冒牌县令,被迫登基 第249章

作者:红叶似火 标签: 种田文 爽文 基建 穿越重生

  郑深好笑地看着楚弢:“我说老楚,你怎么比我还在乎这个啊?从平国公府倒塌开始,我就不是什么宗室之后了。离开京城后,我走南闯北,几乎走遍了天下,在我那位表兄治下,民不聊生,到处都有饿死的百姓,到处都是卖儿卖女的百姓,到处都是走投无路,揭竿而起的百姓。”

  “大燕的生命已经走到了尽头,老楚,你还看不明白吗?”

  “王朝兴衰更替,古来有之,一百五十年前,也没有大燕。老楚啊,这世上没什么是永垂不朽,千秋万代的!”

  楚弢面色难看,直接下逐客令:“食君之禄,忠君之事。郑清泉,你我道不同不相为谋,今日就当我们没见过,你回去吧。”

  真是固执。

  郑深淡淡地说:“曾有人对我说过,所谓的食君之禄,不过食的是天下的民脂民膏,若无天下人供应,你哪来的俸禄?楚家军所食所用,每一粒米上都带着百姓的血汗,真要忠君之事,你等先对天下黎民百姓负责吧!”

  “楚将军,如今天下归心,我家大人崛起已是势不可挡,你又何必这样死脑筋呢?就算你不为自己考虑,也该为你手底下的将士考虑。楚家军不会是庆川军的对手,何必再做无畏的牺牲?”

  楚弢恨恨地瞪了他一眼:“郑清泉别说得这么好听,既然我楚家军不是你们的对手,那你何必来劝?直接战场上见就是。”

  这老家伙,真是越老越固执,而且还不听劝。

  楚弢笑呵呵地说:“那是我不忍你这个老伙计走上绝路。楚弢,你在江南征战数年,也听说过我们庆川的名声,我家大人为君如何,你也清楚。不是我吹嘘,我家大人的胸襟和抱负,前无古人。”

  “我家大人说了,对宗室勋贵,只要没作恶的,都只革除爵位,罚没家产。单这点,有几人能做到?对皇室都如此,更何况对你。我家大人还是很钦佩你的操守和能力,你若肯归降,楚家军照旧由你执掌!”

  楚弢斜了他一眼:“呸,那不过是骗你的!他不这么说,你肯这么为他卖命吗?”

  郑深轻笑着摇头:“不,陈大人不知我的身份。”

  楚弢怀疑地看着他,真的假的?来历不明的人,那陈云州也敢用?

  就在他狐疑之时,外面传来了侍卫的声音:“楚将军,王统帅带着禁军来了,甄统领命小人来禀告您。”

  楚弢诧异抬头。

  郑深笑看着他:“王石原已被我们打败,带着残兵逃出了京城,估计是打算过来投奔你,不,他还带了两个皇子,应该会用皇子的名义夺了你的兵权,老楚,你可要当心了。”

  楚弢恶寒,这老家伙分明就是挑拨离间。

  但别说还真有可能,王石原溃逃,手中应该没多少人了,依他的野心,肯定会有些想法。

  但楚弢也不愿如了郑深的意:“你少挑拨离间,我不会相信你的。”

  郑深也不在意,站了起来道:“你有事,我就不耽误你的时间了,有空的营帐没有?安排一个,赶了八天的路,累死了。”

  楚弢好想爆粗口,十几年不见,这郑清泉脸皮真是越来越厚了。

  眼不见心不烦,他招来一个侍卫带郑深去休息。

  郑深乐呵呵地走了出去,拐了几个弯,碰到了虞书慧。

  虞书慧见到他非常惊讶,郑深冲她点了点头,也没打招呼的意思就直接走了。

  虞书慧看着他的背影若有所思。

  

  楚弢打发走了郑深,赶紧去了甄卫的营帐。

  除了先前的将领,营帐中还有一张陌生的面孔。

  楚弢估计,这应该就是王石原派来的人。

  众将领见了他,立即站了起来,等他落座,才纷纷坐下。

  甄卫道:“楚将军,这是王统帅和五皇子、八皇子殿下派来的使臣,范其。”

  姓范?八皇子的母家就姓范吧。

  楚弢点点头:“原来是范使者,王统帅遣你过来,所为何事?”

  范其拱手道:“楚将军,庆川反贼坐观我禁军与高昌人交战,趁虚而入,霸占了京城,此等乱臣贼子,当诛!我家统帅特遣小人前来面见将军,两军合并,共抗乱军,收复京师,还天下一个朗朗乾坤!”

