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晋干饭人 第63章

作者:郁雨竹 标签: 穿越重生

  但他也扭头问赵含章,“这方子是你祖父留给你的?”

  “不是,”赵含章直接否认,指了傅庭涵道:“这是傅大郎君的方子。”

  赵淞松了一口气,他就说嘛,大哥有这样的好东西怎么会藏着掖着?

  赵铭却是心一提,不由看向傅庭涵。

  傅庭涵很安静,安静的坐着,安静的看着,这周遭的事似乎与他无关一般,见他看过来,还露出微笑对他点了点头。

  赵铭觉得自己没有看错人,虽然他年纪比他爹小,但他自觉走过的路,见过的人一点儿不比他爹少。

  论识人之能,他自觉在他爹之上。

  所以他能看出赵含章不安于室,看出她的野心勃勃。

  而傅庭涵虽冷淡疏离,但眉眼温和,这才是无欲则刚的人。

  赵铭看看傅庭涵,再去看赵含章时目光就变了,他之前一直担心赵含章出嫁后会因为野心从赵氏挖东西给傅家,但现在看来,他真是大错特错。

  她分明是要从赵傅两家一起挖东西壮大自己嘛。

  赵铭同情的看了看他爹,又扭头同情的看了看傅庭涵,实在不能融入他们的快乐之中,最后,他把同情给了自己。

  众人皆醉我独醒的感觉并不好,最可怜的并不是喝醉的众人,而是那个清醒的人啊。

  他可太操心了。

  赵铭虽然很想私下找赵含章谈一谈,但想到俩人之前的交流,他还是按压住了这个想法。

  罢了,有些事说得太透反而不美,反正他们彼此心中都有数了。

  赵铭泄气般给自己倒了一杯茶,还顺手给赵含章倒了一杯,道:“三娘好手段啊。”

  赵含章不客气的收下了这个夸赞,举杯道:“伯父客气。”

  赵铭抿了一口茶,再度在心里惋惜,赵治要是还活着多好,不然把赵含章生成男儿身也好呀。

  赵家若有这样的男儿,他可以放百万响的鞭炮庆祝。

  想到在洛阳的赵济和赵奕,赵铭闷闷不乐的干了一杯茶,差点儿噎住。

  茶可真苦啊,还是酒好喝。

  赵淞已经围着两口箱子转起来,将里面的玻璃制品拿出来,见它们的厚度、透明度都大不相同,不由好奇,“琉璃和琉璃之间怎么相差这么大?”

  赵含章看向傅庭涵。

  傅庭涵就解释道:“材料配比不同,所以就不一样了。”

  赵淞慈蔼的看着傅庭涵,问道:“长容啊,这样的方子你是怎么得来的?”

  听说傅家并不是很有钱啊,至少和他们赵家相比差远了。

  和擅经营存钱的赵长舆相比,傅祗就是方正、廉洁,一心扑在政务和水利工程上,谁能想到他孙子竟然知道炼制琉璃的方子,然后没给傅家,反倒是在赵家炼制起来了。

  赵淞都差点怀疑他们祖孙俩的感情了。

  傅庭涵道:“从书上看来的,有的书上记载,火山口爆发过后便产生琉璃水晶,所以琉璃出现的必然条件便是高温,至于材料,在火山口附近的材料都有可能,多研究些,再多看些书,一一排除就好了。”

  不仅赵淞,赵铭都震惊了,“这么简单?”

  傅庭涵总不能告诉他们,这种在现代能够被公开的工艺在他这里一点儿也不难,难的是没有被公开的那些。

  但赵含章只要不是要求与钢一样的玻璃,或者是其他高分子玻璃,他都能推导计算出来,时间长短问题而已。

  赵铭也起身走到院子里,站在傅庭涵身侧,好奇的问道:“长容平时喜欢看什么书?”

  “我喜欢看术数一类的书籍。”

  当下倒是很少有人喜欢这种,赵铭道:“倒是继承了傅中书所长。”

  傅祗最闻名的政绩就是修建了沈莱堰,使兖州和豫州无水患,哦,这就是豫州。

  所以傅祗在这里的名声极好,这也是傅长容在这里很受欢迎的原因之一。

  他能够没成亲就跟着赵含章自由出入赵氏坞堡,一是因为他的孝顺;二就是因为傅祗在豫州的好名声了。

  就是赵氏坞堡里的人都感念傅祗断绝水患的恩德。

  赵铭越看越觉得傅庭涵温和,再去看正围着他爹谄媚的赵含章,不由长叹一声,伸手拍了拍他的肩膀道:“长容啊,我实在不知最后会是我赵氏对不起你,还是你对不起我赵氏。”

  傅庭涵:“……伯父,我们两族是姻亲,结的是两姓之好,我与赵氏就不能共赢吗?”

  赵铭目光落在赵含章身上,为难的道:“总觉得有些难。”

  赵淞已经看完了,回过头来见俩人在窃窃私语,就问道:“你们说什么悄悄话呢?”

  赵铭如今心境又有了进步,所以更喜欢傅庭涵了,于是道:“我说要给长容取个字。”

  他扭头和傅庭涵道:“我记得翻过年你就十七岁了吧?年纪也不小了,可以提前取字,你若是不嫌弃,我为你取一个字?”

