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晋干饭人 第369章

作者:郁雨竹 标签: 穿越重生

  赵瑚也嘀嘀咕咕的走了。

  亭子里一下只剩下赵铭一人,他垂下眼眸一子一子的将棋子收起来放好,然后冲亭外站着的下人吩咐道:“去将长史请来。”

  他觉得赵瑚刚才说的模式不错,他们完全可以在陈县,不,是整个豫州推广,由县衙或者郡守府收购麻团,提供蚕种,收购蚕丝等,提倡百姓闲暇之余种麻种桑养蚕。

  不必大开作坊,直接包产到户,衙门只做收购,到时候只需开一个作坊,专门纺织麻布和绸缎就行,或者都不兴开作坊,衙门完全可以稍稍提高价格,又转手卖给似七叔这样的人。

  他翘了翘嘴角,觉得这个主意是真的很不错。

  这些麻布和绸缎,都不用往外销售,只豫州和洛阳就能吃得下,现在两地最缺的不就是布匹吗?

  赵瑚不知道他就转身的功夫,他的大侄子就照抄了他的主意,他亲力亲为的去看了一下牙行推荐的几块地。

  哦,这牙行是挂在县衙那里的,其中有相当一部分地是衙门的。

  嗯,都是赵含章当上豫州刺史以后让人清点出来的荒地,超过三年以上不耕种,或者经查实原主人已经离开陈县,土地丢荒超过一定时间以后,她直接大手一挥,直接都成了她,哦,不,是公中的土地。

  除非之后原主人回来申诉,并且能交上一定的赋税,不然这地就只能是她的了。

  除了公中的土地,还有别人挂在这里买卖的土地、宅院和铺子等。

  赵瑚都看了看,用了三天时间才定下要买的田地和铺子,还顺便给自己买了一个宅院。

  距离郡守府不是很远的一个空宅院,三进院,有花园,有假山,还有水,花费不少。

  嗯,这笔钱还是给到了衙门。

  赵铭说什么也不愿意降低价钱,用他的话说是,“这个宅院本是不卖的,三娘特意叮嘱过,将来这一片宅院都是要赏赐给有功之臣的,要不是七叔,这栋宅院我是不会卖的。”

  赵瑚知道他说的是真的,这一片不少人都想买,尤其是外地来的客商,他们常走陈县,若能在这里买一栋别院……

  将来出入的邻居就是赵含章身边的将军和谋臣啊。

  可惜赵铭不卖。

  赵瑚算是第一个从他手上买到宅子的人,因为这份特别,虽然价钱很高,肉很痛,他也是带点开心的。

  也因此,他倒有点期盼去洛阳了。

  赵瑚不傻,他知道,这种特权是赵含章给他的,既然如此,那他也得付出点什么,和赵含章把关系搞得更好,将来才能享受更多的便利。

  赵瑚终于下定决心去洛阳,并且选定了时间。

  一直等着的赵铭悄悄松了一口气,不枉费他一路给他的便利,他要是再不去洛阳,赵铭就要忍不住炸毛了。

第628章 松动

  赵淞亲自将赵瑚送到城外十里长亭,一路叮嘱,“去了洛阳,好好与子程说话,你不要总是气他。”

  赵瑚无言道:“五哥,到底我是他老子,还是他是我老子?”

  “说你一句你就生气,这脾气何时能改一改?”赵淞道:“都这么大年纪了,性情就不能温和些吗?三娘性子也硬,你记得让一让她,别总是与她吵架,我不在,她要是对你做什么,可没人能拦得住。”

  赵淞可还记得当年赵含章和赵瑚一见面,她就敢拉着他一起给赵长舆陪葬呢,若论硬,别看她整日笑眯眯的,她脾气可比赵瑚刚硬多了。

  赵瑚更能屈能伸一些,所以赵淞劝赵瑚,去了洛阳,多屈一屈,少伸。

  说得赵瑚都不想去了,想要转头回西平。

  赵铭连忙劝住他爹,“阿父,您不是说有东西要托七叔给三娘带去吗?”

