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靠狗血小说创飞古人 第105章

作者:今天也在长头发 标签: 打脸 爽文 穿越重生

  许乘月当然没有直接这么说,怕眼前的人哭得更大声。

  她虚伪地找了一个理由,僵硬地假笑,“怎么会呢,我这不是怕你来得久了,夫家有意见嘛。”

  “没关系的,阿姊,我找时间偷偷来,不会给人知道的。”许九娘感动地说。

  她伤害了阿姊,阿姊却还愿意为她着想,那她就更要来了,不能辜负她的情谊。

  许乘月试图劝她不要这么冲动地作出决定,“偷偷摸摸地来就更不可行了,万一被夫家发现,他们还会以为你在做什么见不得人的事,你这么大的人了应当得成熟稳重一些。”

  许九娘品味着“成熟稳重”这个词,郑重地点头,“阿姊,你放心,我一定不会辜负你的期望。”

  我对你有什么期望?我只是希望你别来了。许乘月腹诽道。

  最后许九娘终于一步三回头地走了,坐到马车上时还挥着帕子依依惜别。

  看着马车渐渐远去,驶出巷子口,主仆三人齐齐松了口气。

  尤其是秋露和夏荷,方才已经汗流浃背了,她们怕的并不是九娘子,而是家主和夫人。如果被捉回去,不光娘子得不到好果子吃,她们两个逃奴小命都得交待了。

  还好只是虚惊一场。

  这一天细数下来,发生的事儿真不少。

  许乘月感到身心俱疲的同时,也注意到了从前没在意过的事情。

  原主到底犯了什么错?

  感觉她身边大部分人的态度都挺微妙。秋露和夏荷对此缄口不言,当初在襄州许家的时候,大伯娘也是讳莫如深,连威胁她也不曾直白地说出口。

  莫非是原主跟情郎私会被人发现了?

  按理来说不可能,许家的规矩一向挺严的。大伯娘也曾说过她重规矩,最守礼,如果做出与人私会的事,定不会得到她这样的评价。

  算了,不如直接问秋露夏荷。

  “你们还记得当初在长安发生的事儿吗?”许乘月问道。

第93章 激情创作

  秋露和夏荷正在收拾厅堂, 闻言动作一顿,小娘子从到了襄州之后,再没提过这件事,逃出来后同样如此。

  他们也不知道她是已经对那件事释怀了, 还是一直藏在心底。

  “小娘子, 过去的事情就让它过去吧,不要再为其感伤了。”他们不约而同地认为, 是九娘子的到来让她记起旧日的事, 想劝她想开些。

  现如今他们过得很好,过去也称不上是什么美好的回忆。

  “我没有伤感, 只是忘记了一些事情。”今日的一切,让她觉得还是得弄清楚事情的真相。

  要不然真的对上原主的家人时,一问三不知, 还是有些危险的。

  她得清楚事情的原委,才好做出应对。

  “啊?!”秋露和夏荷纷纷惊呼,怎么会忘记?

  许乘月早已为自己找好了理由,“你们也看过《终究是错付了》,里面我有写过,人在大受打击, 精神遭到剧烈冲击的时候, 大脑出于自我保护会忘掉一些事情。”

  秋露和夏荷面露恍然之色。

  怪不得小娘子能写出失忆这样匪夷所思的情节,原来是她自己本身有的经历。

  她们一直跟在她身边,竟从来没有察觉过, 太失职了!

  失忆一事可大可小, 让她们喜忧参半。

  喜的是小娘子忘记了那些伤痛, 不用再被折磨,也不算是一件坏事, 记得反而会让人一直沉浸其中不得解脱。

  悲的是那件事发生在了小娘子身上,不知对她造成怎样剧烈的打击,才让她竟然连自己的经历都不记得了。

  那她们该不该将事情的真相告诉小娘子?万一她听了之后再大病一场,坏了身子可怎生是好。秋露和夏荷都犹豫了。

  看出她们的纠结,许乘月又说:“你们将事情说清楚便好,不需要有太多负担。我既然忘记了,也不会因为你们一说就想起来了。”

  犹豫再三,秋露和夏荷最终还是将事情的真相说了出来,毕竟小娘子有知道这件事的权利,她是主子,她们是奴婢,没有替她做决定的权利。

  因为许乘月没有说自己忘记了哪里,所以秋露和夏荷从事情的开头讲起。

  她们说起此事,情绪俱有些低落。

  “那时快要与蒋家过礼,小娘子和夫人一起去庙里进香祈福,当时庙中还守着僧人和小沙弥,来往的都是官眷,大家没什么防心,放松了警惕……”

  不料其中竟然藏匿着一个穷凶恶极的歹徒。

  官府搜人的时候搜到了这里,因为有许多官眷,官差们不方便进去排查,所以得等她们走后才能行动。

  谁知道那匪徒狡猾,假扮成了和尚,而事发时小娘子离他最近,竟被他给挟持了。在场的夫人娘子都受到惊吓,幸亏官兵们很快抓住了歹徒,小娘子也安然无恙被救回来,没出大事。

  秋露泪眼婆娑,“都怪我们没保护好小娘子。”

  要是她们反应再快一点,也不至于任由歹徒挟持住了小娘子,她恨不得以身代之。

  她只是一个卑贱的奴婢,名声对她来说不算什么,但对小娘子来说可是要命的大事。

  听到这里,许乘月还能稳得住,不就是被人挟持,已经得救了,不至于耿耿于怀,放在心上那么久,顶多受了点惊吓而已。

  “此事不怪你,要怪也是该怪那歹徒。”都是小身板儿,只有任人宰割的份,以肉挡刀是嫌命长。

  “我们正为劫后余生庆幸着,回到府里之后,家主却勃然大怒,指责小娘子不检点,行事不周,坏了名声。然后紧接着蒋家的人也来了,说要退了这门亲事。”秋露说到这儿,几乎泣不成声,喉咙哽咽。

