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为弟弟剧透头疼中 第367章

作者:木兰竹 标签: 宫廷侯爵 穿越重生

  当皇帝的仍旧是二哥;玄武门之变死的人多了一个上蹿下跳的搅屎棍李元吉;自己和母亲前后脚病逝;小五最为可怜,被李建成丢在河东被杀,享年十四岁,父亲一句“他年幼赶不了路才丢下他”就敷衍了过去。

  至于父亲,他倒是安享晚年,只是死后被移出祭拜开国皇帝的帝庙而已,这有什么可伤心的?

  窦慧明听到了另一个世界的惨状,没有之前想象中的难过。

  李元吉该死。她只恨李元吉死太早。

  她对李建成的爱也磨灭得差不多了,现在徒余一声叹息。

  自己和三郎都早早病逝了,没有见到乱世,说不定也是一种幸运。唯独小五的遭遇,令窦慧明痛心不已。

  “你要对小五更好一点。”窦慧明对李玄霸道,“他每日都哭丧着脸,你是不是对他太严格了?”

  李玄霸严肃道:“他当上楚王后就不肯再看书习字。”

  窦慧明改口:“我会让万娘子好好说说他。都要成婚的人了,怎么能还如孩童般顽皮?他年幼时明明最爱读书习字,现在性子都野了。”

  李玄霸频频点头。母亲说得对。

  让母亲心情好转之后,李玄霸又去探望了李渊,再次被李渊赶了出来。

  他看着李渊身体不错,比他这个病秧子精气神充足,只是头发全白了,心情很好。

  李玄霸对父亲还是有感情的,不希望李渊真的被自己气死,死了自己还得守孝。

  李玄霸闲着闲着,杜如晦等人就把十月地震的应对方案拿出来了。

  “阴盛而反常则地震”,“为寇至,为叛臣”。这很明显是因为李世民本来该去年十二月继位,结果延后到现在都没继位,上苍在催促真命天子赶紧归位,镇住天下气运。

  都是李建成和突厥人的错!

  李玄霸问道:“那赈灾呢?”

  薛元敬道:“国库实在是没钱了。”

  房乔等人都黯然。

  他们不是不想对百姓更好一些,用以工代赈来安抚百姓,还能重新整修长安城,但是现在战事未平,朝堂确实是捉襟见肘。

  如果直接征发徭役,恐怕因为杨广的徭役惊惶未定的百姓们会有怨言。而百姓在大隋已经习惯自己扛天灾,他们少做反而少错。

  “减免受灾地区百姓一年徭役和赋税。”房乔道,“这是我们能做的极限了。”

  李玄霸探得朝堂能做的极限后,道:“长安城的下水系统需要整修,否则两三代就会变成老长安城那样。我已经把原长安城的建造者宇文恺的族人从朔方郡接来,他们会负责长安城的修缮。以工代赈的钱粮我来想办法。”

  杜如晦问道:“你要继续经商了?”

  李玄霸笑道:“我大冬天地给他们演了一场,之后又在百忙之中参加了多场诗会,他们对茶叶和玻璃垂涎依旧,香皂铺子也要重新开张。我会以阿姊们的名义经商,然后我、小五和阿姊们一同捐献家产赈济百姓。有我们先捐钱,朝中勋贵世家应该不会一毛不拔。”

  先用稀奇的商品赚豪强们的钱,然后捐出从豪强那里赚来的钱,逼豪强也一起捐钱,这就是李玄霸的计划。

  薛元敬闷声道:“还是要让晋王殿下出手啊。”

  李玄霸道:“我是监国亲王,这种大事我都不出手,二哥就要回来骂我了。”

  薛元敬失笑:“这倒也是。”