  说得可真好听!

  他楚弢是吃画饼长大的吗?

  楚弢点点头:“如何个合并法?你们禁军还有多少人?”

  范其连忙说道:“这段时间我们在城中与高昌人激战,剿灭高昌人七八万,也损兵折将不少,今日还遭庆川乱军突袭,损失惨重,如今已只剩三万人左右。”

  楚弢……

  这王石原怕不是以为他是傻子。

  高昌入京的大军总共也只有十万人出头,庆川军前阵子坑杀了一万余名高昌人,今日攻入城中,怎么也要杀个一两万吧,南城门这边高昌人也损失了一两万,这加起来就有四五万,况且还有一部分溃逃的高昌人,怎么算王石原也杀不了七八王高昌人。

  楚弢习惯性的板着脸,范其没察觉到他情绪的变化,继续说道:“至于两军联合,甄统领这边三万人都是禁军,理应回归禁军,至于两军合并后的统帅,王统帅提议由五皇子担任,楚将军意下如何?”

  还真被郑清泉那家伙说中了。

  楚弢只觉心中悲凉,如今国土几近全部沦丧,值此危难时刻,王石原他们想的也不是如何收复失地,重建大燕,而是争权夺利。

  大燕还有希望吗?

  楚弢看向范其:“这是五皇子的意思吗?”

  范其斟酌了一下用词,叹道:“皇上驾崩,其余皇子宗亲都被困于京城,只有五皇子和八皇子被统帅救了出来。如今五皇子最是尊贵,他做两军统帅,方可服天下人。”

  五皇子也只有十五岁,今年刚出宫建府,还没来得及组建自己的王府班子。名义上他是两军统帅,最后还不是听王石原的。

  楚弢没管范其,而是问旁边的甄卫:“甄统领,你怎么看?”

  甄卫自然也懂这所谓的两军联合是怎么回事。

  他犹豫片刻,说道:“楚将军,在下是禁军三大统领之一,不可违背上命。”

  楚弢听懂了他的言下之意,笑着点头:“应该的,不过兹事体大,容我再想想。范使者,你先回去吧,等我们商议好后再给王统领答复。”

  范其有些不高兴,敷衍地拱了拱手:“好,那静候楚将军的佳音。我等都是大燕之臣民,当忠于皇室,忠于朝廷,为国尽忠,万不可学那等乱臣贼子,遗臭万年。”

  旁边好几个将领听闻此言顿时脸色大变。

  甄卫暗叫不好,怎派了这么个不知天高地厚的玩意儿过来?

  他连忙说道:“范使者说笑了,我等征战数年,一心为国。五皇子还在等着范使者,我派人送范使者回去吧。”

  说完,他亲自上前将人推了出去。

  看人走了,帐内,副将怒道:“这姓范的什么玩意儿?我们上阵杀敌,浴血奋战的,他在哪儿?还敢阴阳怪气我等,真不是个东西!”

  “是啊,将军,王石原派了这么个玩意儿过来,可见其态度,咱们不能答应。”

  “没错,我们追随将军多年,也只认将军。”

  ……

  楚弢心情也很烦闷,呵斥道:“行了,时候不早了,都回去吧,此事容我想想。”

  众将领这才闭了嘴,不满地走了出去。

  没过多久,甄卫回来了,苦笑着对楚弢说:“这个范其仗着身份,颐指气使惯了,说话也没分寸,将军只当他是在犬吠,莫放在心上。”

  可现在还没合并,让出自己楚家军的统帅权呢,对方就这样的态度,以后会怎么对自己这些人?

  楚弢自己不在意,但他能眼睁睁地看着手底下跟随了他多年的弟兄们受委屈吗?

  不过面对甄卫,他还是通情达理地说:“我知道,范其是范其,他不能代表王统帅,更不能代表五皇子。时候不早了,甄统领,不打扰你休息了。”

  甄卫笑笑点头,看着楚弢走远,眉头不自觉地拧了起来。

  他身边的心腹低声说:“统领,楚将军一向大度,小的观其并未生气,您别担心。”

  甄卫叹气:“楚弢再耿直,也是有几分城府的,看事不能看表面。也不知王统帅怎么想的,派了范其这个玩意儿过来。”

  本来十拿九稳的事,如今都要被他搞出变故来了。

  

  楚弢心事重重地回到自己的营帐,就见虞书慧局促地伫立在他的营帐外。

  他脚步稍顿,疑惑地看着虞书慧,行了一礼:“这么晚了,公主有事?”

