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晋干饭人 第473章

作者:郁雨竹 标签: 穿越重生

  从外向内攻城不容易,但从里向外杀去却要容易许多,大军攻出城去,迎面撞上明预领着的大军,立刻就跟打了狼血一样往外冲。

  汲渊本就有心松一个口子让他们走,见他们士气这样高,立即让人把口子打开,同时盯紧了被重重保护的马车,想要组织一支骑兵去冲击。

  但他们护得很严实,他们几次想要冲进去都不行,反而损失惨重。

  打了两刻钟,匈奴军已经快要冲出北城门,他们的援军赶到,未等两军交上手,钟声响起,匈奴军愣了一下后就发疯的往外杀去,见状,汲渊不得不取舍,让人拦住曾越,“哀兵必胜,再打下去,我们不过是白送了将士们性命,让开路让他们走。”

  曾越不甘愿,“不行,使君说了要捉住刘氏皇子,我们必须捉住。”

  说罢带兵大军从后追赶。

  匈奴军心中悲愤,加上他们知道匈奴的根基都还在,只要刘聪不败,他们就有起来的机会。

  丢了一个平阳城而已,他们以后再打回来就是,只是没想到陛下会驾崩。

  想到此处,不少将士都流下眼泪来,一边哭一边往外杀,马车就跟水中浮萍一样被冲得上下颠簸,太子人在车中,差点被颠出来。

  在距离北城门有一段距离的东城门,刘乂也听到了钟声,他眼泪刷的一下就下来了。

  然后就一边哭,一边死命往城外跑,但他只带了一万大军,没有官眷跟从,虽然战斗力很高,可他们心里知道,他们是被放弃的一拨人。

  就和被留在宫里的内侍宫女和禁军一样,他们没有希望了,所以一确定赵含章真的缴械不杀,优待俘虏,他们手中的刀挥得就不是那么狠。

  北城门的两支大军中还带着官眷,他们停下,死的就有可能是他们的家眷,但东城门这一支不同,他们本来就是作为太子的替身吸引走兵力的。

  就是刘乂,在第九记钟声响起时,向外冲的气势也一消,他的动作慢慢虚软无力,最后停了下来。

  他想回去,他想回宫,阿父现在一个人躺在冷冰冰的皇宫里,一定很可怜。

  作为儿子,父皇崩时他未能随侍左右已是天大的罪过,怎能让他死后还没有儿子送丧呢?

  刘乂停了下来,赵二郎也杀到了跟前,他骑马跑到他面前和他面对面,待看清穿着太子服饰的刘乂,他微微瞪眼,“刘乂,你们匈奴啥时候换太子了?”

  刘乂丢下刀去,悲愤的看着他道:“你要杀要剐都可以,何必还讥讽于我?”

  赵二郎嘀咕,他什么时候讥讽他了?

  赵二郎扭头对他的亲兵们道:“回去告诉阿姐,就说我抓到匈奴太子了。”

  他的亲兵们:“……小将军,他不是太子,他是假的,是假扮的太子!”

  赵二郎瞬间反应过来,生气了,长枪刷的一下指在他脖子前,“好啊你,给我使调虎离山计,哼,我岂是那么容易上当受骗的?来人,将他押回去,我去北城门支援!”

