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晋干饭人 第427章

作者:郁雨竹 标签: 穿越重生

  本来他是想打个两三千人就一起带去投奔赵含章的,结果打着打着,他就把曲周县给打下来了。

  也是曲周县的县令非得招惹他,派兵要剿他,那他就只能把曲周县给打了。

  左敏的故乡在此,他不太想离开此处,对赵含章也不感兴趣,他想,要是祖逖愿意在这里据守一方,那他在这里当个二当家也很不错。

  奈何祖逖的理想不是当雄霸一方的山匪,他想要的是天下一统,所以他要去追随他认为可以带领他一统天下的人。

  祖逖坚持要和赵含章联系,赵实写了一封信,他也跟着写了一封信,两封信一起交给一什长,由他带人将信送回洛阳。

  赵实就留在这里等待。

  至于赵信一行人,赵实没吭声,算起来,他们这会儿应该已经跑远了吧?

第727章 馅饼

  卫玠他们的确绕过了曲周县,没有停留的往中山郡去。

  只是队伍中的气氛凝重了许多,和之前的轻快完全不同。

  一行人加快了速度,日夜兼程,第三天傍晚便到了中山郡。

  赵信和卫玠先去见刘琨的族弟刘希。

  刘希是刘琨在冀州的代言人,他们都是中山郡人,刘家在这里有许多乡老,而刘琨是名士,这几年,因他固守晋阳,收留难民,让他在冀州并州一带名声更大。

  中山郡以刘琨为荣。

  所以刘希领命回中山郡召集人马收复冀州时,才能一呼百应。而代郡等地也都是因为刘琨的威望才放弃势力更大的王浚投靠,转而偏向刘琨。

  刘希听说赵含章有使团到来,他立即带着部将们迎出去。

  他知道,赵含章和他们现在是盟友,两天前晋阳的援军到了,他们能抽出援军来,就是因为赵含章围了平阳城,让刘聪大军回援。

  不然,两天前他怕是守不住中山郡,所以刘希很看重赵含章的使团。

  不过他也好奇,使团不去晋阳,跑中山郡来干嘛,要是有利益交换,也该找刘琨,而不是他啊。

  他就是个替人打工的。

  “见王浚?”刘希差点没坐住,紧张的问道:“赵使为何想要见王浚?”

  总不会赵含章要放弃他们,转而和王浚结盟吧?

  赵信道:“我们刺史认为,不论王将军还是刘刺史都是晋臣,实不该在此时相攻,反倒便宜了匈奴人,所以我们刺史派我和卫公子为使,前来劝解王将军,与其相攻,不如以当下的兵线为界,将冀州划分为二而治。”

  刘希目光微闪,犹疑道:“王浚能答应?”

  他们这边是没什么意见的,现在冀州除了刘渊和石勒外,就他们占的地盘最大,王浚只占了最小的一部分郡县而已。

  论军事实力,刘琨比不上王浚,再打下去,失败的一定是刘琨,和代郡这些地方虽然投靠刘琨,但他们参战情绪不高,王浚要是坚持不退兵,一直打,他们很有可能会直接投降。

  所以和对他们利大于弊。

  刘希心底还有一句话想说却没敢说,其实,要是能够和平共处,他们让出一个郡也是可以的。

  不过他怕说了会打击士气,所以只敢在心里想一想。

  赵信道:“若只是划线而治他自然不愿意,但我们要是愿意帮助他取青州呢?”

  刘希瞪大了眼睛,“青州?可那不是苟将军……”

  赵信笑道:“王将军也领青州刺史之职,只不过苟将军贵人事多,恐怕忘了此事,所以又加封小苟将军为青州刺史。”

  刘希忐忑,咽了咽口水道:“可是,我们取青州,万一惹恼了苟将军……”

  赵信道:“将军啊,现在刘刺史和王将军互攻,官司打到郓城都一月有余了,到现在都没个结论出来,显然苟将军对此事不是很关注。”

  “王将军兵力雄厚,而刘刺史名望高,再有我们刺史从旁协助,取青州不过是手到擒来,此一举能平息两地战祸,还能将三地扭成一股对付匈奴,一举两得,就是陛下那里也是高兴的,我想苟将军也一定会以大局为重。”

  是一举两得,受伤的只有苟晞,苟晞要是知道,恐怕只会气到吐血吧?

