皮不够入口,有什么口味上的差错?”

  对方憋了一下后道:“太过粗糙。”

第249章 平民包围贵族

  赵含章就夹了一筷子才送上来的煎豆腐,叹息道:“如此细腻的食物,钱公子都要说一声粗糙,那豆饭又是何等的粗陋啊,而我治下之民,大多数人还在以豆饭果腹。”

  诸传也不高兴了,对一直提出反对意见的钱唯道:“这些菜或许不对钱公子口味吧。”

  他办的是饕餮宴,这人一直叽叽喳喳的说豆制品粗陋,岂不是说他用的原料粗陋?

  这些人也太没见识了。

  是,他定下这些菜色的确是受了赵家厨娘的影响,但这些菜也的确好吃啊。

  反正饕餮宴前每一道菜他都试吃过的,每天几道,每次吃到新鲜的菜式他都很高兴。

  这些菜也是他从一众菜式中挑选出来,落选的菜式比这个还要多出两倍去呢。

  他如此用心,菜色也的确不错,结果对方就因为豆子是平民所食就各种找茬,他又不是泥塑的,自然不能忍。

  众人看着他们争论起来,上下看了看后便扭头去看赵铭。

  赵铭正优哉游哉的吃着他桌子上的菜,似乎不知道他们争执起来。

  众人一看,便也忙自己的去了,或是互相交谈,或是低头吃东西,还有的,干脆不坐着了,站起来就往外走。

  三个人的交锋就这么虎头蛇尾的结束了,赵含章心里憋着一口气发不出去,诸传也不太高兴,提出反对意见的钱唯也不高兴,因为明明好些人跟他一样不喜桌上的豆制品,偏不开口,就袖手旁观着。

  傅庭涵看了眼对面的赵铭,垂下眼眸思索,待品过所有菜色,他就拉着赵含章去院子里走动,“你在平民中的威望渐重,但在西平县士族的人眼中,你还是比不过铭伯父。”

  他道:“他们看的是他的眼色行事,而不是你的,你这时候生气于事无补,不如想一想怎么取代赵铭在士族中的位置。”

  赵含章“哼”了一声道:“本来我是想徐徐图之的,毕竟西平县都到了我手里,威望这种东西,做的事情多了,自然而然也就有了,可现在,我反悔了。”

  傅庭涵:“嗯?”

  “哼,我不管他们了,”本来呢,赵含章霸道得很,她不仅要当好西平县的县令,让普遍的百姓认同她,也要得到西平士族的认同,把她和赵氏分开来,最好只认她这个县令的命令,但现在嘛……

  赵含章决定放弃叽叽歪歪的他们,她眼中的光芒微冷,哼道:“我会重新制定一套规则,至于他们心中怎么想,有理也就算了,没理就给我憋着。”

  话是这样说的,但当时赵含章心里的头绪并不多,她只是感受到了她的想法实施过程中受到的阻碍。

  在下层,她的想法可以畅通无阻,但在上层,大家基本上是各玩各的,最多顾忌一下赵氏的想法,惧怕她手中的兵马,并没有几人真心实意的听她的想法。

  现在,她一下就打通了任督二脉,想通了其中关窍,她一边写着计划书,一边忍不住的仰天大笑起来,面目狰狞的道:“农村包围城市,农村包围城市,管他是世家还是豪族,基础不还是人吗?”

  傅庭涵捏着笔愣愣的看着她,好一会儿才找回自己的声音,“我能帮你什么?”

  赵含章立即拿上自己的计划书跑过去,“完善一下,计划是这么个计划,但具体的供应量得算出来。”

  傅庭涵一目十行的扫过,“奖励?”

  “对,”赵含章道:“给上蔡捐赠的东西可以当做赈济物发下去,但我们西平县内却不是赈济,而是奖励。”

  赈济,一听就不是好词,只有发生灾祸才会赈济。

  赵含章掰着手指头给他数自己想到的可以发东西的理由,“学堂里的学生,学习好的,每个班前五名都能拿到不同的奖励,各个以工代赈点,也会评选出最优秀的前十名发送,还有县城里的老人,小孩,孝子,孝女,孝儿媳,都可以拿到奖励……”

  “除此外,我还打算从小年那天开始在县城里举行一些竞赛活动。”

  傅庭涵最先想到的是,“这样一来,来县城的人口肯定增多,可以盘活经济。”

  赵含章这几个月以工代赈,让县城有了点儿人气,但商业上的交易并不多。

  县衙外那条主街上的店铺还有近三分之一没有开门,开门的,一天也进不来几个客人。

  就是赵含章自己开的珍宝阁,客人也是零星三两个。

  目前最大的一笔交易还是诸传提供的。

  傅庭涵早就觉得西平县的商业太过死沉,但因为它才经过战争,所以他想着应该给它恢复的时间。

  赵含章也觉得这是一个机会,“所以你帮我算一算,各种奖励物品我需要准备多少。”

  她道:“油要榨,至少得提前把一些东西准备好。”

  傅庭涵应了下来,“我明天就去找常主簿,确定要奖品份额后给你算出来。”

  “别,还是根据产能来算吧,”赵含章道:“总要在我的承受范围内。”

  傅庭涵点头,“好。”

  赵含章叹息,“唉,也不知道诸传的锅卖出去没有,想想还挺对不起他的,连着坑他两次了。”

  傅庭涵忍不住笑出声来,问她,“那你要不要把锅买回来?”

  “算了,”赵含章立即改口,“诸公子也不是缺这点钱的人。”

  但她要养着这么多人呢,她是缺的。

  诸传还真卖出去了。

  甭管他们是不是心里觉得豆制品粗陋,他们的确感受到了煎炒的妙处。

  而且你们不是嫌弃豆子便宜粗陋吗?

  铁锅却是贵重的,所以有的人是真爱吃,有的人却是因为好面子,于是有不少人询问诸传铁锅的来历和价钱。

  诸传早几天前就知道赵含章让人下了珍宝阁的两口锅,现在店里只剩下一口。

  所以他毫不在意的给大家指点了来路,于是有人让下人去珍宝阁问。

  正巧,有些心虚的赵含章刚让人把最后一口锅也给下架了,有人来问,伙计便道:“最后一口锅刚被一个外地人买走了。”

  “那就没有了?”

  伙计一脸为难的道:“铁器难得,我们店里也只得了这几口锅,先前被诸公子一口气买了九口,店里就只剩一口了,不巧,刚也被人买走了。”

  他们一听,立即转身去找诸传。

  诸传听说,大松一口气,脸上的笑容都真挚了许多,对赵含章也多了些许好感。

第250章 逃课

  虽然铁锅贵,但现下奢靡成风,多的是豪族愿意出钱购买,只要东西钻进了他们心头。

  吃过炒牛肉片的贵族们觉得铁锅是真的很不错,于是不少人出面和诸传购买。

  诸传一下把价格往上抬高了十万钱,卖了三口锅以后就不肯再卖了。

  本来嘛,他买这些锅就是为了带回蜀地,不过是它出乎意料的贵,所以他的钱才有些不凑手,不然他才不会在这里出手铁锅呢。

  等过完年,春暖花开之时,他便要带人回蜀地了。

  除了铁锅外,他带回去最值钱的就是这里的消息了。

  赵含章听说他卖了三口锅后就不肯再卖,这才让珍宝阁里的人上架一口锅,还道:“待卖出去了隔上一天再上架一口。”

  掌柜应下,还问,“我们要不要涨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