冒牌县令,被迫登基 第167章

作者:红叶似火 标签: 种田文 爽文 基建 穿越重生

  徐汇冷哼:“晋尚书,说得朝廷不跟陈云州闹翻,他就不会屡次越矩,听从诏令似的?如今那陈云州的野心三岁小儿都知,也就你还在这掩耳盗铃!”

  ……

  两人吵得不可开交,各自交好的大臣站出来劝架,最后也加入了吵架的行列。

  上方嘉衡帝脸色铁青:“够了,你们当这是朝堂上,还是菜市场?”

  几个大臣噤了声,只是仍旧很不服气地瞪了对方一眼。

  嘉衡帝没理会他们的眉眼官司,看向戈箫问道:“戈爱卿,你怎么看?”

  又被点名的戈箫思虑片刻,笑道:“皇上,晋尚书和许少卿所言都有道理。昨日傍晚楚将军派人送信回来,龚鑫和葛镇江部都在调集军队,两者可能联合对楚家军发起进攻,这时候不宜跟陈云州直接撕破脸。”

  “若能让他从背后偷袭葛镇江,当能为楚将军减轻不小的压力。”

  “不过陈云州此人野心不小,多次不听朝廷诏令,不可不防。因此微臣赞同,将其亲族控制起来,好吃好喝供职,若陈云州听话自是最好,若不然,再将这些人拿出来也不迟。”

  他这算盘可谓是将晋峰和徐汇的想法都考虑到了。

  嘉衡帝很满意:“你说得有一定的道理,但这次兵部有办法让庆川出兵吗?”

  戈箫拱手道:“皇上放心,微臣会想办法的。陈云州跟葛镇江结下了不小的仇,他也不会看葛镇江做大,反过来威胁他。”

  嘉衡帝深深地看了他一眼:“那此事就交给戈尚书了,朕不希望再出岔子。”

  “是,微臣遵旨。”戈箫又一次接下了重担。

  等下朝出宫时,他叫住了博远侯侯:“钱侯爷,今日可有空,去我那坐坐?”

  博远侯侯不好驳斥了这个皇帝跟前的红人,朝中第一阴险狠辣的家伙,拱手笑道:“戈尚书相邀,什么时候都有空。”

  两人说说笑笑去了尚书府。

  寒暄了一会儿后,戈箫终于进入正题:“侯爷,如今正是国之危难时刻,需得我等做臣子的戮力同心,平乱扶正,匡扶正义,还天下一个太平。”

  博远侯赞道:“戈尚书高义,实令我等佩服,也是我辈楷模。戈尚书需要我做什么,尽管说,只要能平乱安天下,便是以身殉国又何妨?”

  戈箫咳了一声,用欣赏的眼神看着博远侯侯:“若朝中官员,人人都若侯爷这般忠心,何愁乱军不灭,高昌人不滚回大漠!侯爷既如此大义,那我就直说了,如今陈云州态度模糊,隐隐有反叛之心,但如今朝廷多面受敌,需得他出兵。因此我想请钱大人出面,想办法说服陈云州出兵。”

  “只要陈云州肯出兵,从背后牵制葛镇江,这次江南的危机即可解除大半,甚至楚家军还能转守为攻。此计关乎国之大运,拜托侯爷了。”

  博远侯侯苦笑了一下:“承蒙戈尚书看得起犬子。但犬子资质平平,年轻气盛,怕是难当此大任。而且戈尚书应该也知道,那逆子对我这个父亲很不满,这事我出面不一定奏效。”

  钱家父子失和是京城人尽皆知的事。

  就是因为不待见这个儿子,所以博远侯侯一直没给钱清荣请立世子。

  钱清荣高中后去了太仆寺,他也是不闻不问,半点都没帮衬的意思,甚至还对太仆寺卿说,钱清荣年轻气盛,应该多磨练。

  戈箫笑了笑道:“侯爷说笑了,父子之间没有隔夜仇,都是些小误会,在生死之间,这点误会算得了什么呢?依我看,钱大人是个孝顺的孩子,侯爷的福气还在后面。”

  “况且,此事也是钱大人,侯爷的机遇。若钱大人能促成此事,得了皇上嘉奖,日后必定前途无量,侯爷也可安心了。”

  博远侯侯犹豫片刻,似是被他说动:“戈尚书,我钱家能有今日,皆是圣恩所赐,若能报答皇上,铲除乱臣贼子,我父子责无旁贷!”

