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语乔乔
有时候亲人不是相互扶持,而是最见不得你好的那个。
终归人和人之间是不同的,有些人从根上就坏了。
默了一会后,她转移话题:“后天去赶集时,正好问下我爹爹,远处的府城里有没更富有钱财的商人,到时就借他们的名头一用。”
范进轻轻嗯了声,提醒:“我知道咱们广宁府、南宁府、兴宁府全部归南都管,而南都城里有白家,号称白半城。
白家的家业多不胜数,若是借用他的名头,一来离我们远,无处查证;
二来白家地位高,人口单薄,主子少金贵的很,轻易不会让人见到,借用他的名头不怕大哥和大堂哥求证。”
以大哥和大堂哥的身份地位,应是见不到高高在上富贵无双的白家。
当然,他们也见不到。
可正因为这巨大的差异,白老爷也根本不会知道,偏僻的山水村会有人借着他名头收小小的鸡头米。
水清觉得这个可行。
借口找好了,吃过晌午饭,陆陆续续有村民来换鸡头米。
见到崭新的牛车和健壮的牛,又是好一通羡慕。
“范家真的要改换门庭了。”
“和咱们不一样喽。”
“范家二小子是读书人,本来就和咱们不一样,你看老村长家的长林小子,和咱们家小崽子能一样吗?”
现在他们家的小崽子还能满山头的跑着玩,长林小子在读书,看不出啥名堂,可不出十年,李长林最不济也能当账房先生或者和范进一样抄书,都是轻巧活计。
他们家的小崽子只能土里刨食,风吹日晒和他们一样。
话题一下子沉重,之前的人叹了口气,感叹道:“说起来,咱们也是借了范进水清的光,这才几日?家家户户都换了上百斤的大米了吧。
等后天更加多了,挑到牛头镇能换好几百斤的黑面回来,冬天不用愁喽。”
“村子里出个能干人真是好,把我们这些不能干的也带着一起好了哩,这是不是说书人口中的那啥鸡鸭狗”
“说你不是文化人,你还装,那叫鸡犬升天!”
“啊对,我这还不是不识字嘛。”
“咱们好日子全靠范进一家,以后不管什么事,咱们都站他那边!”
“那当然了,还用说么。”
.....
一群人换了大米,往家回的路上有说有笑,同时默契的达成一致意见。
谁对他们好,他们知道。
跟谁有饭吃,他们心里老清楚了。
山水村的人忙忙碌碌,水清一家人也没闲着。
有了自己的牛车后,范进‘驮米’改成了下午。
上午的时间用来教五个孩子启蒙,下午他出门驮米回来,五个孩子去菜地干活和做家务。
水清负责后勤工作——做饭。
变着花样给一家人补充营养,努力把一家人体质改好。
别说,伙食一旦提上来,人的恢复能力真的很强。
几个孩子明显长肉了,凹陷的脸颊渐渐鼓了一些,虽然还有些瘦,但至少不是瘦的吓人。
连带着水清和范进,气色也好了许多。
水清很有成就感,投入到厨房的热情格外高涨。
一家人学习、干活、挣银子、补充营养.....多头并进,一样都没落下。
·
九月初五这天,一家人起了个大早。
晏秋先是按照阿娘昨晚的吩咐,生火熬了一锅玉米面糊糊,煮了十几颗水煮蛋——家里之前分家得的老母鸡,大伯娘赔的老母鸡,加上爹爹时不时买回的老母鸡,如今鸡圈里已经有三十七只鸡了!
一天能捡五十多个大小不一的蛋。
她们家的老母鸡貌似格外能下蛋,也不知道是不是加了糠呋的原因。
阿娘说这些鸡蛋不用拿去换盐,只需给家里人补充营养就成。
而水煮蛋方便携带,今日出门就多煮了一些。
星回借着天光的一抹亮色,先是给自己扎好头发,又依次排开给三个弟弟将头发梳顺溜扎好。
范进在给牛喂草。
水清从木板床里侧抱出一摞新衣裳,对上五个孩子喊道:“来来来,过来领新衣裳喽。”
这是范进第一天进城给他们买回来的布料。
家里除了范进,每个人都有。
她偷偷请了村子里的李大娘给每人做了一身衣裳出来,瞒着孩子就是为了给他们一个惊喜。
晏秋星回以及江河湖缓缓转头,以为自己听错了。
新衣裳,他们也能穿么?
