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晋干饭人 第625章

作者:郁雨竹 标签: 穿越重生

  他卜算出来的事,十件便有十件作准,所以他断言赵家要出人皇,在赵瑚和赵淞这里就等同于已经确定会发生的事。

  只有赵申,他会卜算,也知道卜算这东西,是以现在的数算将来的运,但,数会变,运便也会变,运变则命变。

  所以,赵氏出人皇是以现在的数,天象算出来的,但世间种种多有变数,一旦变数到达一定的量,命运就会改变。

  他目光微闪,看向郭璞。

  郭璞也转头过来,似笑非笑的回望他,赵申瞬间做了决定,按下这点。

  赵淞已经想通,接受了这件事,但,这是还没发生的事,所以他警告的看向赵瑚,“此事出了这间屋子,谁也不准再提起。”

  赵瑚正要说话,赵淞就寒着脸道:“如果你想三娘壮业未成而中道崩阻的话。”

  赵瑚立即闭上嘴巴。

  赵含章的生死可是事关赵氏一族的生死啊。

  郭璞微微一笑,转过头去。

  赵淞没有请郭璞保密,只是起身与他深深一揖,感激道:“多谢先生救命之恩。”

  郭璞避开半步,道:“赵公不必谢我,我不过是让你提早想通而已,便是我今日不提醒,总有一日您也能想通。”只不过到那时还能活多久就不一定了。

  赵淞当然也知道这一点,所以记下郭璞的恩情,让赵申好好的招待他。

  他刚吐出淤血,此时心里头虽然轻松了,但身体还是觉得困倦,因此打算回屋躺着等药来。

  赵瑚连忙跟在后面,亲自扶他躺下后凑到他耳边小声问:“五哥,这事是不是得告诉子念,还有,这郭璞知道的也太多了,要不要……”

  他在脖子上划了一下。

  赵淞:“……郭先生既然擅于卜算,你说他有没有算到他今日不会丧命于你手呢?”

  这话有两个否定,语气又是问话,让赵瑚琢磨了一下才听懂。

  “放心吧,他这样的人最是机敏,知道守口如瓶,我不担心他,只担心你。”

  赵瑚立即道:“五哥这就小看了我,事关赵氏前程,打死我都不会往外说一个字的。”

  赵淞轻轻哼了一声,躺在枕头上,“但愿如此吧,郭先生那里你不要管,交给申儿去处理。”

  赵瑚还是相信赵淞的能力和判断的,应了一声。

  兄弟俩沉默的一躺一坐,都沉浸在自己的思绪里。

  赵淞的心此刻还飘在半空,总觉得无依着,他就这样默许,甚至参加了这样改换天地的大事?

  果然史书诚不欺我,人都是会变的,史书中多少忠臣良将,最后都成了乱臣贼子,还有那些载于史册上的昏君暴君,难道他们从一开始便是暴虐之徒吗?

  不过是在这红尘之中改变了心意罢了。

  他也变了心意。

  赵淞觉得难受,倒不是因为丢弃了自己曾经的忠义,选择支持赵含章改换天地,而是因为他今日能因这种种改变志向,那将来会不会再因为别的事改变心意?

  赵淞有点害怕,怕最后自己会变成曾经最讨厌的那一类人。

  他在这里伤怀,侧对着他做的赵瑚却忍不住笑出了声。

  他扭头看去,就见他眉梢间都是喜意,一脸的得意,这嘴脸实在令人生厌,“你笑什么?”

  “五哥,郭璞说的是我们赵氏出人皇,那是不是说,我们赵氏才是皇族?那庭涵算入赘吧?”

  赵淞眼前一黑,只觉得前路昏暗,什么将来,什么志向都丢到了一边,先保住性命再说吧。

  这样的大事,要是未成之时显露出去简直是灭顶之灾。

  赵含章现在是大权在握,可她要是无心此时夺位,赵瑚把这事闹出来,她会不会为了平息士族和晋臣的疑心直接把赵瑚杀了?

  以前,赵淞自不会这样想,但现在,他持怀疑态度。

  能当皇帝的都不是良善之人,至少不会因小节失大局。

  赵淞躺不住了,爬起来教(训)弟弟。

  而赵申正请郭璞沐浴更衣,他亲自挽起袖子要帮郭璞洗澡,最后被郭璞再三拒绝,这才惋惜的坐在桌边一边喝茶,一边隔着一道屏风和他说话。

  赵申主要是对他占卜的设备,他对《周易》的见解,以及术数上的事感兴趣。

  郭璞很久没洗澡了,在小厮服侍下洗了头,洗过一次后又换了一次水泡上。

  坐在热水中,他全身心放松下来,话题不知何时偏了,“琅琊王问道先生时,先生是怎么回答的?”

  仰着脖子靠在浴桶上的郭璞一下睁开了眼睛,他向后看去,这才发现赵申不知何时绕过了屏风,正抱手倚靠在屏风上注视他。

  郭璞幽幽地道:“小友这样无声无息,颇为吓人啊。”

  赵申:“郭先生是能通鬼神之人,还怕人吗?”

  “人比鬼神可怕,”郭璞道:“我不会死于鬼神之手,却会死于人手。”

  赵申微微一笑,绕过屏风将下人刚送来的一桶热水送进来,拿了木勺给他添加热水,隔着雾气,盯着郭璞的目光越发凌厉,“先生还没说是怎么答的琅琊王呢,学生学艺不精,很少有机会帮人算命,所以于沟通一途很是欠缺。”

  郭璞看了他一会儿,突然一笑,双手搭在桶边,大敞道:“如实说就行,我们这等人不过是转达天地的声音,不能说谎。”

  赵申丢下木勺,“所以郭先生给琅琊王的回答是?”