第811章 敬佩

  赵二郎追出北城门,先追上曾越,然后去追匈奴军。

  这一追就追了两天,要不是赵含章派人过来严令他回去,他还得继续追。

  赵二郎去追人,刘乂等却被押送回皇宫。

  此时天已经快黑,平阳城大街上空荡荡的,只有士兵路过的动静,赵含章攻城的速度太快,除了部份官眷外,其他人,尤其是平民百姓,全都没来得及逃出去。

  此时他们正门户紧闭,有人悄悄的从窗口往外看,看到刘乂被押回来,立即缩起来不敢再看。

  跟着刘乂的匈奴军除了战死的,其余大多投降了,只有少部分跑了,赵家军也懒得去追他们,将所有俘虏押到俘虏营,分开管理。

  这一次俘虏的人不少,为了更好的管理,得分开些,以免他们联合造反。

  刘乂则被押进皇宫。

  明预跟着刘乂一起进宫,汲渊还未回来了,傅庭涵和其他将军属官都到了。

  此时皇宫里灯火通明,赵家军正在清点搜出来的财物。

  托福,因为城门破得快,匈奴太子等跑的匆忙,许多财物都没带走。

  不过国库大门还是被打开了,里面的钱被人搜走不少,皇宫一乱,被留下的晋军、属官、内侍和宫女等都要为自己想一条后路。

  其他的暂时还触及不到,钱是他们唯一可以争取的。

  所以他们开国库,打开妃嫔们的库房、箱笼,把自己能拿到的钱财都搂起来,藏起来,然后逃走。

  可惜,没几个人能逃出皇宫,尤其是带着钱财的。

  所以这些金银珠宝和钱兜兜转转一圈还是回到赵含章手里。

  因为东西太多,一时清点不完,赵含章把这事交给范颖,她则去见被抓回来的刘乂。

  傅庭涵与她一同去。

  看到俩人,刘乂将头偏到一旁不看他们。

  赵含章拎着酒,傅庭涵手里端着一托盘的饭菜,俩人将东西放在矮桌上,然后把矮桌搬到刘乂面前,再一左一右的在他旁边坐下。

  “打了一天,又逃了半天,一定饿坏了吧,吃点吧。”赵含章盛了一碗饭给他,然后给傅庭涵和自己盛了一碗。

  刘乂不搭理她,赵含章和傅庭涵都不介意,拿起碗筷就吃,一边吃还一边感叹道:“要说奢侈,还得是你们皇宫,大白米饭呢,算一算,我许久不曾吃到了。”

  刘乂冷冷地道:“赵刺史要是想吃平阳城的白米饭,告诉我一声就是,我给你送去,何必攻我都城,杀我父皇?”

  赵含章并不恼怒,还给他夹了一筷子肉,“小皇子,是你们汉国先进攻晋国的,我的陛下,我的叔祖父,我的晋臣同僚皆被刘聪所俘。”

  “你我有国恨,却没有私仇。”她叹息一声道:“我是最不想汉国皇帝死的人,因为只有他活着才能换回我的陛下,可惜了……”

  刘乂愣了一下,脊背微弯,眼泪哗啦啦的落,“阿父过年的那段时间身体就不太好,这两月尤其严重,所以他才想早些一统天下,却没想到……”

  刘乂是个通情达理的人,他略一思索就理解赵含章了,于是抬起袖子一抹眼泪,不恨她了,“我父皇何在?赵刺史,还请你念及我们往日情分,容我去送一送我阿父。”

  赵含章垂眸看了一眼他的碗,道:“可以,不过,小皇子得先把饭吃了。”

  刘乂低头看了一眼冒尖的白米饭,拿起来就往嘴里扒。

  赵含章不由的笑了一下,看向对面的傅庭涵。

  一碗饭下肚,刘乂身上的难受缓解了一些,连带着心情都没那么沉痛了。

  刘渊病了很长时间,不仅刘渊,刘乂对他的离开也有了心理准备,他只是不能接受父亲死在平阳城破之后,更不能接受,父亲死时他不在身边。

  刘乂想到这里,抬头看向赵含章,问道:“那巨大的声响你们是怎么弄出来的?我们的城门是被什么东西砸破的?如惊雷一般炸响,我都看到了,那东西是用投石机投掷过来的。”

  赵含章道:“那是我的秘密武器,只在平阳城里用过,不能告诉你。”

  刘乂闻言苦笑,“没想到我们平阳城竟有如此殊荣。”

  赵含章这会儿倒是不吝夸赞了,道:“你父亲是大英雄,这世上值得我用这利器的人可不多。”

  刘乂:“你现在怎么不骂我阿父了?”

  赵含章叹息道:“死者为大,我与他是立场不同,他为的是你们匈奴五部,我为的是族亲同胞,但往大的说,我有心安定万民,他也想过一统天下,还民安宁,所以我与他虽立场不同,但我敬佩他。”

  刘乂闻言苦笑,“我阿父也说过一模一样的话,说你虽杀了他几员大将,但除了一开始恨你,后来不仅不恨,反而只剩下钦佩了。”

  “还说我们兄弟几个,但凡有你一半的心和能力他就安心了。”刘乂失落的道:“若不是生逢乱世,又是这样对立的关系,我想你们一定能成为朋友。”

