冒牌县令,被迫登基 第219章

作者:红叶似火 标签: 种田文 爽文 基建 穿越重生

  站在最前面的老翁和老妪开始报名字和年龄,接下来是媳妇,还有两个孙子孙女。

  书吏看了看,迅速记下五人的命字,另一人说:“一家五口,领一百斤粮。”

  旁边的杂役拖下来一个麻袋过称:“拿容器过来!”

  见真的发粮,老翁和老妇对视一眼,讪讪地说:“官爷,草民家里还有个儿子。”

  说着推了一下小孙子。

  书吏没有追究,一板一眼地问道:“人呢?”

  小孙子跑进门,不一会儿就将一个瘦弱、局促,眼神中带着恐惧的男人拉了出来。

  书吏问了男人姓名年龄,然后说:“六口,一百二十斤粮。”

  杂役加了二十斤,倒进了这家人准备的容器里,然后马车前行,往下一家去。

  前方观望的人见官府真的发粮,而且也没抓青壮年男丁,一个个窃窃私语,不一会儿,翘首以盼的屋檐下多了好些个男丁。

  只是才发了半条街,外面忽然响起了急促的号角声,所有人都怔愣了,担忧地看着城墙方向,生怕战争再度来临,发粮会停止,甚至会强征他们。

  但押送粮食的士兵只是往城门的方向看了一眼就催促怔愣的衙役和杂役:“继续,下一家!”

  他们的镇定感染了街道两旁的所有人。

  头一次,吴州百姓由衷地希望,庆川军一定要赢!

  

  府衙,童敬满头大汗,脱下了铠甲,冲陈云州笑了笑:“少主,偷袭成功,只折损了七个兄弟!”

  他们至少杀了几十上百倍的敌人。

  陈云州含笑说道:“童叔辛苦了,先吃饭吧,吃完饭洗个澡换身衣服休息休息。”

  童敬昨晚只睡了一个时辰,又累又饿,也不跟陈云州客气,大剌剌地坐下,抓了个白胖胖的馒头咬了一口:“好吃,在西北时,我跟老林最好这一口了。”

  巴掌大的馒头,他三口就解决了,陈云州手里的还剩一大半。

  吃完一个,他又伸手拿起一个,咬了一口,脸上露出满足的笑容,跟吃了山珍海味似的。

  陈云州正想劝他吃慢点,小心噎着,忽地听到了号角声,一声高过一声。

  两人登时脸色大变,陈云州放下馒头就起身。

  童敬一口将剩下的大半个馒头塞进了嘴里,紧随其后出了门。

  柯九已经快速让人准备了马。

  两人翻身上马,飞快地往号角声响起的北城门而去。

  跑到半路就遇到了来报信的士兵:“陈大人,童将军,西北军打过来了,已经快逼近城门下方了。”

  童敬立即对陈云州说:“少主,我先去守城,你再调一部分兵力过来。”

  说完,一扬马鞭,急速往城门的方向而去。

  陈云州不是太担心,这次他们带了充足的兵力,北城门常驻将士就有好几千,短时间内西北军还破不了城。他调转马头去了军营,召集将领商议几句,然后带了五万大军直奔北城门。

  陈云州到的时候,西北军已经对吴州发起了猛攻。

  配备用防盾、抓钩、绞车和滑轮等器具的云梯车已经攀附在了城墙上,无数的西北军从下方升上来,然后对城楼上的庆川军发起剧烈的冲刺。

  底部装有滑轮,十来丈高的移动箭楼在远处负责清空城楼上的守军,等飞箭扫了一遍,城楼上没几个活人了,云梯车上的士兵趁机快速登城。

  投石车、冲车、攻城车等也全部出动了。

  陈云州上了城楼就发现,守城士兵死伤惨重,城墙上到处都是还没凝结的血迹,还有无数没来得及搬运的尸体、伤员。

  脸上、铠甲上都是血的童敬看到陈云州上来,立即跑了过来:“少主,这次贾长明恐怕是把压箱底的东西都带来了,城楼上太危险了,您快回去,您不能出事,否则……”

  “不用说了,我下去,援军已到。”陈云州制止了他,退下了城楼。

  不能亲自上城门跟敌军作战,陈云州也没闲着。他从吴州百姓、衙役中挑了几个名声很好,谈吐也不错的,将吴州百姓组织了起来,帮忙救治伤员,运送阵亡士兵的尸体,为大军准备食物、干净的饮水等等。

  几万大军的加入,很快稳定住了城楼上的局势。

  但今天西北军明显是打算死磕,伤亡不小。

  眼看着不断有伤员和阵亡者抬下来,陈云州的脸色不禁阴沉了下来,这么下去,守住城也要花费不小的代价。

  朝廷正规军跟葛家军这种乌合之众到底有所不同。

  陈云州下令:“去将火炮拿出来吧,抬几门到城墙上,对着敌军的云梯、箭楼、投石车轰炸,不要舍不得炮弹,给我狠狠地打!”

