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所谓,我会发疯 第340章

作者:从南而生 标签: 系统 穿越重生

  “您送我去读书,让我在学校里接受知识洗礼,学会许多做人的道理,现在我不想稀里糊涂地度过一生,我想为自己、为所有人、为这个国家做点什么,只有这样,我才觉得自己没有白白活这一辈子。”

  任凭孙女说得慷慨激昂,但老太太其实听不太懂。

  她自己囫囵着过完一辈子,从未知晓什么国家大义,她眼睛里看见的只有一方天地,只有身边数人,她只是希望孙女能过得好。

  “可你是个姑娘家,姑娘家就是要嫁人的呀。”老太太一脸茫然地说道。

  杨秋听到这话,眼泪忽然落了下来,她们虽然不是亲祖孙,但她打小就和奶奶相依为命,彼此是对方唯一的亲人,感情远非常人可比,如果可以,她也不想伤害到奶奶。

  “奶奶,现在社会不一样了,女子也可以有自己的理想,有自己的信念,她们也可以和男人一样,去争取进步,去参加革命,去为了国家而战斗,我想做这些事情,哪怕是付出生命也在所不惜。”

  楚老太依旧听不懂孙女的话,但她能看得见孙女眼中炽热的光。

  祖孙俩僵持了三天,楚老太和自己遵循了一辈子的旧思想争斗了三天,她终究还是败给了对孙女的爱。

  “你想做什么便去做吧。”楚老太轻声说道。

  楚老太并不清楚孙女到底在做什么,依旧竭尽全力给她打配合,孙女的工作一开始也开展得很好,直到被叛徒出卖。

  楚玉耳边似是回荡起老太太的低声呢喃:“我知道她不后悔,可惜我帮不上她的忙……”

  楚玉心下叹息一声,能够让她来做任务,老太太付出的代价定然不小,但她依旧还是进行了这场交易,仅仅是为了让孙女得偿所愿。

  S13号知道的事情不多,但楚玉能猜出来,能够让主神耗费力气重开的,多半会是最珍贵的东西,说不得就是老太太的灵魂。

  在上个世界,楚玉就从老六口中知晓,纯洁无瑕的灵魂弥足珍贵,老太太一辈子没做过一件坏事,说不得也是这一类灵魂。

  楚玉如今穿越过来的节点,正是祖孙俩僵持的时候。

  门外响起敲门声,片刻后,杨秋的小脑袋从门口探了进来,可怜巴巴地看着楚玉。

  “奶奶,晚饭做好了。”杨秋小心翼翼说道。

  祖孙俩说是僵持,实际是老太太单方面不搭理孙女,孙女处于努力讨好、但死活不改的状态。

  楚玉没有立马搭理她,而是起身慢腾腾地挪动小脚,缓缓起身,杨秋主动凑过来扶住她。

  楚玉嫌弃地看了一眼自己的小脚,这玩意可真是拖后腿,搞得她动作都不灵活了。

  好不容易走到餐桌旁,杨秋已经将碗筷给她摆好了,楚玉看了一眼桌上。

  祖孙俩吃饭一向只有一个菜,过得十分节俭,这次杨秋为了讨好楚玉,特意做了一个原身爱吃的菜。

  楚玉眼神一软,拿着筷子的手微微一顿。

  杨秋又凑过来帮忙夹菜,一副细心周到的样子。

  楚玉一直吃,杨秋就一直伺候她,楚玉能看出来,这孩子是发自内心敬重自己的奶奶,也盼望着自己要做的事能得到奶奶的首肯。

  楚玉按照原身的饭量,慢腾腾地吃完了一碗饭之后,放下碗筷来。

  杨秋见她有话要说,也立马跟着停下吃饭的动作。

  “你一向是个懂事的好孩子,我以前想着,你在家里将我照顾得这么好,以后到了婆家去,没有谁会对你不满意。”楚玉说道。

  杨秋听到这话,眼神一暗,以为祖母依旧不同意。

  楚玉继续说道:“我不懂你要做的是什么事,但我从新街口路过过,见过地面上那些革命者的血,流了一地,大雨下了好久都没冲刷干净。”

  杨秋小声说道:“这世上总有人要牺牲,天下兴亡,人人有责。”

  楚玉瞪了她一眼,说道:“你非要挖我的心才好受!”

