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晋干饭人 第280章

作者:郁雨竹 标签: 穿越重生

  “去吧,去吧。”赵含章也在阅卷,取才可是大事,轻忽不得。

  傅庭涵卷子阅得最快,他目前只看算术的卷子,一眼扫过便知道对错,一旁的阅卷官才开始第一题,他已经拿着朱笔将一张卷子点完,直接给出评分。

  阅卷官不由偏头看了一眼,忙指了一处道:“大公子,这答案虽是对的,但这过程似乎从未见过。”

  “只是换了一个计算方式而已,也是对的,”傅庭涵将卷子放到一旁,见他们改得这么艰难,就道:“放着我来吧,你们去改他们默写的经史子集就好。”

  阅卷官们对视一眼,应下,去批阅另一边的卷子。

  卷子都被糊名了,又是第一次考试,师生们都没有经验,所以暂时没有作弊的可能,这一次招贤考非常的干净。

  也是因为第一次,考生们没有经验,五花八门的卷子都有,各种答案看得赵含章眼泪都快要出来了。

  每天的阅卷都是快乐的源泉。

  汲渊却是被一些卷子给气得不轻,完全不明白女郎到底是怎么修养的这般心性,竟然还能笑出来。

  赵含章不在意的道:“第一次嘛,大家都没有经验,先生觉得他们答得不好,落了他们的卷子就是,让他们明年再考。”

  汲渊哼哼起来,“只是浪费我等的时间。”

  赵含章却不觉得,她翻出一张被汲渊丢在一旁的卷子乐道:“我却觉得其中有些卷子写得甚是有趣,比如这张,明目张胆的写要对我用美男计,还说女子当政必不长久,因为女子多有心软的毛病。”

  “可真是奇怪,他在这里面又写女子善妒,狠毒起来犹如黄蜂尾后针,这正也是他,负也是他,这叫我如何是好呢?”

第478章 变天

  汲渊实在领悟不到其中的有趣,道:“女郎不喜,落了他的名次就是。”

  “不,”赵含章将卷子放在可取的那一边,微笑道:“他的看法虽有些偏颇,但一些认识和计谋却不错。”

  “比如?”

  “既然他知道对我可用美人计,那自然知道对别人也可用此计策了,”赵含章道:“天下人,所求不过钱权名色,四样总有一样能挠在对方心间。”

  汲渊就问赵含章:“那女郎求的是什么?”

  赵含章歪着头想了一下,“我四样皆求。”

  所以有钱的,有权的,有名的,都可来找她,只要有利可求,她多半都会合作。

  汲渊:“那色……”

  赵含章瞥了他一眼道:“庭涵不就是色吗?”

  汲渊就松了一口气,和赵含章道:“傅大公子现在名声不显,那是因为我有意压住了他的名声,你我皆知,他于女郎的大业有大帮助,所以我希望女郎和大公子情投意合,情比金坚,情……”

  “行行行,”赵含章拦住他,“先生,我在您眼里就那么多情吗?我明明是个专情之人。”

  汲渊就感叹道:“我也想相信女郎,但……”

  他上下打量了一下赵含章,意思不言而明。

  她的表现实在不像是个专情的人,而且他降低傅庭涵在外的名声,她不仅知道,还出手帮忙扫去许多痕迹,让除了内部的人外,外人几乎不闻傅庭涵的名声。

  这在当下这个以扬名为生存和谋取前程途径的时代来说,赵含章此举无异于在打压傅庭涵。

  虽然傅庭涵一副甘之如饴的模样,但汲渊还是心虚得很。

  这天下士子,谁不想一飞冲天,天下闻名呢?

  赵含章不知汲渊心中所想,只坚持道:“我是个专情的人,真的!”

  汲渊无奈的选择相信,“好吧,女郎说的都是对的,那这人……”

  “取了,”赵含章道:“既然他擅长此道,以后说不定能用上。”

  赵含章将糊名去掉,上面是谭季泽三字,她笑了笑,将卷子放到一旁。

  阅卷结束,大家这才将糊名的纸张去掉,将各人的名字和成绩一一记下排列,择优录取。

  这件事由汲渊来做,赵含章会在成绩公布后见一见他们,相当于面试,大家见个面,好歹彼此能有个大概的印象。

  而吏房早把需要的缺报了上来,只等这批人被录用后就委派下去。

  因为是第一次,彼此间都有些紧张,放榜的那天,赵含章早早就醒来,然后换了装束,跑去找汲渊一块儿去看热闹。

  汲渊困倦的道:“女郎有事找大公子去吧,我就不去了。”

  他连着忙了几个月,这几天为招贤考更是没少熬夜,难得可以休息一晚上,实在是不想动弹。

  赵含章只能跑去找傅庭涵。

  傅庭涵和她去了,俩人站在街角看着拥挤而来的士子,不由相视一笑。

  傅庭涵道:“恭喜你了。”

  赵含章笑得眉眼弯弯,“这是我们共同努力的成果。”