  “好,我果然没看错侯爷。 ”戈箫大喜,凑到博远侯侯耳畔低语了几句。

  

  陈云州在仁州呆了几日便听说了韩子坤拿下禄州的事,后来又有来往的商旅说朝廷派了大军去平州。

  陈云州还真有些担忧韩子坤这个欺软怕硬的家伙对将目标对准仁州,可又过了几天,探子打探回来的消息却是韩子坤留了副将镇守禄州,自己则回吴州去了。

  陈云州敏锐地察觉到了反常。

  吴州有葛镇江坐镇,韩子坤不呆在禄州,驻守这个刚打下来的州府,稳固自己的势力,往吴州跑干什么?莫非他们有另外的计划?

  他派了人潜入吴州、田州打探消息。

  大军调动、粮草征集运输,这些规模太大了,都很难瞒住。

  于是没多久,陈云州便知道龚鑫和葛镇江都在调集大军和粮草,莫非他们准备攻打楚弢的大军?

  如果真是这样,那仁州、定州安矣,今年可以过个安心的年了。

  为安抚城内紧绷的百姓,陈云州命人将这事张贴出去,让大家放宽心,平时该干什么就干什么。

  但与此同时,仁州官府的备战准备却没有停止,还在准备各种物资。

  因为陈云州得防着这是葛镇江在故布疑阵,迷惑他们,最终的矛头其实是对准庆川军。

  所以一边备战的同时,陈云州又派探子继续出去打探各种消息。

  冬月二十一这天,探子带回来了一个很明确的消息,葛家军和龚鑫的大军在往汝州的方向集结,应该是打算去攻打汝州。

  得到了确切的消息,陈云州紧绷的心总算是放了下来。

  葛镇江那边暂时不用担心了,如今要考虑的就是朝廷的反应。

  自己屡次触碰朝廷的底线,这次更是擅自接手了仁州,只怕嘉衡帝对自己相当不满了。

  不过陈云州也不惧,从朝廷派鲁公公来请“押”他回京,还用什么荣华富贵,公主诱惑他时,他就知道嘉衡帝应该是怕他成为下一个龚鑫、葛镇江之流,打算在他还没成气候的时候将他扣在京中。

  嘉衡帝宽容大度点,可能给他个富贵闲人当当,嘉衡帝要是心狠一点,利用完再把他弄死都正常。

  更何况他是个冒名顶替的货,就是没这些也不能进京。

  如今双方也都算是心知肚明对方的算盘了,就看谁先沉不住气,谁会先掀桌子。

  陈云州本以为这次嘉衡帝会忍不了的,没想到十一月底时,朝廷竟派人给他送了赏赐过来。一同来的还有朝廷对他褒奖。

  没错,是褒奖,而不是责罚训斥。

  嘉衡帝夸他年轻有为有担当,乃是天下人的楷模,对他能从康旻手中接过仁州这个重担,没让仁州乱起来,落入葛家军手中,朝廷给与了高度的赞扬。

  洋洋洒洒,夸了他好几页纸。

  陈云州都不知道自己有这么多优点和高尚的品格。

  信的末尾,朝廷对康旻的不战而逃予以了强烈的谴责,并命陈云州派人将康旻等官员押送入京城审问惩罚。

  看完后,陈云州诧异地挑了挑眉。

  柯九看着朝廷送来的几箱金银珠宝还有一车锦缎,也感觉很稀奇。

  他挠了挠头,小声说:“大人,朝廷这到底是什么意思啊?”

  陈云州半开玩笑地说道:“也许是想先养肥了再杀吧。”

  柯九缩了缩脖子:“小的就知道朝廷没安好心。以前大人守住了庆川,打退了乱军,剿灭了几万葛家军也没见他们拿过什么实质性的赏赐,今天却派人送了这么多东西过来。”

  陈云州看了一眼,轻轻一笑:“这东西不值钱,锦缎都是陈年旧物,不知放了多久的,看起来不少,但卖不上价,至于这银钱,箱子做得这么厚,装不了多少。”

  粗略估计,这些也就值几千两银子吧。

  不过这对一向抠门的朝廷来说,这已经是难得一次的“大方”了。

  事出反常必有妖,依他们现在这种心照不宣的关系,朝廷送钱给他,肯定别有所图。

  很快,陈云州就知道朝廷打的是什么主意了。

  腊月初,钱清荣从兴远特意跑到仁州找陈云州,并将信递给了陈云州。

  “陈大人,楚家军要和龚鑫、葛镇江他们打起来了。朝廷想让您出兵攻打葛镇江,以减轻楚家军的压力,但他们怕你像以前一样敷衍,嘴上好好好,实际上一点行动都没有,所以让我爹假装生病,写了这么一封忧心忡忡的信,让我劝你一定要出兵。”钱清荣一来,就将朝廷的算盘卖得干干净净的。

  陈云州打开信,仔细看完,这封信是博远侯写的,说自己生病了,兴许没几年活头了,平生唯二遗憾的事,一是因脾气太倔跟儿子闹翻了,二是未能收复失地,还天下百姓一个太平。

  陈云州扬了扬信:“你跟你爹闹翻了?”