  十门火炮被抬上了城楼,对着敌军猛轰。

  但火炮的机动性不够强,而且云梯太近了,高度又比城楼要低一些,效果不是很好。而箭楼、投石车要远很多,火炮的准头没那么好。

  陈云州听了城楼上的使用效果,决定回头就写一封信给乔昆,让工坊给火炮底端装一个滑轮,这样移动更方便,机动性强。

  不过强大的火力到底是震慑住了敌人,而且炸弹残片掉落下去,也会对下方的敌军造成一定的伤害。

  逐渐的,西北军的攻势有所减缓。

  中午,烈日当空,西北军还没攻入吴州城。

  盛夏正午的阳光烤得人满头大汗,因为水分补充不及时,很多将士的嘴唇都干裂了。

  这一仗打到这时候还没有出现转机,胜利的希望越发的渺茫。

  盛孟辉眯眼看着远处不断往上攀爬,又被敌军挑落,像下饺子一样往下掉的士兵,哑声道:“将军,今天咱们伤亡实在是太惨重了,这一仗再打下去恐怕……”

  贾长明看着城墙上堆积如山的尸体,双目赤红,咬紧牙关说:“不,不,咱们还有机会的,传令下去,将那两门大炮拿来,对着城门轰。攻城车都差点撞开城门,用炮轰,一定能轰开,只要打开了城门,咱们今天就不会输。”

  盛孟辉看着陷入癫狂的贾长明,不大赞同,庆川军这次的兵力不一定比他们少,即便攻入城,他们恐怕也占不了多少优势。

  “将军,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暂且退兵,再从长计议吧。”

  贾长明扭头瞥了他一眼,嘴里低喃:“没有机会了,今天拿不下吴州,以后就更别想了!”

  而且他们输不起。

  他一旦输了,没法支援田州的楚家军,楚家军也很可能会失败。

  到时候这两场战事的失败都得由他来承担。

  见劝不动他,盛孟辉只能寄希望于那火炮了。

  火炮的威力确实非同凡响,也许可以打开城门。

  很快,几个士兵将两门火炮推了过来。

  盛孟辉预估了一下庆川军火炮的距离,命人将火炮安放在正对着北城门四百米左右的距离,然后下令:“点炮!”

  几个士兵将炮弹放了进去,然后点燃了引线。

  滋滋声响起,火线不断往前燃烧,然后“轰”地一声响起,火炮直接整个炸开,浓烟滚滚,残片四飞,惨叫声连连,附近几丈内的将士无一人幸免。

  不远处的贾长明看到这一幕,恨得咬牙切齿:“陈云州,我与你不共戴天!盛副将,盛副将……”

  几个亲卫见状,赶紧拦住了贾长明:“将军,太危险了,您不能过去!”

  等了一会儿,烟尘散去,露出破败歪斜的炮筒,还有满地的尸体。

  贾长明看见盛孟辉的尸体倒在距火炮一丈多远的地方,双目睁得大大的,心里顿时涌起一股难言的伤心和愤怒。

  都是陈云州坑了他!

  是他太急功近利,是他怕朝廷追责,没有听盛副将的劝告。

  见几个士兵将那破损的大炮翻了个身也没再发生任何意外,贾长明才走近,伸手扶上了盛孟辉的双目,沉声说道:“将盛副将抬回去。”

  旁边的将士大气也不敢喘一声,连忙将盛孟辉的尸体抬走。

  就在这时,一颗炮弹轰地砸了过来,距贾长明只有两三丈远。

  亲卫吓懵了,赶紧拉着他就往后退:“将军当心……”

  话音刚落,数支飞箭袭来,他连忙提起刀挡。

  可还是有一支漏网之鱼射中了贾长明的胳膊。

  一行人狼狈地往后退了几百米,完全退出了庆川军的射程,几个亲卫担忧地看着贾长明在流血的胳膊:“将军,您的伤必须处理……”

  贾长明站了起来,用没受伤的右手按住左臂,声音嘶哑:“没事。”

  他抬头望着不远处惨烈的战场,犹豫良久,终还是下了命令:“传令下去,撤军!”

  

  申时,西北军终于撤退。

  这一战暂时告一段落,城楼上,城墙脚下,全是一具具残破的尸体。

  童敬累得手都抬不起来了,他一屁股坐在了沾满了鲜血的城楼上,大口大口地喘着气,汗水从他的额头上直往下滚,他铠甲里面的衣服全湿了,整个人都像是从水里捞起来似的,但嘴唇却干得开裂渗血。

  城楼上,其他将士也莫不是如此。

  过了一会儿,不知是谁先开口,城楼上响起了一阵接一阵的欢呼:“赢了,我们赢了……”

  陈云州登上城楼便看到这惨烈又激动人心的一幕。

  他等大家欢呼完才开口:“庆川军中的好男儿们,城楼下准备了温水和饭菜,大家辛苦了,下去吃饭喝水洗漱休息吧,其他的交给我们。”

  童敬拄着大刀站了起来:“是,陈大人,我等幸不辱使命,大人万安,庆川军万安,吴州万安!”

  “陈大人万安,庆川军万安,吴州万安!”叫声沙哑,震耳欲聋,惊得城中的百姓都走了出来。

  他们望着城楼的方向,那一道道的身影是如此的渺小,又是如此的伟大!

  一个青年站了出来:“爹,娘,恕孩儿不孝,庆川军在征召后勤杂役,孩儿想去做杂役!”

  隔壁一户人家中也跑出一个十六七岁的少年:“辛哥带我一起!”

  ……

  无数条小巷中走出一个个瘦弱却又坚毅的背影,他们迎接阳光,一步一步踏向城门的方向,去迎接属于他们的光明!

  

  这一仗,庆川军也损失惨重,占据着地利,又有火炮这等杀器,庆川军还是死了一万六千多人,重伤五千多人,轻伤八千多,是有史以来庆川军伤亡最大的一次。只打了大半天,整个庆川军八万人只五万还有战斗力。

  不过西北军的伤亡更大,单城墙下、城楼上的尸体就多达三万多具。

  因为天气炎热,尸体极容易腐烂,从而滋生细菌,引发各种疾病,所以陈云州从吴州征召了五千杂役,帮忙处理战后事宜。

  吴州被围城快两个月,城中的燃料并不多,所以只能将庆川军的尸体火化,骨灰带回去埋在庆川。至于敌人的三万多具尸体,只能在城外寻一处不太远又比较偏的地方挖坑掩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