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晋干饭人 第69章

作者:郁雨竹 标签: 穿越重生

  赵含章:……她能说是历史书上写着的呢吗?

  赵含章伸手揉了揉额头,仔细的想了想后问道:“冀州,不,不对,是兖州,兖州刺史苟晞,他现在何处?”

  赵铭默默地与她回望,傅庭涵这一天担惊受怕,此时又累又饿,实在忍不住了,“你觉得他会知道吗?”

  虽然他的确不知道,但赵铭还是瞥了傅庭涵一眼,傅庭涵忙行礼解释道:“我的意思是,现在道路断绝,消息停滞,此时追本溯源成本极高,不如先想一下当下困局,石勒肯定没走远,除非他也转道去打县城,不然一定会马上回转,我们要怎么守坞堡?”

  赵铭:“庭涵说的对,三娘,去商议一下吧,族中老人也都还等着呢。”

  赵含章点头,但心神还是在苟晞身上,历史上,石勒是因为被苟晞打得变成了光杆司令,这才转去投刘渊的。

  当时他不能南下,最后是去上党招兵买马。他这时候却跑到汝南来,是不是说明苟晞那里也出了变故?

  如果石勒已经是刘渊的人,那攻打灈阳的是谁?

  难道真是匈奴吗?

  要真是匈奴,东海王竟然让匈奴下到中原来,这是要劈掉半壁江山给匈奴吗?

  赵含章磨了磨牙,气势汹汹的跟在赵铭身后去见族老们。

  族中的长辈同样没人能安心休息,都在前厅里等着呢,见赵铭领着赵含章和傅庭涵回来,立即上前两步,迎面撞上赵含章的气势,不由一顿,弱弱的问道:“三娘怎么回来了?”

  看见傅庭涵,长辈们瞬间热情起来,侧身请他入座,“多谢姑爷援救,难为你这个孩子了。”

  赵铭给自己倒了一杯水,一饮而尽,抽空回道:“是三娘带的。”

  他到现在都还忘不了赵含章带着部曲三进三出,穿插乱军的场面。

  傅庭涵也点头,“我武功弱,是三娘领军。”

  长辈们瞪大了眼睛。

  赵含章团团揖了一礼,就算是跟诸位长辈打过招呼了,她走到桌边,“我们现在还有多少人?”

  赵铭:“伤重的都下来了,如今还能作战的,一千八百人左右吧。”

  “我们的部曲……”

  赵铭叹气,“损失惨重,他们三次攻进城中,虽然最后击退了,但我们损失很大。”

  赵淞:“我们部曲久不见血,而他们凶悍非常,不能比啊。”

  赵含章回想了一下石勒的人马,有些头疼,“我手上那些人,也大半没见过血,虽然训练过,但肯定不能与他们相比。”

  傅庭涵旁观者清,道:“要是硬碰硬,那就是两败俱伤,我们应该可以守住坞堡,但……”

  傅庭涵道:“不仅坞堡里的青壮,就是我们带来的人,也有可能全部交代在这儿。”

  到时候留下一坞堡的老弱妇孺,同样很难活下去。

  到时候坞堡可就不止吸引石勒这样的土匪强盗了。

  赵淞忙道:“对,那石勒人打没了,可以换一个地方召集人手重新来过,但我们赵氏不行啊。”

  赵瑚:“那咋办,投降也不能投降,硬磕也不能硬磕,那我们也逃?”

  他不断拿眼睛去瞟赵含章,“全族若是搬去上蔡……”

  赵含章大方的道:“宗族若是需要,我把上蔡的庄园拿出来安顿族人也没什么,不过,出了坞堡,我们能躲过他们的追杀吗?”

  赵铭没好气的道:“都什么时候了你还逗他,七叔,你累了就先回去休息吧。”

  赵瑚:“赵子念你什么意思?五哥,你还不快管管你儿子?”

  没人搭理他。

  赵含章道:“降是不可能降的,但我们也不能与他们死磕。”

  她往外看了一眼道:“天就快要亮了,我们的人应该快到了,再打一场,伯父,准备一些粮食吧,我尽量说服他离开。”

  赵铭掀起眼皮,“说服?怎么说服?”

  赵含章道:“用枪来说服。”

  此时,石勒正坐在地上扒拉着烧熟的米粒和豆子吃,吃得一脸黑灰,但一点儿饱腹感也没有,反而还噎得慌。

  他越想越生气,站起来就冲着坞堡的方向哇哇大叫,“奶奶个熊,那女郎到底是哪儿冒出来的?”

  眼见着就要得手了,偏杀出一个女郎来。

第118章 再攻

  有人跑回来道:“将军,他们没有援军,我们的人看见他们正打扫战场呢。”

  石勒一听,更气,跺脚道:“被骗了!”

  “将军,我们再杀回去!”