  他好不容易才把人劝去洛阳,可别让他爹又给说回来了。

  赵淞这才想起来,从怀中拿出一封老厚的信来交给赵瑚,“你将此信交给三娘。”

  他顿了顿后叹息一声,幽幽地道:“你一定要叮嘱她,莫要忘了,我们赵氏是忠义之后,绝对不做背主叛君之事,你既去洛阳,也多看着她一些,不要让她做太出格的事。”

  在赵铭之后,赵淞继承他儿子的想法,想要谨防赵含章造反。

  这一次赵铭却有了不一样的想法,冷眼旁观一年,又和赵含章共事了两年,赵铭隐约摸到了赵含章的想法。

  “阿父,我却觉得三娘没有那个意思。”

  赵淞掀起眼皮瞟了他一眼,冷冷地道:“不是你一直坚持说她有不臣之心吗?怎么,现在当了她的郡守,开始为她找补了?”

  赵铭无奈道:“阿父,您知道的,我并不是那样的人。”

  他撩开车帘往外看了一眼后低声道:“我觉得她并没有不臣之心,从她对陛下的态度便可知,她,只怕想做的是一方诸侯。”

  赵淞微楞。

  赵瑚却是眼睛大亮,“做诸侯好啊,到时候让她把司州和兖州都占了,我们豫州就包在中间,一定是最安全的。”

  赵淞和赵铭:……

  赵瑚却是野心勃勃,“其实光占司州还不够,那匈奴就在并州,一下就能碰到洛阳,最好把并州也给占了,那就怎么打都打不到豫州来,最多能到洛阳。”

  他嘿嘿一笑,“到时候只要守住洛阳和长安,豫州就安全了。”

  赵淞深吸一口气,然后还是忍不住暴怒,“你怎么不说让她把冀州和幽州也占了,这样还断绝了北鲜卑南下的路,可保并州。”

  赵瑚沉思,“这样也不错,但她占得了这么大的地盘吗?”

  赵铭扶额,果然赵瑚就被他爹暴打一顿,“幽州、冀州和并州都在她手上了,那跟这整个天下是她的还有何区别?你这是想撺掇她造反吗?”

  赵铭扭过头去看向窗外,假装看不到他爹动手,唉,长辈打架,做晚辈的,看到了不劝是罪过,劝了又过不了自己的良心,所以还是当没见吧。

  赵瑚最后是抿着嘴不开心地走的,赵淞也不开心,他狠狠瞪了一眼赵铭后上车,没有让他儿子再回到车上,直接和车夫道:“走,回城。”

  赵铭拢手站在一旁,车夫一个劲儿的偷眼看他,赵铭在心里估算了一下自己走回去的时间,还是踩着凳子上车,不过没往车里去,而是坐在车辕上。

  车夫松了一口气,连忙拉着马回城。

  快进城时,赵淞突然隔着一道帘子和他道:“赵铭,司州还罢了,兖州如今是陛下所在之处,你们不得染指。”

  赵铭应了一声,没有告诉他爹,兖州现在还不是皇帝的,而是苟晞的,不过,用不了多久,皇帝应该能掌握兖州一半的权势,到时候他又有天然的身份压制,说兖州是他的倒是也没错。

  赵淞叹了一口气,忧愁的扭头看向窗外,马车进城了,街上人来人往,人人脸上都带着笑容,还有商贩大声的叫卖声,正值上学的时间,七八岁的孩童背着布包,从马车间飞快的窜过去,旁边有商贩见了大声笑起来,“二狗子,你们上学又迟了,一会儿先生该打你们手心了。”

  赵淞静静地看着,嘴巴微动,若几州都在赵含章手中,那天下是不是都会和陈县一样?

  他没看到过战乱时的陈县,但赵淞一生经历颇多,他见识过被敌军破城的城池,甚至见过屠城。

  西平当年是何等的惨状?

