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晋干饭人 第483章

作者:郁雨竹 标签: 穿越重生

  他不嫌弃季叔彦骑术差,功夫不好,再差也不会有傅庭涵差,功夫再不好,那也是有的,在傅庭涵看来,打仗不仅要看武功,还看智商谋略。

  像他,不能上马冲锋陷阵,可以在后面当军师嘛,计策好,将帅执行到位,那不也是战胜吗?

  虽然最后傅庭涵发现季叔彦在谋略上也不太行,但智商还是很高的,所以把他留在军中后勤。

  傅庭涵叫他时,他正在计算新征收到的粮草够他们坚持多久。

  一听是傅庭涵叫他,他就把单子给拿上了,以为他是要问粮草的事。

  结果来叫他的护卫直接把他带到主帐。

  季叔彦眼睛一亮,立即把单子收起来塞怀里,屁颠屁颠的加快了速度。

  傅尚书终于看到他军事上的才能,向赵刺史推荐他领兵上战场了?

  季叔彦到主帐门前,还整理了一下身上的衣裳,这才求见。

  傅安出来请他,“季先生里面请。”

  季叔彦进去,就见傅庭涵和赵含章正一坐一站,在案前边写边讨论什么。

  看到赵含章,季叔彦立即兴奋的上前行礼,便要陈述一下自己对这场大战的看法,以及他最近冥思苦想出来的计谋……

  “你们谈吧。”赵含章挥了挥手免去他的礼,直起腰来转身走到另一边的书案前坐下,拿起公文就开始批。

  季叔彦一肚子的话就堵在了心口,他看看赵含章,又扭头去看傅庭涵。

  傅庭涵就冲他招手,让傅安再添一张高凳,他们好一边演算一边说话。

  季叔彦默默地上前,看了一眼纸上他完全看不懂的东西问道:“这是什么?”

  傅庭涵道:“现在信息传播速度缓慢,且耗费的人力物力特别大,还不安全。而在敌人横亘在中间时,盟友以及军队之间的信息不仅传送慢,还有被截获泄密的危险,所以我想研究一下通讯电台。”

  季叔彦:“傅尚书言之有理,但什么是通讯电台?”

  前面他都听懂了,就最后四个字没懂。

第829章 讲解

  “有一种机器,以电为基础,可以快速传输信息,为通讯所用,所以叫通讯电台。”

  季叔彦:“你能用电?”

  他惊诧的看傅庭涵,“这,不会劈死吗?”

  傅庭涵:“现在电离层很干净,电台只要十五伏左右的电流就可以传输信息,这个电不死人。”

  季叔彦有听没有懂,“这……这可怎么传,你怎能保证我们这里打雷,陈县那里也会打雷?”

  这下轮到傅庭涵懵了,一脸茫然,“什么?这和打雷有什么关系?”

  “不打雷哪来的闪电?”季叔彦道:“你不是要用电传信息吗?”

  其实傅庭涵一说,季叔彦就觉得他在胡扯,难道打雷闪电噼啪响时,你还能跑出来跟闪电打招呼,让它帮忙传个信息吗?

  虽然他觉得这世上是有神仙存在的,却不太信云上有雷公电母。

  赵含章听不下去了,放下笔道:“《说文解字》里记,电,阴阳激耀也。他们理解的电是闪电。”

  虽然他们理解的也没错,但和傅庭涵的定义差了一大截。

  傅庭涵一听,赶忙将话题扯回来,和季叔彦道:“这和闪电没多大关系……”

  他顿了一下,又改口,“其实也是有一定关系的。”

  傅庭涵一下就明白了,他们中间有天堑一般的代沟,季叔彦要能帮得上他,首先就要接受一些新定义。

  他请季叔彦到身边坐下,扯过一张白纸给他画画讲解,告诉他,什么是电,什么是电离层,信息在电离层中是如何传播的。

  这是一种全新的世界观,相比质询,季叔彦更好奇的是,“傅尚书,这样的学识你是从何处得知的?”