  这一次豫州取才人数不少,世家公子和女郎不少,寒门学子也有,不过因为教育程度的问题,录取的还是以世家公子和女郎为主。

  这一次通过招贤考被录取的女子只有五人,却让赵含章很欣慰了。

  这说明风气已在悄悄改变,大家依旧默认了女子也可为官,来这宦海中争一争前程。

  榜单贴出,这一次被取中的共有四十八人,听着数字不大,但对于豫州一州来说,两年一次的定品也取不了这么多人才啊。

  而且并不是定品之后就能出仕,哪怕被定品,也需要花费时间谋官,不似在豫州,好像一考过就能马上出仕了。

  的确是一考过就可以补缺了。

  榜单张贴好,赵含章在刺史府里设宴,亲自会见他们。

  这一次不考试,赵含章只与他们谈在她这里做官应该具有的品格,俗称职业道德。

  谈完职业道德,才谈人生理想。

  对于大晋官场的风气她是无能为力了,但豫州官场的风气,她自认是可以掌控的。

  这一次补缺,填补上这么多她选出来的官员,要是都不能把风气扭转过来,那她这个刺史也不必当了。

  宴席结束,士子们拜谢赵含章后各回各处,却没忍住凑在一起,“今早竟没发现,这一次取中的人中竟有许多寒门学子,我记得今年也有不少赵氏子弟及其姻亲参加考试,取中者竟不多,她这是何意呢?”

  “不想被赵氏控制?”

  “此时说不想被赵氏控制是不是迟了些?”

  “莫要转开话题,她不定品,以试取人,那家世名望岂不是全无用处了?”

  但更多的人关注的是,赵含章特别强调的在其位谋其政的问题,有人感叹道:“大晋终于要变了。”

  “这不是变,简直是要换天啊。”

  而没参加招贤考,只是来观望的人也看出了一些门道,不由道:“赵含章野心不小啊。”

  “只不知这样的取才方式是谁给她想出来的。”

  “我却是更佩服她整肃官场的魄力。”

  “总之,豫州的天要变了,她此举若是成功,恐怕整个大晋的天也要变了。”

  他们却不知道,大晋的天正在变。

  就在赵含章沉迷于劝课农桑,练兵种地时,洛阳的天变了。

  因为苟晞坚持不懈的挑拨离间,皇帝和东海王爆发了一场冲突,这次不是暗着来的,而是明着来的。

  刚刚探得皇帝密诏苟晞要讨伐他的东海王被伤透了心,立即点了自己的兵马要离开。

  他要回东海郡去,他这一走,竟是要直接带走二十万官兵,连王衍也要跟着东海王走,更不要说随附的百姓了。

  达到了三十万人之巨,洛阳城大半数人都要跟着他离开。

  皇帝听到消息,脸色一白,不得不亲自去挽留,但东海王已经被伤透了心,他自觉他是一心为了大晋,奈何皇帝总不信任他,反而还和外人苟晞勾结害他。

  他为何还要继续留在洛阳?

  他不是想逃开他的控制吗,他倒要看看,他走了以后,皇帝能有什么作为?

  皇帝见留不住他,忍不住道:“王爷要离开,总要给洛阳和皇宫留下把守之人吧?”

  东海王就讥笑道:“哪儿还用得到我的人?陛下手上不是有两万兵马吗?”

  皇帝脸色惨白。

第479章 离京出走

  没有两万人了,甚至都不足一万。

  傅中书带回两万人后,东海王一直克扣这部分的军粮,加上各种威胁和诱惑,人跑了不少。

  傅中书倒是有心练兵整肃,但国库都掌握在东海王手中,他们这两万人从他手上拿不到一文钱。

  所以这两万兵马只能他们自己养。

  傅祗为此变卖了不少家产,连皇帝也节衣缩食的养着他们,但两万人是那么好养的?

  俩人都不是擅经营的人,不到半年的时间,这两万人便跑了不少,加上东海王时不时的和他们发生一些小冲突,损失就更大了。

  到现在,他们只剩下不到一万的人了。

  而这一次,东海王离开,那是把国库都搬干净了才走的。

  皇帝看着空荡荡的库房,只觉得眼前发晕。

  愿意留下来陪同皇帝的人不多,但依旧留下来不少,这些人都是东海王留下来看住皇帝的。

  他虽然把兵马都带走了,却没有带走所有的臣属,他打的什么主意,路人皆知。

  傅中书头发已苍白,他走到皇帝身边,躬身道:“陛下,我们迁都吧,洛阳饥荒,再留下去,别说我们这八千将士,就是陛下这里也难供应饮食了。”

  “不可,陛下此时若弃洛阳而去,岂不失民心?”

  “你闭嘴!”傅中书终于忍不住怒火,指着他们的鼻子骂起来,“你们想将皇帝困死在洛阳,好成全东海王称帝之心是不是?”

  “你休得胡说,东海王从未有此反叛之心,倒是苟晞狼子野心。”

  “还有你那孙媳,赵含章独占豫州,没有朝廷册封就敢在豫州内任免官员,傅中书,你敢说这里面没有你的授意吗?”

  傅中书气得不轻,回头和皇帝道:“陛下,不能犹豫了,我们粮草所剩不多,再不走,恐怕真的走不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