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晋干饭人 第54章

作者:郁雨竹 标签: 穿越重生

  一个家庭分家产,嫡长子可独占七成,其他孩子分剩下的三成。

  家族自然也一样。

  因此嫡支周而复始,一直享有家族最多的资产和资源,自然,他们的责任也是最大的。

  平时有什么事,都是嫡支拿的大头。

  赵长舆就是。

  这赵氏坞堡内外的田地资产等,他们长房二房占了近一半,这只是两房而已,要知道赵氏族人可有上千呢。

  他们占了最大的财产,除了家中的佃户和长工外,更多的田地是分租给地少的族人,只取少量的田租。

  除此外,族中每年还要接济族里的老弱妇孺,这些全是赵长舆出大头。

  更不要说建造坞堡之类的大事了,基本上都是赵长舆出钱。

  所以赵长舆手中的资产全是他的吗?

  可以说是,也可以说不是。

  说是,是因为都在嫡支名下,说不是,是因为这实际上是整个赵氏宗族的。

  也因为赵长舆一直以来的贡献,赵氏上下都坚定的认为族长就该是嫡支。

  赵铭他要是敢露出自己想当族长的意思,不用等族人开口,他爹就能骂死他。

  但是,他和他父亲,甚至和族中大多数人都不一样,赵铭内心深处是有怀疑的,“赵济,真的能当好一族之长吗?”

  他靠近赵含章,眼睛紧盯着她的,目光直直的看进她的心里,一字一顿的问道:“三娘,你真的可以做到毫不介怀,既不介意他遗弃你们长房一家,也不介意他们曾害你性命之事吗?”

  赵含章定定的回望赵铭,目光坚定,不曾移动一毫,俩人对视半晌,她嘴角一挑,轻笑道:“你猜?”

  赵铭看了她好一会儿,坐直了身体,似笑非笑的看着她道:“我猜你不能。”

  赵含章给自己和他倒了一杯酒,端起酒杯来轻轻的碰了碰他的酒杯,“堂伯,你的顾虑没有错,赵济,真的可以当好一族之长吗?”

  赵含章饮尽杯中的酒,转着酒杯道:“还有一句话没说错,守孝是论心的,我答应过祖父,要护好母亲和二郎,我也知道,他心中最放心不下的,除了二郎便是赵氏了。”

  “所以,便是为了祖父,我也不会损害赵氏,分毫不会损害。”

  赵铭沉思。

  赵含章放下酒杯,起身,“堂伯喝醉了,我和傅大郎君先走一步,对了,堂伯今日花园饮酒,怕是不知道吧,我叔祖派了一个幕僚过来接管家族产业,这会儿五叔祖估计在找您呢。”

第92章 意见相悖

  赵含章拉着傅庭涵出了五叔祖家,顺着巷道看到外面热闹的大街,邀请道:“去逛逛?”

  傅庭涵也想看一下坞堡经济和一般城镇的区别,于是点头。

  傅安和听荷在老宅收拾,赵宅的下人见俩人身后没有伺候的人,忙要跟上,赵含章就冲他们挥了挥手,“在自家坞堡里,还有谁欺负我们不成?不必跟随。”

  下人躬身应下,目送俩人走远。

  等走远了,傅庭涵才开口,“赵铭可真厉害。”

  赵含章:“就是可惜心还不够大,不然完全可以取代赵济。”

  “不过赵仲舆能力不弱,就算他现在威望不足,为安定着想,赵氏也不会想着换族长的,”赵含章沉吟片刻道:“不过现在东海王就带着皇帝避出京城了,也不知道将来会怎么样。”

  她道:“将来局势要是恶化,他们恐怕会南迁,到时候赵仲舆怕是要带上族人一起,这时候,一动还真不如一静,赵铭思虑的没错。”

  傅庭涵:“你会南迁吗?”

  “五六年的时间,我们应该已经找到回去的路了吧?如果还没找到,那估计就是回不去了,到时候看吧,顺应潮流,怎么安全怎么来。”

  赵含章想的很开,这是她基于自己知道的历史做出的判断,但赵淞不知道这段历史啊。

  所以他们做的便是就事论事。

  赵铭一身酒气的进到书房,赵淞就没好气的瞪了他一眼,“白日饮酒,无所事事,你年纪还小吗?”