  有李玄霸兜底,他们都轻松不少。

  李玄霸给李世民、长孙康宁和宇文珠寄了几大箱子“珍宝”,让他们多宣传自己即将限量发售的人造奇珍异宝。

  他还特意用磨成多棱形的玻璃点缀了一件祥云常服,送给二哥穿。

  磨宝石的本事,华夏人在石器时代就在做了。只是因为文化原因,“圆”是自古以来华夏民族的哲学思想,所以华夏人民更喜欢把宝石车成珠子。

  李玄霸不车珠子,将玻璃磨成多棱形,技术上没问题,反正车珠子和磨成多棱形都是珠宝工匠的手工活,熟悉之后工作量不会增加太多,只是有棱有角的宝石不符合珠宝工匠的审美。

  长孙康宁和宇文珠也不喜欢太闪亮太奢华的珠宝,更别说把这些亮闪闪的东西穿在身上。李玄霸便只送给了他们玻璃珠子。

  宫里的妃嫔在窦皇后的带领下,也较为节俭。李玄霸送给母亲的玻璃珠子,母亲都拿来赏人了。万贵妃更是只喜欢簪各季鲜花,对宝石不屑一顾。

  不过窦慧明和万贵妃为了支持李玄霸,正打算把宫里的宝石开销都换成玻璃,给李玄霸赚钱。

  李玄霸正在绞尽脑汁拒绝中。

  李世民到达洛阳城时,李玄霸送来的衣服正好寄到。

  至于刘武周,李世民这次没出手,让裴行俨和长孙无忌带上刘武周的降将和颉利可汗去攻打,自己率先去了洛阳。

  刘武周不过就盘踞一郡的贼寇而已,李世民没必要亲自去。

  高颎已经写信催促李世民了。李世民再不来,他就按不住洛阳想要投降的人了。

  李世民特意在离洛阳城几十里远的地方洗澡洗头,换上了李玄霸给他送来的亮闪闪衣服,才与高颎见面。

  李世民这次选了一匹青黑色的马,好衬得马背上他的更闪亮。

  亲卫探得李世民大军即将到来时,在马车上闭目小憩的高颎才下马车迎接。

  然后他就看到一个闪得看不出人影的家伙一路纵马过来,还高声呼喊“高老师久等了,你看我衣服好不好看,是阿玄特意给我做的”。

  “高公!住手!那是太子殿下!”左右护卫拉住要拔刀的高颎。

  “李二郎就是这样的性格,你还没习惯?哎,大德又给李二郎准备了什么奇怪的东西?”裴仁基头疼道,“守敬不会也学坏了?”

  裴仁基可不想看到一只亮闪闪的儿子,太伤眼了。

  马还在减速,李世民就自持艺高人胆大,从马背上跳了下来,一个箭步冲到高颎面前:“高老师,我的衣服好看吧!”

  高颎打量李世民的衣服,脸色稍霁。

  还好,大德还是没有过分乱来,给大雄的衣服近看还算正常。

  李玄霸又不是让他哥扮丑,稀碎的玻璃点缀成祥云霞光的模样,近看甚至觉得有些素雅。只是如果太阳光很强烈,远远看去有点伤眼睛而已。

  “不错。”高颎一看李世民的衣服,就知道李玄霸要开始卖玻璃了。

  李玄霸和他说过玻璃的事。玻璃就是一种半透明的、仿佛水晶的陶瓷器。李玄霸只是趁着其他人不懂,所以把未成形的“陶瓷碎片”当宝石卖,好从勋贵豪强手中温和地夺得一笔钱粮,弥补大唐建国初期的百业凋零。

  赚钱只是第一步,李玄霸不断高调的“捐赠”这些赚来的钱财,逼迫勋贵豪强们也一同捐钱,才是这位好徒弟所谓的“良性循环”。

第214章 李世民气得跳脚

  高颎得知李玄霸的计划之后, 就把长子高盛道派回了京城,辅佐李玄霸,并监督李玄霸多休息。

  朝中有的是人做事, 李玄霸只需要安排别人做事。

  高盛道和李玄霸几乎没有交情。

  高盛道身为高颎长子, 将来会继承高颎的国公爵位。他又不想父亲早逝, 所以就当作自己没有爵位,早早外放打拼。

  大部分勋贵子弟都领着荫官在京城闲混,不喜欢职官的约束, 就算当了职官,他们也会推脱,认为太低等的职官配不上自己。

  高盛道身为国公世子, 却早早从县令打拼。李世民和李玄霸拜高颎为师的时候,高盛道已经在外当了多年刺史, 在外地安了家, 一年难得回来一次。所以他只在书信中听父亲提过李世民和李玄霸兄弟二人的事,一直对他们很好奇。

  李唐建立之后,高盛道回到了高颎身边,现在和弟弟高表仁一同跟随高颎攻打洛阳。高颎认为长子多年在外为官,很擅长庶务, 所以派长子回京城;三子高表仁在瓦岗寨中表现出了几分军事天分,高颎便把高表仁继续带在身边, 亲身教导。

