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晋干饭人 第498章

作者:郁雨竹 标签: 穿越重生

  刘欢乐道:“北海王在赵含章手上,看日期,这信一个多月前就到楚王手上了,但楚王既当时没有上报陛下,此时也不开口,显然,他不想救北海王。”

  刘洋问:“先不论楚王有什么心思,我就问你,赵含章要用北海王换晋帝,你换不换?”

  刘欢乐没说话。

  他心里也在纠结。

  刘乂要是皇帝,皇帝换皇帝,他们也不算亏。

  而且,以这两个月的发展看,赵含章根本不会顾忌晋帝,该打的时候还是会狠狠的打,她这时又新立太子,显然,晋帝存在的意义被分薄了。

  可现在刘乂还不是皇帝,而且,他们匈奴也是有可以替代刘乂的人的。

  刘渊的七个儿子,刘和杀了老五和老六,刘聪则杀了老大和老二,老三早早就夭折了,现在除了刘乂外,还有刘聪呢。

  要是刘乂不回来,那刘聪就是名正言顺的继承人。

  所以刘洋问刘欢乐,你是想用晋帝去换刘乂回来当皇帝呢,还是想用刘乂威胁刘聪,让他在政治上做出让步呢?

  刘欢乐左右摇摆了半天,最后选择第二条。

  刘洋也是。

  于是俩人第二天就道:“我等找到了北海王的踪迹,他应该还在平阳城中,被赵含章所俘,楚王殿下,还请派人去和赵含章商议,将北海王赎回。”

  刘聪一脸惊讶的样子,“七弟被赵含章俘虏了?”

  刘欢乐和刘洋等人都是一脸悲痛的点头。

  全是一群做戏高手,刘聪一口应下,当即就安排人去联系赵含章。

  一退出议事厅,刘聪的脸刷的一下沉了下来。

  他招来心腹,问道:“晋帝和赵仲舆现在何处?”

  “都还在安苑。”

  刘聪问:“老实吗?”

  心腹想了想后道:“挺老实的,就是那些晋臣时不时的哭泣,总是说想念洛阳和晋国,烦得很。”

  刘聪垂下眼眸思考半晌,最后低声吩咐道:“去准备两杯毒酒,给晋帝和赵仲舆送去。”

  他压低声音道:“悄悄的,不要惊动太宰和太傅。”

  心腹应下,低头退了下去。

  同一时间,混在一群逃出城的难民中的伍二郎回头看了一眼博平县方向,心里有点不安,他连忙挤到明预身边,“明先生,我们就这么走了吗?”

  明预闷头往前走,“不走,留下来被刘聪清算吗?”

  “不是,”伍二郎走到他另一边道:“可二太爷怎么办,在博平县的时候,您为何不联系二太爷?”

  明预脚步不停,“他是晋国大臣,而我是去投奔呼延攸的寒士,我联系他不是很奇怪吗?”

  伍二郎:“那我们就不管二太爷了?这次多好的机会啊,我们明明可以把二太爷救出来的。”

  明预停下脚步,扭头看伍二郎,一脸严肃的道:“伍生,你要记住,你的主子是刺史,而不是赵尚书。”

  伍二郎一脸莫名,“卑下知道啊。”

  他可是知道的,女郎一直想把二太爷救回来,所以他们这次要是能一起把二太爷救出来,女郎得多高兴啊?

  明预回头继续走,伍二郎连忙跟上,一脸疑惑却又虔诚的看着明预。

  明预这才道:“这个时候赵族长和刺史关系融洽,是因为他们在不同的地方,利益却一致;若有一日他们在同一处了,他们的身份决定了他们会有分歧,到时必起纷争。所以我不联系赵尚书,也救不了他。”

  伍二郎半懂不懂。

  明预已经不再解释,直接和他道:“放心吧,匈奴不过是要换一个皇帝当,此时北宫将军应该已经趁机出兵,他们无心对付赵族长,从前是什么样,以后还会是什么样。”

  “等哪天刺史的权势强大到他们愿意屈服时,自会好好的将赵族长送回来。”

  伍二郎问:“到时候二太爷就不会和女郎有矛盾了吗?”

  “有自然是有的,但既然刺史已经强大到匈奴主动送还人质,那说明赵族长已经不能威胁到刺史的地位。”

  伍二郎这才点头。

  明预猜对了一半,北宫纯的确出兵攻打安平国了,不仅北宫纯,祖逖也出兵了,连王浚听说匈奴内乱,刘和被杀死后,他都派了一支大军出来;

  但他没猜对的是,刘聪没有对赵仲舆如往昔一般,而是让人给他送了毒酒去。

  他早就烦晋帝了。

  这段时间晋臣哭哭啼啼的,每次他一拉着晋帝出去叫开城门,或是让晋帝执壶给他倒酒斟茶,那些晋臣就大喊大叫,哭哭闹闹,刘聪本就忍到了极限。

  要不是赵仲舆护着晋帝,赵含章又强大,他早忍不住了。

  而现在,他也终于忍不住了,刘乂要是回来,他今日的地位和谋算全都白费,所以,他要断绝他回来的路。

  晋帝和赵仲舆要是死了,赵含章也会恼羞成怒杀了刘乂吧?

  可以说,刘聪此举就是为了逼杀刘乂。

第856章 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赵仲舆和晋帝住得很近,所以毒酒送过来时,他就在晋帝的屋里,正在给他上课呢。

  一个参将带着一队士兵,士兵手上捧着一个托盘,托盘上只有一个杯子和一个酒壶。

  听到脚步声,赵仲舆和晋帝同时心一紧,刘聪刚杀了刘和,正是志得意满之时,不会又要大宴,再在宴席上折磨晋帝吧?