  但刘希只是一想就答应了。

  赵含章和他们之间隔着石勒和刘渊,很难派兵马过来援助,只能用围魏救赵,牵制兵力等计谋,现在他们是少了匈奴这一强敌,可不代表他们就能打得过王浚。

  要是能和谈,出兵帮忙打一下青州,也不是不可以。

  死道友不死贫道嘛。

  刘希答应了,并且表示会派兵护送他们过去找王浚谈判。

  刘希先给对面的王浚送一封信,然后就要热情招待使团。

  他一直忍不住偷看卫玠,对方实在是如玉一般,这样的人物过去,万一被王浚那等小人冲撞怎么办?

  所以刘希道:“卫公子不如留在城中等待消息,外面还是太危险了。”

  赵信:……难道他就不危险吗?

  卫玠摇头道:“刚才送走的信中有在下的签章,我为使团副使,王将军要是同意见我们,我不出现,岂不是骗人吗?”

  幽州军军营中,王浚的确没想见什么使团,尤其还是赵含章的使团。

  他看完刘希的信就把附带的赵含章使团的信给扔给副将,沉着脸道:“赵含章还有脸往我这里派使臣?她还真以为她能代表朝廷不成?郓城那里要不是她给我捣乱,陛下早封我为冀州刺史。”

  他只要当了冀州刺史,刘琨就是占了再多的地方都得给他退出去。

  一旁的部将也很讨厌赵含章,道:“三日前总攻,要不是晋阳突然来了援兵,我等早拿下中山郡,杀了刘希那小子。晋阳之所以能抽出援兵过来,全因她出兵平阳郡,让牵制晋阳的刘聪离开,大将军,不如我们明日再出兵,当着赵含章使团的面给他们好看,让她知道,大将军和刘琨,她是眼睛长在屁股后面选中了刘琨。”

  副将已经把信拆开看完了,见王浚真的考虑这个建议,他忙拿着信上前道:“将军,这次使团中有卫玠。”

  王浚皱了皱眉,“河东卫玠?”

  “就是他。”副将看着他的脸色斟酌道:“大将军,卫玠乃当世名士,世人常说,王家三子,不如卫家一儿。若将军连见也不见他便出兵,传出去,只怕世人要诽谤将军。”

  王浚很惊讶,“卫玠怎会在赵含章的使团中?难道他选了赵含章投靠?”

  副将道:“不如见他们一面,看他们说什么,要是将军不喜,到时候再找借口回了他们就是。”

  王浚垂眸思考片刻,点头,他也想见一见卫玠,如果他真投靠了赵含章,他倒要看看赵含章想干什么?

  王浚想了很多种可能,赵含章可能会跟他说废话,让他不要打刘琨;有可能会为他和刘琨调解,让他们划线而治……

  他都想好了拒绝的理由,幽州之下,之西是冀州,他们幽州才是距离冀州最近的地方,这一片本来就是他的势力范围。

  刘琨竖子,狼子野心,竟敢染指他的冀州!

  当年他父母陷落,求助无援,还是他借给他兵马,让他去把父母给救出来,结果现在却恩将仇报。

  王浚恨得牙痒痒,决定就算是卫玠开口也不会答应和谈,结果,使团过来,他还没来得及从卫玠的美貌中缓过神来,就被赵信的砸过来的馅饼砸懵了,“取青州?”

第728章 会思考的聪明人

  “是,”赵信道:“将军领有青州刺史的官职,您取青州名正言顺,不比在这里与刘琨虚耗兵力更强吗?”