  这些事本不是她该知道的,但因为她一直伴在小娘子身边,所以对发生的事情一清二楚。

  因为蒋家的表现,家主更加生气了,但他没有怪蒋家,而是将错全赖在了小娘子身上。

  家主觉得颜面无存,留小娘子在长安会惹人非议,有辱门楣,要将小娘子送回襄州老家,平息此事。

  小娘子知道这事后一言不发,茫然而不知所措,仿佛不知道从何出来,又不知道往何处出去。

  她们也跟着心疼担忧,却又无能为力。

  明明小娘子从小到大乖巧温顺,行事妥帖,家主和夫人的命令,她一丝不苟地执行,从无半点忤逆不敬。

  她将规矩遵守到严苛的地步,孝敬长辈,友爱弟妹,在稍微年长之后帮着夫人打理家事,从没有出过岔子,要不然也不会被蒋家的老夫人看上,上门聘她为宗妇。

  缘何最后却被家主指责不检点,那些话像刀子,句句往小娘子的心上戳。

  上门退婚时,蒋家人说得倒好听,说什么也不算是大事,只是他们毕竟聘的是长孙媳,要求难免严苛一点,并非因为小娘子不好。

  呵!明摆着是嫌弃。

  在她们临去襄州之前,家主和夫人还想要处置了他们这些护主不力,养着也没什么大用的奴仆。

  是小娘子跪求家主和夫人,留他们一命,她不敢明着驳斥家主和夫人,只说是为了家族名声。家主身为御丞,万一打死家中奴婢的事传出去,恐会被有心人拿捏利用。

  她一个失了名声的女儿,不值得父母为她冒险。而家主见小娘子虽然受了罚,但言语之间俱是对父母的尊敬和体谅,且说的话确实有理,家主和夫人这才饶了他们一命。

  她们的命是小娘子救回来的,她们决心不论小娘子到哪里都要跟随。

  至于后来婚约被换给九娘子的事,她们也不知情,想来是她们走后才发生的。

  被送去襄州时,小娘子一路上浑浑噩噩,没了精神气,不言不语,别人跟她说话她也好像没听到一样。

  到了襄州之后更是大病一场,那段时日,她整日躺在榻上,面无血色,没有一点生气,喂的药也喝不下去。

  甚至夜里总是梦魇,嘴里一直喃喃着“为什么”。

  她们都以为她大限将至,做好了随她而去的准备。

  好在最后拨开云散见月明,小娘子终于挺过来了,可能就是那个时候忘记了之前的事情,不再悲痛,才慢慢好了过来吧。

  秋露说到这里时,终于不哭了,抹干眼泪,红着眼眶笑着说,“小娘子否极泰来,日后一定会更好的。”

  夏荷双手合十,“感谢菩萨保佑!”

  许乘月抿着唇,不知该作何感想,她想告诉她们不是的。没有否极泰来,她们真正的小娘子已经在那个夜里,永远离开人世了,取而代之的是一个异世来客。

  可她说不出来,那会连她们最后的希望也夺走。

  深深的无力感席卷全身,联同周围的一切都是虚无缥缈的,仿佛坠入了黑洞,发出的每一声呐喊都无人听见,也收不到回声。

  入眼的每一个事物都扭曲变形,滑稽可笑。

  许乘月冷眼看着,平静到极致。

  转而却有一点星火点燃了引线,急速地蔓延开来,烧上心头。

  她大爷的,这个破烂的世界!

  她想骂人,冲到许家去将那对夫妻骂个狗血淋头。

  可她做不到,人家没有反过来捉拿她,她就该谢天谢地了。

  她能做些什么?她只是一个再平庸不过的人,只会明哲保身,躲躲藏藏。

  许乘月自嘲一笑,转身进了书房。

  她急需写一些东西,发泄自己的情绪,要不然她不知道自己激动之下会做出什么事。

  之后的几天,许乘月一直在书房里写写画画,但胸腔中的怒火不仅没有熄灭,反而燃烧得更热烈了。

  她希望可以烧得再热烈一些,最好将整个世界焚为灰烬。

  她不断回想起秋露和夏荷讲的事,仿佛看到了一个女孩儿短暂的一生。

  她乖巧聪明,怀抱着一颗善良赤诚的心,在危难之时也不忘记被牵连的无辜之人。

  却换不来她父母的丝毫怜惜,因为在他们眼里所谓的清白更重要。

  清白,多么高贵的东西啊!

  只是因为被匪徒劫持,甚至没有发生任何惨案,他们就把她流放了。

  看着她一步步走向灭亡,他们知道那对一个年纪还不到十八岁的小姑娘是多么大的冲击吗?他们真的有为人父母的担当和自觉吗?

  既然那么喜欢清白,为什么他们不自己去遵守?

  天底下为什么会有这样可笑的事情?所谓的世家脸面,所谓的清白,比自己的女儿还要重要。

  他们的所作所为比流言蜚语还要歹毒,就是他们的行为,肯定了那些流言的臆测。

  她还是那么小的一个姑娘。在无数枷锁和规矩中成长,她以为她已经做得够好了,对得起父母的养育之恩,可以承担起责任,作为连接两家关系的枢纽。

  所有的美好如镜花水月,被猝不及防打破的那一瞬,该有多么痛苦和绝望,她以为父母交给她的那些立身之本,最后全无用处,保护不了她。

  明明她从来没做错过什么,却要为别人的恶行付出代价。

上一篇:魏晋干饭人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