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汉 第262章

作者:春溪笛晓 标签: 轻松 穿越重生

  封侯√

  没拜将但让他当了太守√

  划重点:他当时才三四岁!

  霍善:“……”

  对哦,他姨公做起事来就是这么离谱,并不是这一天两天才这样的。

  霍善是见过卫长公主的,当时还跟她儿子曹宗一块玩耍来着。倒是曹襄没怎么接触过,此时见曹襄也在这次家宴上,不由多看了对方几眼。

  没看出什么病相啊。

  霍善正纳闷着,卫长公主就把话题转到了霍善身上,主要是夸霍善那个御赐庄子,说是去年他们一家过去疗养了一段时间,曹襄父子俩的身体都好多了。她笑着说道:“阿宗他一直念叨着要去找你玩。”

  霍善听后马上懂了,看来卫长公主一家去过庄子上的医馆,那边有华佗坐镇,应该给曹襄治过病了。

  只要曹襄身体康健,卫长公主自然不会守寡,下嫁栾大之事肯定不会再发生。

  这样挺好。

  说明一切都是可以改变的。

  曹宗比霍善大两岁,现在也在换牙期,霍善瞧着觉得怪亲切的。一顿饭吃下来,两个人俨然已经成了十分要好的朋友。

  唯一的问题是,在吃完家宴回平阳侯府的路上,曹宗开始跟卫长公主吵着说要……跟着霍善去江夏郡。

  卫长公主:?????

  怎么回事?

  不是都两三年没见了吗?

  犹记得当初这孩子跟霍善那小子也没见几面,就心心念念说要去人家庄子上玩——过去以后看到什么都想买。现在就更离谱了,一次吃了顿饭就要跟人家去江夏!

  听说最近许多人都关起门来打孩子,原因是他们不知为何非要去江夏郡。当时卫长公主还觉得很荒谬,没想到一转眼这事就落到自己头上了!

  卫长公主去给自家姑姑兼婆母帮忙备嫁的时候忍不住和她说起这件事。

  平阳公主笑道:“现在北边暂时没战事,不如你与阿襄带着宗儿去江夏郡转转,也让宗儿多跟据儿他们一起玩。你看据儿此前看着肩不能挑手不能提的,如今瞧着都壮实了许多。”

  曹襄早些年也是跟着卫青去打过匈奴的,与长安城中许多坐吃山空的纨绔可不一样。不管刘彻出于什么心理把太子扔去江夏郡,卫长公主与太子都是一母同胞的亲姊弟,趁着太子年纪还小姐弟俩多在一处待着总是好的。

  别觉得血脉相连就不用悉心经营,刘彻的同母姐妹又不止她一个,可她的两个妹妹哪个能有她的风光?

  感情这事儿,七分靠利益,三分靠相处。

  卫长公主听后点点头,准备回去以后就与曹襄商量。

  霍善哪里知道自己在长安城许多家长心中已经成为拐带他们家孩子的存在,他在琢磨着该给他舅公送什么大婚礼物呢。

  虽然冠军侯府肯定会准备贺礼,但侯府是侯府,他是他!舅公对他那么好,他肯定得亲自给舅公送一份礼才行!

  霍善把自己的苦恼给刘据一说,刘据也跟着苦恼了,不仅卫青是他舅舅,平阳公主还是他姑姑呢,他也得准备一份大礼。

  霍善琢磨了两天,决定力邀刘据和卫伉他们一起来参与制作礼物——

  弹棉花,做喜被!

  他们还是小孩子,礼轻情意重嘛!

  刘据欣然赞同,表示亲自做的礼物更有诚意。

  绝对不是因为他没玩过弹棉花,对这个活动很感兴趣。

  一群小子开始合力忙活起来。

  得知此事的刘彻酸溜溜地对卫青说道:“朕都没盖过这几个小子亲手做的被子。”

  并不知道自己将收获这么一件新婚礼物的卫青:?

第244章

  弹棉花可不是个轻松活, 它算是体力活。

  霍善人小,弹棉花用的吊弓都快比他高了,但他兴头最大,非要亲自弹上一轮, 所以大伙只能在边上看他兴冲冲地瞧着弹花锤梆梆梆地敲过去, 弹得满屋雪花纷飞。

  刘据几人也被他兴高采烈的模样感染了,轮番上阵忙活了半天。

  结果定睛一看, 离棉被做好还远着呢。

  刘据在江夏郡也是有自己的棉被的, 此时见他们表兄弟表叔侄几人合力忙活了这么久都没做好一张棉被, 不由和霍善感慨起来:“做什么事都不容易。”

  霍善一边点头认同一边继续兴致勃勃地梆梆梆。

  刘据:“……”

  还真是干什么事都这么来劲。

  这时有人来报说汲黯来拜访。

  霍善正在兴头上,听人说是汲黯, “哦”地应了一声, 继续梆梆梆。

  大人来拜访大人, 跟他一个小孩子有什么关系!

  众人一阵沉默。

  还是刘据让人去把汲黯领了过来。

  汲黯年纪已经不小了, 属于退休后被刘彻强行返聘的老臣。不过虽然他推辞时表示自己年迈体衰干不了太守的活,实际上依然是个精神矍铄的小老头儿。

  就是今年关东水患严重, 黄河决口的问题一直没解决,所以汲黯看起来白发多了不少。

  他迈步来到霍善组织弹棉花活动的地方, 就见霍善他们几个都戴着棉布口罩, 只露出那双乌溜溜的眼睛。

  ……这是什么怪模样?