  王浚嗤之以鼻,“青州是苟晞兄弟的地盘,苟纯也是皇帝亲封的青州刺史,我取青州,你们是想我和苟晞打起来,你们好坐收渔翁之利?”

  “当然不是,”赵信道:“苟纯严酷,青州百姓苦不堪言,他才到任半年,青州就已有歌谣,小苟酷于大苟,如此情状,将军同领青州刺史,自可以应百姓所求驱逐苟纯,我想,南北名士也会乐见其成。”

  王浚不言。

  赵信继续道:“将军若取青州,我们刺史会帮助您一批粮草和武备,就是刘刺史那里,也会出兵相助。”

  王浚目光微闪,赵含章这是想干嘛?

  想联合他们两个一起对付苟晞兄弟?

  王浚看向卫玠,意有所指的道:“现今陛下在郓城,若取青州,赵刺史想将陛下置于何地?”

  赵信也看向卫玠,显然,王浚不太相信他。

  卫玠这才开口,“陛下想回洛阳。”

  王浚惊讶地张大了嘴巴。

  赵信也吃惊,不过很快回过收敛神色,在王浚看过来时一脸沉静的点头,是的,没错,皇帝想回洛阳。

  这是什么时候的事?

  不管了,先把人骗到再说。

  王浚一瞬间想了许多,所以这不仅是赵含章和刘琨的合作,也是皇帝和她的?那么她出兵收复司州是不是也是皇帝的意思?

  皇帝又要换依靠了?

  他跟苟晞才一年吧?

  不过也对,听说苟晞那厮自到郓城后就越发骄纵,经常从国库里拿钱,连皇帝的私用都被侵占挪用,皇帝应该忍他很久了。

  如果苟晞真的完了,那青州和兖州都要换人……

  王浚呼吸稍急,放在膝盖的手攥紧,眼中有掩饰不住的野心。

  青州一定是他的了,但谁说混乱时兖州就不能是他的呢?

  哼,赵含章是雄踞中原,手握大军,可他也不差,他不仅有幽州军,还有段部鲜卑的支持,到时候陈皇帝回洛阳时挥兵南下,完全可以将兖州拿下。

  到时南北夹攻,不仅冀州,就是并州,他也有一战之力。

  刘琨此人空有抱负,好对付得很,到时候惟一需要谨慎的只有赵含章了。

  王浚一瞬间想了许多,赵信见他低着头久久不说话,不由看向卫玠,示意他再多说一点。

  卫玠冲他微微摇头,对聪明人,一句话就够了。

  王浚虽然心里有了决定,却没立即答应,他决定晾一晾他们,也和他的心腹们商量一下,确定他想的没错。

  “卫公子和赵使先住下吧,此事重大,待王某好好的想一想。”

  赵信便起身,行礼道:“那我等就先告退了。”

  王浚挤出笑容,“赵使和卫公子先去休息,晚上我大摆宴席为你们接风洗尘。”

  等他们离开,王浚就把自己心里的分析告诉告诉幕僚们,道:“自贾后乱政,有多位王爷先后辅佐皇帝,皇帝,自先帝起便已名存实亡,这天下,有能者居之,苟道将和赵含章都是外臣,现在苟晞能挟天子以令诸侯,连赵含章都起了这样的心思,我们为何不更进一步呢?”

  他的亲信们一怔,心脏剧烈的跳动起来,有赞同的,眼睛就发亮道:“将军说得对,论武功,您不在苟道将赵含章之下,论文德,您也不弱,为何不能取而代之?”

  有不赞同的,眼中不由流露出担忧和犹豫来,小声劝道:“将军,我等是晋臣,食君之禄,若是反叛,恐怕天下人耻之。”

  “哼,他司马家的位置得来更不正,谁说我是晋臣?我跟随先祖,乃魏臣!我这是在为大魏报仇雪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