  赵含章也是这样认为的。

  她本人并不是很讨厌刘渊。

  一部分原因是他有远见,有心汉治;另一部分原因是,他对汉人保持着好感,一直想要平等对待各民族人民,只可惜,他只是一条胳膊,而反对他的人是五条大腿,他这一条胳膊拧不过五条大腿。

  相比于刘聪,就要更残暴,更心胸狭窄了。

  之前那么骂刘渊,不过是为了政治正确,以及鼓舞士气。

  只有刘渊不堪,不正义,她出兵才是正义的。

  赵含章见刘乂哭得眼睛通红,就伸手拍了拍他的肩膀道:“小皇子放心,我已经派人给刘皇帝治丧,一会儿我就让人带你去停灵处,你可以为刘皇帝守孝。”

  刘乂抬起红肿的双眼,“真的?”

  赵含章点头:“真的。”

  刘乂松了一口气,就郑重道:“多谢赵刺史。”

  赵含章让听荷送刘乂去刘渊停灵的宫殿。

  赵含章说给他按照帝王的规格下葬就按照帝王的规格,连停灵,她都直接安排在了正殿。

  为了让他的丧礼显得正规且热闹一些,赵含章还把俘虏来的匈奴官员和将军们都押到灵堂让他们哭。

  当然了,她和晋臣是不可能给刘渊哭灵的,她代表晋国给他烧了三炷香。

  看见她来烧香,灵堂上的汉臣哭声震天,恨不得把宫殿都给哭塌去,但见她虔诚的一拜再拜三拜,众臣心中郁气渐消,对她倒没那么恨了,还有些敬佩和信服。

第812章 陪葬

  棺椁是刘渊一早给自己准备好的,自从身体不好,他就让人准备棺椁,以备不时之需。

  更不要说陵寝了,那是从他称帝以后就开始准备着了,陪葬之物也都每年添置一点,后宫库房里,专门为他准备的陪葬品就放了两间库房。

  神奇的是,国库的库房都被打开了,他陪葬的库房竟然还门锁紧闭,无人去撬。

  赵含章让人打开看了一下,看到里面琳琅满目的财宝,当即睁眼说瞎话道:“刘皇帝生性节俭,陪葬这些东西岂不污了他的眼睛?让人挑一挑,除了刘皇帝常用和喜爱的东西外,其余全部收归国库。”

  进了国库就是战利品了,既是战利品,那就是她的了。

  范颖充分领悟了赵含章的意思,开始带着人在库房里挑选起来,刘渊让人送进来他惯用的尿壶、马桶、架子和盆等她都让人搬了出去,“都是刘皇帝习惯的物件,不好拿掉。”

  至于他夏天喜欢用丝滑的锦缎做被套,因此准备了九匹锦缎,范颖习惯性忽略,让人将东西收好堆在库房里。

  看了一下他准备的好几套笔墨纸砚,她将已经用过的挑出来,凑成了一套后让人搬出去,剩余的也收着。

  这些东西都贵重,不仅可以卖,他们刺史也可以用的。

  反正还未下土,不算陪葬品。

  范颖挑了半天挑出一堆东西来,都是可以给刘渊陪葬的,剩下在库房里的那些全都收归国库,也不必搬动,挂个牌子在库房门口,私库就可以变成国库了。

  被重新启用的前大监余大有颤颤巍巍的来找赵含章,“宣大夫着奴才来问,原先挑给陛下,是,是永凤皇帝的的陪葬后日可要一同下葬?”

  赵含章颔首道:“一同下葬吧,我都让范长史给准备好了。”

  余大监脸色苍白,犹豫了一下,还是上前扑腾一下跪在地上,瑟瑟发抖道:“奴,奴才愿意投效赵刺史。”

  他道:“奴才虽已年迈,但还有些许用处,这宫里的人也都卖奴才一些面子,奴知道,赵家军到现在还未清点完所有财物,奴愿意从旁协助。”

  赵含章低头看他,一脸莫名,“好啊,此事是范长史负责,你一会儿就去找她,在她身边听吩咐吧。”

  平阳城是汉国的都城,不说跑掉的官员的家产,就公共的财产也不少,加上匈奴五部的领头人在这里都有宅子和庄子,他们这些人要么在跟刘聪攻打晋国,要么跟着匈奴太子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