  高表仁叫苦不迭。虽然他在李二郎和李三郎争夺天下的时候劳累了一番,但他其实是个闲云野鹤的性格,根本不想当什么大将军。

  高颎还有一个二儿子, 名为高弘德, 因高颎的功劳受封应国公, 原本是大隋晋王杨广的记室, 算是杨广的心腹。

  当初隋文帝十分信任高颎,将高颎一家定为可以辅佐好几任皇帝的忠臣。高颎的女儿嫁给废太子杨勇为良娣;杨勇的大宁公主女儿被封公主,嫁给渤海郡公高表仁;高颎的二儿子高弘德受封应国公,受命辅佐还是晋王的杨广。

  可惜隋文帝还是因废太子的事猜忌高颎,高弘德夹在家族和事业之间,也早早抑郁病逝。

  因之前的心伤,高颎不会再让家人辅佐李世民的儿子。他这次让高盛道回京,除了看顾李玄霸之外,也是想让李玄霸从中周旋,不让李世民命高表仁辅佐太子。

  高颎已经给李世民写信拒绝了此事,但李世民只会在信中打哈哈,说就这么定了。

  “我相信老师和师兄,老师和师兄怎么能不相信自己!”

  高表仁看到信很感动。高颎狠狠敲了儿子的脑袋,让儿子别被这些话迷惑。

  李二郎真是天生就会当皇帝,看这套话,张口就来。如果不是高颎已经在隋文帝那里免疫了,他大概也会为了这一句“相信”激动不已。

  现在?还是让李玄霸去教育李世民的太子吧。

  除了李玄霸,还有谁敢在与李世民教育太子意见不合的时候,连着太子和太子他父亲一起骂?

  这太子老师,除了李玄霸,无人能当。

  李世民给高颎炫耀了新衣服后,再次提起让高表仁当太子老师的事。

  他本来想让高颎当太子的老师,但高颎说自己给废太子杨勇当过老师,不吉利。李世民就想,让师兄给自家太子当老师,高老师在背后支招,也一样。

  高颎再次表示了拒绝,并且强调这个太子老师只有李玄霸能当。

  李世民叹气:“我原本也是这么想的,但阿玄拒绝了。他说等天下太平后,要带着弟妹游山玩水,当个富贵闲王,谁耐烦给我带孩子。我说不过他,母亲也偏帮他。不是我看不起你啊高师兄,阿玄肯定是第一位!”

  高表仁无语:“你可以不说最后一句。”

  李世民咧嘴:“嘿嘿。”他就是故意的。

  高表仁转身就走。李二郎和李三郎都是这副喜欢欺负人的性格,从小到大都这样。这时候只需要无视他们,赶紧离开,他们就会自觉无趣,不再胡言乱语。

  高表仁离开后,高颎的眉头皱紧又松开,反复好几次,然后无奈地瞥了还在咧嘴无声坏笑的李世民一眼。

  “我家三郎的才华本就没资格当太子太师。你非要让他当太子太师,就是瞅准了我的心理,知道我会为了这个掺和进你和大德的交锋,帮你劝说当大德帮你教育太子。”高颎叹气,“你啊,这么算计大德,不怕大德生气?”

  李世民道:“我算计老师,老师不也没生气。同理,阿玄也不可能生气。”

  他又坏笑了几声,道:“我和他自幼就互相耍心眼,老师不必担心。”

  高颎想了想曾经还一团孩气的李二郎和李三郎在他门下求学的模样。

  他再次无奈地叹了口气:“这倒是。”

  李世民收起坏笑,正色道:“我知道阿玄懒散,如果不是因为乱世,他根本懒得动弹。但我将来会很累,他怎么能躲懒?我案牍劳形,他却游山玩水,还写信告诉我他玩得有多开心,绝对不行!”

  高颎扶额:“我还以为你想说,既然你是皇帝,你最信任的弟弟自然应该给你当左右手,你只信任他。”

  李世民摇头:“我信任的人可多了,房玄龄、杜克明、薛伯褒和高师兄,我都很信任,都可以当左右手。魏玄成现在干得也不错,我也马上就要全然信任他了。我不让他躲懒,只是因为兄弟有福同享有难同当,他想自己偷跑?没门!就是小五也别想偷溜!都给我留在京城!”

  高颎:“……”

  最终他只能扶额,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行吧,你是皇帝,你说了算。

  高颎确定了李世民真正的想法后,与李世民达成合作,帮李世民说动窦皇后。

  这件事暂时揭过,高颎这才轻描淡写地说起洛阳的事。

  高颎到达洛阳之后,就切断洛阳的粮道,每日在城外做饭,吃完饭就招降,并不攻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