  石勒看着已经疲惫不堪的士兵们,沉吟片刻后道:“让大家歇息片刻,吃点儿东西,等天亮就去。”

  他眼中恶狠狠的道:“真以为一出话就把我们吓走了,也太看不起我们了。”

  赵氏坞堡里,众人将城下的石头也扒拉出来拿到城楼上,还有木匠拿着木板和木头叮叮当当的敲东西,绝大多数人则摊倒在地上沉睡。

  晨光出来,妇孺们推着饭车出来,见他们沉睡也没叫醒他们,而是扒拉着找自己的丈夫和父兄,还活着的就大松一口气,把饭送到他们手里;

  要是在另一边躺着的尸体中找到,她们便默默地将人收拾好,眼泪一滴一滴的落下,但并不大声哭嚎。

  赵含章站在一旁默默地看了一会儿,转过头去,声音沙哑的吩咐道:“将所有人叫醒,吃饱早饭,准备迎战。”

  大家不由看向赵铭。

  赵铭道:“听三娘吩咐。”

  众人便要退下,赵含章突然道:“等等。”

  她目光扫过他们,最后落在赵铭身上,“伯父,一军之中最忌讳有两将,所以在正式迎战前,我需要您向族人确定一件事,从现在起,坞堡内外的人都归我调遣。”

  赵铭:……这熊熊的野心啊,是已经不加掩饰了吗?

  但他只停顿了一下便点头,“好!”

  他转头对各房的代表道:“传令下去,从现在起,赵氏只听从三娘调遣。”

  各房一惊,有人惊叫道:“五哥,这怎么可以?”

  赵铭没有解释为什么,只是脸色一沉,板着脸道:“这是命令,传下去!”

  各房的代表看了一眼赵含章,最后还是退下,将这条命令传了下去。

  赵含章很满意的点了点头,去拿了两个大馒头便上城楼,一边看着渐渐升起来的太阳,一边啃馒头。

  傅庭涵端了两碗水上来,递给她一碗。

  赵含章接过喝了一口,“我们的优势是我们有骑兵,我打算将他们最大程度的用起来。”

  “所以?”

  “我已经让人出去迎接他们,让他们加快速度过来,”赵含章道:“石勒手上也有一匹马,我决定和他打一场。”

  “你打得过他?”

  赵含章低头看着自己的手,握了握拳头道:“现在还不行,所以我决定带上千里叔。”

  “我们两个都缠上石勒,骑兵就没人指挥了。”

  傅庭涵明白了,“你想让我来?”

  赵含章点头,“你看过我们训练的不是吗?以鼓声传递信息,你站在坞堡上可以纵观全局,我要的是骑兵穿插打乱他们的攻势。”

  “只有打掉他们的自信,我们才能跟他们谈判。”

  傅庭涵想了片刻后点头,应道:“好。”他的确记得鼓点的含义,也能指挥。

  赵含章冲他展颜一笑,“我给你找个鼓手,怎么敲你吩咐他。”

  然而赵铭直接告诉她,“没有。”

  赵含章不可置信,“那么大的坞堡,这么多部曲,您竟然连个鼓手都没有?”

  赵铭:“部曲是拿来守卫坞堡的,平日最主要的还是耕作,又不是真的士兵要冲锋陷阵,怎会特意设鼓手?”

  赵含章:“我就有,还有三个呢!”

  赵铭揉了揉额头道:“行了,我去敲行了吧,你打算怎么打这场仗?”

  赵含章道:“将所有人都集合吧。”

  赵铭便让人去敲钟,刚吃饱东西的族人和部曲们便拿着各自的武器挤在了大街上。

  赵含章看他们列队都列不好,顿时头疼。

  赵铭道:“大多数人都没经过训练,部曲大多战死了。”

  现在拿着刀剑站着的都是地里劳作的农民,在今天之前,他们可能连架都没打过,更不要说杀人打仗了。

  赵含章高声问道:“谁会用长矛?”

  有二十多个部曲站出来,赵含章点了点头,又问道:“谁会用盾牌?”

  只有七八个部曲站了出来。

  赵含章继续问,“谁学过方阵?”

  这下没人出来了。

  赵铭忙道:“三娘,大家平时就练练刀剑,谁还练兵阵?”

  赵含章便与众人笑道:“没关系,我们现在排兵布阵也来得及。”

  赵含章将长矛兵分好,亲自下手安排列阵。

  不过他们之前没练过方阵,所以她并没有说得很复杂,直接让他们找最熟悉的五人组成一伍,“你们就依照此战阵候在这里,听我号令行事。”

  众人应下。

  出去迎人的季平带着一人回来了,“三娘,赵幢主他们到了,依照您的命令,都隐在了外面山林中。”

  赵含章点头,“很好,退下吧,你们下去用饭,一会儿准备与赵驹里应外合。”

  “伯父,城楼之上就交给你了。”

  赵铭点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