  杨秋此时也并不好过,她本可以瞒着奶奶,但这么多年祖孙俩都是这么过来的,彼此之间没有秘密,她知道奶奶会担心,但更不想瞒着她。

  她也只说要参加革命,没有提及亲朋,也不必担心旁人因自己暴露。

  她也丝毫不担心会因为奶奶而暴露,因为这是世上最爱她的人。

  楚玉说道:“你长大了,翅膀硬了,我也管不了了。”

  杨秋低下头。

  “哪怕我是个大字不识的乡下老太婆,我也知道做这种事,必须得自己个就捂得死死的,不能走漏半点风声。”

  听到这话,杨秋忽然抬起头来,不敢置信地看着楚玉。

  楚玉还在念叨:“你从小就大大咧咧的,要做这种事,我怎么能放心呢。”

  杨秋说道:“奶奶,您放心,我们会有专业训练的,我的同伴们也不是普通人,不会有事的。”

  楚玉斜了她一眼,说道:“不会有事?那新街口怎么隔三差五就搞枪决?”

  杨秋一时不知该怎么回答。

  楚玉又道:“你今天去了大北门?”

  杨秋一惊,她也没提,想不明白奶奶怎么就知道了。

  楚玉说道:“要想别人不知道,就要将痕迹藏得好好的,你看看你,鞋面上的泥巴点都不知道清理。”

  杨秋又问道:“奶奶您怎么知道一定是大北门呢?又不是只有那有泥巴。”

  楚玉说道:“大北门的红泥巴,别的地方也没有。”

  杨秋还真没注意过这些,她像是头一次认识到奶奶的另一面。

  往常祖孙俩虽然感情深,但她却很少深入去了解奶奶是个什么样的人,只知道她是一位体贴细心、善良宽广的长辈。

  楚玉又打量她一番,说道:“你这个头发,是元宝巷那个姓赵的理发师修的?”

  杨秋点点头,问道:“奶奶你怎么看出来的?”

  楚玉说道:“姓赵的手艺不错,但他有个习惯,左边刘海总是会长一些。”

  楚玉随口说起的都是身边熟人的一些小事,往常原身偶尔也会念叨,因而此时算不得出格,杨秋也没往换了芯子上面想。

  “奶奶您一向细心。”杨秋夸道。

  楚玉说道:“如果可以,我倒希望将自己的细心送给你,只要你能好好活着,我比什么都开心。”

  杨秋闻言鼻头一酸。

  楚玉煽情完了,立马说道:“我这两天晚上,一宿一宿的睡不着觉,一想到哪天在新街口看到你,我这心就跟被针扎了几百遍一样。”

  杨秋低头道歉:“是孙女不孝,让奶奶担心了,只是自古忠孝难全……”

  楚玉摆了摆手,说道:“我不拦着你尽忠,但你要答应我一件事。”

  杨秋松了口气,立马问道:“什么事?”

  “教我认字。”楚玉说道。

  杨秋微微一愣,她以前曾经跟祖母提过认字的事,但那时候祖母态度分外坚决,大意就是年纪大了不想折腾。

  楚玉解释道:“我思来想去,能认字说不定还能给你帮上忙,哪怕只能帮上一次,我折腾一番也值了。”

  杨秋心底又软得一塌糊涂,抹了把眼泪,说道:“好,我今天就开始教您。”

第199章 我不懂她的理想,但我爱她(二)