  现在却比陈县还繁华一些,百姓也很是安定,似乎已经忘记了曾经战乱给他们带来的伤痛。

  至少城中看不到那样的痕迹了。

  不是谁都能做到这一点的,而赵含章能以最快的速度做到。

  赵淞嘴巴来回抖动,到底没有收回刚出口的话,只不过内心的某个想法有片刻的松动。

  赵铭并不知道他爹的纠结,一回到郡守府,扫眼看见躲在墙根后面的人,他就跳下马车,隔着车帘和他爹道:“阿父,我先去处理公务了,您先回去休息吧。”

  赵铭大步离开,才拐弯,一个做兵士打扮的亲随立即小跑上前,附在他耳边道:“他们接到明预了,只是苟将军的人追了过来,赵驹将军带人越过了边界,惊动了苟纯,只怕要打起来。”

  赵铭蹙眉,沉声道:“让赵驹便宜行事,但一定不能将战事扩大,不得伤到苟纯。”

  他顿了顿后道:“让他找个越界的正当理由。”

  亲随皱着脸苦恼道:“什么理由呢?”

  赵铭停下脚步,皱眉看着他道:“随便什么理由,苟纯在边界不是常惹事吗?就说他的人杀了我们的人,那人是赵驹的小舅子小叔子结拜兄弟都行;或者……”

  赵铭目光沉沉,“苟纯近来越发严苛,边界百姓苦不堪言,而兖州和豫州交界的地方多为相邻的两个村,我听说,甚至有村庄被一分为二了,既如此,苟纯就真的能分出,他抢掠和惩罚的百姓就一定是兖州的人吗?或者,他会特意去分吗?”

第629章 性情大变

  亲随反应不够快,一时没反应过来,但这不妨碍他先记下,然后将话传给赵驹,最后他才细细琢磨起来,恍然大悟。

  赵铭则已经开始准备后手,他立即给皇帝上书弹劾苟纯,同时将此事报给赵含章。

  皇帝和苟晞那里,还是得赵含章去应付,赵铭目前还不够格。

  而且,赵仲舆还在兖州呢。

  就是因为赵仲舆在兖州,赵含章才有些束手束脚,但也正因为他在兖州,她想做的许多事才有可能成真。

  比如,赵仲舆在兖州,赵含章就不能和苟晞撕破脸皮,苟晞也才会自制一些。

  明预一走,赵仲舆就进宫去找皇帝了,能在苟晞盛怒之下保住他们父子性命的,也就皇帝了。

  只要过了苟晞盛怒的那个点,再下来就看赵含章的手段了。

  赵仲舆进宫先去了偏殿,目光一扫,问道:“赵侍中呢?”

  立即有官员起身,躬身道:“上蔡伯今日未曾进宫。”

  赵仲舆抿了抿嘴,温和的与他道:“现在宫中办差,论官职而不论爵位,下次叫他赵侍中就好。”

  他道:“让人去叫他进宫,由他值班,你们暂时歇息去吧。”

  众官吏应下,等赵仲舆走后便一笑,潇潇洒洒的收拾东西等赵济入宫后离开。

  谁都知道,赵仲舆这是生气了,打算惩罚赵济加班干活呢。

  哼,之前赵济仗着他父亲和侄女的威势,没少把手头上的工作推给他们,今日总算可以光明正大的报仇了。

  能休息白领俸禄,谁喜欢工作呀。

  人类体内都有惰性的基因,只是聪明的人会克服惰性,特别聪明的人会让惰性转移,将学习工作一类的事情变成爱好;

  只有大晋的官员会想也不想就放任惰性,潇潇洒洒的顺从天性,这叫顺应天命,哈哈哈哈……

  反正他们很顺其自然的摆烂了,把所有的工作都摆在了赵济的案头,等他被叫进宫来,他们就纷纷起身告辞,开开心心的相约喝酒去了。

  赵济:……

  他倒是也想撂挑子不干,奈何他胆子没那么大,只要赵仲舆在一日,他头上的大山就压一日。

  赵济愤愤不平的一边处理着工作,一边在心底咒骂,眼底都阴鸷了两分。

  赵仲舆不知道这一切,确定他儿子进宫以后,就时不时的给他安排一些工作下去,做不完就不许出宫。

  于是赵济当天晚上被留下值班,赵仲舆也留在了宫中,他和皇帝相谈甚欢,于是留宿宫中。

  苟晞当天没发现明预跑了,他醉倒在了温柔乡中。

  在宫里的赵仲舆收到消息,幽幽叹了一口气,这样沉溺于权势带来的好处,比之东海王也不差什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