  郭璞一字一顿的道:“大王有天命在身。”

  赵申脸便冷下来。

  郭璞噗嗤一笑,拿起木勺给自己身上招水,“赵公子这就不高兴了,想杀了我,还是想杀了琅琊王?”

  赵申收敛神色,和他笑道:“先生多虑了,您如此大才,学生怎敢不敬?不过心中疑惑,天无二主,您既说天命在他,又说我赵氏要出人皇,这岂不自相矛盾?”

  郭璞道:“这有什么矛盾的?他明日称帝,后日你杀了他,大后日你家将军登位,不也是天命在他,你家出人皇吗?”

  赵申:……好有道理,他竟找不到反驳的话来。

  赵申退了出去。

第1083章 过关

  郭璞等他离开,暗暗绷直的身体才放松下来,他呼出一口气,拿起勺子继续洗澡,赵氏的人到底比王氏的人心软两分,这一关算过了。

  却不知赵含章是什么样的人。

  天意在她,又有明君之相,想来能容得下他这个方外之人。

  郭璞掐指算了算,当然不是算自己的命,他是算不到这个的,但他可以算此次进城是吉是凶。

  掐出吉数,郭璞这才放松下来继续洗澡。

  而此时,刚用完午食,吃了餐后水果的赵含章目送王氏招待弘农公主去休息后,她就抬头看向天空,片刻后道:“今晚怕是要下。”

  她让人把赵云欣叫来,吩咐道:“让洛阳县衙注意民房情况,派人值守,清点路上的流民乞丐,安排他们住到房子里去,调些木炭柴火给他们,还有库房里收着的沙被,尽可能给他们发下去。”

  所谓沙被,就是用布做成被套,里面填上细沙,然后盖在身上,多多少少还是有些御寒效果的。

  赵含章让赵云欣传话赵二郎,容许他用军营里的士兵辅助管理洛阳县。

  赵云欣领命而去。

  傅庭涵见赵含章眉头紧锁,就问:“西凉还未找到棉花吗?”

  赵含章摇头,“虽然历史推测棉花在南北朝时就传入中国,但南北朝从上到下也有一个半世纪的时间,现在都没开头呢,谁知道边关有没有?不过我已和张轨言明棉花的重要性,以他的为人,他一定会倾尽全力寻找的。”

  “我们不能把希望都寄托在棉花上面,要御寒,还是要多种桑麻,户部准备一笔钱来,明年专门鼓励百姓种植桑麻柘树,我要道路两边、阡陌、荒野上遍植桑麻。”赵含章野心勃勃。

  本想说没钱的傅庭涵迟疑了一下,见她一脸的展望和兴奋,还是点下头道:“好。”

  “要下雪了,我让曾越带上药材去接五叔祖,别误了婚期才好。”这算安定下来后的第一件大喜事,她说什么也不会让它出现意外的。

  曾越带了一大包药材找来,正值别院炊烟袅袅,满院子的灾民正围着简易搭起来的火灶吃稀粥,听到马蹄踏踏吓了一跳,捧着碗站起来就要逃,结果一转身就跟身边的人撞在一起。

  这是院子啊,难民们茫然四顾,不知往哪里逃?

  屋里正陪郭璞等人用饭的赵申丢下碗筷就快步出来,喝道:“慌什么,这是我赵家的别院,尔等稍坐。”

  大家这才没那么惊恐,安静下来看着赵申。

  赵申大步朝门口走去,护卫提着刀在一旁等待,待他上来便将门闩取下,猛的一下打开门。

  正抬手敲门的禁卫军手顿在半空,在他的脑子都没反应过来时身体先向后退了一步,然后一手按住腰间的刀,一抬头就和门内的赵申及他的护卫对上眼。

  他扫了一眼他们手中提着的刀,确认了刚才一闪而过的危险不是错觉,他目光一深,越过他们看到院子里的难民,手按着刀就出了半鞘,

  难道兵部左侍郎被一群流民挟持了?

  禁卫军身后的曾越亦目光一凝,手落在刀鞘上,目光看向赵申。

  赵申无言的看着他们,“你们怎么来了?”

  曾越见他身体放松,神情没有异样,这才微微放松了点儿,不过手还是按在刀鞘上,“奉将军之命来给五太爷送药。”

  目光越过他的肩膀看向他身后,蹙眉,“这是怎么回事?”

  七太爷可不像是会拿自己的别院救济灾民的人。

  赵申道:“有客至。”

  赵申将他请进门,引他去见蒯邑和郭璞。

  曾越知道郭璞,这是一位名士,他的名声有别于一般士族,不仅在世家士族中闻名,在老百姓中也很有名。

  听说他卜算超利害的。

  曾越第一想法就是告诉赵含章,主公或许需要这样的人才。

  曾越当即派一个禁卫军回去告诉赵含章。

  等禁卫军回到城中上报,天已经快黑了。

  赵含章看着比以往黑得还要快的天,微微一笑道:“看来老天爷也在留客。”

  她没有再派护卫出去,天黑了,不知道这场雪是大是小,此时出门太危险了。

  所以第二天她才找来汲渊,请他带一队禁军去城外把人请进来,“昨晚的雪不小,不知城外的路是否好走,虽说明日婚礼在黄昏,但请五叔祖还是早日回来得好。”

  今天傅家要来送聘礼,虽然用不到赵含章,但王氏已经强硬下令,今日不许她出门。

  她就是想玩一出顾茅庐都不行,所以只能请汲渊帮忙了。

  汲渊对命理之说素来嗤之以鼻,一听说别院里有郭璞,当即不是很愿意,但那里又还有赵淞这个主婚人,没办法,只能应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