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晋干饭人 第210章

作者:郁雨竹 标签: 穿越重生

  苟晞眼光在这儿,他自然看得出来,赵含章说会以豫州报答他,但并不是臣服于他,而他也看得出赵含章身上的傲气,想要收服她,且还有得磨呢。

  不过,这会儿管她呢,能把东海王打趴下就好。

  苟晞想到赵含章承诺他的事,嘴角翘了翘道:“何畅比之赵含章差远了,要不是他一直左右摇摆,豫州何来此祸?”

  阎亨没说话,何刺史要是不左右摇摆,豫州是没了匈奴之祸,但一定有别的祸难,很有可能今年苟晞和东海王才打起来时就完蛋了。

  赵含章和她留在城外的兵马汇合,苟晞还算大方,知道赵含章他们没有粮草,所以给他们送了三天的粮草。

  她也只需要三天的粮草,毕竟是轻骑兵,一般只带两三天的干粮。

  休息了两天,将士们精神好了不少,喂饱马,众将士随赵含章上马。

  赵含章嘴角含笑的告诉大家,“苟将军已经答应出兵,豫州之祸很快便能解,我们现在便回陈县去,这一次我们绕道管城。”

  众将士不知为何要绕道管城,但这不妨碍他们听她的命令,因此齐声应下。

  赵含章便带着他们往管城去,一路上都没遇到敌军,只是看到了被匈奴军征粮队焚烧后的村庄。

  村庄里横尸满地,只闻听乌鸦的嘎嘎的叫声,沿途村庄都很安静,赵含章领着兵马经过,并未停留,只是眼中常含泪水,但她没有收回目光,反而倔强的偏着头去看倒伏在路边已经看不清面目的尸体,然后驱使着马从他们身边跑过。

  只有停下休息时,大家才会沉默的在路边挖个大坑,把目之所及的尸体搬过来,一起叠在坑里掩埋了。

  傅庭涵一路上看多了尸体,各种凄惨状态的都见过,这会儿已经能够面不改色的和赵含章一起抬着尸体放进大坑里。

  他从草丛里找到了一对母子的尸体,孩子只有三岁左右,只是胸口有一个大洞,紧贴着他的母亲身上亦有,长枪应该是从他母亲身后刺过来,刺穿了身体后伤到了他。

  傅庭涵没有分开母子,而是将瘦骨嶙峋的俩人一起抱起,轻轻地放在了坑的最上面,他比划了一下,觉得放不下人了,于是和士兵们道:“掩埋吧,再挖一个坑,再放进去,很容易就被野兽刨出来了,要埋得深一些。”

  士兵们应下,就在不远处找了块空地继续挖坑。

  赵含章将土掩埋回去,最后累得坐在草地上发呆。

  傅庭涵也坐到了她的身边,与她一起默默地望着这两个尸坑,“堪比列强欺压和日本侵略我们的那时期了,我有些明白你了,含章,我们得更努力一些,如此末世,我不愿再见。”

  赵含章就把眼泪憋回去,轻声回道:“好。”

  大军略一休整便继续往行军,快入夜时,赵含章他们终于发现了匈奴军的驻地。

  斥候回来禀报,“前二十里处驻扎,粗略数了一下营帐,大约有五千人,里面似乎有大量的汉民。”

  赵含章看向傅庭涵:“管城离得还远吗?”

  傅庭涵拿出地图给她看,“不远了,再往西八十里就是,这应该只是其中一个驻军,附近是不是有坞堡?”

  赵含章看向斥候,斥候羞愧的道:“沿途都找不到人相询,我们看了一下,匈奴驻扎偏东三里处好似是有一个坞堡,只是断壁残垣,已经被攻破。”

  那看来,匈奴营中就是从坞堡和附近村庄里劫掠来的汉人了。

  大家等着赵含章拿主意。

  赵含章沉默片刻后道:“让将士们就地休息,吃饱喝足,待到深夜。”

  众人心领神会,立即应声退去。

  赵含章领着的这支队伍自出来后就一直在打,且从未有过败仗,大家都悍勇无比,这两天沿途看到如此多的尸体和被焚烧的村庄,胸中早沉着一股气,这会儿听到上面的命令,猜出晚上要夜袭匈奴了,便都狠狠地咬了一口干粮,将这口气留着,决定晚上好好的发泄出来。

第355章 亲戚

  赵含章胸中也有一股气,但她这股气早已沉淀,此时已经能很平静的思考。

  因为距离匈奴的驻地不是很远,大家不敢生火,生怕引来匈奴的斥候,因此她就吹了火折子和傅庭涵仔细地确定了一下地图,“五千人,我想把他们全留下。”

  傅庭涵:“抢占营地?”

