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晋干饭人 第202章

作者:郁雨竹 标签: 穿越重生

  赵含章还是一身盔甲,腰上挎着长剑,目光沉静的回视看向她的目光,不惊不慌,不卑不亢,亦没有惶恐和惊喜。

  众人便顿了一下后抬手行礼,齐声应道:“是!”

  赵驹和孙令蕙都激动起来,特别是孙令蕙,拳头紧握,双眼发光的注视着赵含章。

  何刺史很干脆,宣布完赵含章的晋升后便让她代他在军中行事。

  赵含章应了下来,却没有立即见刺史府的官员和豫州的将士,而是让赵驹去把他们的人带进来,孙令蕙跟着他走,她要去安排好他们带来的一万兵马。

  傅庭涵在她下首找了个位置坐下,问道:“何刺史怎么了?”

  赵含章:“他快死了。”

  她声音平淡,却带着自己都没察觉到的痛惜,“他胸前的伤不止是旧伤,应该二次受伤过,已经坏了,如今是强弩之末,他活不了多久的。”

  傅庭涵沉默下来,片刻后道:“这样一来,局势对我们更不利。”

  赵含章点头,“外敌环伺,而我们内部突然换将,虽然我对自己很有信心,但我也知道,以我的年纪和阅历,很难让豫州的将士和官员们信服,要真正的统领他们,我们需要一场胜仗。”

  傅庭涵眉头紧皱,片刻后起身道:“我去看现在斥候收集到的信息。”

  赵含章点头,招来于盛,对他道:“还请于先生带傅大公子去看军报。”

  于盛是何刺史的心腹幕僚,在这刺史府里很有话语权的,由他领着,没人敢拦傅庭涵。

  于盛想到何刺史的叮嘱和现在的身体状况,恭敬的应下,侧身请傅庭涵先行。

  傅庭涵和赵含章点了点头,转身出去。

  赵含章则是沉静许久,最后扯了扯嘴角,努力挤出笑容来,微微抬着下巴自信的往外走。

  赵驹把她的人带了进来,她正式接见刺史府的官员和将士。

  双方见过,刺史府的将帅和官员是有些看不起赵含章的班底的。

  里面比较能让人信服的估计就是赵驹了,剩下的,不管是赵宽几个,还是站在她身边的傅庭涵,看着都过于年轻,更不要说孙令蕙了。

  年纪小不说,还是个女的!

  刺史府中的军报并不多,傅庭涵翻了一遍就记住了,他还看了豫州军斥候探回来的各种情报,双方互通姓名,算见过以后,他就开始汇报双方的情况。

  “刘渊的大军号称有二十万大军,但根据这几次出战的规律和各地的情报来看,应该只有十二万左右,其余的要么是后勤,不作战,要么就是被挟裹的普通百姓。”傅庭涵道:“而我们这边可以作战的人更少。”

  傅庭涵抬起头来扫了一眼刺史府的众将士,道:“号称是八万,但实际作战人数不足五万,全部属于虚报人数。”

  众将不乐意了,荀修代表同袍们大吼道:“傅大公子说话可要负责,你是说我们吃空饷?”

  傅庭涵面无异色道:“现在朝廷会有空饷给你们吃吗?你们要吃,吃的也是何刺史的空饷,不过这些数据都是从何刺史给你们的粮草中算出来的,也就是说何刺史是知道你们吃空饷的,养你们的人都知道的事,也就算不上空饷了。”

  荀修:……

  躲在大屏风后面偷听的何刺史:……

  赵含章掀起眼皮扫了他们一眼,示意傅庭涵道:“继续。”

  接下来傅庭涵就开始空手汇报其他情况,比如豫州库房现在的粮草情况、武器军备情况,各路将军手底下大概的人数,马匹情况……

  甚至还有接下来几天的天气预报。

  众将吃惊的张大了嘴巴,纷纷扭头去看于盛。

  怀疑这番话是于盛教傅庭涵说的。

  但于盛也惊讶呀,半晌回不过神来。

  众人大受震撼,一时不能不知该怎么质疑赵含章的能力。

  剩下的半天时间就在傅庭涵的汇报中渡过。

  赵含章听傅庭涵说现在匈奴的大军分成四部分围着豫州,其中对方的中军就围在陈县之外,立即感兴趣的起身想去城楼上看看。

  众人自然要跟随,但在去之前,荀修等人一把拉住于盛,几个重要的将领和官员就落在了后面。

  荀修不高兴的问他,“如此重要的事,你不告诉我们,却告诉傅庭涵,你何时投靠了赵含章?”

  于盛:“……如此重要的消息我也是才知道的,荀将军,你都没告诉过我你手下才有八千人,你不是号称有一万五千人吗?”

  荀修目光游移,然后又理直气壮起来,“虚报人数的又不止我一个,这不是最要紧的,若此事不是你说,那他们是怎么知道的?虽然他说的不对,其实我是有九千人……”

  荀修声音减低,又有些底气不足起来,“于先生,使君也太偏心了,赵含章虽然来援助,但她手上也才一万人,我们哪里比她差了?而且我们跟了使君这么多年。”

  躲在屏风后面的何刺史重重的咳嗽一声,一直拖着于盛说话的众人身体一僵。

第341章 心狠

  众人转到屏风后面见何刺史。

  何刺史脸色有些苍白,隐隐还泛着青色,他看向于盛,问道:“傅庭涵说的那些是你告诉他的?”

  “不是,”于盛苦着脸道:“他说的有些东西,连我都不知道。”

  比如他们现在的粮草和军备数量,他这段时间并不在陈县,哪里知道还有多少粮草,多少军备?

