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晋干饭人 第71章

作者:郁雨竹 标签: 穿越重生

  石勒沉思,动作稍顿,赵含章察觉到了,立即大声道:“停止射箭!”

  战场嘈杂,离得远的步兵当然听不到,但傅庭涵听到了,他以鼓声通知下去。

  箭矢便慢慢停了下来,于是其他攻击也停了,石勒见状,也大吼一声,“停——”

  他声如洪钟,一声就传遍了战场内外,大家慢慢都停下了手中的动作,只是紧握着刀剑狠狠瞪着对方。

  赵含章便打马上前,赵驹和秋武一左一右的跟在她后面。

  石勒也打马上来,与她隔着一道沟渠对望,“让我退兵,光给粮食可不够。”

  赵含章道:“石将军若想要,我还可以给您一些珠宝琉璃,以充作您的军资。”

  “你倒是大方,但赵氏能同意?”

  他们可杀了不少赵氏的人。

  赵含章道:“在下便姓赵。”

  石勒闻言诧异的打量她,问道:“你祖父是谁?”

  “先上蔡伯赵长舆。”

  “难怪了,”石勒盯着赵含章,胸中的怒气平复了不少,他目光扫了一圈战场,看到他能站着的士兵也不是很多了,一千多人,打还是能打的,而且只要耗下去,他有信心攻进赵氏坞堡。

  但到那时他也不剩几个人了,而且还和赵氏这样的大族结下灭族之仇,不值当。

  大丈夫能屈能伸,他决定屈一下,于是他道:“好,把东西抬出来。”

  赵含章道:“得请石将军的人退到沟渠之后。”

  坞堡里,石勒的人已经打进大门,攻到了大街上,城楼都杀上去一半了,此时要全部退出,有人鼓噪起来,不太甘愿道:“我们就要打进去了。”

  石勒一句废话不说,直接一刀把有异议的人砍了,“眼瞎了吗,没看到外面的骑兵和这大几百的步兵吗?就是攻下了坞堡我们也守不住,连抢东西的时间都没有,攻下坞堡有什么意思?”

  石勒大声道:“所有人退出来!”

  坞堡里的乱军只能不甘不愿的退出去,躲在城楼边上客栈里的族老们只能从窗口看到外面的情况,看到已经杀进客栈里的乱军退出去,立时软倒在地。

  太险了,太险了,只差一点点他们就要被找到砍了。

  所有乱军退到了沟渠之外,赵含章这才回头冲着城门上的赵铭大声道:“取粮食来!”

  赵铭对傅庭涵点头,让他继续守在这城楼上,他则转身下楼。

第121章 打探消息

  赵淞已经准备好了粮食,还有一箱子珠宝,一箱子琉璃。

  琉璃是赵含章前几日送到坞堡里托赵淞卖给西平的有钱人家的。

  他直接一箱子抬了出来。

  一车车的粮食被运出来,赵铭让人打开了两个箱子,让石勒看到箱子里的珠宝和琉璃。

  石勒看见,忍不住打马上前几步,在吊桥前堪堪站住。

  赵含章见状,伸出手让人递上来一个琉璃杯,然后冲石勒扔去。

  石勒一手接住,放在掌心赏玩,“你们赵氏果然豪富,这样的好东西竟然能拿出这么多来。”

  “为了送走石将军,我不得不有些诚意。”

  石勒看到杯子才染上的鲜红,知道这是赵含章掌心的血,他微微一笑,“其实还有一个办法,你我之间不必这样你死我活,只要你们降我……”

  赵含章打断他,“石将军,若能投降,昨日我伯父便降了,而我赵氏坞堡以一千多人的人命死守坞堡不是为了到我这儿来投降的。”

  石勒目光深沉的看着她。

  赵含章道:“你我都知道,石将军在汝南不会停留太久的,这是中原,朝廷不会坐看中原丢失,总会派大军前来。到时候石将军倒是可以拍拍屁股走人,我赵氏的根却在这里,到时候我们又该怎么办呢?”

  所以赵氏不会降。

  为百年积累的名声,还有在外游历的赵氏子弟,他们也不能降。

  石勒不再说话,手一扬,让人上前检查粮食。

  赵氏坞堡的人紧盯着上来的人,缓缓的退下,把粮车让给他们,只是眼中掩饰不住恨意。

  趁着他们检查清点的功夫,赵含章和石勒聊点天,“石将军要招兵买马靠拢刘渊,为何不去颍川,而来汝南呢?”

  石勒疑惑,“颍川?”

  “是啊,颍川,”赵含章道:“颍川灾情严重,百姓流离失所,到处是难民,去那里招兵买马可比进汝南强抢快多了。”

  站在马下的赵铭额头开始跳动。

  石勒:“颍川太靠近洛阳了。”

  “但汝南在中原腹地,你进来容易出去可不容易,”赵含章道:“刘渊连洛阳都打进去了,还怕区区颍川吗?石将军来此实在失策,若是去颍川,刘渊恐怕还要高看您一眼。”

  石勒冷笑道:“我来汝南就是刘将军指使,你一个小小女郎懂什么?”

  “我虽是女郎,但我从小在祖父身边读书,自认还是懂得一点儿的,”赵含章道:“要我是石将军,我就不会想着投靠刘渊。”

  她道:“羯胡一直受匈奴驱使,为下等人,石将军天纵之姿,已经在冀州打下一片天地,为何要转投刘渊呢?”