  赵含章点头,“对,把里面的人都带出来,可惜这附近多是旷野,救出来也不好安置,所以我决定带他们去管城。”

  “兵贵神速,我们又是轻骑兵,带上他们,只怕很快就被匈奴的援军追上了。”

  赵含章嘴角微翘道:“所以我要把他们大部分留下,不能让他们向西求援,我打算扮作匈奴兵接近管城的匈奴。”

  傅庭涵只是惊讶了一下便接受了,“现在北宫纯被堵在管城里出不来,外面都是匈奴的兵马,扮作他们的确没问题,但他们人不少,我们只有两千人,你想要怎么打了吗?”

  “一旦动起手来,他们就会立即反攻,你有信心在五万人中脱身?”

  不错,根据情报,现在围着管城的匈奴有五万兵马,领兵的是刘渊手下的大将乔晞,不过这位和北宫纯比可差远了。

  北宫纯只有五千兵马,愣是在孤立无援情况下把管城守到了现在,而号称有八万军马的乔晞目前只剩下五万。

  赵含章心内计划着接下来要做的事,在火折子微弱的光下给北宫纯匆忙写了一封信,交给两个斥候:“想办法在明日午时前将信送进管城中。”

  “是。”

  斥候领命而去。

  赵含章这才合上火折子,眨了眨有些酸疼的眼睛,转了转脖子道:“走吧,睡觉去。”

  将士们和衣而睡,不到两个时辰便睁开了眼睛,然后大家悄悄地点燃了火把,一直围着他们转悠的蚊虫呼啦啦振翅飞走,大家喝了一点儿水,又啃了一块干粮,然后就拿着武器上马。

  全程没有发出多少声音,大家闪着一双双明亮的大眼睛注视着最前方坐在马上的那人。

  赵含章手握长枪坐在马上,毫不在意围着她打转的蚊虫,微微抬着下巴道:“我知道,这两日大家都积累了一肚子的气,我赵家军不仅是为自己而战,也为百姓而战,尤其是我豫州的百姓!”

  “如今他们被人劫掠、杀害,今夜便是我们讨回公道的时候,”赵含章道:“大家现在就胸中积累的那股气发出来吧,杀进营中,将被困在里面的兄弟姐妹救出来,你们战不战?”

  “战!战!战!”

  “好,现在出发!”

  众人沉默的跟着赵含章一踢马肚,快速的朝匈奴军的驻地逼近。

  这一次他们没在路上再停留,而是一鼓作气杀到营帐,赵含章一马当先,直接杀了进去。

  傅庭涵跟在她身侧,也杀了进去,到此时,他已经是一个能上马杀敌的军师了。

  匈奴营地大乱。

  这一带除了管城,其余城池都被匈奴占了,北宫纯自顾不暇,守城都困难,更不要说出来偷袭了,所以匈奴军很放松。

  赵含章直接杀入营中,他们钻出来时脸上都是懵的,然后便带着懵逼的神色倒下。

  但他们毕竟身经多战,里面的人很快反应过来,纷纷抓着武器冲出来,但没有穿甲衣,又一时拿不到战马,赵家军早就憋了一肚子的气,此时士气高涨,一下就把他们冲得溃败。

  领兵的胡将披头散发的跑出来看,衣襟敞开,裤子都穿反了,他大声吼道:“敌袭,敌袭,快取马来……”

  赵含章一扯缰绳飞过,一枪刺去,对方话还未说完便圆睁着眼倒下了。

  主将一死,匈奴军没有了指挥,营地里更是混乱,开始有人向外溃散,接下来几乎是赵家军单方面的屠杀。

  到最后,赵含章已不愿杀,将士们胸中的怒气也渐消,在赵含章的指挥下,把所有匈奴军往中间赶,然后用马将他们圈在了营地中间。

  赵含章甲胄上都是血,她驱马上前,长枪向前轻轻一点,微抬着下巴道:“缴械不杀!”