不是大人穿破的衣裳改一改,成了他们的衣裳吗?
以往是大柱二柱哥先穿,穿不下破了旧了的才轮到他们,如今分了家不用再捡大柱二柱哥的破旧衣裳穿,可爹娘的他们是乐意捡的!
“阿娘,我们穿新衣裳做什么?”
“对啊,阿娘你和爹爹的衣裳没有旧的吗?”
改改能穿就行。
“现在也没过年啊。”
不、过年也没有新衣裳穿!
水清说道:“要去外祖父家,当然要穿好的,咱们干干净净清清爽爽的去,你外祖父外祖母以及舅舅都有面子不是?”
晏秋星回江河湖:.....阿娘说的貌似也有道理。
仿佛穿衣裳不光为了自己,还能给舅舅他们挣面子!
“快来快来,试试合不合身。”水清继续招手。
五个孩子脚步轻快的跑上前,伸手小心翼翼摸上独属于他们的新衣裳。
“大姐,摸了好软和啊。”
“不是麻布,也不是粗棉,阿娘,这是细棉吗?”
“竟然是细棉耶,难怪摸了跟棉花一样软和,真舒服。”
几个孩子摸了又摸,眼里满是惊喜。
范河仰头说道:“阿娘,你应该早点告诉我,这样我就能多高兴好多天了。”
水清轻哼:“我怕我早告诉你,你不仅仅是高兴,而是激动到睡不着觉~”
范河一想绝对是那样的,笑眯眯道:“还是阿娘懂我。”
晏秋星回换上上袄小裙的嫩粉色衣裳,江河湖三人换上淡蓝色短打衣衫,水清的是天青色襦裙,范进还是半旧不新的长衫。
吃过早饭,范进牵来牛车,放上给岳父三人准备的礼物,一家人坐上牛车,迎着朝阳,向牛头镇驶去。
第四十七章 出发,见到胡母
朝阳初升,柔和阳光洒在田野小路上,暖意融融。
出村子的小路有好几条,但是能通车的大路只有一条。
一路上碰到好几拨山水村的人。
条件稍好些的推独轮车,一边放要卖的粮食,一边放别的零碎东西;
条件差但有力气的则是一根扁担两个箩筐,箩筐里面装着粮食;
差又没大力气的人,则是背篓里面放着粮食,上面放着攒起来舍不得吃的鸡鸭蛋。
张婶子带着大儿子就是后两种。
水清看着张婶子吃力的背着竹篓,打着招呼:“张婶子,你要不把筐子放车上来,到了赶集的地方给你?”
“不用不用!路程不远,我背的动。”张婶子热情笑道。
水清这一看就是全家人回娘家,牛车上坐了七个人,还有两袋子粮食和布料,她哪好意思再把自家的东西放上去。
况且,背上粮食越重,她越是心安,心里更是高兴。
张金牛背着两筐满满当当的大米,抹了一把额头上的汗,对着水清爽朗笑道:“我阿娘高兴着呢。
本来让银牛背粮食就成,阿娘说要置办的东西多,不放心就来了。”
张婶子对自家儿子丝毫不客气,哼道:“家里盐不多了,灯油也没有,还不得添置些啊。
最近你们兄弟姊妹没白天黑夜的干活,阿娘还不是心疼你们,想着去买点有油水的吃食。
没良心的,早知道就不来了!”
以往她家是不会买灯油的,实在太晚了也是借着月光洗洗,如今为了晚上也能剥鸡头米,算来算去还是买灯油划算。
盐是必须要吃的,吃了才有力气干活,没法少,正好趁着现在大米多,多换些盐放家里,反正盐也放不坏。
明年还不知道是什么光景呢。
张金牛两耳朵只听到‘有油水的吃食’,他咽了咽口水,激动的问:“阿娘,你要买猪肉?”
老天,他有多久没吃到肥猪肉了?尤其爹爹败光田地还欠下债之后,更是油花都没见过。
张婶子不忍打击吃苦多年的大儿子,但也不敢让他抱有太大期望,压着说道:“你也别太高兴,肥猪肉我们家是吃不起的,只能买些猪腿上的瘦肉,再有买根大骨头炖汤喝。”
“足够了足够了!只要有的吃就成,瘦肉和大骨头已很好了!”张金牛顿时觉得全身更有力气,肩上的担子也没那么重了。
上一篇:啊!被我逼黑化的反派们能读我心
下一篇:无限流:阴戾怪物怀里的娇软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