  虞书慧轻声说道:“楚将军,能否单独一谈?”

  楚弢一怔,这大晚上的怕是不合适,他蹙眉想了一会儿,道:“公主随臣来。”

  他将虞书慧领到营地西侧一处空地,这是平时大军操练集合的地方,四周都没人,说话也不用担心被人听到,而且远处值夜的士兵也能看到他们,不会败坏了虞书慧的名节。

  “公主,夜已深了,有话但讲无妨。”这是提醒虞书慧长话短说,直接点,别婆婆妈妈的。

  虞书慧点头,压低了声音道:“楚将军,听闻庆川军和禁军都派人来找了将军,不知道将军是何想法?”

  楚弢看了她一眼:“你消息倒是灵通,不过这事不该公主过问的。”

  虞书慧抿了抿唇:“楚将军此言差矣,我也是这天下的一份子。皇兄曾有言,国之兴亡,人人有责,纵是女儿身也不可轻鄙推卸。”

  这话纵然说得再好听,但她还是嫩了一点,如何能糊弄住楚弢这样的老将军。

  楚弢皱眉不悦地直接挑明了:“公主是想来劝臣投了陈云州?”

  被他挑破了目的,虞书慧沉默片刻,点头道:“没错。皇兄出事前,将我支去了庆川,我在庆川见过当地的百姓与我在其他地方见到的完全不一样,而这都是陈大人的功劳。用我皇兄的话来说,陈大人乃是治世之人,况如今天下皆已归了庆川,楚将军又何必再固执己见呢?”

  楚弢大怒,低斥道:“公主,你忘了自己姓什么吗?你今日劝臣投了乱臣贼子,将赵氏江山拱手让人,此乃数典忘祖,不忠不孝。公主虽与太子一母同胞,但差太子远矣。”

  虞书慧苦笑了一下:“我确实不如皇兄。但不忠不孝不义我不认,他杀我皇兄,囚我于冷宫,还要我嫁给杀害皇兄的仇人,何时将我与皇兄当成了他的子女?皇兄以命相偿,我也几次在鬼门关徘徊,早将生恩还了。楚将军确实忠诚无比,满朝上下找不出几人能与将军比拟,可大燕气数已尽,将军又何必一意孤行,再造杀孽?”

  楚弢气得脸色铁青,郑深虽也是宗室之后,但到底不姓赵了。

  可虞书慧不一样,她可是皇上的亲生女儿,当朝公主,竟说出这等胳膊肘往外拐的话。

  楚弢勃然大怒:“果然是女生外向,公主金枝玉叶,竟为陈云州奔走,劝老臣投敌,荒谬。公主须知,你做再多,但你身为前朝公主,那陈云州也不可能娶你为妻!”

  虞书慧轻轻一笑:“我知道。楚将军,我不是什么金枝玉叶,这几年我被关在后宫,就只差跟狗抢食了,我这样低贱的人哪配得上陈大人。”

  楚弢很铁不成钢:“那你图什么?”

  虞书慧缓缓说道:“我逃出城的时候差点被难民踩踏而死,是陈大人命人救了我,还将我安顿在军营中,请了军医为我疗伤。高昌人偷袭,他怕营地守不住派人将我送到了楚将军这里。他们对我这种昏君之女尚且如此,对楚将军必会礼遇有加。陈大人是个心胸开阔,眼光长远的君子,他有容人的雅量,也有治世之才……”

  楚弢听不下去了:“臣不知那陈云州给公主灌了什么迷魂汤,时候不早了,公主请回吧,老臣也要休息了。”

  虞书慧被他暴躁地打断,苦笑了一下:“那就不打扰楚将军了。”

  楚弢摆手,示意她快走,净都是糟心的玩意儿。

  回到营帐,楚弢没有丝毫睡意,今晚发生太多事了,郑清泉,范其,虞书慧的话在他脑海中翻来覆去。

  这两条路都不好走,投了庆川军他将沦为不忠不义之人,楚家几代积累的好名声都将毁在他手中。可跟王石原合并,那以后自己手底下的这些人肯定会被边缘化,甚至被利用、剿除,比如跟庆川军作战,打先锋的必然是他们楚家军,先死的也是他们。

  王石原这样的人能成气候,光复大燕也就罢了。

  可就王石原带十五万禁军用了半个多月都没能剿灭十来万高昌人,准确地说是六七万高昌人,因为还有一部分被他和陈云州牵制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