  赵铭在席子上找了个位置盘腿坐下,给自己倒了一杯茶一饮而尽,“儿子这就解酒,您老人家别生气。”

  赵淞:……感觉更生气了怎么办?

  赵铭放下茶杯,一抹嘴巴问道:“您说吧,找我何事?是不是要把族产和原先大伯交给我们打理的产业都整理出来交给族长?我这就去。”

  “站住!”赵淞没好气的道:“你也不问问要交给谁打理就要交出去?”

  赵铭无奈的道:“阿父,谭中都住进坞堡了,儿子又不是聋子,自然听到了。”

  赵淞皱眉,“就这么交出去?”

  “族产本就要交给族长打理,大伯原先的那些资产大多交给了族长和赵济,不交出去,难道要与族长一脉隔空打官司吗?”赵铭道:“如今晋室落难,朝堂纷争不断,这时候还是不要族长为族中事务分心了,他想怎么做就怎么做吧。”

  赵铭顿了顿后道:“其实儿子觉得,族长未必是真想把产业都交给幕僚打理,不过是如今囊中羞涩,他又刚当上族长,不好和父亲开口,这才想要拿了资产筹一笔钱出来。”

  “哼,三娘把洛阳一带的田产和铺子都换给了他,不说那些田产铺面的价值,光是铺子上的存货和现钱,难道还不够他花用吗?怎么就用到回族里筹钱?你大伯当家的时候可从未这样过。”

  “阿父,这不是事出意外吗?三娘也说了,当时事发突然,族长是进宫后直接跟着皇帝外逃的,三娘他们留在家中,也只能收拾家中的细软,最后还全都遗失了呢,铺子里的东西,别说他们现在回不了洛阳,就是回去了,还有剩下的吗?”

  赵铭见赵淞不说话,便劝慰道:“族长为何宁愿把资产交给幕僚也不交给族中?还不是因为阿父和族长关系一般?您如此质疑族长,让他处处受制,他为何要把资产交到您手中?”

  “难道大伯当家时,他要用钱,您也是这样回他的?”

  赵淞瞪大了眼睛,心火腾的一下冒起来,“你这是在教训你老子?”

  赵铭无奈,“儿子这是在跟您讲道理,您看,您又不讲道理了吧?”

  “我就是不讲道理,”赵淞暴怒,气得跺脚,“我就是不交给他,哼,洛阳现在是起了战乱,显得那里的铺面和田地都不值钱了,可他和三娘交换的时候可没战乱!”

  “他一个长辈,儿子都承继了爵位,大哥又把祖产都交给他,他还有什么不满足的?竟然就坑得三娘换了那边的产业,转头竟然有脸跟我说汝南这边的田产铺面是送给三娘的,”赵淞拍着自己的脸道:“我都替他臊得慌,幸亏我先前没多嘴说话,不然我一个长辈在三娘面前都没脸,傅长容还在这儿呢,这哪里是丢他赵仲舆的脸,这是丢我汝南赵氏的脸!”

  赵铭一听,略一思索后点头,“的确够丢人的。”

  赵淞心气才平一点儿,呼出一口气道:“你也知道丢人了吧?”

  “但我们也不能意气用事啊,您还是没说这事儿要怎么解决,”赵铭直接提出核心问题,“现在族长缺钱,还有他手中的那些祖产、族产和私产怎么解决?”

  赵淞:……好气哦,他这会儿听不得和赵仲舆相关的事,偏又不能不解决。

  他坐回席子上,气呼呼的喘气,半晌后道:“明天带他们去看地里的收成,我的意思是,他的私产可以交给幕僚打理,但祖产和族产不行。”

  他看向赵铭,蹙眉道:“我想靠近三娘田地的那些地产就交给她来管,每年上交给他一笔佃租,剩下的还是由族中打理,你觉得如何?”

  赵铭:“……阿父,这事儿是三娘的提议?”

  “当然不是,是我想的,还未告诉三娘呢。”

  “如此吃力不讨好的事三娘为何要做?要是讨了好处,您就不怕将来族长回来,和我们家,以及三娘他们的关系更加恶化?”