  一脸怀疑他被骗了的模样。

  季叔彦不由去看屋中的另一个人,迟疑了一下,还是友善的提醒道:“使君,傅尚书纯直,那些个号称半仙的巫还是不要让傅尚书见了,以防被骗。”

  傅庭涵抿嘴,不悦的道:“季叔彦,我就算纯直,那也不是智商的问题,不至于被骗。”

  赵含章闻言哈哈大笑起来,干脆放下笔走过来,看了一眼傅庭涵图纸上画的图,上面不仅有电离层,还有电波在空中和地面传输的导图。

  她想了想,以季叔彦可以理解的词语解释道:“季先生,今人常认为雷电为雷公电母所掌,我虽敬畏鬼神,却不相信这世上有雷公电母。”

  季叔彦微微颔首,他也如此想。

  赵含章:“那么,既无雷公电母,雷电是怎样产生的?”

  季叔彦蹙眉,他从未想过这个问题,这世间绝大多数人都没想过,或许有人会在心里疑惑,但并未往下深思,自然也没有更进一步的研究。

  赵含章就道:“庭涵和我都以为雷电是天上的云层所致,白云飘空时是晴天,乌云时会落雨,那么一定有一些云带有电,云和云之间的电荷不一样,它们在空中相遇时就会发生碰撞,好比两个脾气暴躁的人互相撞了一下肩膀,此时就会发生大的冲突,当时所发生的光,我们叫闪电,声音便为雷声。”

  “此时空中的电爆炸,越发强烈,和地面的电势有极大的差异,就好汉晋两国,当一国国力过于强盛,一国国力衰弱时,那一国必碾压另一国,天地之间亦是如此,所以天上的雷电会劈向地面,严重的,房屋倒塌,人员伤亡。”

  季叔彦一拍大腿,大赞道:“使君高才!”

  傅庭涵:……他刚刚分明也解释了电势差。

  赵含章扭头冲傅庭涵笑了笑,继续和季叔彦道:“所以,空气中是有电的,这一点季先生可理解了?”

  季叔彦点头。

  赵含章就冲听荷招手,从她头上取下一枚珍珠,拿在手里对季叔彦道:“傅中书说的,有一种短波可以在空气中传播,就好比这颗珍珠,假如它就是短波,我们往下一拍,它触及地面又反弹,再落下,再反弹……就从落地的这个点到了那一处。”

  赵含章冲听荷挥了挥手,听荷立即跑过去将自己的珍珠给捡起来,然后跟着竖起耳朵听。

  “我们现在要做的,就是研究出一种机器,使它可以发出在空气中传播的短波,它会飞上电离层,电离层在离地面一百二十里到四千里间,我们发出的无线电波就在这其中传输,然后落到地面,再被地面反弹回到空中,继续传播,再反弹……”

  “就如同那颗珍珠一样,周而复始,最后传到了千里之外,”赵含章道:“也是那台机器,它可以捕捉到那道电波,如此我们便可知道千里之外的信息。”

  季叔彦依旧一肚子的疑问,有听,但不太懂,所以问道:“那台机器可以让我们听到千里之外的声音?”

  赵含章点头,顿了顿后道:“不是话,是这个。”

  她屈起手指点了点桌面,和他道:“若我与你限定,三长一短是危险,三短一长是离开,这就是我们的暗语。电报也是一样的,我们可以根据暗语解析收到的电波,这就是信息了。”

  季叔彦依旧怀疑,“使君,非我不信您,而是,这真是真的?”

  赵含章笑着点头。

  季叔彦没说话。

  傅庭涵就叹息一声道:“你要是不信,随我把这台机器造出来便知。”

  季叔彦压住心间的兴奋,道:“我愿意同你一起造,我们最先做什么?”