  倒是各位将军吃空饷的数量倒和他知道的差不离,但……

  他咽了咽口水道:“他就看了些军报,还有斥候查探回来的信息,军中的一些账目而已,翻动的极快,我觉得他应该没有记下多少东西才对,谁知竟……”

  旬修表示怀疑,“哪有如此厉害的人?该不会是赵含章提前叫人查出来,让他在我们面前做戏的吧?”

  何刺史抬起眼来瞥了他一眼,他们吃空饷的事,他都是查了许久才查出来的,赵含章才回汝南郡多长时间?

  即便她背后有赵氏,何刺史也不觉得她能在他的军中安插下那样的人手。

  何刺史垂眸思考片刻,突然又放松下来,“赵副将要去城楼上看匈奴的大军,你们再不去就追不上人了。”

  荀修等人一惊,连忙躬身告退,小跑着去追赵含章。

  于盛想了想,留了下来。

  何刺史等他们走了便看向于盛,“你这几日便跟着傅庭涵,看看他是真有这个本事,还是因为赵含章。”

  于盛应下,忧虑的问道:“使君,您的身体……”

  何刺史伸手摸了摸胸膛,眼中黯然,“日子已经不长了,我一死,军中士气必大受打击,荀修这几个都不老实,你要助赵含章收服他们几个,无论如何要守住豫州。”

  他顿了顿,沉默了好一会儿,还是狠狠地闭了闭眼睛,再睁开时便冷冽了许多,“若是守不住,那就提前将百姓驱赶离开,坚壁清野!”

  于盛大惊,“使君,这……这是遗臭万年的毒计啊。”

  何刺史眼中却闪着寒光,狠戾的道:“若豫州一定会被破,刘渊贼子也休想从我豫州得到一粒粮食,只有我们比他们还狠,方可止住他们南下的路。”

  于盛浑身发凉。

  赵含章此时已经站在了城楼上。

  城门对着的官道上旌旗飞扬,赵含章眼神还不错,可以隐约看到旌旗上的“汉”字,那里驻扎了一队匈奴军,此时他们没有攻城,所以是远远驻扎着。

  “有多少人?”

  跑来的荀修扭头就要找斥候,傅庭涵已经道:“根据昨晚的烟柱估算,大概五万人左右,只是斥候很难近身,所以不知他们的布置。”

  赵含章就扭头问荀修,“那一片的地形图有吗?”

  荀修这才找到话说,“有。”

  赵含章微微颔首,问道:“对面领兵的是谁?”

  “是刘渊四子刘聪。”

  赵含章意味深长的“哦”了一声,“是他呀。”

  赵含章深深地看了一眼远处的驻地,那边的人似乎也发现了城楼上正有人盯着他们看,于是跑出不少士兵对着他们大声取笑。

  可惜离得太远,听不到他们说什么。

  那些胡人浑得很,当场脱了裤子就冲他们的方向撒尿,极至侮辱之能事。

  赵含章默默地看着,傅庭涵脸一黑,侧身挡在她身前,和她道:“走吧,你该去见一见三军将士了。”

  赵含章点头,又往远处看了一眼,这才转身下楼。

  那么远,除了能看到他们的动作外,还能看清啥?

  但这份侮辱她收到了,赵含章有些手痒,决定回敬一二。

  说是三军,但其实只是部分士兵,大部分都还守在前线的各个点上,丁点不敢松懈,所以能够出来列队让赵含章阅兵的士兵并不多。

  赵含章也只是意思意思见一见,在他们面前,她没有战绩,见面不过是让他们更加没有信心罢了。

  所以见过之后,赵含章直接和自己人开会讨论,“我决定夜袭。”

  赵宽吓了一跳,忙道:“郡丞,不是,郡守,我们远兵而来,正是疲惫之时,这时候夜袭不怕他们以逸待劳吗?”

  “要是王弥、石勒几个领兵,我自然是不会做此决定,但刘聪,我们可以一战,”赵含章道:“我要指挥得动豫州的兵马,那就需要拿出战绩来,若我们不出击,那就得等着他们围城时反攻了。”

  “但打守卫战对士气的效果不会很好,即便守住了,我们损失也不小,”赵含章声音压低,“现在士气低落得很,若是败了一场,我便很难再收服他们,甚至有可能会有大量的逃兵。”

  赵含章说这么多,不仅是说给赵宽听的,也是说过其他人听的。

  赵驹立即点头,果决道:“末将愿领兵亲去夜袭。”

  赵含章冲他笑了笑道:“我和千里叔同去。”

  她看向孙令蕙,问道:“地形图拿到了吗?”

  “是。”孙令蕙立即拿出来摊开给众人看。

  傅庭涵走过去,皱了皱眉,“这图怎么这么粗糙?”

  “将就看吧,”不过这图的确很粗糙,赵含章看了许久后指着一处道:“千里叔,我们兵分两路,你在此处接应我如何?”

  赵驹看了一眼后应下,“好。”

  傅庭涵问:“你打算出兵多少?”

  “两千,”赵含章道:“一千骑兵,我领着他们去袭杀,还有一千由千里叔领着接应。”

  傅庭涵就点着图道:“那就从这里攻入,我刚才看了一下,虽然半边营地隐在树林后面,这一处应该是兵力薄弱处,”

  赵含章心中一动,“得摸清他们粮草所在的地方。”

  傅庭涵看向她。

  “匈奴远方来攻,粮草肯定跟不上,我们要是能烧了他们的粮草,一入冬,他们就不得不退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