  赵仲舆脸色微沉,站起身来挡在晋帝前面,晋帝羞惭,身体都微微发抖起来。

  待脚步声越来越近,参将带着人转过走廊冲他们走来,赵仲舆一眼就看到了他们端着的托盘。

  赵仲舆一愣,心不断的往下沉。

  他让开了脚步去看晋帝。

  晋帝这会儿才看到参将身后带着的托盘,脸色一变,瞬间煞白,他无措的去看赵仲舆。

  赵仲舆垂着眼眸没说话。

  他一直护着晋帝,那是为了不让他被匈奴人羞辱,他是他们的皇帝,他给匈奴人执酒倒茶,扫地擦桌,做仆人打扮,受到侮辱的不仅是晋帝,还有他们这些晋臣和整个晋国。

  如果晋帝是匈奴的奴仆,那晋国是什么?他们这些晋臣又是什么?

  此时,似乎一切的痛苦都可以结束了,虽然是以他最不愿意接受的形式结束的。

  赵仲舆等他们走近。

  参将没想到赵仲舆也在这儿,不由一乐,“没想到赵尚书也在此处,倒免得我再多走一趟了。”

  他左右看了看,很干脆的从他们面前的矮桌上拿了一个大茶碗放在托盘的小酒杯边,然后似笑非笑的看向赵仲舆。

  对这个老东西,他早就看不惯了。

  每次来宣晋帝,他总是百加阻挠,还总是带着那群晋臣嚎啕大哭,甚至还勾结他们这边的汉臣指着他们的鼻子骂。

  哼,要不是当中的确有些人有才华,就凭他们是汉人出生,就应该全砍了。

  汉人有一句话说得好,非我族类其心必异,汉人的心就不在他们这儿。

  参将拎起酒壶给杯子里倒了一点酒,只堪堪到杯沿,然后给茶碗倒了大半碗,要不是毒酒有限泡的不多,他还真想给他倒上一大碗。

  参将不在意的把酒壶放在一侧,抬了抬下巴对俩人道:“晋帝,赵尚书,这是我们大将军赏你们的酒,还请饮了吧。”

  晋帝见赵仲舆都被赐酒,一时双膝发软,一下跌坐在席上。

  参将轻蔑不屑的扫了他一眼,一挥手就要让士兵上前灌他。

  赵仲舆上前挡住,厉声道:“天子之尊,岂是尔等能冒犯的?”

  士兵被喝住,便扭头去看参将。

  参将大怒,上前一步道:“赵仲舆,你自身都难保,还有闲心来管旁人的生死?”

  赵仲舆只瞥了他一眼,不与他说话,上前拿起酒杯走向皇帝。

  皇帝跌坐在席上,愣愣地抬头看他。

  赵仲舆跪在他身前,将酒杯举给他,“陛下,事已至此,且让臣再送您一程。”

  皇帝闻言,眼泪刷的一下下来,一把握住他捧着酒杯的手,痛苦又懊悔,“恨没有早听尚书言,若是早死,也不必白受了这么多侮辱。”

  赵仲舆膝行两步,一手紧紧地扶住他的胳膊道:“此时也不晚。”

  皇帝勉强收住眼泪,泪眼汪汪的看着他,“真的不晚吗?”

  赵仲舆狠狠地点头。

  皇帝就看着他手中的毒酒咽了咽口水,然后抖着手去接酒。

  酒杯在他手中颤抖,身后的参将和士兵都发出轻蔑的笑声。

  赵仲舆就没有松开手,稳稳的握着酒杯将酒送到他嘴边,皇帝抖着手将酒杯一倾,仰脖一含……

  他含着泪看赵仲舆,咕咚一声咽了下去。

  赵仲舆见他喝了,就将酒杯一砸,然后立即起身将托盘上的茶碗端起,当着众人的面一饮而尽。

  他将碗一砸,哈哈大笑起来,畅快的道:“从今往后我大晋将士再无软肋,可无顾及矣!”

  他喝的毒酒多,发作也快,一言闭,大口大口的黑血从口中吐出,他砰的一下倒在皇帝面前。

  晋帝抖着手将他抱在怀中,想到这些年他们君臣相依为命,一时悲从中来,眼泪忍不住哗哗的流。

  他又感受到腹中绞痛,一时之间悲痛化为怨恨,他抬头看着参将道:“你们且等着,赵含章不会放过你们的,一定不会放过你们的!”

  参将看着吐血不止的赵仲舆,也有些胆怯,但依旧发狠道:“那在她来之前,也是你们先死!”

  “这是匈奴,我们大将军英明神武,就算是赵含章,见了我们将军也得倒退着走!”

  皇帝胸中气恼,只觉得混身都痛,他哇的一下吐出血来。

  赵仲舆已经说不出话来了,一把按住他的手道:“陛下不必与他们争执,晋国已新立太子,有含章在,晋不灭,他们匈奴永远是乱臣贼子。”

  皇帝一想也是,而且死亡并不似自己想象的那么恐惧,就这么一句话的功夫,皇帝突然就适应了这种痛疼,也接受了自己的死亡。

  死了罢,他可不是亡国之君了。

  皇帝抱着赵仲舆慢慢闭上了眼睛,而在他的手垂下的瞬间,赵仲舆嘴角微翘,也闭上了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