  钱清荣一边吐橘子里的籽,一边笑呵呵地说:“骗他们的。我爹怕我那继母对我下手,所以故意装作一副不待见我的模样,背后偷偷送我去拜了他的旧友为师。”

  “你们父子俩可真是演戏的好手。”陈云州感慨了一句。

  钱清荣吃完了手里的橘子,又拿起桌子上一只剥开:“陈大人,别感慨了,你说说这事怎么弄吧?我要是没完成任务,朝廷对我的信任肯定会减少,你快想想办法。”

  陈云州觉得钱清荣这人真是天生的大爷,看看,使唤上司都这么理所当然的。

  “要不,咱们真去打葛家军?”

  钱清荣连忙放下了手里的橘子:“您……您来真的?我刚才就开开玩笑,你别当真啊,这事咱们仔细合计合计。”

  “不用合计了,打!”陈云州干脆利落地说。

  钱清荣愣住了,眨了眨眼,不可思议地看着陈云州:“大人,咱真的要帮朝廷啊?”

  陈云州轻笑着摇头:“当然不是。现在朝廷既然表现出不想跟我翻脸的意思,为了咱们庆川军能够再苟一段时间,闷声发大财,也为了帮你交差,咱们可以做出打的态度,至于到底要不要打,具体打哪儿,多少人参战?这不是咱们说了算吗?”

  钱清荣……

  明白了,糊弄朝廷嘛。

  下面这些官员哪个不糊弄呢?他在京城还经常看那些京官糊弄皇帝呢。

  “那大人,咱们具体怎么做,需要下官配合吗?”

  陈云州笑了笑说:“不用,过几天,你回一封信回去,表示自己说动了我,庆川军准备找时机出兵。记得把过程也写得艰难一点,让你父亲好交差。其他的,你回兴远等消息吧,你看好兴远即可,其他的事不用担心。”

  见他胸有成竹,钱清荣没再多说。

  在仁州呆了两天之后,他就返回了兴远。

  他走后,陈云州让林钦怀安排了一个将领过来驻守仁州,然后悄悄回了庆川。

  得知他要回庆川,不去京城了,鲁公公宛如被雷劈了一般,傻眼了:“陈大人,咱们说好的要去京城的?这……我这腿不争气,但没关系,我马上就要好了,过几天,不,明天就能启程回京了。”

  不带陈云州回去,他怎么回京交差啊。

  陈云州笑呵呵地将朝廷的公文递给他:“鲁公公,朝廷现在给我安排了新的任务,暂时走不了了。你先在仁州好好养伤,等我完成了皇上交给我的任务,咱们再一起回京城。”

  确认了公文上的印章无误,鲁公公稍稍松了口气,可还是有些忧心,这仗万一一打就是几个月,自己怎么办啊!

  陈云州可不管他,交代严焕安排人伺候他后就只带了柯九几个悄悄回了庆川。

  腊月初,南方各州陆陆续续有流言传出,说是庆川军接到了圣旨,要攻打葛家军,与楚弢前后夹击葛家军,一举收复葛家军占领的州府。

  还有的说,看到了朝廷给陈云州的赏赐,整整好几车金银。

  更离谱的是还有流言说等剿灭了乱军后,朝廷会封陈云州为异姓王。

  没过几天,又有小道消息说,陈云州已经在庆川调兵遣将,暗中组织了一支精兵,打算从后方偷袭葛家军。

  有些话,说的人多了,相信的人就会越来越多。

  起初,葛镇江对这种流言是嗤之以鼻的,庆川并没有像他们这样大规模的扩兵,所以哪怕陈云州现在实际掌握着五个州府,但他手里的兵还没有韩子坤的右路军多。

  这点兵马,分散在五个州府,哪怕仪州因处于后方,不需要安排多少兵力布防,那也是捉襟见肘的,哪有余力派大军参战。

  况且,陈云州现在明显跟朝廷是面和心不和,早就有了二心,怎么可能真的听皇帝的话,老老实实出兵打仗,跟他拼个两败俱伤,最后便宜了朝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