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晋干饭人 第66章

作者:郁雨竹 标签: 穿越重生

  傅庭涵道:“我帮你。”

第112章 谋士的嘴

  赵含章一听,立即下令,“千里叔,集合所有部曲,每人带足三天的干粮,一个时辰后出发。”

  赵驹起身应下,“是。”

  汲渊见她打定了主意,便道:“既如此,汲某就走一趟上蔡县,为女郎添一把助力。”

  上蔡县里正一片混乱,柴县令看到狼烟,下意识便要人封闭城门,还是常宁拦住了他,提议道:“县君此时应该派人去灈阳和西平打探消息,联合新息、南安等县驰援灈阳和西平。”

  “灈阳和西平燃起狼烟,我们上蔡身居中间,再出借兵马,一旦敌军攻入,我们岂不成了待宰羔羊?”

  常宁道:“若是灈阳和西平都挡不住敌军,我们上蔡又怎能挡住?不如在灈阳和西平拒退敌人。”

  柴县令不听。

  正混乱着,汲渊带着人推开衙役大步进来,“县君,大祸临头矣,您怎么还在上蔡?”

  柴县令看到汲渊,下意识便弱了声息,这位曾经可是赵长舆的幕僚,“哪有什么大祸临头?汲先生莫要在此危言耸听。”

  汲渊道:“县君难道不知有乱军在进攻灈阳和西平吗?一旦两地被攻破,那上蔡危矣。”

  “灈阳有何太守,西平有赵氏,岂是那么容易被攻破的?”

  “县君可知进攻两地的乱军是哪里来的?”

  柴县令哪里知道,两地都只来得及点燃狼烟,消息肯定还没送出来,就是送出来,送到他手上也需要一段时间。

  狼烟是一地发生战事后需要求救点燃的,每隔一段距离便有一处狼烟的据点,镇守哨卡的人看见狼烟便会点燃自己把守地方的狼烟,就这样一层一层的向外传递,既是示警,也是求救。

  但具体的,敌人是谁,有多少敌人,这些是狼烟表达不出来的,还得等具体的信报。

  汲渊看他真的什么都不知道,既失望又庆幸,于是拉着他开始忽悠起来,“是匈奴的大军!”

  柴县令一下瞪大了双眼,大声道:“这不可能。”

  “为何不可能,你真以为他们是被人打退出的洛阳吗?”汲渊道:“不过是将洛阳洗劫一空,抢无所抢,所以就走了,东海王一心只为手中权势,根本舍不得拿大军与匈奴硬磕,他们退了才回京。”

  “洛阳一战,匈奴军士气大增,他们灭我中原之心从未变过,连京城他们都打进去了,还怕什么?”汲渊道:“所以他们一退出洛阳便开始南下,这是想要争抢中原之地啊。”

  柴县令一屁股软倒在椅子上,相信了,就连常宁都没发现汲渊是骗人的,还以为他是有特殊的消息渠道,忙问道:“那怎么办?”

  “如今只有一个办法,派援军去灈阳或是西平,将敌人挡在上蔡之外。”

  “朝廷大军都拦不住的匈奴大军,就凭我们拦得住?”

  汲渊便将他拉到一旁压低声音道:“县君何必拘泥一种结果?派出援军,您进可攻,退可守。”

  柴县令一脸不解的看着他。

  汲渊便小声道:“您派出了援军,若是挡住了敌军,您有一份功劳;若是挡不住,战事在上蔡之外就已经结束,敌军进来,您手中既无兵马,自然守不住城,那为了全城的百姓降城,大晋的文人士族也要赞您一声能屈能伸。”

  “匈奴的左贤王刘渊有招贤的美名,您若降,他必礼待,县君这不就是进可攻,退可守吗?”

  柴县令眼睛大亮,竖起大拇指道:“先生妙啊。”

  汲渊谦虚的笑了笑。

  柴县令就问:“那先生觉得,这援军我该派往何处?”

  汲渊道:“灈阳有何太守,又有驻军,其他各县看到了狼烟也会去救援,倒是西平,县中驻扎的兵士不多,便是有赵氏在,对上匈奴大军也有些困难,县君不如派人去西平。”

  他又道:“正巧我家女郎也要去西平支援族人,县君千金之躯,又要看守县城,自然不能轻易离开上蔡,何不将这些兵马交给我家女郎带去?”

  “这……”

  “当然,我家女郎也愿意带着麾下部曲听从县君调遣,到时候上面问起来,便说都是县君的人马,县君的功劳。”汲渊道:“我家女郎是女子之身,要功名无用,她不过是柔软心肠,放心不下西平的族人罢了。”

  柴县令立即就答应了,“好!”

  汲渊退后两步,深深的一揖,“县君大德,汲某先代我家女郎和西平的赵氏谢过了。”

  柴县令被谢得有些飘飘欲仙起来。

  常宁在一旁默默地看着,并不提醒柴县令,这批兵马给出去,很有可能会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

  赵含章此举虽有私心,但的确是去救西平,救了西平就是救上蔡。

  汲渊说的不错,西平和灈阳任何一城守不住,下一个就是上蔡。

  而上蔡必定挡不住进来的乱军,到时候要么被灭城,要么投降,已经没有第三条路走了。

  既如此,何不就选择汲渊提供的这一条路呢?

  不过,他得保证赵含章拿到这批兵马是真的去救西平,而不是逃跑。

  所以他拉住汲渊道:“汲先生,赵三娘去西平救人,那别院里只剩下寡母与弱弟了,她为县君奔忙,县君不能一点儿表示也没有,不如这样,让赵夫人和赵二郎君搬进县衙来,有县君在,可保夫人和郎君安全。”

  汲渊笑脸微淡,想了想后缓缓点头,“也好,不过就不必住进县衙了,夫人和二郎君还在守孝,多有不便。”

  他道:“县君若有心,不如在县衙附近找个别院安顿我们夫人和二郎君?”