  傅庭涵:“我们得先准备材料……”

  赵含章见他们终于可以合作,便转身回去处理她的公文。

  电报机不是短时间内可以做出来的,只是作为一个研究项目,傅庭涵忙完以后做研究,赵含章偶尔还会去打下手。

  相比于季叔彦,赵含章更能理解傅庭涵想要的东西,所以配合默契。

  季叔彦一开始还把自己和傅庭涵放在同一条线上,后来慢慢的就往下沉,现在已经开始每日带着小本子站在傅庭涵身后当学徒了,哦,赵含章来的话,他就跟在两个人身后,是他们两个的学徒。

  在傅庭涵终于做出电线和发电机,让季叔彦感受了一下被电的感觉后,他终于相信,他们的确在做一件很利害的事。

  此时已是他们围在蒙县外的第十六天了,距离赵含章定好的反攻时间只有两天了。

第830章 流亡

  北地有消息传来,匈奴新帝刘和已经带着朝臣逃出包围圈,和刘聪顺利汇合,但听说他们兄弟不睦,这半月来,刘聪甚至都没再出兵占地,北宫纯和祖逖都得到了休养生息的时间。

  北宫纯甚至请命回来对付石勒。

  想到现在北地情况未定,而且明预还在敌营呢,赵含章就没让他回来,让他继续留在冀州,要是匈奴真的生乱,他们干脆把冀州也抢下来算了。

  赵含章野心勃勃,她已经以晋帝的名义要求各地勤王,灭匈奴,救晋帝,不过目前除了荆州外,其他州郡少有人响应。

  赵铭和她写信道:“你只是豫州刺史,以皇帝命令天下,名不正言不顺。皇帝陷于匈奴,太子薨逝,身为晋国重臣,你该为晋另立储君。”

  赵含章压着这封信许久没回,直到响应者寥寥,而王导借着琅琊王的名义威逼利诱江东江南,扬州等地渐渐有推举琅琊王为帝的声音,赵含章这才回复赵铭,“尽全力寻找世祖直系血亲。”

  赵铭收到信时,距离反攻时间已经很近了,他一边回信一边想,不知战前能不能收到信,若不能,战时怕是不好送信。

  俩人都不知道,他们要找的人就在距离他们不远的宁陵县里。

  元立怀里夹了一个孩子,身后跟着八个人,其中一人手上也夹了一个孩子,他们脚步匆匆的躲进一个村子里,两个护卫分散开找了一圈,回来和元立道:“村子是空的,没人。”

  另一人接话道:“也没吃的。”

  被围在中间的荀藩和荀祖年纪大了,这一停下就没忍住一屁股坐在地上,又疲倦又狼狈。

  元立将夹着的孩子放下,沉着脸道:“再四处找一找,看有无地窖。”

  他从怀里掏出一块饼子来,一掰为二,直接分给两个孩子。

  其他人咽了咽口水,将目光挪开,留下俩人守卫,其他人出去找吃的。

  其实护卫不多,除了元立外就只有五人,两个孩子,一个是九岁的豫章王,一个是十岁的秦王。

  荀藩和荀组两个老头是秦王的舅父,还有一个人……元立目光沉沉的抬头看向对方——阎鼎。

  阎鼎是豫州的旧官,赵含章上任后延用从前官员的,在豫州被称为旧官,和赵含章自己任免使用的新官形成对比。

  他年初时母丧,上书和赵含章辞官,想要回乡守丧。

  赵含章答应了,但不知他为何停留在密县没走,甚至还纠结了许多好手,郓城陷落,秦王和豫章王混乱间跑做一堆,便在王府侍卫的保护下一起外逃。

  路上正好遇见了秦王的两个舅父,荀藩和荀组。

  俩人就领上两个王爷往豫州跑,跑到半路,还没进豫州呢就又遇上了同样逃难的前抚军长史王毗、司徒长史刘畴、中书郎李昕等。

  大家就结伴一起跑。

  因为到处是逃难的人,他们行李散落,光靠两辆牛车和两条腿,根本跑不快,他们先是听说皇帝被擒,然后又收到苟晞投降石勒的消息。

  刘畴等人一思量,觉得晋国走到这一步算亡了,接下来赵含章之流也不过是抵抗几年,刘渊再打就属于统一天下的进程了。

  于是他们趁着大家都饿肚子的时候直接抽刀杀了两位王爷的侍卫、内侍等,要带上俩人去和刘聪投诚。

  荀藩和荀组两个老头子奋力抵抗,惊慌失措之下带着两个小王爷跑到密县,正好遇到了阎鼎,阎鼎反杀回去,也加入了保护两个小王爷的行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