  赵含章道:“伯父,你说晚了,他已经有字了。”

  赵铭:“他取了什么字?”

  “庭涵。”

  赵铭不解,“这是何意?你既取名长容,那应该……”

  “我觉得这字挺好听的,朗朗上口,对了伯父,五叔祖,我也有小字。”

  “我知道,”赵淞笑吟吟的道:“你祖父最后一封信提过了,说是给你取字含章,还让我想办法记到族谱上,不过……”

  赵淞一脸为难。

  赵含章表示理解,并不勉强,“记不记的无所谓,只要五叔祖记得我就行。”

  女子连上族谱都不容易,更不要说还要记名字了。

  她能在族谱上落下一笔,行三,名和贞就不错了,再往上添,除非有一天她飞黄腾达到赵氏都要仰望她,那他们就会非常主动的给她添上小字,以及其他各种事迹了。

第108章 以物易物

  赵铭跟在赵淞身后进家门,赵淞直接往正院去,见儿子还跟在他屁股后面,不由停下脚步,不耐烦的回头,“你又要说什么?”

  一路沉思,只是下意识跟着人走的赵铭回过神来,抬头看了一眼他爹,“三娘很聪明。”

  赵淞脸色和缓下来,“那是自然,颇有她祖父之风。”

  “儿子是说,她竟然知道刘越石只占了晋阳,”赵铭道:“族里这么多当家郎君,有几个知道刘越石到了晋阳,并州还在匈奴人手中的?”

  赵淞觉得儿子又开始阴阳怪气起来,才和缓的脸色又板了起来,“你想说什么?”

  看他爹脸色变幻,赵铭往后退了两步,拉开安全距离后才道:“阿父,人心难料,您对儿子我尚有保留,那对外人更该留心才是。”

  赵淞就指着他骂,“你都一把年纪了还跟三娘吃醋,那是你侄女,你好意思吗?我怎么对你保留了,家里哪件事我没告诉你……”

  赵铭再一次被他爹骂跑。

  不到半天,赵含章带了两箱琉璃回来的消息就传遍了坞堡。

  赵瑚最先带着人找上门来,“三娘,三娘,你允我的琉璃呢?”

  赵含章和傅庭涵正在书房里翻这次要带走的书,听到赵瑚的喊叫,不由对视一眼。

  傅庭涵对应酬一点儿不感兴趣,低下头去道:“你出去应付吧,我再翻一翻书。”

  “好吧,”赵含章只能把手上的竹简交给他,“兵书,应该还有两册,找出来带上。”

  赵含章一走,傅教授就又沉迷进书里,他才发现,这个时代对于数学科学的探究从未断过,且有些问题很有意思。

  赵含章到前厅时,赵瑚已经在前厅转了两圈,看见她立即迎上前,“琉璃呢?”

  “七叔祖,您也太着急了,那些琉璃都堆在箱子里还没规整出来呢。”

  赵瑚疑惑,“堆?”

  “是啊,您是想要琉璃杯,还是琉璃碗?”

  “不拘什么,你都拿出来给我看看,外头说你拿了很多琉璃回来,都是你祖父留给你的?”

  赵含章让人把最好的几套琉璃拿出来,一一摆在桌子上给他看,“七叔祖看这质量怎样?”

  赵瑚仔细看了看后点头,“不错,我全要了,你作价几何?”

  赵含章:“七叔祖觉得值多少钱?”

  赵瑚想了想后道:“这一共是五套,我一套给你五十金如何?”

  “七叔祖果然大方,但我们两家是亲戚,我怎好要您如此高的价格?”赵含章道:“这里的一套琉璃您给我十金就好。”

  赵瑚惊讶的看向她,“你认真的?”

  赵含章点头,“我怎会拿这样的事和七叔祖玩笑?”

  赵瑚就一脸怀疑的看向桌子上的琉璃,他重新拿起来检查,没发现有什么问题。

  他一时迟疑不定。

  赵含章:“……七叔祖,您看我像是会坑亲戚的人吗?”

  赵瑚:其实有点儿像,但他不好说出口。

  赵含章想了想后道:“其实我也有一件事要求七叔祖。”

  赵瑚这才感觉真实,在席上坐下,“说吧,何事?”

  赵含章:“我想拿两套琉璃和七叔祖以物易物。”

  赵瑚:“易什么?”

  “粮食。”

  赵瑚:“不是才夏收结束吗,过不多久就又秋收了,你这么多田地还需要买粮食?”

  像他们这样的地主,不是从来只会卖粮,不会买粮吗?

  赵含章:“我之前的田地丢荒,如今人口又有些多,夏收的粮食不够嚼用,只能和外面买,但从外面买,哪里比得上和族人买方便?”

  赵瑚直接点头,“行吧,我与你换,也就两套吧,多的没有了。”

  赵含章一脸不相信,“七叔祖这么多田地,今年收成还算可以,才二十金的粮食出手,怎么就不多了?”

  “还不是赵铭,非说现在外面日子艰难,将来局势不定,不许我们把粮食外卖,只能卖给宗族一些,剩下的都要自己存起来。”赵瑚苦赵铭久矣,逮住机会就拉拢盟友,“仗着他爹代管族中事务在族里为所欲为,不知道的,还以为他才是将来的族长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