  “那也不能全凭他的心意来,这么多的祖产和族产交给幕僚算怎么回事?”赵淞道:“不说你大伯,便是上一辈也没有把族中的产业交给外人打理的。”

  “那也不能交给三娘啊,”赵铭道:“三娘都这年纪了,再过两年她就要出嫁了。”

  “那不是还有二郎吗?”赵淞道:“这不是交给三娘的,是要交给二郎的。”

  说到底,赵淞还是心疼赵二郎,觉得他作为赵长舆的孙子只分到了那么一点点的资产,其中有那么多还得先放在三娘的嫁妆里。

  他们赵氏的子孙何时需要如此憋屈了?

  赵铭一脸无奈的看着他爹,“阿父,您太小看三娘,也太信任三娘了。”

  赵淞一脸轻蔑的看着他道:“是你太小看你大伯了,他既然敢把二郎的资产交给三娘打理,说明他绝对信任三娘。”

  说白了,赵淞是相信赵长舆。

第93章 免租

  赵铭不能说服赵淞,赵淞也不能得到赵铭的认同,父子俩不欢而散。

  虽然谈得不愉快,第二天赵铭还是得陪着他们一起去巡视田铺。

  这时候正是热火朝天夏收的时节,所以地里都是收割麦子的人。

  赵含章戴着帷帽骑在马上,偏她又不肯好好的戴,将帷帽的纱巾撩开,大半张脸露出来,眼眸低垂时便能和地里劳作的人对上目光。

  赵淞不喜骑马,直接坐着牛车去的,他叫住走在车旁的赵含章,问道:“上蔡那里的麦子收得如何了?我看过几日要下雨了,得抓紧时间收。”

  赵含章道:“已经全收了,农人们正在整理土地准备种豆子。”

  赵淞惊讶,“这么快?”

  在他的记忆里,赵含章嫁妆里上蔡的田地可不少,加上她还和赵仲舆换了好多地。

  赵含章叹息一声道:“之前家中管事打理得不好,许多地都丢荒了,加上近年佃户和长工流失,耕作的田地也是粗粗播种,并不丰收,近来我收留了一些难民,人手多了,这么点东西很快就收好了。”

  赵含章说完一笑,“正是因为地里的活儿都干完了,这才能回来看五叔祖。”

  赵淞沉重的心情一松,笑道:“难道你地里有活儿就不能回来看我了吗?”

  赵含章嘴甜,“自然要回来的,见到五叔祖便跟看到祖父一样,我心中安定。”

  和他爹挤在一辆牛车上的赵铭听不下去了,让车夫停下车,他跳下牛车,伸展了一下胳膊腿,一扭头见大家都看着他,他就挥手道:“走吧,我下车活动活动,走着去。”

  赵含章一想,下马将马交给听荷,也用走着。

  傅庭涵就垂头思考,他要是不下马,会不会显得很不礼貌?

  赵淞懒得搭理他儿子,和有些为难的傅庭涵笑道:“傅大郎君不必理他们,让他们叔侄两个走着,骑马颠簸,不如上车来与我同坐?”

  傅庭涵欣然应允。

  赵铭回头看了牛车一眼,和走在身旁的赵含章道:“傅大郎君的身体似乎还比不上三娘你啊。”

  “这不是当下的风气吗?男子敷面,身子如弱柳扶风,有种飘然若仙的感觉。”

  赵铭:……感觉有被冒犯到。

  赵含章却已经扭头盯着他仔细看,上下扫视过后突然灿然一笑,“堂伯今日的妆容不错。”

  赵铭看着素面朝天的赵含章,突然好生气,但一句话都说不出来。

  赵含章走到田边,扯了一根麦子看,“看样子,今年的收成还不错。”

  “也有差的,”赵铭走上前来,也扯了一根麦子,吃了一颗后道:“这里有沟渠通过,又是良田,地肥,近家,照顾得及时,越往外,有地块贫瘠的,收成就不是很好了。”

  赵铭又指着一个方向道:“今年山北那头闹虫灾,那一片的麦子大多空壳,更严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