  楚玉虽然假装是个睁眼瞎, 但她并不打算折磨宝贝孙女。

  “你这个字昨天不是这么写的,这不是‘楚’字”楚玉说着,甚至还翻出昨天的那张纸来。

  杨秋看着上面两个几乎一模一样的“楚”字, 整个人陷入沉思。

  “哪里不一样?”杨秋忍不住问了出来。

  楚玉指着其中一撇, 说道:“昨天这一笔你拉得更长,也翘得更厉害, 明显不一样。”

  杨秋听到这话, 眉头皱起, 说道:“奶奶,这就是一样的,很难有人写出两个一模一样的字……”

  杨秋眼睁睁看着楚玉拿出一张纸来, 那张纸上了写了许多个“楚”字, 全都一模一样,跟印刷的一样。

  杨秋傻眼了, 问道:“奶奶,这是你写的?”

  楚玉点点头, 说道:“为什么不能一模一样?这不是很简单吗?”

  杨秋还是觉得这事玄幻得很,她忍不住说道:“奶奶,你能再写一遍吗?”

  楚玉压根就不需要对着模板描摹, 拿了另外一张纸, 在上面刷刷写了两个“楚”字, 恰巧和杨秋前后写过的两个“楚”字一模一样。

  杨秋昨天才开始教奶奶认字,教了几个简单的字,又给她写了一遍“楚玉”, 奶奶本来没有名字, 昨天奶奶掏出随身携带的玉佩来,当场给自己取名楚玉, 这一通操作下来,杨秋居然觉得出乎意料地合理。

  杨秋本来以为年纪大的人,学认字会非常艰难,但楚玉却展现出惊人的天赋来,无论教她什么,她都能一点就通,第一次拿起钢笔,她就能握得很好,理由是见孙女握过许多次。

  更可怕的是,她的记忆力。

  几乎学过一遍,就能牢牢记住。

  杨秋这么多年,都未曾注意过奶奶的这部分特质,但她仔细回忆起来,似乎以前也是如此,每次她找不到的东西,奶奶总能轻而易举地说出放在什么地方,只要奶奶见过一次,就能牢牢记在心里。

  过目不忘,这个天底下所有读书人全都梦寐以求的能力,落在一个平凡普通的老太太身上。

  杨秋心里也忍不住为奶奶惋惜,因为女子身份,奶奶活了一辈子,从未有过读书认字的机会,明明有这样的天赋,却没有生根发芽的土壤,若不是这次阴差阳错,可能一身本事就这么一直明珠蒙尘。

  楚玉写完之后,见杨秋只顾盯着发呆,脸上适时露出一抹害怕来,问道:“小秋,奶奶是不是做错了什么?”

  杨秋陡然惊醒,看到老人家诚惶诚恐,好像做错事一样的表情,赶忙说道:“没有,奶奶你什么都没做错,只是你有这样的本事,不能告诉别人。”

  楚玉点点头,说道:“小秋,奶奶都听你的。”

  杨秋又夸道:“奶奶的记性真好,见过一次的东西就忘不掉,平常人压根没有这样的本事,您要是个男人,放在前朝就是状元之才。”

  楚玉立马说道:“我哪有你说的这么厉害,只要能帮上你就好了。”

  杨秋又大力表示肯定,她是真心这么想,随口说道:“我奶奶有这样的本事,以后说不定能我都要靠您呢。”

  楚玉又说道:“这算什么大本事,我教你,很简单。”

  杨秋听到这话半信半疑,真以为像楚玉说得那样简单容易好上手,但三分钟后直接放弃。

  学不来,完全学不来。

  楚玉满脸奇怪地看着她,一个劲地说道:“明明好简单的,怎么会学不来呢。”

  杨秋:……

  在楚玉展现出这样的本事之后,杨秋的教学变得简单许多,她甚至觉得教学是一件特别容易的事,她还懵懵懂懂地想着,等毕业以后,自己找个学校当老师似乎也不错。

  杨秋读的女子学院,再有一个月便能毕业,如今已经没多少课程,杨秋已经接连好几天没有去学校,而是四处找工作。

  杨秋的同班同学们,一小部分和她一样寻求工作,但大部分还没毕业就已经定下婚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