  石勒并不觉得自己会比刘渊厉害,他是真心想投刘渊,不过赵含章说的话让他心里受用,于是多说了一句,“刘将军为匈奴贵种。”

  “石将军祖上难道就是清贫奴隶吗?往上数几代,谁不是将王之后?”赵含章道:“我听说石将军的祖父曾是部落首领,所以您和刘渊,谁又比谁低贱呢?”

  石勒惊讶的看向赵含章,他是奴隶出身,小的时候是贫农,十四岁上出来做脚夫,然后就开始被官兵们抓去做奴隶,换了一个又一个主子,每个主子都把他当牲畜般使唤,被驱使着做最苦最累的活儿。

  除了几个朋友外,所有人都看他不起,这还是第一次有士族跟他说他不低贱的。

  石勒感兴趣起来,干脆告诉她,“我在冀州把东赢公司马腾杀了。”

  司马氏是赵氏的主子,赵氏不是忠臣吗,他倒要看看她还能不能说他不低贱。

  赵含章却眉头都没皱一下,和石勒道:“那冀州不就是你的天下了,为何要来汝南?”

  石勒兴味起来,哈哈大笑道:“我沿路下来,告诉盗贼们我杀了司马腾,他们皆拍手叫好;告诉晋室官员,他们皆指着我大骂反贼,只有你,竟然问我为何不留在冀州,哈哈哈哈,小女郎,莫非你们赵氏也要反了他司马家?”

  赵含章摇头:“司马腾自己就是乱臣贼子,他死了,实乃晋室幸事,石将军是忠臣啊。”

  赵铭:……

  石勒也愣住了,“我是忠臣?”

  赵含章肯定的点头,“对,石将军若是带此功绩去洛阳投名,东海王必定要封您一个官做的。”

  石勒一听,撇撇嘴道:“司马家的人,谁跟谁都是仇人,若是站在东海王那边算,我说不定还真是忠臣,原来你们赵氏是东海王的人啊。”

  赵含章没反驳,而是与他闲话家常,“石将军不留在冀州,是因为成都王司马颖吗?”

  石勒冷笑,“他有何可惧的?要不是苟晞……”

  他顿了顿,没再往下说。

  赵含章就笑道:“苟晞运兵入神,听说他有‘屠伯’的名号,石将军是要暂避他的锋芒吗?”

  石勒心中冷哼,屁的暂避锋芒,他是被苟晞打得只剩下一个人了,没办法才逃出来的。

  本来他想直接去上党招兵买马后投靠刘渊,但逃到一半听说刘渊已经攻入洛阳,不日就要称帝开国,他想赶上热乎的,于是便也南下,直奔洛阳而来。

  他一边走一边收集人手,靠着一身力气和一张嘴巴,也威胁和说服了不少人来给他当手下。

  然后快到洛阳时碰到了撤出来的刘渊大军。

  刘渊很高兴的接受了他的投靠,又派了他出来劫掠,他们想把豫州这一片都咬下来,以洛阳为分界点,将来东面是属于他们的,往西则还是大晋的,暂时不动。

  石勒自然不可能告诉赵含章这些,但如果一个赵氏坞堡都那么难啃了,他们真的可以拿下整个汝南,整个豫州吗?

  赵铭留意着石勒的神情,轻轻地拉了一下赵含章的马镫,示意她到此为止,再问下去就要坏事了。

  赵含章虽然很惋惜,但依旧听劝的收住了话头。

  石勒的人也检查好了,确定布袋里都是粮食,便对石勒点了点头。

  石勒招手,让人把东西都抬过来,他看向赵含章,“赵娘子,希望以后我们不会再遇见。”

  赵含章也道:“我也希望不再遇见石将军。”

第122章 残局

  石勒带着东西离开,赵驹带着人一直跟着他们走出西平,确认他们不会再回来后才回转。

  坞堡从大门前到里面的半条街皆是一片狼藉,到处是尸体和未曾干枯的血迹。

  等石勒带着乱军走远,坞堡里才有轻轻地哭声传出,这一声哭很轻,却又很重,好似在众人耳边炸响,点开了一个开关,坞堡里顿时哭声震天,到处是呼唤亲人的声音。

  赵铭身子也晃了晃,赵含章跳下马扶住他,“伯父?”

  赵铭表示自己没事,他看了一眼赵含章的手道:“去包扎伤口吧,我来善后。”

  赵含章没有推辞,让秋武带人帮他们打扫战场,她则大步回坞堡。

  赵含章加快脚步,小跑着上城楼,才上到一半,迎面就碰上了往下跑的傅庭涵。

  傅庭涵站在台阶上居高临下的上下打量她,拿起她的手打开看,见她虎口崩开,手掌磨得都是血,就拿出手帕为她简单的包扎按压住,“走吧,带你去看大夫。”

  大夫很忙,赵含章站在一旁看了一会儿后和傅庭涵道:“比我重伤的不知多少,先让伤重的吧,我们自己回去处理。”

  傅庭涵想了想后点头,和大夫要了一些处理伤口的药,找了个还算干净的角落就帮她处理起来。

  他动作不够熟练,但很细心,将她手掌中磨开的皮肉也抚整好,这才开始上药。

  傅庭涵一直留意她的神情,“不疼吗?”

  赵含章笑了笑,“疼,但都还在忍受范围内。”

  傅庭涵道:“你下次别和人硬碰硬,身体的力量是可以通过技巧成倍释放的。”

  赵含章便感兴趣的问道:“你知道怎么释放?”

  “我不知道,但我知道理论上是可以的,这个时代肯定有武功高强的人,他们肯定知道。”

  赵含章点了点头,看着手掌中的伤道:“我倒是知道一些,这具身体的忍耐性还是差了点儿,不过她还小,可以锻炼。”

  傅庭涵看着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