  此话一出,他们立即放下手中的刀枪,跪下低头投降。

  赵含章侧头冲秋武微微点头,“将所有武器战马都收回来,清点降兵。”

  “是!”

  秋武立即带人上前,将所有兵器和战马都收起来,用绳子把投降的人都绑缚了。

  赵二郎骑马小跑过来,兴奋的指着一个方向道:“阿姐,那边好多人,有一个人说是我们家亲戚。”

  赵含章眉头一挑,扭头和傅庭涵对视一眼,立即跟过去看。

  那是一片空地,被十几座营帐围在中间,里面挤了大约近千人,老幼妇孺都有。

  每个人都形容狼狈,有的人已经躺在地上奄奄一息,身上还散发着难闻的血腥味和腐朽味。

  赵含章下马大踏步上前,为首的一个老者立即带着一中年和一青年踉跄着上前,在赵含章三步外停止,眼含热泪,“可是西平赵氏三娘吗?”

  他年纪大,赵含章作揖行礼,半躬身道:“正是三娘,不知先生是?”

  对方立即踉跄着上前,脚下不稳,半跪在赵含章身前道:“表妹啊,在下管城李厚,是齐人!”

  赵含章眼中闪过迷茫,但不妨碍她双手用力的将人扶起来,“不知表哥和我家哪一支有亲?”

  族亲太多了,族亲的亲戚就更多了,她一时没想起来谁和管城李家有亲。

  李厚也很不好意思,黑暗中,脸微微薄红,但此时生死攸关时也顾不得这许多了,他道:“就是和表妹这一支有亲。”

  赵含章就想到她娘,在脑海里翻了翻,小姑娘是背过自家族谱的,而且她外祖家的亲戚多不在此处,那是她奶奶?

  还在想,李厚已经道:“先曾姑祖母是赵公的亲舅母。”

  赵含章:……哦,那的确是她这门亲了。

  如今和夏侯玄有血脉关系的,除了夏侯家的后辈外,大约也就她这一支了。

  除了她和赵二郎外,也就在洛阳的赵济等人了。

  虽然这表得有点儿远,但赵含章依旧热情的握住了这位老表哥的手,将人扶到一旁坐下,问道:“李表哥是何时来的这里?家中人可都还好?”

第356章 认亲

  李厚眼泪就落下来,他是真的悲伤,哭得不能自抑,“我李家只有一个小坞堡,前段时间他们去我坞堡中征粮,我自知打不过,已经愿意替他们筹集粮食,谁知他们过了两天又来,到底没放过我们,纵兵劫掠,我李氏族人,还有坞堡中的村民,十不存一啊。”

  一旁的中年人和青年也纷纷落泪。

  李厚拉着中年人和青年的手道:“如今我身边亲近之人只剩下我这侄子和侄孙了,还请表妹怜惜,给他们一条活路。”

  赵含章看了俩人一眼,问李厚,“那这里面的人都是……”

  李厚抹了抹眼泪后道:“多数是从各村庄劫掠来的百姓,还有些是我坞堡中的村民,还有我几个族人。”

  李厚忙让李涞去把族人们都叫上来拜见赵含章。

  赵含章也没拒绝,接了他们的参拜后道:“好叫表哥知道,我们现在还在打仗,并不能立即返回西平,所以我只能把你们送进管城。”

  李厚脸色更加惨白,忙道:“可管城被匈奴人包围,里面的北宫将军虽厉害,却兵少粮缺,只怕守不了多久。”

  管城要是破城,城中的百姓不还是一样的下场吗?

  不是被杀,就是被劫掠进军中。

  赵含章道:“我们这次来就是支援北宫将军的。”

  李厚惊讶,然后眼睛大亮,“是不是大军要来了?”

  赵含章没有否认,只是道:“我们只攻不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