  柴县令看向常宁,待他微微颔首后才笑道:“好极,好极,就在县衙边上吧,正好有个别院,到时候我让家中娘子去与夫人作伴,也免得她和二郎君害怕。”

  汲渊应下,提醒道:“我们女郎立即便要启程了,这兵马……”

  柴县令道:“我立即就召集。”

  赵含章也往身上绑了三天的饼子,又给水囊灌上水,拿上长枪便要走,想了想,又转身将那把剑也给带上了。

  王氏听说赵含章要去西平救人,忙拉着二郎赶来,也不说话,就站在门口痴痴地看着她。

  赵二郎却很兴奋,想要挣脱开他娘,“阿姐,我跟你一起去。“

第113章 女郎的嘴

  赵含章拍了一下她脑袋,“下次带你,这次我先去给你探路,你在家好好保护母亲。”

  说罢看向王氏,对她点了点头道:“我要走了,您多保重。”

  王氏眼泪簌簌而落,“本以为回汝南会好转,谁知道战乱竟会打到这里来。”

  赵含章给她擦了擦眼泪道:“阿娘,如今这天下哪有一片净土?您放心,我会安全回来的。”

  傅庭涵也穿好了盔甲,有点儿重,他很不习惯,他走过来找赵含章,站在台阶下等她。

  赵含章看见他,对王氏点了点头,拿着剑便朝傅庭涵走去。

  她伸手将剑递给他。

  傅庭涵看着她手中的长剑顿了一下才接过,“我不太会使剑。”

  “没事儿,就是给你防身用的,手上有个趁手的家伙总比啥都没有强。”

  傅庭涵就收下了剑,和赵含章一起去见召集起来的部曲。

  季平已经从县城里回来了,他道:“属下在县城里逛了一圈,还和县衙的人打探过,但他们也不知敌军是谁,有多少人,我回来时看到汲先生进了县衙。”

  赵含章点了点头,看了看时间后道:“再等一等汲先生,半个时辰后他要是还不回我们就先行出发。”

  “是。”

  赵驹上来道:“女郎,已经都召集齐了,一共七百八十人。”

  他顿了顿后问道:“要不要把庄园里的壮丁都收编带上?”

  赵含章想了想后摇头,“收他们时就没说要做部曲,他们又才进庄园没多久,忠诚度不够,这时候让他们上战场,弊大于利。”

  一旦有第一个人逃跑,那军心就会涣散。

  “而且,他们没训练过,上战场也是送死,白添一条人命罢了,就让他们留在庄园。”赵含章沉吟片刻后道:“走,我与你去见一见他们。”

  因为不确定赵含章要带走多少人,所以赵驹把全庄园的成丁都招了过来,赵通此时正在安抚惶恐的庄丁。

  看到赵含章,庄丁们慢慢安静下来,面色沉凝的回望她。

  赵含章目光从他们脸上一寸一寸的扫过,高声道:“我就要走了,此去是为了救族人,也是为了救我们!”

  她道:“西平之后就是我们上蔡,一旦西平被攻破,那敌军进上蔡就如入无人之境,而我们庄园连个壁障也没有,到时候便只能洗颈待戮,你们甘心吗?”

  有庄丁小声的回道:“不甘心。”

  赵含章大声喝道:“这庄园里除了你们,还有你们的父母,妻儿,兄弟姐妹,我问你们,你们甘心洗颈待戮吗?”

  “不甘心!不甘心!”庄丁们被她喊得心头一颤,也忍不住大声回她。

  “很好,那你们就在此守住庄园,守住你们的家人!”赵含章道:“上蔡是个好地方,这里有地,有水,我们才建起来的房子,才安定下来的生活,决不能就这么让人破坏了!在这里,你们敢不敢守?”

  “守,守——”

  赵含章微微点头,回头对赵通道:“庄园这边我交给你了,有事不决找汲先生。”

  赵含章转身去见召集起来的部曲,他们已经都准备好,和庄丁们不一样,他们自决定做部曲以来便知道总会有这一天的。

  赵含章也知道他们知道,但还是要道:“此去西平,我们不仅是为西平而战,为上蔡而战,也是为了我们而战!”

  她道:“你们练兵也有一段时日了,这一次便是检验你们的机会,我只希望你们记住,在战场上,不听号令者最先死亡,尔后便是惧死者,我问你们,你们怕死吗?”

  “不怕,不怕!”

  赵含章满意的颔首,看了一下时间,觉得差不多了,一挥手道:“我们走!”

  傅安将马牵过来,赵含章和傅庭涵上马。

  他们的马不多,也就五十八匹,剩下的全是步兵,赶路全靠两条腿。

  赵含章踢了踢马肚子,压着速度跑在最前面,傅庭涵跑在她的身侧,道:“你打算怎么打?”

  “到了地方再说,但我们就这点人手,硬碰硬肯定不行。”话音才落,赵含章看着前方跑来的兵马,哟了一声道:“好像又不止这点兵马了。”

  汲渊带了小二百人跑来,其中有二十几匹马。

  双方靠近后停下,汲渊和常宁带一人上前来,“三娘,县君大义,决定派兵马去援助西平。”

  赵含章压低了声音问道:“就这点人手?”

  汲渊也压低了声音,“不少了,上蔡县的兵本来就不多,他还得留下一部分人守城门,不过我此次去不止是为人。”

  他清了清嗓子,高声道:“县君知道女郎也有意去西平救援,只是缺少兵器和马匹,因此特手书一封,许你们去马场取马,再给你们一百套军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