  再看屋里飘飞的棉絮,汲黯很快猜出来了,这玩意大抵是避免吸入这些棉絮的。

  霍善见到个陌生老头儿出现在门口,马上停下手里的动作, 依依不舍地将吊弓交给在旁边等着轮换的卫伉。

  “您怎么来了?”霍善蹦到汲黯面前, 很热情地分汲黯一个口罩让他戴上, 一副老朋友见面的语气和人家闲唠起来。

  汲黯道:“既然都到了长安,当然得亲自来跟你道个谢。”

  

  从孝文皇帝那会儿开始, 黄河水患就接连不断地发生。十七年前黄河瓠子口决堤,朝廷想方设法治理至今,始终没有太好的成效。

  汲黯的家乡濮阳毗邻瓠子口,最清楚这些年黄河水患给关东诸郡带来了多少厄难。

  这次他拖着老迈的躯体来长安,就是希望能说服刘彻下定决心发动人力物力解决瓠子口的问题。

  要不然下次再决口,关东诸郡又是一年白干。

  所谓的关东就是函谷关以东,河南、山东是黄河水患的重灾区,像濮阳这些地方过去十几年的收成都不是很好,一到雨季就提心吊胆。

  汲黯问道:“这就是棉花吗?”

  汲黯听闻过去年江夏郡棉花丰收,也从江夏郡采购了几套棉衣,但并没有见过裸露在外的棉花。

  霍善教完汲黯怎么戴口罩,才兴冲冲地点头给汲黯介绍了一番——看看这个棉花,只需要去掉棉籽就全是白白的棉絮了,多么无私的好花儿啊!

  “您有没有文兴大发,想写信夸它一夸?”

  霍善介绍完了,就开始怂恿汲黯写诗文。

  汲黯:?

  为什么突然绕到写文章上面了?

  霍善就给汲黯介绍了一下自己的棉花推广计划,他想要培育出适合推广到各地的棉种,争取以后举国上下家家户户都种上棉花,一代代人都能有棉衣穿棉被盖。

  现在棉衣卖得贵只是暂时的,将来棉花普及以后它就能成为寻常黔首也能用上的好东西了!

  只是这个普及的过程不仅需要他们这边好好育种,还需要汲黯这样具有影响力的人将它推而广之,好叫大家都知道这是什么好东西。

  霍善表示他的要求也不是很高,写出像老杜那句“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感觉就可以了。

  这句诗听得汲黯先是浑身一震。

  接着就觉得……霍善莫不是拿他当消遣!

  汲黯不由追问:“老杜是谁?”

  霍善见汲黯感兴趣,便给他解释了一番,说老杜叫杜甫,字子美,特别会写诗,这首诗就是他老年写的,所以说是老杜。

  霍善认得的是中年杜甫,还没有经历安史之乱的颠沛流离,诗风远没有后世所传扬的那般沉郁顿挫。

  老杜的诗是苏轼他们给他讲的,说是杜甫可能不写这些诗了,他不知道实在有些可惜,所以偶尔聊起来时便给他念了许多首。

  偶尔听了一耳朵“自己”的诗的杜甫:“……”

  怎么感觉,后来的“自己”过得好惨。

  像这首《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就是能上教科书的惨法!

  这首本来就是元气淋漓、直抒胸臆的古体诗,即便跨越千年的时光也可以轻易感受到它的诸多妙处。

  听霍善诵读完全诗,不仅汲黯为之震动,连刘据几人也颇有感触。

  全诗分明只是写了一件极小的事,结语却写得如此磅礴有力,其中流露出来的胸怀着实令人钦佩!

  汲黯道:“这样的诗我写不出来,尤其是‘安得广厦千万间’一句……”

  霍善见汲黯打起了退堂鼓,马上给汲黯掰扯起来,说这句话其实也不是很难想的,老杜能写出来,他肯定也能!

  要知道老杜本就是个“安得”体爱好者,写诗经常用“安得”来结尾,诸如“安得如鸟有羽翼,托身白云还故乡”“安得壮士挽天河,净洗甲兵长不用”之流。

  据说这是效仿咱高祖的“安得猛士兮守四方”,咱高祖那首《大风歌》的气势简直谁读谁知道!

  汲黯道:“这句固然不难想,只是有那样的珠玉在前,旁人再写也不过是东施效颦。没有那样的胸怀、没有那样的境遇,是写不出那样的文章来的。”

  霍善本有些失望,不想汲黯又说自己虽写不出那样的诗句,但也愿意尽力帮霍善将棉花推广开去。

  只要霍善这边能拿出足够多的棉花和棉种,他们关东诸郡是肯定需要的!

  提到这个,汲黯不免和霍善商量着看看江夏郡有没有多余的冬衣可以转售给关东诸郡。

  今年关东诸郡遭了灾,不仅粮食遭了殃,桑麻也种不出来了,眼看天气马上就要转冷,也不知今年冬天该怎么过才好。

  汲黯道:“我知道眼下你们江夏郡棉衣棉被的价钱一时半会下不来,但替换下来的冬衣冬被是不是可以折价转售到关东?”

  霍善自是知道关东诸郡今年受灾有多严重的,他点着头说道:“我让我叔他们安排一下,看能不能收集起来运过去。”